孩子在青春期會有「三種需求」,若家長不滿足,孩子會更叛逆

2020-12-20 食遇小食堂

雖然對大多數父母而言,孩子是世界上最可愛和親近的人,然而隨著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長也會對孩子逐漸感到陌生起來,甚至會覺得自己的血緣骨肉居然越來越像個陌生人。

實際上,這並不是因為孩子變成了另一個人,而是因為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會有三種需求,若是家長不滿足的話,那麼孩子會變得更加叛逆。

哪三個需求?

第一:需要隱私

青春期的孩子,其實已經是個小大人了,在這個時候他們對這個世界已經有非常多的認識,因此,他們就需要一些隱私來維護自己的尊嚴。

如果說,家長經常偷窺孩子的日記,或者說用防止孩子早戀為目的經常管教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隱私的時候,那麼孩子就會對家長非常失望。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間,而這些東西是非常隱秘性的,並不是因為父母養自己或者是自己生父生母就能隨意踐踏,否則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並且不願意信任自己的父母。

第二:需要尊重

就如上面所述,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後其實已經是個小大人了,那麼在這個年紀他們的心態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變化,他們變得更需要別人來尊重了,因此,不僅會好好保護自己的隱私,也會在乎別人的行為舉止。

這個時候如果家長還是把孩子當成幼童一樣不在乎他的人格和尊嚴,那麼孩子則會因此覺得非常生氣,甚至會變得格外叛逆,尤其是家長一些難聽的話或者管教的話,都會激發孩子的叛逆心理。

第三:需要獨立

孩子已經長大了,雖說仍舊離不開父母獨立生活,但是內心方面也是渴望能有自己獨當一面的能力,因此,在這個時候如果父母還是把孩子當成小孩一樣看待,那麼無疑會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因為孩子不願自己被看輕,讓別人以為自己只能是個聽從父母命令或者跟在父母后面的跟屁蟲,因此,孩子會用一些叛逆的行為來反抗家長,讓家長知道自己並不需要被當小孩子看。

其實我們可以看出孩子是因為這些方面的缺乏,以至於在有了較為強烈的叛逆心理,那麼,家長可以繼續了解一下,如果孩子缺乏這樣的需求過久,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家長忽視孩子的這三種需求會有這幾個影響:

孩子越來越叛逆孩子一開始的叛逆行為,其實只是想要家長重視自己這些需求而已,然而如果家長長期忽視孩子的需求甚至無視孩子的叛逆行為,那麼孩子會變本加厲,通過更多的叛逆行徑來表示自己內心的不滿。

如果說家長這個時候用壓迫來反對孩子的叛逆行徑,最終只會讓親子關係的矛盾徹底爆發,當然,也無法終止孩子的叛逆行為。

傷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實際上,孩子的叛逆行為更像是一個信號,希望家長及早發現自己需要被重視,因此,如果家長沒有重視孩子的需求,甚至用壓迫的辦法迫使孩子認可自己的教育理念。那麼,孩子不止會因此而受傷,甚至會變得不願意信任父母,親子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逐漸惡劣,到時候甚至難以溝通並解決矛盾。

叛逆行為的升溫以及父母的忽視確實會讓問題變得更加嚴峻,因此,為了保護孩子的成長,以及很好地解決以上幾個問題,家長應該做出哪些改變?

家長不妨做出這些改變:

第一:認可孩子的成長

有些家長應當知道孩子其實也在成長,如果說一直用看待孩子的視角去看孩子,那麼遲早會導致孩子變得無法適應父母把自己當孩子而接連出現叛逆的行徑,因此,家長應當認可孩子正在成長,並且慢慢放手讓孩子翱翔。

第二:尊重孩子

孩子並不是自己的物品,是能獨立思考的生命,因此,家長不能用對待物品的心態去和孩子對話,不然很容易導致家長的控制影響到孩子的情緒,甚至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受尊重,最終引發親子之間的矛盾。

結語:

青春期的孩子有諸多問題,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家長得先了解一下孩子長期處於叛逆狀態對他的影響, 然後再探究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叛逆問題,然後再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源頭。這樣的話,才能保證孩子的青春叛逆期不會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同時也能幫助孩子度過這個時期。

相關焦點

  • 青春期孩子多有三種需求,父母越不滿足,孩子心理越受傷,越叛逆
    文|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插畫 | Juice 青春期的孩子脾氣暴躁、情緒不穩定,執拗倔強、性格叛逆,讓不少父母都覺得心力交瘁,其實,孩子不好管、脾氣態度差等表現,往往是因為自身的三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 青春期,叛逆的不是孩子,是家長? | 精選
    結果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前治他的方法居然沒用了,家長們很不適應,他們發現已經贏不了孩子。其實孩子一直都想聽自己的,想自己拿主意,青春期只是他變得有能力了,他的小胳膊小腿長結實了,有力量了。他有能力對抗而已。家長們很容易對青春期的孩子感到失望,他的行為習慣,生活作息,學習能力,人際能力,全方位讓人不滿意。
  •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真相,看懂了影響孩子一生!
    1、中學生的逆反心理主要有三種類型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為,主要有三種類型:暴躁型——對父母、老師的要求劇烈反抗,經常跟父母吵架或發脾氣對孩子的叛逆多一些包容和信心,允許他們去叛逆,相信孩子,他們有自我成長的能力。所以,青春期家長需要提醒焦慮不安的孩子們:有這樣的情緒困擾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狀態,你終將會長大,很快就會遠離這些困擾。
  • 青春期孩子叛逆、不好管,怎麼辦?家長一起來看看這些實用建議!
    痛苦3:不能分享秘密家長總是說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小秘密,其實他們不一定是不願意說,而是在一次次不被理解的打擊中,慢慢學會保守秘密,事實上青春期的孩子恰恰最需要訴說和傾聽,他們還沒有成熟到能夠妥善保守和消化秘密,但又找不到合適的聽眾,於是痛苦的困在無人分享的秘密裡。
  • 為什麼有些孩子青春期會出現叛逆現象?
    在很多家庭中,或多或少會出現孩子叛逆的情況。孩子青春期叛逆父母都會擔心。但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來避免孩子出現青春期叛逆。或者有哪些方法把已經出現叛逆現象的孩子,通過改善不再叛逆了?關於青春期:我們的偏見和誤讀進入青春期後,有很多孩子變得暴躁、不聽話、不努力學習,甚至染上各種吸菸、酗酒的壞習慣。然後許多父母就錯誤地認為,只要孩子進入青春期,他們就會變得叛逆。等到自己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許多父母就會像遇到敵人一樣,變得很痛苦。
  • 如何應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孩子到了青春期,表現得「很不聽話」,是不是青春期叛逆開始了?爸爸媽媽該怎麼辦?鋒哥的觀點是: 1、不是孩子叛逆,是父母成長太慢 青春期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是孩子向成人發展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迅猛發展,他更希望被當作成人而不是一個孩子來對待,他希望有更多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希望自己的事情,爸爸媽媽能減少管控,所以很自然的,會表現得不像小時候那麼乖、那麼聽話。
  • 面對青春期孩子, 家長必做哪些心理準備?
    那麼,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該做哪些心理準備,才能引導孩子找到屬於他們的路,並且我們也能找到屬於我們的人生呢?我們先看看,這個階段會有什麼樣的特徵。這其中的」爭取「,包括我們眼中的孩子的各種叛逆行為,包括但不限於:說謊話、頂嘴、陽奉陰違、甚至武力抗爭…… 當我們習慣了曾經「家長說什麼就是什麼」的模式中,碰到孩子的反抗,我們會大為震驚。
  •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青春期「叛逆」,濟南神康青少年中心有辦法
    對「家有兒女初長成」的父母來說,「青春期叛逆」是令他們頭疼的問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心理行為特點?面對孩子的成長困惑,爸媽如何與孩子正確溝通及引導?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和諧共處,擁有融洽的親子互動關係?
  •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是大偵探,你會打壓嗎
    青春期的孩子總是會和早戀叛逆掛鈎,雖然,社會發展到今天,早戀早已成為了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但依然不免要遮遮掩掩,不能擺到檯面上說,畢竟學生還是要以學業為重,只是苦了父母又要操碎了心。常言道:知子莫若父。孩子藏得再好,一些蛛絲馬跡也是難逃父母的發言,網友不禁調侃: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堪稱福爾摩斯啊!
  • 孩子叛逆怎麼辦?4個「錦囊」送給家長
    一項調查顯示,中學生中經常存在叛逆心理的佔32.6%,偶爾存在叛逆心理的達89.4%。由此可見,叛逆是普遍存在的,是多數孩子成長的規律性反應,儘管讓父母們煩惱甚至憤怒,卻自有其合理性。 因此,父母不用太焦慮,更不宜與叛逆的孩子針尖對麥芒。只要認真分析原因,採取正確的方式,就可以從容應對。
  • 男孩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變化,家長要管好,不然別怪孩子叛逆
    家裡生了兒子的家長,大多都很苦惱。那就是當男孩進入青春期以後,各種問題就隨之顯現。尤其是孩子叛逆和比較敏感的性教育話題,讓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無從下手。這也是很多青春期孩子叛逆的原因。其次,性心理的變化。因為生理的變化和性激素的影響,男孩的性心理也會有變化。比如會對異性產生朦朧的好感和好奇,會有接觸異性的衝動。如果家長不加以引導和控制,就容易發展成早戀。
  • 孩子叛逆、不好管……專家提出的青春期親子溝通法來了!建議收藏
    一提到「青春期」三個字,很多人自然就會和「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等詞語關聯起來。青春期作為人生成長的一個特殊階段,的確有特殊性,但青春期一定會如此艱難嗎?如何讓中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從某種程度上講,父母從孩子3歲開始其實已經和他鬥智鬥勇了,青春期不過是面對一個身體和心理日益強大的孩子,也就是父母的溝通對象在變強大。若父母在孩子青春期之前總是採用壓制型或命令型的溝通方式,即「父母說話孩子就得老實地聽,不要和家長說『不』!」若是這樣的話,青春期時的親子衝突就會更加突出。
  • 家長做不好這幾點,孩子只會更叛逆
    面對越發叛逆的韓安冉,媽媽一心想要改變女兒,但又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於是帶著15歲的韓安冉參加了「變形記」改造計劃。節目中,韓安冉經常抱怨母親沒時間照顧她,總說忙忙忙,卻有時間再結婚,再生個孩子,感覺所有人都是欠自己的。而面對媽媽的解釋和教育,她又壓根就聽不進去。
  • 青春期叛逆,家長崩潰……超實用親子溝通法來了!
    若父母在孩子青春期之前總是採用壓制型或命令型的溝通方式,即「父母說話孩子就得老實地聽,不要和家長說『不』!」若是這樣的話,青春期時的親子衝突就會更加突出。 當孩子和父母的觀點不一致的時候,父母其實應該高興。正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孩子終於可以有自己的觀點和認識,不再苟同他人,這是他開始成熟的象徵。
  • 青春期孩子常有心理偏執現象,為避免教育失控,家長需掌握這些
    如果家長真不知道自己的嘮叨會引發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為,你可能就會讓孩子朝錯誤的成長方向發展。最為常見的是,青春期孩子知道自己應該做的事,但會給自己制定一個最低標準,看似做了,但是質量卻很差,就拿孩子學業來說就是如此,家長在這方面給孩子講大道理越多,孩子越聽不進,越不願學。4、他們都在背後議論我,我非常討厭這些人。
  • 孩子到了叛逆期,家長該怎麼辦?丨家長驛站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青春期時的反抗由逆反心理引發,主要是為了獲得獨立和尊重。
  •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解我教育為你深度解讀
    小芳的爸爸反映:女兒初中前是比較聽話的,但是在這段時間裡,變得特別叛逆,主意非常多,又不聽家長的話,非常倔強,爸爸媽媽說什麼也聽不進去,和父母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少。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我們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作為父母和老師,不要先入為主。青春期的問題沒你想像的那麼可怕,孩子也不是你想的那樣,出問題的人往往是父母自己。處在青春期的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青少年的是「自我意識」的逐漸清晰和「獨立意識」的日益強烈。
  • 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家長要重視,在這3方面需「使勁管」
    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叛逆表現會有所不同,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找出叛逆的真正原因,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地度過「叛逆期」。其實,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比任何時候都要脆弱,更渴望能得到父母的尊重和愛。,明白他們的需求,然後給出自己的意見但不強迫孩子一定要執行。
  • 青春期孩子叛逆、太難溝通?心理學家:想改變孩子,要先改變自己
    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時候,總是顯得有一些叛逆,無論大人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習慣性地和家長唱反調;對於家長的諄諄教誨,也顯得極不耐煩。這讓大人覺得難以和他們溝通交流,頭疼不已。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會讓人覺得難以溝通?青春期的孩子處在身體、情感發育的特殊時期,有了屬於自己的小秘密,不願意和人分享;也逐漸變得獨立自主,想要證明自己,從而得到父母的讚美和肯定,但是往往結果不盡如人意。
  • 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家長多理解,方能度過叛逆期
    青春期是人由不成熟發育到成熟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裡面孩子往往有很強烈想要脫離家長的監督、對於社會生活,都有獨立的想法。如果處理不好孩子在青春期叛逆的問題,很容易會導致孩子在這個時期走上歪路。今天小編想和大家探討一下關於青春期孩子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