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解我教育為你深度解讀

2020-12-20 騰訊網

今年上初二的小芳,是個可愛美麗的小女孩,在班裡擔任學習委員。學習成績在班裡名列前茅,非常穩定。小芳的爸爸反映:女兒初中前是比較聽話的,但是在這段時間裡,變得特別叛逆,主意非常多,又不聽家長的話,非常倔強,爸爸媽媽說什麼也聽不進去,和父母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少。

解我教育深度解讀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解我教育深度解讀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的一種固執偏激的思維習慣,它使孩子不但無法客觀地、準確地認識事物的本來面目,反而會採取錯誤的方法和途徑去解決所面臨的問題。逆反心理是一種消極的心理品質,不但對孩子的學習是非常有害的,而且對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也是極為不利的。對於青春期的孩子,我們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作為父母和老師,不要先入為主。青春期的問題沒你想像的那麼可怕,孩子也不是你想的那樣,出問題的人往往是父母自己。處在青春期的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青少年的是「自我意識」的逐漸清晰和「獨立意識」的日益強烈。

青少年隨著身體的變化,逐漸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一個小孩子,自己已經逐漸地變為大人了。他們渴望自我,處處體現出自我的獨立性。但由於在家長的眼中,他們仍是小孩,所以,他們會通過和爸爸媽媽「對著幹」來體現「自我」,顯示自己的「成人感」。

2、家長對孩子這個階段的特點缺乏了解。

面對孩子的這種「逆反心理」,很多家長沒有了解孩子在這個階段的生理,心理的特點,就開始沉不住氣,採取粗暴的態度和壓制的方法。而老師、爸爸媽媽越是惱火地訓斥,越會使孩子產生反感情緒,這樣不但挽回不了爸爸媽媽、老師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而且會加劇孩子的逆反心理。

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怎樣做呢?

解我教育表示:「溝通不暢,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往往是我們的家長出問題了,而不是孩子的問題」。當孩子有情緒或困擾時候,如果父母採用不良的溝通方式,會使得孩子產生牴觸心理,逆反心理。這時候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與關懷,因為孩子的安全感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接納,這是孩子心靈成長過程中必需的養料。

家長如何應對

應該說,青少年出現的各種變化是青春期生理、心理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青少年由不成熟向成熟轉化過程中的正常表現。如果孩子有類似的「問題」,作為家長應該保持平和的心態,用積極的態度、科學的知識、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

一、要理解、接納孩子。孩子出現的一系列身心變化,孩子自己也是始料不及、難以控制的,此時特別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納。千萬不要看到孩子的某些變化,或者發現孩子的反常行為就大呼小叫、驚慌失措,更不要打罵訓斥,橫加指責。否則,只會加劇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與父母的隔閡。

二、做孩子的朋友。青春期孩子的最大願望就是渴望尊重、渴望獨立,希望別人把他們當成大人,平等相待。這就要求家長要轉變角色和教育觀念,改變居高臨下、命令式的單向教育為平等、探討式的雙向教育。從單純關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轉變到指導孩子的發展和成長,努力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據調查,90%以上的青少年有了苦惱後不是向父母和老師訴說,而是找朋友傾訴。那些順利、平穩度過青春期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家庭氣氛與和諧的母子關係。

孩子小時,因為缺乏獨立思想,用命令式的觀點與孩子相處問題不大,當面對孩子的青春期逆反時,家長用嘉許、描述、接觸等新的行為模式,或許比質詢、命令、批評的模式更有效。

相關焦點

  •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真相,看懂了影響孩子一生!
    對孩子的叛逆多一些包容和信心,允許他們去叛逆,相信孩子,他們有自我成長的能力。所以,青春期家長需要提醒焦慮不安的孩子們:有這樣的情緒困擾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狀態,你終將會長大,很快就會遠離這些困擾。2、判斷孩子叛逆類型,對症下藥對暴躁型叛逆的孩子,不要硬碰硬。當跟孩子觀點不一致時,不要用強勢的態度逼孩子低頭,要用平靜的語氣跟孩子商量。對沉默型叛逆的孩子,耐心等待並引導孩子跟你溝通。
  • 如何應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孩子到了青春期,表現得「很不聽話」,是不是青春期叛逆開始了?爸爸媽媽該怎麼辦? 通常我們覺得青春期孩子叛逆,大多是父母自己的原因,是父母沒有適應孩子的快速成長,沒有學會如何對待青春期的孩子,所以,不是孩子叛逆,是父母成長太慢。 2、面對青春期孩子,不需要如臨大敵 爸爸媽媽常常把孩子到了青春期這件事,看得非常嚴重,有的甚至孩子才十來歲,就擔心孩子過兩年不好管了。
  • 青春期,叛逆的不是孩子,是家長? | 精選
    結果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前治他的方法居然沒用了,家長們很不適應,他們發現已經贏不了孩子。其實孩子一直都想聽自己的,想自己拿主意,青春期只是他變得有能力了,他的小胳膊小腿長結實了,有力量了。他有能力對抗而已。家長們很容易對青春期的孩子感到失望,他的行為習慣,生活作息,學習能力,人際能力,全方位讓人不滿意。
  • 為什麼有些孩子青春期會出現叛逆現象?
    在很多家庭中,或多或少會出現孩子叛逆的情況。孩子青春期叛逆父母都會擔心。但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來避免孩子出現青春期叛逆。或者有哪些方法把已經出現叛逆現象的孩子,通過改善不再叛逆了?關於青春期:我們的偏見和誤讀進入青春期後,有很多孩子變得暴躁、不聽話、不努力學習,甚至染上各種吸菸、酗酒的壞習慣。然後許多父母就錯誤地認為,只要孩子進入青春期,他們就會變得叛逆。等到自己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許多父母就會像遇到敵人一樣,變得很痛苦。
  • 青春期的孩子怎麼教育和引導
    「真是頭疼死了,不能打不能罵,真不知道應該怎麼和他交流了」時常聽到這樣的話,家長在生活壓力的情況下,還要在孩子教育上也要做的完美,很多的父母就非常的無奈,想要求助,青春期的孩子怎麼教育那。誰的青春不迷茫那,家長要端正面對孩子青春期的態度,每個孩子都有青春期,有些孩子還出現了青春期叛逆的行為,作為家長是一定要正確的疏導孩子,很多孩子進入青春期會出現出各種叛逆情緒,做出一些叛逆的事情。很多父母會責怪孩子,但其實,家長不要總是找孩子的問題,也應該反省、檢討自己。青春期叛逆不是孩子的錯。
  • 電影《大師兄》,淺談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和教育方式
    青春期,指由兒童逐漸發育為成年人的過渡時期。其中,主要是指以生殖器官發育成熟、第二性徵發育為標誌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時期。青春期是人生第二個生長發育的高峰期。
  • 青春期孩子的每一次叛逆,都源於父母的無知,父母還不警醒嗎?
    其實孩子到了青春期之所以會有叛逆行為的出現,與父母有著直接的關係,錯誤的教育導致錯誤的後果,所以父母一定要開始警醒了。曾經在網上看到一些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為,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瀋陽一個16歲的男孩,接連幾天在小區附近縱火,最後被警察帶走時說到自己縱火的原因,竟然是為了驗證爸爸的一句氣話。
  • 青春期叛逆,真的是因為青春期在搗亂嗎?了解原因,才能提前預警
    青春期叛逆,是一個長久不衰的敏感話題。很多青少年出於青春期這個心理過度期,造成家庭混亂和矛盾。電視劇《小別離》裡面的方朵朵就是一個初入青春期的典型孩子。那麼,孩子青春期以後家庭教育中爆發的危機一定是青春期形成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很多家長沒有真正理解青春期的意義,很多教育知識告訴我們,青春期的孩子自我為中心、自戀、自大、易怒且叛逆。
  • 青春期沒有叛逆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這個年紀95%的孩子都會經歷一個「你說東他往南北西走」的過程,你說藍天白雲,他說天是灰色的(轉過頭在網上寫日記「今天灰濛濛的,像我的心情」) 有個發小,初中認識,他是從西邊一個小學過來上初中的,小時候住在奶奶家,媽媽忙,爸爸早就離開他們了,初中後媽媽提出要接他回來家這邊上學。
  • 青春期孩子叛逆、不好管,怎麼辦?家長一起來看看這些實用建議!
    電影《狗十三》講述的就是處於青春期的13歲女孩李玩,因為一條叫做「愛因斯坦」的狗,從最初的叛逆執拗,到失望妥協,直至最後麻木地成長為大人眼裡的好學生,看似懂事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青春期叛逆的隱痛和折磨。而這樣一個掙紮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人在意李玩的痛苦,甚至沒有一個大人為自己的錯誤道歉,沒有人陪她走過那片荊棘叢。
  • 青春期孩子常有心理偏執現象,為避免教育失控,家長需掌握這些
    今天寒石冷月將和家長朋友們一起來解讀青春期孩子心理變化現象,重點放在心理偏執這個主題上面,通過解讀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世界,以增強你對孩子的了解,便於你實施合理的管教。在進入正式學習之前,需要重點提醒的是,請家長們一定要排除雜念,放下你對孩子的成見,才能專注於學習,從而認真領悟。
  • 解我心理教育深入解讀|孩子叛逆打罵父母該怎麼辦
    2021-01-02 16:27:45 來源: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機構 舉報
  • 怎麼教育引導青春期的孩子?這篇文章告訴你!
    家長教育孩子現狀過去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很好地應對現在的教育環境,家長們都是在摸索中,探尋教育的真諦,有的做得好,有的卻是焦頭爛額,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更是讓很多家長心急上火,打不得罵不得,根本沒法處理,直呼青春期的孩子很難教育。
  •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不是因為到了13歲,而是沒得到父母足夠的愛
    那麼青春期孩子出現叛逆行為,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通常來說,青春期出現在13至17歲左右,由於孩子身體發育和家庭教育的不同,這個階段可能略微提前或是延後。但是,對於「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父母不能把「叛逆」的標籤,輕易地放在孩子身上。 因為孩子在初高中的教育問題,不僅僅是所謂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幼年、童年和少年時期,所接受家庭教育方式的弊端積累。
  •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青春期「叛逆」,濟南神康青少年中心有辦法
    對「家有兒女初長成」的父母來說,「青春期叛逆」是令他們頭疼的問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心理行為特點?面對孩子的成長困惑,爸媽如何與孩子正確溝通及引導?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和諧共處,擁有融洽的親子互動關係?
  • 男孩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變化,家長要管好,不然別怪孩子叛逆
    那就是當男孩進入青春期以後,各種問題就隨之顯現。尤其是孩子叛逆和比較敏感的性教育話題,讓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無從下手。這也是很多青春期孩子叛逆的原因。其次,性心理的變化。因為生理的變化和性激素的影響,男孩的性心理也會有變化。比如會對異性產生朦朧的好感和好奇,會有接觸異性的衝動。如果家長不加以引導和控制,就容易發展成早戀。
  • 不要讓自己的無知害了孩子,青春期的敏感、叛逆,其實是孩子發出的...
    不僅不希望跟父母溝通,而且特別叛逆。無論父母說好話還是孬話,孩子都聽不進去。很多時候,父母往往說的一句無關緊要的事,就能讓青春期的孩子炸毛,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用現在流行的網絡用語來說,就是「你在教我做事嗎」
  • 青春期孩子多有三種需求,父母越不滿足,孩子心理越受傷,越叛逆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開始變得叛逆,則是陷入了親子間的權力之爭。 文|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插畫 | Juice 青春期的孩子脾氣暴躁、情緒不穩定,執拗倔強、性格叛逆,讓不少父母都覺得心力交瘁,其實,孩子不好管、脾氣態度差等表現,往往是因為自身的三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 從電視劇《小別離》中看青春期孩子的教育
    劇中通過三個不同階層家庭在面對青春期孩子中考、留學等問題上的不同表現,呈現了多元的教育價值觀。筆者認為在這部電視劇中最可貴的在於刻畫了青春期孩子內心的真實聲音,而這也是作為父母最需要去傾聽的。作為父母,我們總想給孩子最好的,可是往往事與願違,這裡面的方式方法問題值得每個父母去深思。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一談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以及親子關係的轉變。
  •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之不著痕跡的教育
    為什麼從前的乖孩子不見了,叛逆,頂嘴?為什麼從前的好爸爸,好媽媽不見了,只會吼,只會否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