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我心理教育深入解讀|孩子叛逆打罵父母該怎麼辦

2021-01-18 網易

2021-01-02 16:27:45 來源: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機構

舉報

  尊老愛幼、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近兩年,網上經常爆出孩子叛逆打罵父母、打罵長輩的視頻與文章,大家看了都很痛心。為什麼在現代家庭中的一些獨生子女身上,這種美德似乎很少表現出來?

  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酒足飯飽之後,孩子就離開餐桌看電視或玩耍去了,留下父母忙碌的收拾一桌子的碗筷;父母買回好吃的,總是不忘先讓孩子品嘗,而孩子卻很少拿他的零食去分享給父母;孩子生病了,父母晝夜難眠,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凡此種種,令人堪憂。

  

  其實,孩子的孝敬觀需要父母的培養,怎樣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呢?

  一、要從小事入手。

  孩子孝敬父母具體來說表現在聽父母的話,關心父母健康,為父母排憂解難,幫助父母分擔家務,不給父母添麻煩。更重要的是,把這些要求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從日常的生活小事做起。比如:引導孩子在父母上下班離開家或者回到家時要問候父母。當父母勞累時,主動幫父母按摩或請父母休息一下。當父母外出時,提醒父母不要遺忘東西或注意天氣變化,做父母的溫馨小貼士。在父母做家務時,讓孩子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同時,父母也要對孩子的幫助和關心給予熱情鼓勵。這樣不但有利於孩子養成家務勞動的習慣,也有利於孩子不斷增強孝敬父母的觀念:「父母養育了我,我應為他們多做事。」

  二、讓孩子懂得尊老愛幼。

  現在不少孩子是「小太陽」,父母也如眾星捧月般地百般呵護,使得孩子缺乏孝敬父母的意識,叛逆、不高興時就與父母頂嘴、吵架,甚至動手。沒有尊敬長輩尊重父母的觀念。因此,父母要讓孩子明白自己與父母的關係,知道父母是長者,是生養自己最親的人,不能顛倒主次,不尊重父母,在家裡胡鬧。更不能與父母頂嘴、吵架。

  當然,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需要民主和平等,父母也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當孩子漸漸長大,有了獨立生存的能力時,父母要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去處理自己的事情,一定要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儘可能滿足他們合理的意願。

  三、要讓孩子了解父母的辛苦。

  很多父母習慣把一切苦和累都自己扛,而不讓孩子吃一點兒苦。以至於不少孩子養成了浪費、奢侈的壞習慣,不珍惜父母的勞動,不了解父母的辛苦,只是一味的向父母索取,並認為父母供自己吃喝穿戴是天經地義的。

  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是不會從心底裡孝敬父母的。所以,父母有必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外的工作情況,使孩子明白任何財富都來之不易。這樣孩子就會逐漸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裡感激和尊重父母。

  四、父母要以身作則。

  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會受到父母對待長輩態度的影響。有這麼一個故事值得我們深思一下:

  從前有一對夫婦,對年邁的父母很不孝順,他們把老人攆到一間破舊的小屋裡居住,每頓飯只用一隻小木碗給老人送去一點殘羹冷炙。一天,夫婦倆看到兒子在雕刻木頭,就問他刻的是什麼,男孩說:「我在刻木碗啊,等你們年紀大了,給你們用。」夫婦倆聽了後羞愧難當,於是連忙把自己的父母請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他們扔掉了小木碗,把家裡最好吃的東西拿給老人吃,從此一家三代和睦相處。

  父母的榜樣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在現實生活中,忽視長輩的事情很常見。這些做法深深的影響著下一代。因此,即使距離再遠,工作再忙,也要在節假日帶上孩子去看望老人,盡一份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此天長日久,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就會逐漸養成尊敬長輩孝敬長輩的好習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解我教育為你深度解讀
    解我教育深度解讀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解我教育深度解讀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的一種固執偏激的思維習慣逆反心理是一種消極的心理品質,不但對孩子的學習是非常有害的,而且對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也是極為不利的。對於青春期的孩子,我們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作為父母和老師,不要先入為主。青春期的問題沒你想像的那麼可怕,孩子也不是你想的那樣,出問題的人往往是父母自己。
  • 「打罵」教育孩子,是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孩子犯錯後應這樣做
    曾經的鄰居李阿姨就是個信奉打罵教育的母親,李阿姨對她的女兒小美非打即罵。曾經我只記得在家中就能聽到小美哭泣的聲音和李阿姨罵人的聲音,但是李阿姨並不覺得自己這樣做對孩子來說是不好的,反而李阿姨覺得打罵教育才能幫助孩子成才。的確在我沒搬家之前,小美的成績在學校是頂尖的,因為她不敢讓成績滑下來。
  • 「虎爸」暴打兒子並發班級群:父母的打罵式教育,坑了多少孩子
    孩子目前的情況狀態良好,身體健康,而孩子就讀的學校也約談了其父母,並對該父親進行單獨的心理引導,同時也在做好孩子的心理輔導工作。02.打罵式教育,坑了多少孩子視頻一上傳到網絡上,便引發了眾多網友的熱議。
  • 解我青少年心理教育機構 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其中,有30%的兒童青少年出現過抑鬱症狀,有4.76%-10.9%的兒童青少年出現過不同的焦慮障礙,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而且校園欺凌、青少年厭學、抑鬱等事件時有發生,讓家長們也開始逐漸意識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只是青少年心理教育涉及的知識體系是很大的,需要很多專業方面的知識,父母若沒用對方法,只會適得其反,耽誤孩子。
  • 孩子打罵父母怎麼辦?
    2019-2020年我接受深圳市青基會學困生項目組的系統性培訓,又閱讀了大量關於ADHD、管教養育、心理等書籍,還參加PET(父母效能訓練)培訓,再加悄悄觀察心理醫生如何與孩子溝通,還聽了很多人的講述比如武志紅、樊登、李玫瑾,我還開始練習靜坐冥想、正念冥想,我在管孩子上似乎有了全新的認識。
  • 培養孩子抗挫力,就要打罵教育?被打出來的孩子有什麼下場?
    打罵教育讓孩子更叛逆最近這兩天表姐因為兒子亮亮經常經常逃課的事情,狠狠的打了他一頓,本來以為亮亮在被打之後會乖乖的上學,但是表姐卻發現亮亮這孩子仿佛變了一個樣似的,越來越叛逆了,這讓表姐更生氣了。於是天天在家裡給亮亮做教育,但是亮亮脾氣非常倔,根本不吃表姐這一套,於是氣的表姐又要揚起巴掌來打亮亮。
  • 為什麼父母不能經常打罵孩子 影響有這些
    我相信每個父母打罵孩子的出發點是好的,都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出色,都想教育好孩子,但是打罵孩子並不能夠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只是父母自己的情緒宣洩,教育學家摩西曾經說過,父母的打罵是孩子墮落的淵源,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經常打罵孩子,孩子從您那學到的第一課就是,經常挨打的孩子和正常家庭的孩子長大後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呢
  • 我7歲時曾想自殺:多少孩子,毀在了中國式父母的「打罵教育」上
    經常會聽到媽媽們說:孩子昨天晚上一晚上沒有回來,回來後我必須要揍他一頓了!不然他不長記性。很多媽媽們就會說:我們孩子也是,不打他更是記不住。在我們傳統的教育理念中,父母打罵孩子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孩子和我們是一樣的,他們會從父母惡略的言語中否定自己的價值,也會從父母的打罵中減少對父母的依賴,慢慢只剩下恐懼。中國式父母的打罵教育,正在極大影響孩子健康、自信的成長。
  • 越是無能的家長,越喜歡用打罵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
    ★家長的打罵讓孩子產生了叛逆心理有些家長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家長,所以他們並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甚至會把打罵當成唯一的教育方式,這也就容易使孩子產生叛逆心理。因為有的時候,孩子犯錯並一定是他們真的做錯了,而是因為認知方面出現了問題,所以只需糾正一下就可以了。但是家長的打罵,卻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對於自己可能並非重視,所以只會使用這種方式對待自己,時間久了,也就容易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以及情緒。
  • 當孩子如同刺蝟豎著刺 父母該怎麼辦?寧波心理專家支招
    「很多人的青春期都有叛逆難弄的一面。面對這種有問題的青春,父母應該怎麼辦?」以父親的身份,麥家分享了自己與兒子的點滴。  面對叛逆難弄的青春期孩子,和麥家有同樣苦惱的父母很多。昨日,就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有效親子溝通,記者採訪了有關心理專家。
  • 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管用嗎?情緒失控才是憤怒的真相!
    這句話讓父母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變得理所當然,更有甚者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他們覺得打罵孩子天經地義,而孩子接受打罵也是孝順的表現。雖然有人對此發出過質疑的聲音,但大多數人已經習慣了這個向來如此的定論。
  • 舒淇袒露心酸童年:受父母打罵的孩子對未來影響有多大?
    ,你罵我幹嘛呢?」心理學上認為,孩子成長所期望需求受到挫折、不能滿足,則孩子會經驗到痛苦與傷害,對自己的看法扭曲,影響到今後的人生。作為父母,真的該多多學習教育方法,好好審視自己的言行,別再用暴力傷害到自己孩子脆弱的心靈。
  • 打罵教育,是最Low的教育
    很多父母都說,打罵孩子是萬不得已的事情,因為他們沒有其他的辦法讓孩子去做 我們總是以為,用打罵的方式可以使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過錯,讓他們感到後悔並且改變自己的行為,但是事實上,暴力的手段只是加重了對方的敵意和牴觸心理,使親子關係疏遠甚至破裂。
  • 青春期孩子的每一次叛逆,都源於父母的無知,父母還不警醒嗎?
    說到青春期的孩子,很多父母都會覺得頭疼,原本聽話、乖巧的孩子,怎麼到了十幾歲時就像變了個人一樣,不但拒絕和父母溝通,還會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行為。比如小到跟父母頂嘴、吵架,大道早戀、逃學甚至犯罪,父母的說教和打罵都完全沒有用。
  • 東莞青少年叛逆諮詢 東莞高三孩子叛逆怎麼辦
    東莞青少年叛逆諮詢 東莞高三孩子叛逆怎麼辦大腦定位法又獲得了一定的聲譽。
  • 不打不罵,父母教育孩子的 6 個正確方式(家長必看)
    在現代教育中,許多家長還信奉這個教育方法。打罵會對造成很大的傷害,為什麼父母卻還使用打罵的方式管教孩子呢?因為有效!孩子被打罵後,當時的表現似乎變好了,家長看見打罵有用,於是就認為打罵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 」打罵教育「真的能促進孩子的成長嗎?
    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是肯定的中國式傳統教育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打是親,罵是愛」「孩子不打不成器」似乎,每個人的成長中都會經歷過一些打罵才能成長為現在的我們大家普遍認為,只要父母的出發點是為孩子好有時打罵孩子是理所當然的
  • 孩子不聽話時,教育孩子不用打罵,教你5個小妙招
    家長教育孩子打罵是不對,反而是很容易造成反效果,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多多了解孩子在忙於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儘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 打罵教育不可取,影響孩子智力發展,和人生走向
    我們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容易走向很多誤區,比如說經常打罵孩子衝孩子喊叫,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棍棒下出孝子,而且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長大伴隨著打罵是非常正常的,但事實上就是因為這樣的教育才嚴重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
  • 幸福電臺 | 孩子厭學,父母該怎麼辦?
    人生海海,你可曾記得幸福的模樣?幸福電臺,聽到生活中的每一次幸福。本期【全民幸福社】幸福電臺欄目又有哪些大家喜聞樂見的話題呢? 可如果孩子對上學有強烈抵制情緒,已經有厭學的現象,造成TA內心的痛苦和生活上的困擾,那麼,父母就需要多關注孩子有如此強烈情緒反應的原因。 怎麼樣算是厭學呢? 厭學是指學生厭惡學習,或者不願意主動學習,對學校的學習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而且持冷漠態度等一種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