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爸」暴打兒子並發班級群:父母的打罵式教育,坑了多少孩子

2020-12-22 馬海霞的育兒經驗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中國父母的"打罵式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受人詬病的一件事。

就在這幾天,網上突然爆出一個"虎爸"暴打兒子的視頻,視頻一出現到網絡上,馬上就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01. "虎爸"暴打兒子並發班級群

一位"虎爸"因不滿兒子總玩手機,拿著棍子打兒子,視頻中孩子坐在地上,脖頸處、手上以及大腿上明顯有血跡,而這位"虎爸"在暴打兒子後,還將視頻發到孩子所在班級群。

隨後,記者就向當地警方詢問事情真相,警方告訴記者孩子經檢查確定為皮外傷,而具體情況仍要進一步調查才能確定。

目前,這件事還在調查處理當中,而這位"虎爸"也對自己所做的行為表示非常後悔,認識到所犯錯誤的嚴重性,並在班級群中公開發布一封道歉信。

孩子目前的情況狀態良好,身體健康,而孩子就讀的學校也約談了其父母,並對該父親進行單獨的心理引導,同時也在做好孩子的心理輔導工作。

02.打罵式教育,坑了多少孩子

視頻一上傳到網絡上,便引發了眾多網友的熱議。

不少網友紛紛都在批判這個父親的打罵式教育,害苦了孩子。這將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陰影啊?

許多網友表示自己小時候也經歷過不同程度的打罵式教育,說這種"教育"對於自己今後的成長影響真的很大,希望其他父母能夠不要學習打罵式教育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有網友更是一針見血指出來,說道:"這種家長打著教育孩子的口號,實則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

孩子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件需要耐心去做的事情,這種簡單粗暴的"棍棒式育兒"顯然是不可取的。而作為人父,還把這個打罵孩子的視頻放到其班級群,讓孩子如何在班級裡面抬頭做人呢?

"打罵式教育"其實就是父母多種可選擇的教育方式中最應該擯棄的一種,這種教育方式雖然對於父母來說是十分省時省力,但在孩子身上卻會留下非常嚴重的"後遺症"。

"打罵式"的教育方式會容易使整個家庭氛圍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特別是對孩子的心理容易造成永久性的創傷。

同時呢,父母會將孩子越推越遠,父母與子女之間容易形成隔閡,被打壓的子女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嚴重的話,可能還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雖然"打罵式教育"的效果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教育方式顯然是非常不利於孩子們的成長。

03.教育式打罵

雖然父母的目的要將孩子教育好,但本著讓孩子學好的心態來進行打罵孩子,以這樣的方式"教育",只會引起孩子逆反心理,令孩子更加叛逆。

為人父母,應該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學會能壓制住自己憤怒的情緒,而不是遇事只用拳頭解決問題,用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孩子,讓孩子明白是非對錯才是父母的本職。

當然也有父母認為不打孩子是不可能的,有些孩子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這點倒是也也沒有錯,孩子做錯了事,確實不該縱容,適當地處罰也是應該的。

個人認為,孩子不是不能打,但也不能太過。

父母把孩子往死裡打,孩子光顧著疼和"逃命",哪裡還記得你說了啥,他會記得的也只有恐懼,而不是道理。把孩子往死裡打,那不叫"教育",真正教育式的打罵,是要讓孩子長記性,明白自己錯處。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馬海霞,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虎爸暴打兒子出血竟還錄視頻發班級群,原因讓人沉默
    8月13日,一段關於鎮江某中學一父親因為孩子深夜玩手機玩遊戲,而對兒子出手導致出血的視頻在網上引起討論。虎爸式的教育還有用嗎把孩子打到出血,有網友評論,這根本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父親在發洩自己的情緒。我們常說跪著的家長教不出站著的孩子,是希望家長對孩子不要溺愛和心軟,但也沒說棒棍底下才能成龍,教育本來就是需要因材施教,沒有絕對成功的方法,但有不能逾越的底線,先不說家暴對孩子造成的什麼影響,這種暴力出血的行為已經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了。
  • 「虎爸」暴打兒子,並將視頻發至班級群: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是孩子的...
    近日,一段父親因兒子玩手機將其暴打出血的視頻,引發網友強烈譴責。 視頻中,男孩坐在地上,脖頸間、手上有血跡…… 來源:現代快報 父親自稱毆打兒子的理由是孩子沉迷手機並導致成績下滑。 後續,這位父親也在班級群中公開發布道歉信。
  • 我7歲時曾想自殺:多少孩子,毀在了中國式父母的「打罵教育」上
    經常會聽到媽媽們說:孩子昨天晚上一晚上沒有回來,回來後我必須要揍他一頓了!不然他不長記性。很多媽媽們就會說:我們孩子也是,不打他更是記不住。在我們傳統的教育理念中,父母打罵孩子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孩子和我們是一樣的,他們會從父母惡略的言語中否定自己的價值,也會從父母的打罵中減少對父母的依賴,慢慢只剩下恐懼。中國式父母的打罵教育,正在極大影響孩子健康、自信的成長。
  • 「打罵式」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大,父母可要重視
    在教育自己兒子的時候,武爸爸經常採用「打罵式」的教育,皮帶、藤條、掃帚等等都是他趁手的教育輔助工具。他的兒子小樂已經九歲了,自從記事開始,對爸爸都有一種恐懼心理,生怕哪天自己惹他生氣,又被拿著藤條抽打全身。
  • 「虎爸虎媽」與「人牆父母」,這2種父母的教育方式惹爭議
    2015年,中國出了一部電視劇,叫做《虎媽貓爸》,由趙薇和佟大為領銜主演。趙薇飾演的「虎媽」畢勝男是個十分嚴格強勢的母親,對孩子要求極高;而佟大為飾演的「貓爸」羅素則處處順著女兒,對孩子呵護有加。這部劇播出後,網上關於「虎媽」式的育兒方式產生激烈的討論。
  • 鋼琴家郎朗將拍個人傳記片,郎爸式教育又讓某些父母蠢蠢欲動了
    但是也有網友認為寧願當個普通人,也不願意過郎朗那樣的生活,郎爸式的教育太恐怖了。但還是有網友覺得太狠了,認為郎爸的這種虎媽虎爸式教育太壓抑孩子天性了。知乎上的一個話題下面的很多回答都是不敢苟同。,他的教育方式並不是簡單的「虎」式教育。
  • 打罵孩子是錯誤的教育方式,但是不打不罵的方式就一定有效嗎?
    教育孩子真的是一件令人頭疼的問題,打罵孩子都說是錯誤的教育方式,不打不罵孩子吧,有時候光說教講道理,語言顯得特別的蒼白無力,有些孩子即使是被打被罵之後,依然還是老樣子,家長也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是好了!
  • 培養孩子抗挫力,就要打罵教育?被打出來的孩子有什麼下場?
    文/小庚庚爸爸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喜歡使用打罵教育。每當看到孩子調皮搗蛋,不聽教誨,並且總是屢教不改時,相信很多家長都特別的頭疼。就是因為孩子不聽話,過於調皮任性,有的家長甚至會動手打孩子。
  • 孩子犯錯後拒不改正,可能是用錯了方式,低聲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但是,這種教育方式有時候並不能夠達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有時候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孩子依舊屢教不改,怎麼說都不聽。而且,打罵孩子並不能夠保證孩子變得更好,反而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孩子犯錯後,打罵孩子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嚴重的影響?
  • 越是無能的家長,越喜歡用打罵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
    這件事情一經曝光,網友們展開了非常激烈地討論,有的網友認為孩子的這一舉動,是因為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有的網友則認為媽媽不應該當眾打孩子。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媽媽打兒子,以及兒子跳樓這兩件事,是一定聯繫性的。所以很多網友提出了兩個問題:孩子的這種舉動是否太過玻璃心?
  • 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鼓吹「棍棒」教育!
    蔡宗禮一直認為自己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才會這般窮困潦倒,因此對兒子小瑞寄予厚望。而小瑞也很爭氣,學習成績在班級上都是名列前茅,同時小瑞還是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經常會幫父親做家務。小瑞的遭遇更像是重新揭開了「中國式棍棒教育」這道腐朽且令人傷痛的傷疤。 多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起初喜歡好言哄騙,接著是大聲呵斥,最後竟然演變成拳打腳踢,以至於孩子長大後,所有的童年回憶裡只是充斥著鞭子和苦淚。
  • 38歲郎朗得子,卻拒絕做「虎爸」,刺痛無數父母:不打不罵怕慣壞,又打又罵怕傷害
    隨著兒子降臨,一家三口也陷入一個教育難題:未來,如何培養孩子?眾所周知,郎朗從一個有點天賦的鋼琴學生,到世界聞名的鋼琴大師,郎爸的「狠辣」功不可沒。郎爸的教育是「強制性」的,每天清晨逼孩子練琴。即使郎朗被老師痛罵「沒天賦」,掃地出門,第二天,還是告訴孩子:你要像「活不過明天」那樣拼命練,你要證明給所有人看,你是第一名。郎朗在自傳裡感嘆:好長一段時間,他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練琴。
  • 」打罵教育「真的能促進孩子的成長嗎?
    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是肯定的中國式傳統教育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打是親,罵是愛」「孩子不打不成器」似乎,每個人的成長中都會經歷過一些打罵才能成長為現在的我們大家普遍認為,只要父母的出發點是為孩子好有時打罵孩子是理所當然的
  • 就算要當「虎媽」,管教孩子也有3不打,會把娃打「廢」的
    林林最近很頭疼,6歲的兒子在學校老是惹事,老師頻頻叫她來談話,林林氣不過就打了兒子,看到孩子挨揍後一臉擔驚受怕的樣子,林林覺得自己下手有些重,心中暗暗發誓下次再也不打孩子。可是好景不長,沒多久兒子又闖禍了,一來二去林林特別生氣,忍不了再次動手。一旁的老公看到妻子越來越暴躁,決心和她談談。
  • 打罵教育不可取,影響孩子智力發展,和人生走向
    我們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容易走向很多誤區,比如說經常打罵孩子衝孩子喊叫,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棍棒下出孝子,而且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長大伴隨著打罵是非常正常的,但事實上就是因為這樣的教育才嚴重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
  • 孫子不寫作業奶奶暴打兒子,家人報警,兒子真該打還是奶奶管太寬
    早上看到一則視頻被標題吸引,點開看了之後,原來是奶奶因孫子沒寫作業,就將兒子暴打了一頓。視頻中的奶奶很憤怒,表示「兒子不管孫子,撫養費不給,作業不教,孫子考試都考零分,自己有膽囊炎,不能輔導作業」。
  • 打罵孩子易生逆反心理,學《小鞋子》用3R育兒,孩子懂事家長省心
    於是忍不住去分析《小鞋子》中這位給不了太多物質,卻培養出優秀子女的父親究竟是怎麼教育孩子的,也沒見他打罵孩子、懲罰孩子,而兩個孩子卻聰明懂事,放學回家放下書包,妹妹忙著幫媽媽照看老三,兒子幫媽媽做家務,等父親回家來,一家人吃完晚飯兄妹倆又自覺的拿出作業,趴在地上(家裡太窮,沒有書桌)開始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 14歲男孩被扇耳光跳樓背後:父母的暴力溝通,還要毀掉多少孩子?
    「不打不成器」 「棍棒底下出孝子」 這兩句話,很多人都聽過,現在依然被不少父母奉為教育良方。在他們眼中,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還不聽,就打到聽為止。 教育孩子,真的可以這麼簡單粗暴嗎?
  • 虎爸虎媽的暴力教養
    虎爸虎媽的暴力教養家庭會傷人 · 家庭危機預防與處理作者:李凌利 | 指導:李老師家暴和語言暴力帶來一生的陰影。身體的傷容易癒合,而心靈的傷最難療愈!家,原本是孩子的庇護所,但往往在這封閉的圍牆裡,發生很多家庭的悲劇,愛我們的人傷我們最深,對愛的強烈渴望,結果變成強烈的恨!
  • 「打罵」教育孩子,是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孩子犯錯後應這樣做
    雖然打罵教育對於父母來說省時省力,但是對於孩子的發展來說真的有好處嗎?育兒專家李玟瑾教授曾表示,打罵教育會給孩子造成一生的創傷,並導致孩子出現愛無能。並且總是打罵孩子,也能體現出家長的無能。案例:信奉打罵教育的家長,能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