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上班路,快節奏的工作,
下班後的相聚,回到家的溫暖...
人生海海,你可曾記得幸福的模樣?
幸福電臺,聽到生活中的每一次幸福。
本期【全民幸福社】幸福電臺欄目
又有哪些大家喜聞樂見的話題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因小女兒一到上學的日子就賴床不起,叫也叫不醒,於是全家人乾脆合力直接把孩子抬到學門口。孩子表示不想上學,是很常見的情緒反應,就像成年人也有「不想上班」的心理一樣。
可如果孩子對上學有強烈抵制情緒,已經有厭學的現象,造成TA內心的痛苦和生活上的困擾,那麼,父母就需要多關注孩子有如此強烈情緒反應的原因。
怎麼樣算是厭學呢?
厭學是指學生厭惡學習,或者不願意主動學習,對學校的學習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而且持冷漠態度等一種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
具體參考表現有: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走神;
作業:拖拉、難以按時完成;
學習:厭惡反感,沒有興趣;
成績:不斷下降,考試成績差;
心理:消沉、自卑,痛苦。
厭學的孩子不僅自己感到痛苦,面對環境長期否定與不理解,在自尊和自信心上也會受到打擊。有些孩子因此抑鬱、自我傷害,也有些孩子把重心轉向網路遊戲、談戀愛等一切可能給他愛、尊重、成就感的地方,作為自我補償。還記得自家孩子在牙牙學語時期,到處轉悠,什麼都想摸一下、戳一下,眼裡透出對世界的新鮮稀奇,那種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正是激發孩子學習的源動力。所以,孩子厭學,往往是受到外界的影響,才導致討厭學習。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是在上學的階段,讀書考試是第一要務。身心健康什麼的,只要別出大問題,就該忍著。不喜歡能理解,不堅持下去就不可以。大多時候家長僅直接處理厭學問題,忽略背後可能的心理問題,我們便失去了理解孩子真正的困難和痛苦的機會,也錯失了幫助孩子成長的時機。家長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法去處理孩子厭學的問題,往往欲速則不達。家長正好可以藉此引導孩子學會表達處理個人的情緒,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開始意識要對自己負責。那麼面對孩子厭學的問題,身為家長的我們究竟該怎麼辦呢?【掃描二維碼】聆聽幸福電臺《孩子厭學,父母該怎麼辦?》從教育心理學了解孩子厭學背後的心理機制,以及身為家長該如何應對。2年前,《前任3:再見前任》電影剛上映不到12天,票房已破14億,同時也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知乎等網絡上,引發網友集體回憶與前任的種種往事。甚至還有人分享,因為邀請前任一起看電影,結果兩人居然複合了。也有看了這部電影有感而發,後來挽回了前任之類的插曲。不過電影結束後,日子還是要繼續,那些複合的情侶們後來怎麼樣了呢?前任,是每個人心中的白月光。代表著是曾經走過你心裡,留下痕跡的人。曾經看過一組數據:剛分手的情侶,有45%會複合。而複合的情侶中,97%會再度分手。有人說,破鏡重圓是不可能的,即便借用外力黏在一起,碎過的裂痕還是存在。而且,隨著分開,距離產生美,人會把過去的戀情過度美化,反而失去對這段關係的客觀判斷。可也有人認為,相比於重新發展新的戀情,前任反而因為有過相處磨合的基礎,之後若又有機會走到一起,反而能走得更長遠。況且,人都會隨著時間改變成熟,之前兩人分手的問題,在對的時間相遇時,就不會再是問題。鄭秀文與許志安談了10年的戀愛,兩人都沒有結婚的感覺,最後分手。可是分手後的鄭秀文,似乎很不習慣沒有許志安的生活,她一度陷入抑鬱,健康堪憂。終於,她忍不住寫公開信給許志安,兩人決定複合。可惜,婚後的許志安,還是被抓到出軌。王菲與謝霆鋒也有過轟轟烈烈的戀情,直到突如其來的分手、各自嫁娶。直到兩人都離了婚,命運讓他們又有了交集,這次他們把握了機會,甜蜜至今。【掃描二維碼】聆聽幸福電臺《對於愛情,怎樣看待「好馬不吃回頭草」》,聽秋秋導師為您分析關於前任的情感困惑,或許會給你不同以往的思考與選擇。「全民幸福社」心理學讀書平臺,倡導「讀書幸福生活」的理念,在心理學書籍裡汲取養分,同時更將書裡的知識拆解成心理學小練習,便於應用在日常生活和關係裡。
透過學習幸福心理學,一點一滴塑造自信、積極、堅強的自我,習得讓婚姻、親子關係、事業財富和諧幸福的智慧。
全民幸福社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學習幸福、成為幸福、傳播幸福!
下載【全民幸福社】APP,
成就幸福生活!
與我們一起學習幸福心理學,
助力您擁有充滿愛、愉悅與活力的幸福人生。
☆每年50本心理學好書解讀☆
☆多樣主題式心理學系列課程☆
☆專業心理學領域線上讀書學習平臺☆
掃碼領取會員 一起幸福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