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國外各大型郵輪公司仍因業務停擺陷入水深火熱境地之時,我國內河遊輪遊船卻先一步進入復航通道。4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近期包括南昌市「騰王閣」遊輪在內,我國已有不少地區的內河遊輪迎來復航,覆蓋四川、江西等城市,這些遊輪均在復航的同時執行了嚴格的防疫措施。在業內人士看來,內河遊輪遊船率先回復釋放了一個積極的信號,為同屬聚集性較高的封閉式旅遊產品海上郵輪帶來了復航的希望。有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疫情恢復情況看,國內內河遊輪邁出復航第一步後,其次恢復的可能是海南等地的無目的地郵輪遊,最後可能才輪到國際郵輪公司運營的出境郵輪遊。就現階段而言,海外疫情還在蔓延,國際郵輪復航恐怕會錯過今年的最旺旅遊季,眼下如何恢復郵輪業的信心才是當務之急。
釋放復甦信號
內河遊輪遊船的重啟,似乎在向業界釋放著一個積極的信號。4月13日,根據南昌市國資委官方微博(南昌國資)發布消息顯示,南昌市「騰王閣」遊輪已於4月11日晚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下開始復航。據了解,「騰王閣」遊輪實行實名制網上購票,實名微信預約和實名現場購票制度,同時還嚴格控制人數,要求每日每航班限定乘船人員不超過核載量的50%。
事實上,不僅僅是南昌市,同樣位於江西省的贛州市石城縣,也啟動了遊船項目。根據石城縣融媒體中心發布的消息,本月初,作為石城縣閩粵通衢旅遊有限公司旗下的旅遊產品琴江遊船也正式復航。
除了江西省,北京商報記者還了解到,包括四川、廣西等省份均有部分遊輪旅遊項目恢復,甚至湖北省的三峽遊輪也在疫情後首次亮相。根據宜賓新聞網發布的消息顯示,3月27日,受疫情影響停運的四川省宜賓三江遊船正式復航。此外,據中國水運網消息,同日,位於湖北省的宜昌交運長江三峽遊輪有限公司旗下的「長江三峽8」輪也開始疫情結束後復工復產的首次航行。在復航的同時,海事人員要求旅遊客船負責人嚴格按照宜昌市防疫指揮部關於涉客類運輸企業復工復產要求,嚴格控制登輪人數,對登輪旅客做好體溫檢測,並做好船上各個區域的清潔消毒,保持艙室通風。
有郵輪業專家表示,雖然內河觀光遊輪不同於海上的大型郵輪,不過這也從側面透露了一個信號,隨著國內疫情的轉好,有關水上旅遊的遊輪產品正在向積極的方向發展,其實郵輪業的復甦業內也在探討,甚至逐漸提上日程。
無目的地郵輪遊迎轉機
伴隨國內疫情逐漸轉好,國內無目的地郵輪遊也似乎迎來了新的機遇。本月,有關海南郵輪遊艇產業的發展規劃再一次提上日程。根據海南省推進郵輪遊艇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於最新印發的《2020年海南省郵輪遊艇產業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指出,當地將積極與中資郵輪企業合作,研究推動海上遊的省內精品郵輪旅遊航線。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近期業內曾多次探討「無目的地郵輪遊」方案,而根據此前交通部等部門發布的《關於推進海南三亞等郵輪港口海上遊航線試點的意見》指出,開展「無目的地郵輪遊」必須為中資五星紅旗郵輪,就目前國內郵輪而言,只有「中華泰山號」和「鼓浪嶼號」符合條件。上述業內人士還透露,其實「鼓浪嶼號」也曾和海南等方面有過接觸,想要在疫情平穩之後開展「無目的地郵輪遊」,具體的方案可能還在探討。
此前南海郵輪相關負責人曾表示,關於「無目的地郵輪遊」,最主要考慮的因素還是市場方面,因為海南市場主要為「候鳥型度假人群」,冬季度假的人較多,本地客源較少,能否收到客人是一個關鍵因素。此外,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興斌還指出,目前市場上中資郵輪的船都比較小,娛樂設施等還比不上10萬噸左右的國際郵輪,畢竟在海上沒有目的地停靠,遊客只能在船上娛樂,而設施不足將直接影響旅遊產品的競爭力。因此開展海南「無目的地郵輪遊」還有不少難度。
「實際上,除了中資郵輪開展『無目的地郵輪遊』,外資郵輪也提議過是否可以以上海、天津兩個母港為出發港,暫時開展公海遊試點以代替出境郵輪遊,畢竟鑑於目前境外疫情形勢,出境郵輪遊還不知何時可以恢復,不過這一方案能否成型還要看多方意見以及能否經過多個部委的審批。」上述業內人士透露。
出境郵輪放開還需時日
雖然各方不斷提出郵輪業恢復的建議和方案,不過就現階段而言,出境郵輪遊的重啟依然遙遙無期。據歌詩達郵輪方面相關負責人透露,國內疫情平穩之後,歌詩達郵輪負責政府關係部門一直在和交通部、港口就復航工作進行溝通,但至今這一時間仍未確定下來。此外,皇家加勒比方面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公司對於復航也在做一些準備性工作,此前國內方面預計的航線暫停時間是4月底,不過最新得到消息是到5月11日,至於『海洋光譜號』具體的復航時間仍未確定。」
自今年1月底疫情發生以來,包括皇家加勒比、歌詩達郵輪、地中海郵輪、星夢郵輪等多家郵輪公司紛紛暫停了中國內地出發的航次,公主郵輪甚至還取消了今年夏季6月-9月從中國內地出發的全部航線,同時這些國際郵輪公司也推出了相應的退改籤政策。截止目前,這些郵輪公司均暫停從中國內地母港出發航線達兩個多月之久。而放眼全球市場,已經超過200艘郵輪停航。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興斌指出,疫情造成全球郵輪停擺,雖然國內疫情穩定,但郵輪涉及到出境旅遊,短期來看恢復可能性不大。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遊艇分會(CCYIA)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鄭煒航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疫情不僅給郵輪企業造成了巨大損失,還給郵輪旅遊帶來了一定的恐慌情緒。對於密集性較高的郵輪,業界也在探討待疫情好轉之後,如何進一步消除消費者對於郵輪旅遊的恐慌情緒。
近日,雲頂郵輪集團就率先公布了新冠疫情郵輪防控細則,其中包括實行最高標準的衛生防疫措施,並持續開展船上深度消殺清潔等工作。鄭煒航表示,這次疫情也帶給業界一些啟示,下一步協會將出版《中國郵輪防疫白皮書》,針對如何在輪上如何防止病毒傳播、如何改造郵輪上的通風空調系統以及郵輪碼頭的防控措施和危機應急措施等方面給出提示性建議,從而給郵輪企業提供防疫參考,降低疫情產生的負面影響,重塑市場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