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後一個月,寒冷的氣溫並沒有影響大家愛戲看戲的熱情,全國各地紛紛辦起豐富多彩的戲劇節,為廣大觀眾帶去歡樂和活力。
2020長沙首屆嶽麓山青年戲劇節開啟51天戲劇盛宴
12月4日,「2020長沙首屆嶽麓山青年戲劇節」拉開帷幕。這場「規模最大、歷時最長、內容最豐富」的青年戲劇盛宴將持續至2021年1月23日,為期51天。其間,6部不同風格的大戲將貫穿整個戲劇節。
免費看戲劇嘉年華 零距離互動
本次戲劇節由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嶽麓區委、嶽麓區政府聯合主辦。12月4日至5日的15:00到21:00,烏鎮戲劇節嘉年華項目負責人孫榮波,帶著「仙境夢遊愛麗絲+孫老頭出遊記+侏羅紀部隊+探險家族+尋找牡丹亭」5組藝術團體,為長沙的觀眾帶來20餘場戶外免費演出。
浙江有烏鎮戲劇節,湖南有嶽麓山青年戲劇節。「每一條街巷、每一處轉角、每一處場景都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舞臺。」陽光100鳳凰街相關負責人表示,和劇場裡正襟危坐的觀看方式不同,此次嘉年華演出更加注重「好玩互動」,更是長沙市民朋友與藝術家們零距離互動的絕佳機會。
6部大戲連軸PK 戲劇大咖論道
此次嶽麓山青年戲劇節將邀請國內當代戲劇代表作品前來展演交流。由編劇林蔚然、劇本雜誌《新劇本》主編的爆款作品《愛,轉機》,將作為本次戲劇節的開幕大戲;導演何念、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出品的話劇《原野》;303戲劇中心、重慶原創話劇票房之王《8090》;北京青年戲劇節以及當代戲劇雙年展展演劇目《哈姆雷特》;北京保利劇院院線項目、各大高校翻排首選劇目、導演饒曉志經典紳士喜劇《你好打劫》及奇幻武俠爆笑喜劇《龍門笑傳》……6部大戲貫穿戲劇節,為長沙人民帶來別樣的藝術享受。
戲劇狂歡之餘,著名戲劇導演王曉鷹,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藝術普及教育委員會主任崔寧,當代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田蔓莎,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導演何念及303劇場創始人袁野導演,將在戲劇節期間帶來新銳藝術思潮。
「長沙小戲骨」「高校戲劇社」展演原創優秀劇目
「讓戲劇走進生活,把舞臺留給生活,讓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戲劇這種藝術形式別致多樣的魅力,是本次戲劇節的宗旨和心願。」303劇場創始人袁野導演介紹,此次戲劇節還將實現群眾戲劇的南北同臺演繹,以及長沙青年戲劇展演。
作為本次戲劇節最具特色的單元板塊,「群眾戲劇交流」將於12月18日至19日上演。屆時,北京市西城區百姓戲劇展演優秀劇目《北街南院》,與長沙303全民戲劇工作坊《裘裡斯·凱撒》這兩部劇將實現同臺演繹。這兩部劇皆由非專業人士演出,在歷經2個月的排練後,一南一北的戲劇愛好者們將精彩呈現這兩部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經典劇目。
為了讓更多原創戲劇能夠「破土而出」,打破戲劇藝術的高冷壁壘,為青年戲劇人提供施展想像力的平臺,12月25日,「長沙小戲骨」和「高校戲劇社」還將齊聚鳳凰街。此次展演將聯動長沙10 所高校戲劇社、10 所中小學,評選出6部原創或改編的優秀劇目進行公演。(摘自:《長沙晚報》 12月4日)
第七屆武漢地區高校大學生戲劇節隆重開辦
第七屆武漢地區高校大學生戲劇節由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指導,武漢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洪山區委員會、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武漢戲劇家協會、武漢人民藝術劇院、中共洪山區委宣傳部、中國話劇協會華中大區承辦。
本屆大學生戲劇節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採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以線上展演為主體有序開展。從2020年8月開始啟動報名招募工作,儘管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高校的戲劇社團還沒有恢復正常活動,但仍然有33個本地高校劇社的劇目和11個外地高校劇社的劇目報名參與。經評委會認真評審共有16個劇目入圍最後的決賽階段展演。從2020年11月23日起線下的展演就已陸續開展,所有演出和論壇的視頻資料從2020年12月3日的本屆大戲節開幕式後集中通過今日頭條、鬥魚和見微直播等網絡平臺視頻專區進行線上展演。
為了展現青年學子在武漢抗疫期間的精神風貌,大戲節組委會搜集了大量大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素材,專門創作排演了一臺大學生抗疫題材的主題話劇《特殊課堂》,我們邀請了專業的編劇、導演和成龍影視傳媒學院的師生傾情投入,精心創排,整個劇目將於2020年12月11日在大戲節閉幕式暨頒獎晚會上隆重推出。(摘自:大楚網 12月2日)
2020第九屆黃河戲劇節在駐馬店市開幕
11月30日,由河南省文聯、中共駐馬店市委、駐馬店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戲劇家協會聯合主辦,中共駐馬店市委宣傳部、駐馬店市文聯承辦的2020(第九屆)黃河戲劇節在駐馬店市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
本屆黃河戲劇節收到全國70餘部劇目參演,共有36臺(省外10臺、省內26臺)劇目入圍。本屆黃河戲劇節實現「四個結合」:劇場演出與線上展演相結合、舞臺演出與專家研討相結合、現場觀摩與理論培訓相結合、專業匯演與助推旅遊相結合,是一場集展示交流、論壇培訓、文藝惠民、戲劇宣傳、文旅融合、戲迷互動於一體的「戲劇的盛會、人民的節日」。
開幕式後,由駐馬店市演藝中心精心打造的現代豫劇《樊粹庭》作為首場演出,近兩個小時的演出,場景式的集中描繪了著名劇作家、「現代豫劇之父」樊粹庭波瀾起伏、動蕩人心的一生。
同時,今年黃河戲劇節還在河南省戲劇家協會微信公眾號「大戲直播」、戲緣APP等平臺上進行直播,把精彩的現場演出通過網絡播送到成千上萬的戲迷眼前。據悉,從11月30日到12月23日,有
來自河南、江蘇、安徽、新疆、內蒙古、青海、湖北、天津和中國戲曲學院、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等省市、高校和企業的35臺劇目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集中展演。(摘自:人民網鄭州 12月1日)
第二屆上海市中小學生戲劇節
疫情雖有影響,但卻阻擋不了藝術向上的力量。11月29日,主題為「破繭而出,向陽新生」的「第二屆上海市中小學生戲劇節」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開幕。45所學校參賽,作品題材廣泛,體現了當代中小學生觀察世界、思考生活的視角。藝術節將持續至12月13日,按照防疫要求,開、閉幕式採用線上直播方式進行。
上海市中小學生戲劇節是上海首個以全體中小學生為主人翁的戲劇競賽展演活動。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為中小學師生提供專業技術及戲劇人才資源,學生們以戲劇為基石,盡情地站上舞臺,表達自己對於所身處世界的獨到見解。而且,不僅參賽、參展的學生,劇場體驗員、導演助理、主持人、演員、志願者、舞美設計工作坊成員也在經過選拔後由大、中、小學生組成。
據介紹,「第二屆上海市中小學生戲劇節」收到了長三角地區58所學校和機構提交的參賽報名,其中競賽單元 48 所,展演單元 10 所。經過篩選,最終符合參賽要求的學校共45所,其中有10所小學、14所初中和21所高中。其中原創作品佔半數,有關注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生活學習、探討小區綠化與車位矛盾、電子產品與家庭生活平衡等現實問題作品,也有今冬這場巨大考驗下大愛與小愛眾志成城的感人故事;改編作品中依舊有大部分選擇了以革命先烈的真實故事為題材,今年也有不少學校對中國經典著作青睞有加,清代小說《鏡花緣》等,大家作品例如陳慧瑛散文集、曹禺的《北京人》也是熱門之選。除了本土作品的改編,莎翁的《理查三世》、音樂劇《歌劇魅影》也加入戲劇節角逐獎項,豐富多樣的參賽劇目題材,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當代中小學生觀察世界、思考生活的視角,即有立足時下觀照當代的原創作品,又有縱觀歷史長河的經典作品。
競賽單元作品於2020年11月30日-12月11日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戲劇沙龍展開角逐,最終將根據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三個不同組別評選團體與個人獎項。除競賽單元、展演單元外,還設有「由戲而生」創培單元,本單元為戲劇節延伸活動,含劇場體驗員、校園戲劇「雲課堂」等,全方位為在校中小學生提供戲劇交流、學習、展示平臺。(東方網 11月29日)
首屆京味兒文化戲劇節開幕
根據老舍同名自傳體小說改編的北京曲劇《正紅旗下》《駱駝祥子》,新編京劇《關天培》,以崔鶯鶯和張生愛情為主線的《西廂記》剪裁、提煉而成的以紅娘為主角的崑曲《紅娘》,以及話劇《什剎海》《除夕》《秦宅》登陸2020年首屆京味兒文化戲劇節,於11月26日至12月27日期間開演。
開幕儀式現場,本屆京味兒文化戲劇節的重點劇目話劇《秦宅》進行了精彩段落展演。《秦宅》改編自老舍先生唯一未被搬上舞臺的話劇作品《秦氏三兄弟》,由著名導演顧威與青年導演王翼共同執導。《秦宅》以座落在老北京城的秦家大宅為故事發生地,講述的是1898年至1938年間,秦氏三兄弟的故事。以秦伯仁、秦仲仁、秦叔仁為關鍵人物,通過清朝末年、 民國初年、抗戰時期三個歷史階段秦氏家族的興衰以及形形色色人物的命運,以小見大,折射出了時代的縮影。
據悉,作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9年度的資助項目、首屆京味兒文化戲劇節重點劇目,話劇《秦宅》將於2020年12月17日至12月20日在北京喜劇院上演5場。此外,戲劇節期間,還將舉辦戲劇體驗課,以及高峰論壇等活動,此次高峰論壇主論壇為「對話京城專家論壇」,副論壇則以「北京非遺如何更好地呈現京味文化」為主題。(摘自:《新京報》 11月26日)
互動
2020年12月份還有哪些戲劇節,歡迎留言補充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