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結直腸癌的四大「蛛絲馬跡」別忽視

2021-01-20 澎湃新聞
早期結直腸癌的四大「蛛絲馬跡」別忽視

2021-01-15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幾年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結直腸癌的早期症狀與痔瘡很相似,很多患者因此忽略了這些徵兆,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期。

這四個「蛛絲馬跡」別忽視

便血特點

痔瘡引起的便血一般是在排便時出血,血色鮮紅,排便完便血自行停止。直腸癌則是大便帶血,很多情況下同時混有黏液或膿液,這種血的顏色比痔瘡出血顏色要暗一些。

其次,直腸癌會出現排便習慣的改變,如大便變細,次數增多或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腸梗阻

主要表現為腹脹、腹痛,情況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絞痛以及便閉的症狀,進行體檢時容易產生腸型、腹部隆起。局部壓痛,且伴有亢強的腸鳴音。

貧血、消瘦

腫瘤的潰爛失血,導致患者出現低熱、乏力、貧血、消瘦以及浮腫等,尤以貧血及消瘦最為多見,是該病早期極為明顯的表現。

腹部包塊

患者的腹部易觸摸到腫塊,且腫塊隨著病情加重而增大,當疾病發展到中期時會出現按壓疼痛。

一旦出現上述可疑症狀,一定不可忽視,應及時至醫院就診,必要時需要做肛門指診、直腸鏡、結腸鏡等檢查。

這些人群需要高度警惕

40歲以上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項者應列為高危人群,需高度警惕結直腸癌的發生:

1. 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史者;

2. 有癌症史或腸道腺瘤或息肉史;

3. 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

4. 以下五種表現具兩項者:黏液血便、慢性腹瀉、慢性便秘、慢性闌尾炎史及精神創傷史。

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定期檢查,警惕腸癌的發生,一旦出現結直腸癌的早期症狀,必須及時就醫採取正規的治療。

【胃腸外科門診時間】

每周一至周五全天

【專家門診時間】

周五下午 (馮壽全 主任醫師)

周三下午 (顧群浩 主任醫師)

周四下午 (蔡照弟 副主任醫師)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官方微信訂閱號二維碼,歡迎掃碼關注!

原標題:《早期結直腸癌的四大「蛛絲馬跡」別忽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結直腸癌5年生存率可達90% 結直腸癌早期症狀有哪些
    結直腸癌5年生存率可達90% 結直腸癌早期症狀有哪些 結直腸癌5年生存率可達90%(醫說新語)「結直腸癌是可防可治的,可防的關鍵在於飲食和運動,可治的關鍵則在於早期發現。」天津市腫瘤醫院結直腸腫瘤科主任孔大陸在近日舉辦的2019年天津市結直腸腫瘤防治宣傳周上表示,目前結直腸癌的治療效果不夠理想,主要是由於發現晚,約20%-30%的患者初次就診時就已經出現轉移性病灶。如果能做到早期發現,結直腸癌的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結直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近30年來發病率呈增長趨勢。
  • 中國每3分鐘就有一人因它去世 ——被忽視的潛伏高手「結直腸癌」
    03精準靶向→延長中晚期患者的生存時間面對這樣一個狡猾的對手,一旦確診就應當儘早治療,數據顯示,早期(一期)結直腸癌手術治療五年生存率為97%。而隨著癌細胞身體局部擴散和遠處轉移,生存率也在下降。王亞儒指出,越是早期治療方法越簡單,越是晚期治療方法越複雜,效果越不佳。
  • 結直腸癌的較早期症狀和預防
    3 .積極運動和減肥肥胖和缺乏運動被認為是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而二者又是互為因果的。所以,運動至關重要,尤其是白領一族。長期坐位工作而缺乏運動是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之一。適量運動對於預防腸癌有著直接的影響。
  • 了解結直腸癌 對自身健康負責
    健康話題你了解結直腸癌嗎?在很多人腦海中,結直腸癌是一種比較陌生的疾病,但其實,根據最新的2020年全國癌症報告上公布的數據顯示,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排在惡性腫瘤的第三位,需要人們引起重視。作為肺癌和結直腸癌篩查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項目重慶項目現場之一,區中西醫結合醫院2020年已經為50至72歲、本市常住戶籍人口、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無惡性腫瘤史並籤署知情同意書的市民提供1000餘人次的結直腸癌篩查。市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結直腸癌篩查,體現了他們健康意識的提升,雖然還有很多人不符合篩查條件,但主動了解結直腸癌這種疾病,防患於未然也是對自身健康負責的一種表現。
  • 結直腸癌中晚期患者調查:85%對早期篩查缺乏認知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張尼)結直腸癌是中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日前,在北京發布的中國中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診療現狀調查中期結果顯示,患者對此類疾病的各方面認知水平都較低。數據顯示,得病前,64%的患者不了解結直腸癌高危因素、85%對早期篩查缺乏認知,這也導致大部分患者首次確診時已到了中晚期。喬友林在第四屆國之名醫盛典上介紹中期調查結果(主辦方供圖)16日,在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人民日報健康時報主辦的第四屆國之名醫盛典上,中國中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診療現狀調查中期結果正式對外發布。
  • 中老年人無症狀也要警惕「結直腸癌」
    「平常我都沒啥感覺,怎麼查出來就是直腸癌呀?」日前,在麗水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大廳,來自水閣的老趙一拿到檢驗單頓時癱坐在椅子上。  麗水市二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陳光蘭告訴小編,在今年市衛生健康委和市財政局牽頭的「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工作中,市二院消化內鏡中心篩查了569例,其中發現早期結腸癌7例,晚期結腸癌6例,約80%患者存在腸息肉現象。陳光蘭主任說,一般50歲後是腸癌的高發年齡段,對於普通人群來說,45歲以後就需要做高質量的腸鏡檢查。  結腸癌和直腸癌統稱為大腸癌。
  • 八成結直腸癌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 專家呼籲重視早篩早診
    結直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人數位列惡性腫瘤第三位。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新髮結直腸癌約38.8萬例,因結直腸癌死亡的患者數約為18.7萬人。「調查發現,得病前,64%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85%的患者不了解結直腸癌早期篩查知識,97%的患者未做過腸鏡篩查,其中86.5%的患者未做腸鏡篩查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需要定期做腸鏡篩查。」
  • 結直腸癌卵巢轉移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近年來,免疫組化常作為鑑別結直腸癌卵巢轉移和原發性卵巢癌的有效手段之一,結直腸癌卵巢轉移常表現為CK7(-)/CK20(+),原發性卵巢癌則以CK7(+)/CK20(-)多見,此外,腫瘤標誌物CEA、CA125的檢測對結直腸癌卵巢轉移的診斷及鑑別也具有一定的意義,結直腸癌卵巢轉移CEA可能升高,CA125可能正常,而原發性卵巢癌CA125可能升高。
  • 結直腸癌有「偏愛」年輕人趨勢 專家提醒出現這些症狀應就醫
    花瞻分析,可能是由於楊雯攝入的瘦肉、脂肪過多,肉類燒烤產生的熱解物中含有多種誘變劑,誘發基因改變,最終讓她患上結直腸癌。花瞻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結直腸癌的發生是多個基因突變積累的結果,目前,醫學界認為至少有7個基因與結直腸癌的發病相關。
  • 【注意】直腸癌早期出現的5大症狀是什麼?當心是中晚期!!!
    直腸癌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大多數直腸癌的患者會發生大便習慣改變、大便次數增多、大便稀薄等等症狀,但是由於直腸癌的位置低,很多時候在症狀以及診斷的時候就特別容易與其他的疾病出現差別
  • 腹瀉、腹痛、拉血便,是結直腸癌的前兆?
    就在安倍宣布離職的第二天,美國演員查德維克·博斯曼因結直腸癌不幸辭世,享年43歲。 在悲痛之餘,所長更希望大家關注到這個背後的疾病——結直腸癌。
  • 男星林立洋罹患結直腸癌二期,便血半年誤以為是痔瘡
    據宏雅榮邦了解,結直腸癌早期症狀極易與痔瘡混淆,所以早期篩查十分重要。  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如果在早期能夠被發現,患者的治癒率非常高。但是由於篩檢癌症的結腸鏡檢查或基於糞便的檢測方式對患者來說並不方便,讓他們不能按時接受篩檢。如果發現有便血,而且出血的情況跟以前不一樣,就需要提高警惕。一旦便血不管是怎樣,最好是做肛門指檢,這樣會更加安全,要注重直腸癌的早期篩查。
  • 飯後有這4個表現,當心是直腸癌來敲門的信號,別忽視
    不過,大部分癌症如果能在早期發現,並進行科學的治療和控制,預後效果會有明顯提高!比如直腸癌就是其中的一種,直腸癌是消化道癌症中高發的種類,大部分患者都是由腸道息肉發展而來的,特別是腸道腺瘤性息肉癌變率較高。
  • 直腸癌早期,有5個明顯特徵,抓住這些信號,及時檢查
    截止到目前,臨床對直腸癌的病發因素還沒有完全掌握,但多個專家都認為直腸癌就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社會環境、飲食習慣、遺傳因素、腸道慢性病等等! 直腸癌和其他癌變的早期特點相同,患者基本都沒有典型症狀。
  • 小夥持續腹瀉,被確診直腸癌,醫生坦言:早期3個信號,別忽視
    24歲的阿傑最近頻繁腹瀉,吃了藥之後並沒有任何的改善,甚至還出現了便血的情況,這時候阿傑才意識到重要性,於是立刻去做了檢查,結果被診斷為直腸癌。看到檢查的結果,阿傑簡直難以置信,只是簡單的腹瀉而已,怎麼就能和癌症扯上關係呢?其實近些年來直腸癌的患病率在不斷的上升,男性患病的概率會比女性高一些,主要還是和不良的習慣有關。
  • 直腸癌與痔瘡的鑑別
    直腸癌早期和痔瘡的症狀有一些相似之處,有不少直腸癌患者在發病早期以為自己得的是痔瘡,未予以治療,等到症狀嚴重了才來就診,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間。由於痔瘡和直腸癌的發病部位相近,兩者也都有便血的表現,故患者容易混淆,那麼今天就來談一下直腸癌與痔瘡的鑑別。
  • 早期直腸癌和晚期直腸癌的症狀有哪些?
    近年來,直腸癌是一種發病率非常高疾病,因為直腸細胞產生了惡性病變,所以導致了直腸癌的發生。
  • 《黑豹》主演結直腸癌去世,這種癌症並沒有想像中可怕
    正確認識「結直腸癌」,它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 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確診既是中晚期,這些特徵聽起來似乎無解,但其實,根據廣州、上海、天津、北京對全市50歲以上及高危人群的結直腸癌篩查結果[2]顯示,通過早期篩查可以提高早期診斷率,降低死亡率。 什麼群體適合進行篩查?
  • 北京豐益肛腸醫院科普:便血、腹痛、貧血,都是結直腸癌的前兆?
    全球統計顯示,結直腸癌患者分布廣泛,其中尤以經濟較為發達區域嚴重,比如歐洲、北美、澳洲、日本等。而日本在90年代初遭遇了經濟危機,導致其從1995年至2005年進入長達十年的「經濟迷失期」,與此同時,這期間日本結直腸癌發生率呈顯著下降,不難看出其發生很有可能與經濟程度有關。
  • 為什麼直腸癌被發現的時候就是晚期?醫生:這些徵兆不要忽視
    直腸癌的發病率很高,在我國惡性腫瘤當中排第三,就是因為直腸癌不容易被人們提早有所察覺所以才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被發現的時候就已經是腫瘤晚中晚期了,就算抓緊治療也錯過了治療的窗口期,所以很多患者就只能在遺憾中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