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無症狀也要警惕「結直腸癌」

2020-12-23 麗水網

  「平常我都沒啥感覺,怎麼查出來就是直腸癌呀?」日前,在麗水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大廳,來自水閣的老趙一拿到檢驗單頓時癱坐在椅子上。

  麗水市二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陳光蘭告訴小編,在今年市衛生健康委和市財政局牽頭的「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工作中,市二院消化內鏡中心篩查了569例,其中發現早期結腸癌7例,晚期結腸癌6例,約80%患者存在腸息肉現象。陳光蘭主任說,一般50歲後是腸癌的高發年齡段,對於普通人群來說,45歲以後就需要做高質量的腸鏡檢查。

  結腸癌和直腸癌統稱為大腸癌。大腸可分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癌腫可發生於任何部位。長期進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可使發病率增加。

  目前,結直腸癌篩查的手段主要包括:糞便隱血檢查,DNA基因檢測和腸鏡檢查。結腸鏡檢查仍然是結直腸癌篩查的金標準。專家們普遍認為,隨著現在結直腸癌發病的年輕化,四五十歲開始就可以每隔3-5年做一次腸鏡檢查。對於有結直腸癌家族史的人,可以更早開始腸鏡篩查,把時間節點提早到三十歲,甚至二十歲。篩查可以在早期發現結直腸癌,早期結直腸癌治癒的機會很大。陳光蘭建議,一旦出現便血、粘液血便、排便習慣改變,不明原因貧血或體重下降等報警症狀,應儘早進行腸鏡檢查。

  那麼如何預防結直腸癌?如何做到早發現、早診斷?陳光蘭主任建議大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當出現相應症狀時一定要到醫院進行專業檢查,及早排除患腸癌的可能。在日常生活方面,要做到生活有規律,不要熬夜,保證充分的睡眠時間。同時,注意飲食結構,減少脂肪類食物的攝入,這裡包括動物油和植物油。以魚、禽、瘦肉、低脂奶製品,代替動物油過多的肉食。增加綠色葉類和根類蔬菜、水果的攝入,多吃澱粉和纖維多的食物,比如芹菜、燕麥等。除了食物類型,烹調習慣也很重要,比如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少吃燒烤食物、醃燻食物,不吃發黴食物,多吃新鮮食物。口味不要過於辣和鹹,而要以清淡、少鹽為好。

  來源:處州晚報 通訊員 李浚豪

相關焦點

  • 了解結直腸癌 對自身健康負責
    作為肺癌和結直腸癌篩查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項目重慶項目現場之一,區中西醫結合醫院2020年已經為50至72歲、本市常住戶籍人口、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無惡性腫瘤史並籤署知情同意書的市民提供1000餘人次的結直腸癌篩查。市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結直腸癌篩查,體現了他們健康意識的提升,雖然還有很多人不符合篩查條件,但主動了解結直腸癌這種疾病,防患於未然也是對自身健康負責的一種表現。
  • 早期結直腸癌的四大「蛛絲馬跡」別忽視
    早期結直腸癌的四大「蛛絲馬跡」別忽視 2021-01-15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結直腸癌有「偏愛」年輕人趨勢 專家提醒出現這些症狀應就醫
    結直腸癌有「偏愛」年輕人趨勢,專家提醒出現這些症狀應就醫出現腹瀉便秘反覆交替、便血,伴隨腹痛、體重下降等情況,一定要高度警惕,不要輕易當成肛腸疾病。不久前,20多歲的北京姑娘楊雯(化名)被診斷為結直腸癌。她不敢相信,這種好發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疾病居然發生在自己身上。楊雯曾長期在國外學習,飲食方式趨同於西方,多食肉、少蔬果。
  • 男星林立洋罹患結直腸癌二期,便血半年誤以為是痔瘡
    據宏雅榮邦了解,結直腸癌早期症狀極易與痔瘡混淆,所以早期篩查十分重要。  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如果在早期能夠被發現,患者的治癒率非常高。但是由於篩檢癌症的結腸鏡檢查或基於糞便的檢測方式對患者來說並不方便,讓他們不能按時接受篩檢。如果發現有便血,而且出血的情況跟以前不一樣,就需要提高警惕。一旦便血不管是怎樣,最好是做肛門指檢,這樣會更加安全,要注重直腸癌的早期篩查。
  • 上野雅資醫生揭秘:「偏愛」中國人的結直腸癌
    日本癌研有明的結直腸癌專家上野雅資醫生表示,在所有消化系統的腫瘤中,結直腸癌可以說是最能「防」和 最好「治」的腫瘤。  但是,我國結直腸癌患者在全球的佔比,居然高達 31% 。是什麼讓我國結直腸癌患者比例這麼高?結直腸癌的防治方法都有啥?今天我們聽聽上野雅資醫生的建議。  1.警惕!吃了太多致癌物?
  • 腹瀉、腹痛、拉血便,是結直腸癌的前兆?
    就在安倍宣布離職的第二天,美國演員查德維克·博斯曼因結直腸癌不幸辭世,享年43歲。 在悲痛之餘,所長更希望大家關注到這個背後的疾病——結直腸癌。
  • 結直腸癌5年生存率可達90% 結直腸癌早期症狀有哪些
    結直腸癌5年生存率可達90% 結直腸癌早期症狀有哪些 結直腸癌5年生存率可達90%(醫說新語)「結直腸癌是可防可治的,可防的關鍵在於飲食和運動,可治的關鍵則在於早期發現。」天津市腫瘤醫院結直腸腫瘤科主任孔大陸在近日舉辦的2019年天津市結直腸腫瘤防治宣傳周上表示,目前結直腸癌的治療效果不夠理想,主要是由於發現晚,約20%-30%的患者初次就診時就已經出現轉移性病灶。如果能做到早期發現,結直腸癌的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結直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近30年來發病率呈增長趨勢。
  • 不停放屁警惕是直腸癌嗎 直腸癌有什麼症狀
    現在有不少患者受直腸癌的折磨,十分痛苦,對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危害。生活中,大多數人對直腸癌都不是很了解。那麼,不停放屁警惕是直腸癌嗎?直腸癌有什麼症狀呢?直腸癌飲食要注意什麼?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結直腸癌卵巢轉移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結直腸癌患者的生存期顯著延長,發生轉移的患者也逐漸增多。卵巢轉移是結直腸癌患者嚴重的晚期併發症,一旦發生卵巢轉移,患者的生存期明顯縮短,國內外對於結直腸癌卵巢轉移方面的研究數據較少,但對於結直腸癌卵巢轉移的相關問題逐漸被重視,文章對結直腸癌卵巢轉移的流行病學、轉移途徑、臨床特徵及表現、診療現狀以及高危因素的最新進展進行概述。
  • 直腸癌與痔瘡的鑑別
    首先看一下直腸癌的流行病學數據: 結直腸癌是世界範圍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中國國家癌症中心的數據統計顯示結直腸癌在近10年間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我國結直腸癌在地域分布上東部地區發病率最高,此外依次是中部、南部、西南、東北、北部,發病率最低的是西北地區。(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誌2017年12月)
  • 警惕:生活越好,腸癌越多
    剛得知消息時,妻子猶如晴天霹靂,而小夥第一反應則是:要多少錢...... 2019年《中國腫瘤》第一期曾刊載《2015年中國分地區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分析》一文介紹,按發病例數順次排位,結直腸癌(38.8萬例)排名第三②。高脂、高肉食、低纖維飲食及低體力活動與結直腸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 結直腸癌的較早期症狀和預防
    3 .積極運動和減肥肥胖和缺乏運動被認為是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而二者又是互為因果的。所以,運動至關重要,尤其是白領一族。長期坐位工作而缺乏運動是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之一。適量運動對於預防腸癌有著直接的影響。
  • 北京豐益肛腸醫院科普:便血、腹痛、貧血,都是結直腸癌的前兆?
    全球統計顯示,結直腸癌患者分布廣泛,其中尤以經濟較為發達區域嚴重,比如歐洲、北美、澳洲、日本等。而日本在90年代初遭遇了經濟危機,導致其從1995年至2005年進入長達十年的「經濟迷失期」,與此同時,這期間日本結直腸癌發生率呈顯著下降,不難看出其發生很有可能與經濟程度有關。
  • 當有這些症狀時,警惕直腸癌
    當有這些症狀時,警惕直腸癌 2020-12-18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無症狀也會得癌症?年過40的你,做腸鏡了沒有?
    無論是腸息肉,還是早期大腸癌,大多沒有明顯症狀;大腸癌要有症狀,基本上要到第二期、甚至第三期以上,如果希望發現可以根治的原位癌(第零期)或第一期癌症,光靠有無症狀來決定要不要做腸鏡,是絕對不靠譜的。3.各種家族性遺傳性結直腸癌病史;4.炎症性腸病(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5.長期飲酒、燒烤、醃漬、燻制食品,過多攝入紅肉類、高脂肪類;6.長期坐位工作而又缺乏運動者。
  • 27歲新婚小夥查出腸癌,《黑豹》男主也因此去世,警惕:生活越好,腸癌越多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統計,在全球和中國,結直腸癌都是第三大常見癌症,也是導致死亡的主要癌症之一。按發病例數順次排位,結直腸癌(38.8萬例)排名第三。高脂、高肉食、低纖維飲食及低體力活動與結直腸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 四種篩查策略可降低結直腸癌死亡率
    四種篩查策略可降低結直腸癌死亡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3 15:56:47 結直腸癌的免疫化學檢測、乙狀結腸鏡或結腸鏡篩查效果的比較,這一成果由荷蘭鹿特丹大學醫學中心Maaike Buskermolen
  • 結直腸癌是怎麼初診的?如何確診?常見治療方案又如何?
    結直腸癌大腸癌是起源於結腸或直腸黏膜上皮的惡性腫腫瘤,是臨床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兩者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大腸癌按照腫瘤發病率依次為直腸癌、乙狀結腸癌、盲腸癌、升結腸癌、降結腸癌以及橫結腸癌,歐美發達國家大腸癌發病率高,我國近幾十年結直腸癌發病率、死亡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本文就大腸癌的初診、確診和大體治療方案做一簡單匯總:結腸癌初診(大腸癌的徵兆):患者主要因便血、糞便性狀變化或排便習慣改變等疑似結直腸癌的症狀就醫;或者因體檢或者其他疾病就醫,發現結直腸癌的徵象。
  • 名人與結直腸癌.電影《黑豹》男演員查德維克·博斯曼罹患結腸癌去世,終年43歲
    其它名人與結直腸癌(參見「結直腸癌篩查:一般風險人群的篩查策略」和「具有結直腸癌或高危息肉家族史患者的結直腸癌篩查」和「結直腸癌的流行病學、危險因素和保護因素」,關於『發病率』一節和「炎症性腸病患者中異型增生的監測和處理」)大多數患者是在出現症狀後被診斷CRC的,或是通過篩查性結腸鏡檢查或大便隱血試驗而診斷。主要學會和預防保健機構提倡對無症狀個體進行CRC篩查。
  • 直腸癌一聲不吭?出現這種「腹痛」,警惕腸癌來臨
    比如直腸癌的病發,就和這些因素有關,且近些年直腸癌的病發率有了明顯升高。直腸癌屬於大腸癌的一種,顧名思義也就是出現在直腸上的癌變。由於其早期症狀不明顯,有部分患者甚至是毫無異常,所以大部分癌症患者在確診時,都已經到了中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