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之戀》白流蘇離婚後為何嫁得更好?她有三個優點,值得借鑑

2020-12-27 騰訊網

本文由【深情解讀】原創出品,抄襲必究!

張愛玲《傾城之戀》筆下的白流蘇,是我非常欣賞和敬佩的女性之一,堅強、理性、氣質高貴、知書達理,愛自己,可以說完美女性的代表。

在張愛玲的筆下,不少具有先進意識的女性,她們追求自我個性非常強烈,哪怕被別人當成另類也無所謂,只要是自己內心堅持的就無所畏懼。

白流蘇也是這樣的女子之一。

原著裏白流蘇的故事從離婚後開始,電視劇改編的從第一段婚姻開始。我覺得改得很成功,白流蘇是一個很聰慧很有自我意識的女子。

她的前夫病死了,她的哥哥為了錢竟然逼流蘇回唐家去守寡,領養一個孩子從此了卻殘生。

這種做法實在自私到沒有人性,根本沒有考慮過流蘇才28歲,還有很長的人生要走,為了錢,連半點親情都不顧。

白流蘇堅決不同意,她相信一定還會有第二春,一定還會找到更適合依靠的人,她要為自己而活。

正因為不認命,不信命,不服命,她才會離婚後反而嫁得更好。她的身上,至少有三個優點,值得女人借鑑。女人離婚後想要嫁得好,不妨學習。

第一:她有才華,有氣場

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白流蘇屬於真正的名媛閨秀,她有才華,能寫一手漂亮的字。

剛嫁到唐家的時候,為了提升唐一元的修養,也為了團結夫家,她寫了一副大字掛在走廊上。

這件事,要是放在書香門第之家,再正常不過,甚至還會得到公婆和丈夫的許可,但唐家是打雞血出來的暴發戶,根本沒有半點文化修養。打著新式人家的旗號,實則比老派人家還迂腐封建。

白流蘇寫大字首先就惹得公公不高興,從而教唆兒子,要打壓妻子,不能讓她騎在你頭上,從此白流蘇在唐家過著受氣的日子。白流蘇那樣有才華的一個女子,簡直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唐家就是有眼不識泰山。

白流蘇選擇跟唐一元離婚是最正確的選擇,唐一元根本配不上她。

流蘇回到娘家後,受盡哥嫂排擠,連房間都被霸佔,只好跟丫鬟一起睡。一樓租給了吳編輯辦公,以為流蘇是丫鬟,就叫她幫忙校對文稿,還誇讚她有才華。

流蘇跟他借書,寫了借據,吳編輯一看字體,太漂亮了,說白府的丫頭寫字都這麼漂亮,不愧是翰林之家。等到得知流蘇是六小姐時,頓時起了愛慕之心,甚至想娶為妻子。

可見流蘇這樣的名門閨秀,只有真正有涵養的男人才懂得欣賞。可流蘇卻覺得吳編輯不是自己想要的男人,總覺得還差點什麼。

第二:她有修養,有氣質

流蘇非常有修養,在電視劇裡,我從未見過她發脾氣,哪怕遇到的事情已經非常不順了,她還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從未大吼大叫過。

唐一元去舞廳跳舞,找別的女人,流蘇從未跟他吵過架,反而很溫柔地對待唐一元。

男人對待溫柔的女人,一點辦法都沒有,她就像海綿,你就算想扎針,也不知從什麼地方入手。

流蘇的氣質非常出眾,就算在人堆裡,也能被人一眼先注意到。

範柳原初次來上海,在茫茫人海中瞥見流蘇,就喜歡上了,覺得她與眾不同。後來流蘇跟寶絡一起喝咖啡,範柳原格外注意流蘇。

確實,流蘇跟寶絡坐在一起,誰才是真正的名媛,誰的氣場大,氣場穩,一下子就有了結論。

後來寶絡跟範柳原相親,範柳原根本看不上寶絡,畢竟她太小家子氣,見識的世面太少,認識的男人也不多,相親時很膽怯。

就算跟範柳原一起跳舞,也洋相百出。白流蘇無疑是最出眾的一個,也懂得範柳原故意不請她跳舞的心理,自己也不自告奮勇,就等著男人來請,才顯得自己的高貴和矜持。

從這裡開始,就已經是情場高手對花花公子的較量。

流蘇不想在第一步就輸,所以,必須穩住自己的陣腳,知己知彼,才能贏得第一仗。流蘇懂男人,才會最關鍵的。

第三:她堅持自我,有原則有底線

我最佩服的不是流蘇的才華,氣質和氣場,而是她從未認為自己離婚了就掉價,就不值得被愛,不配再擁有愛情。

相反,她一直努力追求愛情,但又堅持自我,有原則有底線,她太明白範柳原只想要她的身體,只想談戀愛不想結婚,但流蘇作為一個離婚女人,急需一個婚姻作為下半生的保障。

所以,在那個還不算太開放的年代裡,未婚同居始終不是長久的辦法。情場高手之間的拉鋸戰鬥了很久很久,範柳原不給婚姻,白流蘇就不給身體,可是兩個成年男女,都經歷過感情創傷,哪裡會沒有欲望。

白流蘇一直在控制,直到被哥哥逼得走投無路,她才想通了,決定賭一把,留在唐家守活寡,還不如去香港投靠範柳原,哪怕暫時沒有婚姻,可好歹三餐穩定,豐衣足食,沒有人會逼她,羞辱她。

哪怕來到香港,她也從未放棄爭取婚姻的機會,她不會直白地逼範柳原給她婚姻,而是會通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流露出對家的渴望。

知道自己要什麼,比別人有什麼更重要。

白流蘇太想要婚姻,哪怕只剩生命的最後一天,她也要爭取。

現在很多女人離婚了,總覺得人生就這樣過吧,迷迷糊糊,沒有目標。跟男人稀裡糊塗地就談起了戀愛,對方從未表示過要結婚,她也不提。等到談了幾年戀愛後,想結婚了,想穩定了,下半生想要個依靠的時候,男人卻說:「我們這樣挺好的,幹嘛要結婚。」

你若逼得緊,男人還直接跟你分手,到頭來,你的年紀越來越大,想找合適的男人共度餘生就更難了。

如果你不是狠了心這輩子不再組建家庭,不再二婚,那麼,你要慎重開啟一段戀愛,因為,女人很容易因性生愛,處著處著,就對男人產生了依賴,想結婚,男人又不想,到頭來,受傷的還是你自己。

想要二婚嫁得好,就必須堅持自己的底線,自己的原則,如果能夠修煉自己的氣場氣質,提升個人綜合素養,那麼,離婚後嫁得更好根本不是不可能。

你要對自己有信心。

-end-

作者:新面紗,【深情解讀】欄目作者,專注於探討婚姻、兩性話題,左手帶娃,右手寫稿。

相關焦點

  • 離婚以後重讀《傾城之戀》,我終於理解了白流蘇的現實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她的小說《傾城之戀》。這是張愛玲作品中唯一一部大團圓結局的小說,其餘的作品都是悲劇。年輕時候讀張愛玲的小說,總覺得她描寫的人物有一種很高冷的感覺,而且普遍比較世俗,特別是這個小說裡面的女主人公白流蘇。
  • 張愛玲《傾城之戀》:說白了,白流蘇只想找一張「長期飯票」
    張愛玲在當時的時代,有屬於她自己的名氣,但是同時也有被詬病的地方。她的寫作,大多數融入了自己的經歷,自己的感受,《傾城之戀》也是如此,白家的落魄,實際上也就是張愛玲家族的落魄,白流蘇在愛情裡吃的那些苦,大概也是張愛玲有著同樣的體會與感受。
  • 《傾城之戀》:是什麼讓白流蘇這樣的離婚女人怎樣走上逆襲之路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諸多作品中較為突出的一部作品,張愛玲筆下的女性大多以悲劇收場,而《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屬於罕見有完美結局的人物,有人說這是因為其中有著張愛玲的影子,她也希望自己如白流蘇一樣最終心想事成吧!
  • 傾城之戀:白流蘇與範柳原,在感情博弈中驚出來的愛
    《傾城之戀》是由張愛玲所著的愛情小說,也是她作品中較為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之一。該小說主要講述了範柳原和白流蘇的愛情故事,是一篇探討愛情、婚姻和人性在戰亂及其前後,怎樣生存和掙扎的作品。只因白家的四爺也是一位狂嫖濫賭的主,於是乎,眼見白家的六妹白流蘇逆襲成功,四奶奶便決定和四爺離婚了,只是人各有命,殊不知這位四奶奶命運會是如何了。白流蘇的委屈想當初,白流蘇離婚後回到了娘家,住在白公館裡,曾被四奶奶冷嘲熱諷道:「她一嫁到了婆家,丈夫就變成了敗家子。
  • 《傾城之戀》白流蘇的旗袍
    陳數演的《傾城之戀》裡白流蘇穿的旗袍才是生活裝,看得出這部電視劇的服裝老師很懂民國時期的衣著狀況,不同階層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女子是怎樣穿著的。以白流蘇為例,在未出嫁之前她穿一件淡色格子布旗袍,即符合她待字閨中的身份也符合她家當時的經濟條件。
  • 《傾城之戀》白流蘇和範柳原是張愛玲筆下的美滿結局?
    關於張愛玲,我簡單的說兩句,奇女子一位,有不同尋常的才情和風骨,早年家境優渥,是真正的上海富家,自小就見過了花園,使喚過了傭人,她筆下的香港或是上海等等地方的奢華景致,包括《傾城之戀》與她自身經歷過的有很大相關。
  • 《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與範柳原:「好嫁風」女怎樣釣到金龜婿?
    《傾城之戀》中範柳原與白流蘇在報上登出結婚啟事的時候,情形想必也是如此。 白流蘇的第一次婚姻,只是一筆帶過,但情形可以大略推測。彼時白家底子還厚實,不曾落魄到不堪的地步;對方大約是與白家門第相當,夫婿與白老三、白老四人品相仿佛,吃喝賭嫖加家暴,讓年輕的白流蘇憤而離婚。
  • 《傾城之戀》白流蘇先謀生再謀愛 大齡失婚女的自救逆襲
    不禁讓人想到,上一部改編比較成功的張氏作品,還是十多年前電視劇版的《傾城之戀》。當然,首先是得益於選角的精準,旗袍女神陳數的外形氣質與大上海名門淑女白流蘇形象的完美契合。不得不說《傾城之戀》是張愛玲作品裡,最溫情和圓滿的一部了,但它也絕不是愛情故事。它講述了一對互相算計的成熟男女,如何在愛情裡博弈,步步為營。最後,竟然是香港的淪陷成全了他們。
  • 《傾城之戀》:離過婚快30的白流蘇,只憑一個動作,徵服範柳原
    白流蘇和範柳原的這場博弈,明明勝負已定,白流蘇不得已向命運妥協,做了範柳原的情婦,將承受娘家更激烈的嘲諷……香港卻突然遭遇了轟炸。在危難面前,範柳原竟主動放棄了原本的堅持,給了白流蘇一個妻的名分。峰迴路轉,白流蘇轉危為安。"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傳奇裡的傾國傾城的人大抵如此。"傾城之戀,指的就是這般傾城之下,白流蘇和範柳原的愛情。
  • 《傾城之戀》告訴女人們:以經濟為基礎的婚姻,是沒有愛情可言的
    (三)舊時代的女人,嫁得好,才能活得好初聞《傾城之戀》,一直以為裡面是一個傾城傾國的美貌女子,和一位紳士的浪漫愛情故事,就像瓊瑤阿姨裡的愛情故事一樣。但事實上,它卻無比的現實,甚至放到現代社會上,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 解讀張愛玲《傾城之戀》的悲劇色彩
    在《傾城之戀》中,張愛玲刻畫了三種人間悲劇,並通過獨有的視角和反差烘託等,將其中的悲劇色彩體現得淋漓盡致,本文對張愛玲的《傾城之戀》中的悲劇色彩進行簡析,並對其中悲劇色彩的產生原因進行研究和探討。以白流蘇離婚回家這一段為例,白流蘇因為不能忍受丈夫的薄情,選擇離婚回娘家,原本以為白公館是白流蘇的依靠,卻沒想到哥嫂的薄情寡義和冷嘲熱諷,令其難以招架,即使是母親,也在有意勸白流蘇回心轉意,感受了家庭和親情之悲,白流蘇不得不拋下一句「這屋子住不得了」。而此經歷對當時的社會環境來說,是現實也是必然,但是在金錢和面子面前,親情真的顯得不堪一擊。
  • 《傾城之戀》範柳原為什麼喜歡離異女白流蘇而不是其未出閣的妹妹
    《傾城之戀》從字面上說講的就是戀愛的故事,故事的男主人公範柳原是華僑富商之子,還繼承了一筆極大的遺產,非富即貴,妥妥的富二代。
  • 《傾城之戀》:圓滿也悲涼
    今天分享的內容是一部老電影《傾城之戀》,該作品改編自張愛玲的同名小說《傾城之戀》,導演許鞍華,主演周潤發、繆騫人,該片1984年上映,獲得第2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服裝設計獎,哥哥們將她的財產用於投資失敗後對她開始冷嘲熱諷,母親對她的境遇也是置之不顧。
  • 二婚女嫁高富帥,《傾城之戀》白流蘇如何將一手爛牌打出王炸
    看完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對於白流蘇的斬男手段,我佩服得五體投地。28歲,離異多年,住在娘家,受盡兄嫂的冷言冷語,資產也幾乎被他們揮霍一盡。怎麼看,白流蘇都是婚戀市場上的弱勢群體。但她愣是憑藉著自己出色的交際能力,攀上了眾人眼中的金龜婿——華僑範柳原,在一場不相上下的感情博弈中,成為「浪子」範柳原名正言順的妻子。
  • 張愛玲《傾城之戀》:流蘇智鬥小三的辦法,處處彰顯正妻的高情商
    張愛玲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傾城之戀》,沒有多麼狗血的劇情,誇張地表演,但每一幕都透露著人性的涼薄和自私。尤其是女人,活在那個年代太不容易了,不能工作,不能拋頭露面,只能依靠婚姻依靠男人而活。也因為如此,女人才活得被動而壓抑。女主白流蘇是個極其聰慧的女子,就連她的公公都稱讚她聰明,城府極深。
  • 張愛玲《傾城之戀》:如果婚姻與愛情無關
    才華橫溢,出名趁早張愛玲是完完全全靠才華寫作的作家,她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發表了大量的很優秀的作品。今天要講的這本《傾城之戀》也是在她23歲左右發表的。在這一年她同時創作出許多優秀的作品,所以她的真實創作年齡是很小的,也體現她的才華。
  • 【名著解析】張愛玲美其名曰《傾城之戀》,也不過是對平凡夫妻
    傾城之戀》也是一樣。不可否認《傾城之戀》電視劇是非常優秀的作品,裡面的所有演員都是戲骨極品。但唯一缺憾且不可避免的就是男女主角比小說中的他們要純良且忠於愛情,而張愛玲筆下的範柳原與白流蘇可不是這樣具有高潔品格的人。而《傾城之戀》展現的卻是一個字:俗!表面上看,白流蘇與範柳原都很風雅不接地氣,而實際上他們都是在現實生活中不難找到的俗人。
  • 《傾城之戀》:傾覆一座城 成全一段情
    《傾城之戀》是一個動聽的而又近人情的故事。……我喜歡參差的對照的寫法,因為它是較近事實的。《傾城之戀》裡,從腐舊的家庭裡走出來的流蘇,香港之戰的洗禮並不曾將她感化成為革命女性;香港之戰影響範柳原,使他轉向平實的生活,終於結婚了。但結婚並不使他變為聖人,完全放棄往日的生活習慣與作風。因之柳原與流蘇的結局,雖然多少是健康的,仍舊是庸俗:就事論事,他們也只能如此。
  • 張愛玲《傾城之戀》:生命從來不簡單,也不可能簡單
    今天要談談她很重要的作品,也可能是最著名的作品——《傾城之戀》。 張愛玲有一篇文章就以《傾城之戀》為例談到自己的美學理念,她說:「我喜歡參差對照的寫法,因為它比較接近現實。就算有結局了,也不一定是你要的結局。可是它好歹是個結局。所以,我們去讀《傾城之戀》一定要特別注意參差對照的寫法。只有參差對照,才有張愛玲的美學,也只有參差對照,張愛玲的文字才那麼動人。
  • 《傾城之戀》:白流蘇的愛情,真不簡單!
    《傾城之戀》這部電視劇改編自張愛玲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的是白府六小姐白流蘇和香港首富範天河之子範柳元「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傾城之戀」字面意思指的是一座城市(香港)的毀滅,才成全了一段愛情。「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裡。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