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家長的5種行為,一個沒中的都是優秀家長

2020-12-21 瑞文網

一提到家庭教育的禁忌,相信在座的爸爸媽媽們都會說:

不能打孩子,也不能慣孩子;不能只有打壓,也不能過分吹捧。

除了上述幾點,在實際教育中,家長們還常常犯下這5種錯誤,您中招了嗎?

01只會喊孩子學習

說起孩子的教育,你首先想到了什麼?

在很多家長看來,「教育」二字緊緊圍繞著上學、讀書、考試和分數。

不可否認,學習是孩子現階段的首要任務,可學習並不是他們成長路上的全部。

比起分數,我們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

作為家長,我們不僅要督促孩子學,更要幫他們養成習慣、修煉品德、激發思維、拓展眼界。

不留短板,全面發展,孩子的人生路才能越走越順!

02把說教視為溝通

中國式家長,比較含蓄,總把對孩子的愛和關心藏在說教裡。

傳統觀念中,我們常把親子溝通理解為單向的「大人說孩子聽/做」。

雖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其實,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並不只有這一個。

多傾聽孩子的想法,我們才能找到孩子錯誤行為的根本原因,進而對症下藥。

給孩子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及時肯定他們的進步。

只有形成雙向的交流,孩子才更願意聽你說、向你傾訴!

03總讓孩子照著做

育兒時,有的家長會發牢騷:孩子做事太慢了、腦子太遲鈍了......

於是乎,他們要麼直接上前替孩子做,要麼命令孩子照做。

看似節省了時間,實則是家長「懶得」耐心引導,剝奪了孩子思考掌握、提升技能的機會,

孩子的成長,都是從無知到領悟,從笨拙到熟練,從幼稚到穩重。

你無法為孩子規劃一輩子,所以,請趁早培養他們的能力。

教給孩子方法和技巧,放手讓孩子去嘗試,他們方能獲得進步!

04過多地關注孩子

一些家長把孩子捧在手心裡,凡事都要在旁邊緊盯,生怕有磕碰。

更有甚者,為防止孩子受傷或感冒生病,乾脆「砍掉」戶外活動,限制孩子出門。

理解為孩子著想的心,可家長的過度關注和保護,只會讓孩子缺乏獨立性、抗挫性。

如果孩子想嘗試、想自由發揮,只要確保他們在視線範圍內即可。

如果孩子的行為違反規矩、存在危險,家長則應及時上前制止。

保持恰當的育兒距離,孩子才不會依賴成性!

05對孩子大手大腳

身邊不少父母,對自己能省就省,對孩子卻很「闊綽大方」。

他們以為,有求必應是愛孩子的表現,殊不知卻讓孩子染上一身壞毛病:

不懂感恩,只想著用學習、家務作為籌碼,向爸媽索取更昂貴的東西。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越是富人家的孩子,越被要求要勤儉節約、自力更生。

買的東西關鍵在於合適,懂得勞動和理財,這才是最正確的教育理念。

只有不嬌縱、不慣養,孩子才能收穫優秀的品質!

上述5種常犯的錯誤,家長們一定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父母和孩子互相成就、共同成長,一個家才能變成最好、最幸福的模樣。

文末【點讚】一下,願我們都能成為合格的好家長,養出優秀的孩子!

相關焦點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培養出來的!
    優秀孩子都是「陪」出來的 最需要這五種高質量的陪伴 真正優質的陪伴,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陪伴的質量。 一位名校校長語重心長地說,現在學校裡各方面優秀的孩子,大部分是家長陪出來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孩子其實與學校教育沒啥大的關係,多半是這個孩子的家庭教育做的好;而一個所謂「差生「也多半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 什麼是好家長?在7種類型中,陪孩子一起成長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合格優秀的父母,那哪些可以劃到這個範圍內呢?讓我們來看看吧。不攀比的家長有些家長會一直拿孩子和別人去做比較,這樣孩子就會把自身想的一事無成,又或者會去想,我的爸爸媽媽是不是不喜歡我了。其實,大多數家長都沒有壞心,他們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加優秀。但是,這種互相攀比的做法,只會自信心和積極性產生負面的影響。所以,要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期望哦。
  • 一個合格的家長,應該認識並保護好孩子的自尊
    導語:我們的孩子在一生中要經歷三個叛逆期,第一個差不多是在三歲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逐漸有了自主意識。家長能夠感覺最明顯的就是孩子變得調皮起來,隨之而來的還有孩子的自尊心。作為一個合格的家長,應該要認識並且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一個有自尊的孩子在將來的成長過程中會變得更加的獨立自強。
  • 家長學會「對症下藥」,破解孩子5種哭聲
    哭是孩子發洩情緒最簡單、直接的方法,但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每個孩子的哭聲都代表著不一樣的含義。家長們只有對症下藥,分析孩子哭的原因,才能帶娃帶得更省心,而不是每次孩子一哭,家長只需要哄一下就萬事大吉了。
  • 這4種行為讓身高停滯不前,孩子們卻經常做,家長現在糾正還不晚
    為了兒子能長高,小李從小就給兒子大補,可等兒子到了6歲,小李發現兒子的身高居然連自己同齡時的身高都沒達到,嚇得小李連忙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看了檢驗單表示,小李的兒子因為營養頭,所以骨骼有過早閉合的傾向。幸好這只是跡象,家長做好引導還能調整,不然未來小李可要後悔死。
  • 這幾種行為會損害寶寶的脊柱,家長們別再做了!
    嬰幼兒時期是脊柱發育的黃金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寶寶的脊柱發育情況不好,會造成寶寶脊椎彎曲、側彎、變形等,這些都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高。 而寶寶脊柱發育好不好,與家長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做法有關,會對寶寶的脊柱發育造成傷害。下面家家月嫂就來和你講講傷害寶寶脊柱的幾種行為。
  • 家長課堂:做一名合格的圍棋家長
    反而是後悔以前沒再努力一點學的更好!中途放棄的人更是悔的腸子都青了,但是錯過那個年齡段就什麼都補不回來了。學圍棋並不是非要成名成家,但貴在堅持,終身受用。 要想孩子有所成就,必須滿足三個條件:1、從小學習,十年如一日。2、經濟上能滿足學習需求。3、儘早確定目標,下定決心。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 家長教育中的5種「情緒綁架」,不僅傷害孩子,還易錯位親子關係
    因為寶寶小的時候,他們有自己的小心思,他們希望家長能夠經常誇自己,滿足一下自己。家長不僅不誇自己,反而經常說自己做得不好,這會讓孩子變得很傷心,做事都缺乏動力。2、對孩子不依不饒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這樣的家長,在孩子跟父母說一些話的時候,他們從來不示弱孩子,孩子說一句他們反駁一句,等孩子說不過家長以後,他們還跟孩子沒玩沒了,一直跟他們講原則理論。家長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感受不到愛與溫暖,還容易讓娃覺得沒有安全感。
  • 一半家長都不知道,家裡的檯燈真的合格嗎?
    太長不看版概括來講,家長在選購檯燈時,最好選擇標識照度等級高、顯色指數高、防眩光及藍光標誌且有CCC認證商標的檯燈。如果有些專業指標查不到可以到國家燈具質檢中心等專業機構進行光生物安全性檢測。UGR即頻閃,是度量室內視覺環境中的照明裝置發出的光對人眼造成不舒適感主觀反映的心理參量。過量的光線會讓瞳孔來不及調節,直入眼睛會損傷晶狀體和視網膜。質量好的檯燈會通過光學設計或加裝防眩圈等裝置對光源進行一定的遮擋,不會讓使用者看到很強的光線。通常眩光值不能高於19。
  • 家長害怕的「2歲娃」,是如何折磨人的?3種行為佔一個就很頭疼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在很多家長為了青春期的娃而犯愁時,有一部分家長也不好過,他們看似帶著超級可愛的寶寶,卻經常被折磨著。由於理解能力不強,家長無法跟他講大道理,這就是讓全世界父母都怕的「2歲娃」。
  • 家長速看!江門6所民辦幼兒園不合格!市直、蓬江區民辦辦學機構紅黑...
    但實際上,年審不合格、沒參加年審、已經停辦……在民辦教育機構,包括民辦幼兒園,這些情況都存在。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幼兒園和各種培訓班的招生季,這些情況,家長們都要留心!近日,江門市、蓬江區教育部門分別公布了市直、蓬江區2018年民辦教育機構的年檢結果,給家長們提供了選擇的依據和參考。
  • 央視點名問題嬰兒床,抽查竟有5成不合格,家長:到底怎麼選!
    近日,央視點名問題嬰兒床引起了家長們熱議。上海市市場監督局抽查了30批網售嬰兒床,竟有五成是不合格的,其中還有很多知名廠家。看完很多家長表示,這下真的不知道該怎麼選了。其實選擇嬰兒床並不麻煩,關鍵是要注意下面這4點。
  • 幼兒園常被欺負的孩子,有這3種特徵,教家長3招讓孩子不受欺負
    幼兒園裡容易被欺負的孩子,常有這3種特徵一、性格軟弱、過於聽話孩子「懂事」是大多數家長追求的,但事實上,孩子過於懂事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很多孩子從小就生活在父母的威權之下,任何與父母意見相違背的行為都會受到懲罰,聽從父母的指令則會得到獎勵,這種「馴服」式教育的結果就是孩子被訓得沒有意見、過於聽話,有一個軟弱的性格。
  • 家長不以為然的3種行為,正在讓孩子變得自卑,看到請及時改正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說有什麼是比成績更重要的,那就要數心理和身體的健康了!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顆自信強大的內心,但卻未必能避免一些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的行為。
  • 卡夫卡的優秀家長
    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願教育孩子的家長,今天我們第一個主角家庭是卡夫卡小學員王翊童的媽媽,這位80後溫柔、漂亮、有遠見的辣媽,在王翊童剛來卡夫卡學習時媽媽說:「我作為家長,有好多吐字發音自己都不規範,所以更不敢亂教孩子,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1-9年級陪伴方法)
    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 父母陪伴的五個「坑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 優秀孩子是優質教育的成果,問題孩子是問題家庭的產物。 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努力與潛力。
  • 家長這3種行為,容易把孩子養成「白眼狼」,將來受苦怪不得別人
    二人的孩子留學英國,因為壓力過大而回到國內,心理和精神都出現問題。殺害二人之後兒子出逃國外,最終被逮捕回國。這個家庭發生了什麼故事我們還不清楚。但是,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是一門學問,家長的行為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家長的一些行為會導致孩子變成白眼狼,不願意親近父母,甚至怨恨父母,容易把孩子養成"白眼狼",將來受苦怪不得別人。
  • 越沒本事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我們應該摒棄望子成龍的焦慮和熱望,努力去做一個合格的成功的父母,不是「望子成龍」,而是先要「望己成龍」。作者:逸凡(富書專欄作者)有人說:教育,實際上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曾經有個笑話吐槽家長們: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這就是中國傳統式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 作為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的關鍵期!
    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家長,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懂得教育。有些家長可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帶孩子學去上早教課了。等孩子大一點的時候,就送去各種補習班。但是這樣做,都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家長。優秀的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的關鍵期!
  • 家長退群鬧上央視,引發多米諾效應,教育部的回應讓家長拍手叫好
    多米諾效應是指一個很微弱的初始能量,引發了後面的連鎖反應,起源於宋朝時期。給我們的啟示是:一個小力量就可能引發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如《周易》中所說「物亦不會終否,故否極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