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三十日多家日本媒體曝出由於在多項問題上存在分歧,日本決定對於韓國進行經濟制裁,從7月1日開始進行相關立法並於8月1日正式實施。制裁的對象包括OLED製造必不可少的氟化聚醯亞胺(フッ化ポリイミドや),半導體製造中不可或缺的電阻(レジスト)以及高純度氟化氫(高純度フッ化水素)。
其中氟化聚醯亞胺日本佔世界產量的90%,高純度氟化氫日本佔世界產量的70%。(フッ化ポリイミドとレジストは世界の全生産量の約9割、エッチングガスは約7割を日本が佔めます。)可以說這兩項材料日本基本處於世界壟斷地位。而三星目前最為重要的子公司毫無疑問是三星電子,而三星電子最為重要的業務毫無疑問是OLED以及半導體業務。

其中半導體業務佔三星電子利潤的71%,可以說是三星電子的現金奶牛。正是半導體業務提供的巨額利潤可以支持三星繼續投入更多的資金在研發當中。但是隨著日本經濟制裁的到來,半導體業務在短期內恐怕將遭受重創。而作為對手的東芝半導體,鎂光,以及合肥長鑫,長江存儲等等公司則有可能趁機搶佔三星的市場份額。

其實無論是半導體還是OLED,三星都只能算是「半路出家」,為了彌補和先進企業的差距,三星採取的是一種「重產品輕製造」的戰略。通過產品迅速搶佔市場並將競爭對手淘汰出局。正是在這種戰略的引導下三星才通過DRAM以及3DNAND等多項產品以及美國的刻意扶持下,擊敗了日本半導體成為了世界霸主。

但同樣因為是半路出家,所以無論是半導體業務還是OLED業務,其上遊產業依然牢牢把持在日系半導體廠商手中。在靶材,矽片等諸多方面,日本信越化學和三井住友株式會社佔據了5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光刻膠核心技術則被陶氏化學、 JSR株式會社、信越化學、東京應化工業、Fujifilm等企業所把持。

而在半導體製造設備上,日系同樣佔據了七個席位——東京電子(Tokyo Electron)、愛德萬測試(Advantest)、SCREEN(迪恩士)、日立國際電氣(KOKUSAI ELECTRIC)、日立先端科技(Hitachi High-Tech)、大福集團(Daifuku)、佳能(Canon)。

無論是半導體材料或者半導體設備三星都榜上無名,這也再次反映了三星半導體「重產品輕製造」的弊端。

而三星精密化學、三星道達爾等化工領域的子公司已經分別出售給韓華集團以及樂天化學,這也表明了三星已經放棄了半導體材料的相關研究。這次三款遭禁的產品看來三星內部是拿不出來備用方案了。

更為嚴重的則是這次來自日本的制裁可能剛剛開始。如果日韓無法達成進一步的和解,那麼更多的半導體及OLED材料將會成為禁運對象,到時候剛剛三星半導體可能會步上日系半導體的後塵,消失在市場的競爭當中。
這次輪到三星來證明自己不怕制裁了,那麼三星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