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價值》:孤獨,並不是你不合群,而是不隨波逐流

2021-01-18 風晴挽

文 |晴風

圖 |網絡

不知道有沒有一些時刻,你覺得孤獨不已呢?

覺得好像自己沒有別人快樂,看著很多人和朋友出去吃飯,和朋友聚會,總覺得自己老是一個人,與人格格不入。

有時候我們就在想,是不是很可憐,過得很悲慘,甚至會抑鬱。

但其實孤獨並沒有那麼可怕,孤獨也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孤獨對我們來說其實是一件很好的事。

最近看到一本書叫《孤獨的價值》,是由日本的作者森博嗣所著,而在這本書中,作者說到:其實孤獨並沒有那麼悲慘,甚至孤獨是有著無法捨棄的價值。

就像作者,他是一個比較喜歡隱居的人,長年隱居在一個很偏僻的地方。

他在三十多歲的時候一直在拼命工作,後來到了四十多歲,也在不情不願地工作,可是後來就從這樣生活中解放了出來,在這之後大約有五年的時間,他把家搬到了一個很偏遠的地方,不公開住址,連編輯也不見,過起了隱居的生活。

而這樣的生活並沒有讓作者覺得不好,反而還讓自己平靜下來了,有了更多的時間提升自己。

所以說,千萬不要覺得孤獨不好,要去想孤獨其實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價值。

01我們孤獨的背後,是缺乏思考

作者在書中說,其實科學家和數學家他們很喜歡孤獨,很多人不理解孤獨帶來的快樂,而他們卻明白,所以現在的社會其實,科學家和數學家他們是獨佔著這份快樂的。

為什麼很多人不能理解孤獨的快樂呢,其實是因為我們對孤獨的定義太過於局限了,我們以為獨處就是孤獨,孤獨就是不好的。

但其實這只是一個人不經過思考的主觀臆測,這些科學家和數學家他們非常喜歡獨處,並不是他們高冷,也不是他們不合群,而是獨處的時候,能夠讓他們不被打擾,獨處的時候,能讓他們去鑽研一件事,能去耐心研究一件事。

他們非常喜歡獨處,因為他們在獨處的時候善於思考,善於去想,可是很多人在獨處的時候,就會變得無所事事,覺得自己是一個人很孤單。

所以說我們覺得獨處不好,甚至我們覺得孤獨其實就是因為缺乏思考。

02我們都應該學會把孤獨變美的能力

現在有句話很火:你如何獨處,決定了你未來的人生高度。

也就是說我們在獨處的時候做什麼,決定了未來我們的人生是如何的。

作者在書中說,很多人說孤獨是失敗的,但其實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說,很多的靈感都來自於孤獨的時間,因為孤獨的時候,一個人才會安靜下來,才會去思考生活,才會去回味生活,此時我們也許會有靈感,也許會想想未來的生活。

這種時候,其實我們可以安靜做一些事,比如想看一本書,就去看,想畫一幅畫,就去畫,想唱歌就去唱,也就是徹底放鬆自己,讓自己愛孤獨中也感受到生活的美。

03學著做一個優質的孤獨人

其實孤獨有很多種,總結下來就是兩種,一種是優質的孤獨,一種是劣質的孤獨。

所謂優質的孤獨,其實就是一個人享受孤獨,覺得孤獨是一件好事,而所謂的劣質孤獨其實就是一個人在孤獨中無所事事。

可是現在的社會,很多人說起來孤獨都是褒義的,也就是不好的,是一個人不懂社交,不合群,人緣差的表現。

但其實,真正的孤獨,不是與這個世界隔絕,一些基礎的社交依然要有,比如說逛街,購買東西,和鄰居聊天,和親人聊天,串門等。

只是不願去參加那些浪費時間的聚會而已。

所以說其實,孤獨是我們每個人在這個喧囂的社會中,必須的,是我們每個人在壓力很大的時候,給自己空間,給自己釋放壓力的空間。

我們要做的不是貶低孤獨,也不是拒絕孤獨而是學著去享受孤獨,因為孤獨而讓自己變得更好。

比如我們在獨處的時候,提升自己,精進自己,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成為更優質的人。

正如作者在書中說:一個人看電影,有人看的是孤獨,而有人看的是自由。

所以說,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去詆毀一個孤獨的人,也許他們不是孤獨,只是不願花時間去隨波逐流而已。

-END-

作者簡介:晴風,用一書一筆,了解人生百態,唯願握書解人生,執筆暖人心。

相關焦點

  • 看似不合群,實則享受「孤獨」的星座,成就不一般,有本事不聲張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裡面說:「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獨,合群了才是內心的孤獨。」越是沉默的人,對「孤獨」的理解不同,從被迫接受「孤獨」,到慢慢的適應「孤獨」,最後開始享受「孤獨」,這樣的人成就不一般。學會與自己相處,學會與孤獨相處,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在生活中,總有一些看似不合群的人,他們總是獨來獨往,對人不熱情,也不主動,給人一種特別神秘的感覺。不多對於他們的實力,我們都是有目共睹的,他們優秀到不需要顧及別人的眼光,他們做到了出類拔萃,獨一無二,也做到了非他們莫屬。
  • 聰明人,不合群(值得一讀)
    一個人一旦熱鬧慣了,便再適應不了安靜孤獨的日子。倘若遇到什麼變故,變成了獨自一人,那時便會找不到自己的內心,也找不到內心的自己。縱使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人有時候必然要懂得合群,可真正聰明的人,是不會用合群這樣的方式去隨波逐流,去配合周圍的人們,去適應這個社會。
  • 《海上鋼琴師》:寧願一生孤獨,也不願隨波逐流
    《海上鋼琴師》:寧願一生孤獨,我不願隨波逐流不知各位朋友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是什麼感覺?我看完第一遍的時候完全處於懵的狀態,一時半會兒沒有反映過來。1900,一個數字名字。整個世界都在講效率,他看透了這一切,深知自己不適合。他寧願在這有始有終,自由自在的巨輪上隨時間消逝,也不願踏上工業巨輪半步。對於世俗來說他也許是孤獨的,但他是如此的純粹,直到死亡的盡頭也沒能阻止他跳動的手指。
  • 不,孤獨是有價值的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下班後不去應酬,顯得不合群。年紀老大不小了,得找個人陪。對孤獨的抗拒,是否只因為「別人都這麼做」?《孤獨的價值》作 者:[日]森博嗣 譯 者:劉淼淼 出 版:灕江出版社 人為什麼會害怕孤獨呢?很多人表示,是因為獨處會讓人感到寂寞。可見,寂寞在大眾眼中是一種不受歡迎的狀態。很多時候,這種對孤獨的刻板印象是大眾傳媒人為製造的。
  • 《孤獨的價值》:享一寸孤獨,有一寸自由的歡喜
    文 | 晚 秋(《孤獨的價值》 [日] 森博嗣 著)你會在哪一刻感到孤獨?是在觥籌交錯酣暢淋漓後的人走茶涼、曾經熟知溫暖的人事在時過境遷後的物是人非,還是看到臺上光鮮臺下掌聲鳴雷後散場了的寂寂無人,人前簇擁友眾多卻終究知己難逢?
  • 夜讀 | 孤獨讓一個人出眾,而不是合群
    如果你的手機突然沒電關機了,你會不會如坐針氈,感覺很孤獨? 平常,為了避免孤獨,你會馬不停蹄地刷手機,瘋狂地發朋友圈,熱情地跟別人聊天。一旦沒有人理你,沒有人給你點讚,你便會坐立不安,只有得到回應,你才會踏實。你有沒有發現:你努力合群的樣子,真的很孤獨。 優秀的人顯得孤僻不合群,不是沒朋友,而是因為,嘈雜的人群不能讓他們感到幸福,反而會生出焦慮,降低對生活的滿意度。
  • 《孤獨的價值》:孤獨,是最高級的自由
    文/葉小禾孤單是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而孤獨卻總是在繁華喧鬧的時候,內心突然感覺莫名的孤獨,一種無人懂你的無助。日本哲學家三木清說過,孤獨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個人裡面而在許多人中間。網絡時代,便於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人人都有朋友圈可以分享自己的喜樂,還有許多不同的群。每天消息不斷,好像認識的人越多,朋友就越多似的。
  • 劉同《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也許孤獨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
    你的臉上雲淡風輕,誰也不知道你的牙咬得有多緊。你走路帶著風,誰也不知道你膝蓋上仍有曾摔傷的淤青。你笑得沒心沒肺,沒人知道你哭起來只能無聲落淚。要讓人覺得毫不費力,只能背後極其努力。我們沒有改變不了的未來,只有不想改變的過去。
  • 心理學: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不合群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如果想要保持較高質量的思想和心理健康生活,逐漸脫離一些群體是必經之路,不合群也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不合群的人內心是怎樣的? 享受孤獨 不合群的人內心是享受孤獨而不是排斥孤獨。
  • 不合群的人,活得很清醒
    《把生活過成你想要的樣子》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人是社會性物種,合群無疑能顯示出你的高情商好人緣,但你若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合群,這一生註定只能庸俗不堪。」我們生活在這個世上,不可避免地要參加一些群體性活動,但不是所有的合群,都能為我們帶來好處,有些合群,只是流於形式,並不走心。
  • 劉同《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也許孤獨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
    ,誰也不知道你的牙咬得有多緊。你走路帶著風,誰也不知道你膝蓋上仍有曾摔傷的淤青。你笑得沒心沒肺,沒人知道你哭起來只能無聲落淚。要讓人覺得毫不費力,只能背後極其努力。我們沒有改變不了的未來,只有不想改變的過去。
  • 真正層次高的女人,不是害怕孤獨,而是「享受」孤獨
    可真正高層次的女人,她們能夠接受喧囂,也能享受孤獨。 -02-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不孤獨的。表面上越是笑得開心的人,內心越是孤獨;而那些表面上風輕雲淡的人,他們的內心越是強大。只有內心強大的人,才能接受孤獨,享受孤獨。一群人在一起的時候,你只不過是大家想要看到的那個樣子,只有一個人靜下來以後你才是真正的你,你才可以和自己對話。
  • 喜歡獨處,不隨波逐流的3大星座,不在意別人的眼光
    大家好,這裡是星座小課堂 ,本期要給大家帶來的是喜歡獨處,不隨波逐流的3大星座,不在意別人的眼光。第一:金牛座在現實生活中,金牛座是一個不合群的人,他們因為性格的原因不太喜歡言辭,也不願造作,就是因為這樣內向的性格,所以金牛座會顯得很孤獨,生活中其實金牛座很願意和大家相處,只是他們的嘴巴笨了一點,膽子小了一些,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不知道該用什麼說話的方式去對待,所以只好更專注地做自己所擅長的事情
  • 人害怕的不是「孤獨」,而是孤獨時遇到的「真實的自己」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諮詢師如果人註定要孤獨的走過自己簡短卻又含義豐富的一生,那你希望如何渡過呢?「一上來就說這麼嚴肅的問題,你還真是不客氣呢。」確實,這看起來像是一個狡黠又嚴肅的哲學問題。我知道可能你會聯想到很多類似這樣的狀況,並且一邊聯想,一邊回憶自己過往的得失,以及因為過分期待所做的傻事和受的傷害。而在回憶停下的那一刻,我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樣內心中存在著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我們需要藉助這麼有力量的東西來應對「孤獨」。「孤獨」有這麼可怕嗎?
  • 孤獨就一定悲慘嗎?讓我們先來弄懂「孤獨」究竟是什麼--上觀
    下班後不去應酬,顯得不合群?年紀老大不小了,得找個人陪?對孤獨的抗拒,是否只因為「別人都這麼做」?屬於自己的時間與空間,有多少真留給了自己?他全方位解構孤獨的社會意義,拒絕把獨處與寂寞畫等號,以冷靜明晰的筆觸,探尋孤獨概念的由來,深究孤獨恐懼的根源,勘破大眾傳媒對孤獨的妖魔化,正視與挖掘孤獨時光的生產力。一個人看電影,有人看的是寂寞,有人看的是自由。在流量為王、情緒至上的喧囂中,不想隨波逐流的人,可以讀一讀《孤獨的價值》。以下為書中前言。
  • 薦書|孤獨就一定悲慘嗎?讓我們先來弄懂「孤獨」究竟是什麼
    《孤獨的價值》[日]森博嗣 著劉淼淼 譯灕江出版社下班後不去應酬,顯得不合群?他全方位解構孤獨的社會意義,拒絕把獨處與寂寞畫等號,以冷靜明晰的筆觸,探尋孤獨概念的由來,深究孤獨恐懼的根源,勘破大眾傳媒對孤獨的妖魔化,正視與挖掘孤獨時光的生產力。一個人看電影,有人看的是寂寞,有人看的是自由。在流量為王、情緒至上的喧囂中,不想隨波逐流的人,可以讀一讀《孤獨的價值》。以下為書中前言。
  • 《孤獨的價值》:不要因為「孤獨」被汙名化,而放棄一個人的快樂
    【溫馨提示:看到最後才不辜負圖書編輯的一片苦心】說起孤獨,很多人會眉頭一皺,生怕這個詞跟自己扯上什麼關係。在當今媒體的「洗腦式」宣傳中,孤獨就像病毒一樣被人躲避,很多人看到單身女性時會忍不住詢問「你一個人不覺得有點孤獨嗎?」看到新聞裡提到獨居老人,會暗自猜想他們過著怎樣悲慘的生活。
  • 接受孤獨,才是內心強大的開始
    叔本華說:一個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能成為自己。他若無法享受孤獨,就不會喜愛自由,因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他才是真正自由的。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無法享受孤獨帶來的自由。下班後不去應酬,擔心自己不合群。朋友約了出門,明明很累,卻害怕一次的爽約就喪失友誼。一直幻想詩和遠方,卻在一次次的猶豫中未能成行。
  • 孤獨不等於空虛寂寞
    生活的道路總是充滿坎坷,無論你做什麼,都可能會經歷一段困苦時期,會遭遇到孤獨、落寞。如果你不想隨波逐流,留俗於茫茫人海中,這個時候就應該保持自我,享受著屬於自己的孤獨。因為只有在這種孤獨的狀態下,不用想自己所想以外的任何事情,你才能在你的精神世界裡自由翱翔。
  • 不合群,沒什麼大不了
    可是,越「潛水」,我就越覺得自己與他們不在同一個世界。 終於有一天,我不想再被這種「偽合群」困擾,一口氣全退了出來,頓時覺得整個人都輕鬆了很多。 有個叫《一禪小和尚》的小動畫,小和尚看師傅總是一個人下棋,便問師傅:「師傅,你怎麼老是一個人玩,你這是不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