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孤獨,才是內心強大的開始

2021-03-05 後浪

叔本華說:一個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能成為自己。他若無法享受孤獨,就不會喜愛自由,因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他才是真正自由的。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無法享受孤獨帶來的自由。

下班後不去應酬,擔心自己不合群。朋友約了出門,明明很累,卻害怕一次的爽約就喪失友誼。一直幻想詩和遠方,卻在一次次的猶豫中未能成行。

我們整日忙著交際和工作,總覺得身心疲憊,沒有可以休息的時間,可真正屬於我們的時間和空間,有多少真的留給了自己?

當今社會對社交與聯繫的過度推崇,讓我們下意識地擔心自己與眾不同,時刻懼怕自己成為那個被邊緣化的人。但通常,我們還未從社交中感受到快樂,就走入了另一個困境。

今天寫的這本書是日本小說家森博嗣的《孤獨的價值》,他從自身的現狀與角度出發,將孤獨的價值娓娓道來,猶如一位摯友,將其中道理向你一一道出。

它既不深奧,也不晦澀,只要你願意去看,就能從中獲得直面孤獨的勇氣,發現藏在心中的真實答案。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01 明白孤獨的價值,才能接納孤獨

有人認為,孤獨的存在其實就是給人製造焦慮,讓人活在負面的情緒中。

這其實是對孤獨最大的誤解。

我們換一種角度來想,孤獨實際上是在給自己創造時間。我們雖然切斷了與別人的交際,卻擁有了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而在這個時間裡,我們可以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我們不必遷就任何人,也不必處處在意別人的情緒,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和學習。

之前,看過這樣一句話:敢於獨來獨往的人,往往都很厲害。

這是因為,他們把別人用來無效社交的時間都花在了鑽研和提升自己上,在別人還在為如何與朋友相處時,他們就已經快步邁向更高的階層了。

作者森博嗣在書中說:人能在孤獨中創造出的東西,多到令人意想不到。

如果我們能夠把用在無用社交上的時間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或者是用來提升我們的能力,我們就能從孤獨中尋找到快樂,也就不會覺得孤獨令人空虛了。

02 選擇孤獨,實際上是在抓住自由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接納孤獨其實也是在迎接自由。如果周圍有夥伴,就必須與他們保持某種程度上的步調一致。無論是愛情還是友情,可能會有快樂的時候,但也確實會對你形成束縛,不能自由地去想去的地方。

深以為然。

我們經常會說自己沒有自由,其實是因為我們在意的太多。

我們每個人也許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工作了一天,只想回家躺下,可是朋友忽然打來電話,約我們出去聚一聚。如果過去,身心會更累,但如果不去,又擔心失去朋友,成為一個獨來獨往的人。

於是,我們不得不拖著疲憊的身體前去赴約,明明心情並不美好,卻仍然要談笑風生。

這樣不光是對我們的折磨,也是對朋友的不尊重。

每個人都需要有個人空間,即便是再親密的朋友,都要保持距離,否則,這份友誼就會無形中變成拴住我們的繩索,讓我們沒有自由可言。

對於這種情況,作者的意見是:不必拒絕社會,也不用無視他人,在維護社會中立足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人際關係同事,要為自己的自由而生,否則我們的人生必定充滿了怨言,毫無樂趣。


03 孤獨可以讓人變得溫柔,更能理解他人

作者在辭職後,因為不用與人接觸,壓力減少了許多,也開始理解了他人的想法,變得更加溫柔。

其實這是因為,我們在享受孤獨的時候,因為沒有陷在那個環境中,反而能從旁觀者清的角度來分析一些事情。

比如我們之前一直在和父母一起居住,在同住的過程中可能因為一些價值觀的原因,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讓我們厭煩不已,只想快速逃離。

可讓我們真的搬離家中,一個人面對生活時,就忽然能夠理解當時父母的一些行為,能夠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了。

適當地享受孤獨,實際上是我們自省的一個機會。

在這個時間裡,我們可以心平氣和地去看待過去的事情,重新梳理我們生活的問題,和與別人相處的方式,能夠讓我們向更好的方向出發。

《孤獨的價值》是森博嗣在隱居時間所寫的本書,他結合自身的經歷,以及對現實社會那些不得不社交的問題進行拆分,讓我們頓悟孤獨的價值,學會更輕鬆的生活方式。

從森博嗣的角度來說:孤獨讓他逃離了那些不得不進行的社交,讓他的工作更加高效,身體更加健康,生活更加美好。

這些因孤獨所帶來的好的轉變,實際上就是他在孤獨中所獲得的價值。

託爾斯泰所說,在交往中,人面對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獨處時,人面對的是整體和萬物之源的體驗,便是一種廣義的宗教體驗。

是的。

我們在孤獨的這個時期,更能磨礪自己的意志,也更容易讓自己成長。我們也許會明白一個人也沒什麼不好,也許會發現有很多事其實一個人就能做,但我們平時卻因此欠下了很多人情。

屬於我們的「孤獨的價值」,還需要我們自己發現。

如果你也厭倦了自己無法拒絕別人的性格,不想成為隨波逐流的人,不妨來看看森博嗣的這本《孤獨的價值》,也許它可以幫你尋找新的生活方式,開啟嶄新的人生。

-END-

作者:桑白,喜歡讀書,熱愛寫作。希望寫有溫度的故事,給每一個讀者帶來溫暖和共鳴。

相關焦點

  • 孤獨並不可怕,陷入孤獨才可怕,修煉強大的內心,讓夢想觸手可及
    然而,在我看來,這沒什麼不好,只要是自己選擇的路,孤獨並不可怕,陷入孤獨才可怕,修煉強大的內心,讓夢想觸手可及就算舉步維艱也不會心有不甘。選擇到離家很遠的城市工作,已是當今就業的一個趨勢。一方面,交通越來越便捷,回家不過是朝發夕至的事;另一方面,太多的畢業生由於個性的原因,都想到陌生的大城市去打拼,給自己一次闖蕩江湖的機會。
  • 心外無物,真正的生活在內心,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我們每個人所看到的世界,都來自我們內心這面鏡子。王陽明大儒也曾說過,心外無物,我們所看到的世界都來自我們內心,而調整好你的內心,你才能變得更為強大。01、你所看到的世界都是內心的映射你所看到的世界實際上都是內心的映射。你的世界是什麼樣,你就會有什麼樣的認知。每個人看到的世界都反映了自己的內心世界。
  • 內心強大,解鎖精彩人生
    哪兒有什麼一帆風順的人生,只是內心強大的人,早就學會了治癒一切。 真正能治癒自己的,只有你自己,希望有一天,我們都能強大到什麼都無法擾亂我們內心的平和。 《菜根譚》中有一句話叫做:「眾人以順境為樂,而君子樂自逆境中來。」
  • 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大家一看,才知道智禪法師在五天之前已經來了。不過,他見到大家都在為講經忙裡忙外的,擔心驚動大家增加麻煩,所以一直居住在客房,裝作掛單的樣子,絲毫不顯揚自己。知客師並不認識他,因而把他送進課堂之後,就沒有太在意玉明方丈立即向智禪法師道歉,並讓知客師向他道歉,而智禪法師卻微笑著阻攔道:「這不能怪知客師失禮,是我要求掛單的。
  • 讀書筆記:《孤獨的力量:內心才是一切的答案》
    我們也可以從他們的筆下感受到,獨孤不再是可怕的一件事,而是我們與自己對話的過程,在孤獨中尋找內心的寧靜平和,重新獲得對抗現實的力量。孤獨是永恆的話題,人孤獨地來,孤獨地去,孤獨貫穿一世。孤獨並不可怕,它是萬物的開始,亦是萬物的終結。
  •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是怎麼樣接受生活的另一面的
    大家好,我是陌上,今天給大家分析的是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是怎麼樣接受生活的另一面的。下面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並且,但自己的主管讓他去完成一些工作的時候,他就開始抱怨起來:「我來這上班不是為了做這些事情的!」或者,「為什麼其他人不做只有我做?」顯而易見這樣的年輕人面對工作喪失了起碼的責任心,自己也不願意投入全部的力量,對工作馬馬虎虎,敷衍了事。時間久了,自己的抱怨新,嘲弄和批評別人的惡習,就會將他們身上卓越的才華和創造性的智慧就此淹沒,這樣下去根本使自己無法獨立工作,甚至成為公司裡最沒有價值的員工。
  • 害怕孤獨與接受孤獨
    1 有句老話叫,人都是孤獨的。特別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那種只有月亮與你對飲的畫面感,顯得更加寂寞。孤獨其實是常態,哪怕是在喧囂紛擾的平日。2那些害怕孤獨的人,往往無法保持專注和自信。因為害怕,內心會自動生產「我沒有安全感,我需要安全感,不要離開我」。
  • 一個人內心強大的5種表現
    它會點燃一個人內心深處更多的負面情緒,讓人總是被脆弱、敏感、憤怒等消極的能量環繞。它會讓人一直沉浸在「為什麼事情是這樣的」狀態中,無法接受現實,無法行動起來,去思考「事情怎樣才能變得更好」這些更重要的事情。所以,真正強大的人,不會輕易地同情自己。
  • 心理學:心外無物,真正的生活在內心,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我們每個人所看到的世界,都來自我們內心這面鏡子。王陽明大儒也曾說過,心外無物,我們所看到的世界都來自我們內心,而調整好你的內心,你才能變得更為強大。每個人看到的世界都反映了自己的內心世界。舉個例子,以前有一個人懷疑鄰居偷了他的斧頭,他看到鄰居越覺得鄰居像偷他東西的賊。而有天他突然找到了自己的斧子,他再來看鄰居,發現一點也不像賊了。所以我們要想內心強大,首先要了解,你所看到的世界都是內心的投影。
  • 《菜根譚》:心靜如水,才是真正內心強大的人
    當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心不能把握控制時,應該遠離塵世的喧囂,使這顆心不受欲望的誘惑,這樣就不會迷亂,然後能夠清明自身純淨的本性;如果內心的操守已經足夠堅定時,又應該混居滾滾紅塵中,使這顆心面對欲望的誘惑也不會迷亂,這樣便能修養自己圓通的靈機。
  • 只有能與自己好好相處的人,才是內心足夠強大和豐富的人
    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他自己。」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而這樣的境界,唯有獨處時才能抵達。 一個人的獨處,需要勇氣,信念和強大而豐盛的內心——與外界的喧囂相對峙,與內心的寂靜相持。
  •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喜歡獨處!(深度好文)
    懂得獨處的人,才是真正的內心強大!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喜歡獨處!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害怕獨處,他們認定獨處就等於孤獨,總覺得獨處就等於自己是一無可取的,就等於被人排斥在外。他們更喜歡喜歡和別人在一起,可結果呢?
  • 內心強大的人到底什麼樣?看她才知道
    人們總說,真正的強大,不是身體多好、存摺有多少錢,而是內心的強大。那麼內心強大的人是什麼樣的?我認為,他要有五種特質:堅持本心的魄力、絕地逢生的能力、始終獨立的姿態、主動改變的底氣,以及追求自由的勇氣。而這五個女人,就活出了這樣的特質。
  • 陳奕迅《孤獨患者》唱出了所有孤獨患者的內心,你也是其中一個?
    孤獨患者的內心是無聲的控訴陳奕迅表示《?》中的歌曲唱出了他的心聲他是一個「孤獨患者」。歡笑聲吵鬧聲點熱氣氛心卻好冷是不是有的時候你也會覺得周圍的一切都好安靜想把電視機打開,讓周圍有說話的聲音,不那麼安靜,好像一點也不孤獨的樣子才。但往往。
  • 比孤獨更可怕的是內心的乾涸
    人生沒有如果,更不可能有來生,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在自我安慰、自欺欺人,隨著年齡的漸漸增長,經歷的多了,才發現自己竟是越來越孤獨了,這種孤獨無處不在,也突然發現,心裡空落落的,心好像被人偷走了。很多時候,比孤獨更可怕的是內心的乾涸,也許終其一生,我們都無法達到三毛的境界,世間瞬息萬變,唯有真愛永恆不變,心中有愛的人,內心不再乾涸,要適時的補給內心,讓內心充盈,一顆跳動的火熱心,是驅散孤獨最好的良藥。
  • 《這個殺手不太冷》影評:孤獨是最強大的殺手,愛是最強大的力量
    現代人對孤獨的體驗越來越多了,刷著朋友圈,看著長時間沒有聯繫的朋友的生活,仿佛離他的生活很近,但是一旦真正開始溝通,人們才會發現,彼此之間心的距離越來越遠了。一旦朋友圈成為我們了解一個人的唯一途徑時,就表明這個人早已經離開我們的生活圈了。當然,現在許多人覺得自己並不孤獨。社交軟體上的好友有那麼多,每天沉迷在虛擬網絡之中,不斷與人交流,怎麼會孤獨?
  • 從《破壞之王》中何金銀看周星馳孤獨的內心世界
    可是,現實一次次打擊他的自尊,衝擊他的防線,使他逐步醒悟並開始反擊,希冀通過自己努力把握命運主動權,追求愛情帶來的幸福感。如果說被鬼達王欺騙還凸顯他的迂腐甚至是愚昧的話,那麼當他化身達菲貓,以「無敵風火輪」抱著黑熊從階梯上滾下,則顯得無比英勇、悲壯和慘烈。當時,孤獨弱小的何金銀面對強大、兇悍的黑熊,在秋風蕭瑟、塵土飛揚的黃昏中對壘。
  • 內心強大的人是怎樣的?
    這正是內心不夠強大的表現啊 然後,我內心就這麼強大起來了嗎?,例如今天遇見誰我開始克制自己,甚至把朋友圈微博清光我以為我堅持不發表動態就是向強大跨進一步甚至還對身邊這樣做的朋友嗤之以鼻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我還是沒有變  到現在再來想想,這些東西做的都是些表面真正的內心強大應該像羅曼羅蘭描述的那樣「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 怎樣變成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我想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像我老闆一樣遇到事情「穩如狗」面不改色,冷靜而堅定。請問怎樣才算是真正的內心強大?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呢?奶老師答:以前公司做培訓時候請來的老師不斷強調不管是做銷售還是做管理,都要有一顆大心臟,所謂的大心臟就是情緒管理能力,壓力處理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這三大能力。
  • 這就是所謂的孤獨,孤獨來自內心……
    孤獨,一般都與孤單相議,但是我認為,孤獨與孤單還是有不同的。孤單只是代表一個人外在的冷清,身邊沒有朋友,走到哪裡都是一個人,而孤獨是一個人發自內心的孤寂,就算身邊有再多的朋友也沒有一個可以談心的對象。這就是所謂的孤獨!孤獨存在於內心。每當感到孤獨的時候,我們總會有很多的感想,有很多的惆悵,有時候試著去找人溝通,卻發現難以遇到一個願意傾聽你內心的人,哪怕是自己的愛人,自己的伴侶。每當感到孤獨的時候,總會聽一些自己喜歡聽的歌,平靜下自己的心情,或者去外面田野裡散散步,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