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夏邑,一幼師組織孩子們拍視頻,問"佳佳老師男朋友是誰",學生答"王俊凱"。另一視頻中學生大喊"王俊凱最帥"。當地教體局介入。
近日,宿遷沭陽,一段某小學老師帶領全班學生為肖戰應援的視頻引發質疑。視頻中,孩子們整齊地做手勢,並喊著口號:「肖戰哥哥你很好,我們很喜歡,衝啊!」「肖煙四起,為戰而來!」
5月10日晚,有網絡博主還發布了另一段某地老師組織學生為肖戰應援的視頻,裡面的一段對話讓不少網友感到震驚:
老師:「他叫什麼名字?」
孩子們:「肖戰」
老師:「肖戰是我的誰?」
孩子們:「男朋友」
老師:「棒棒的!」
針對多地曝出老師組織學生應援事件,多部門和媒體發聲:不能讓學生成追星應援工具。
@中國歷史研究院 官方微博發表了一條評論,強調「青少年價值觀的培養,關乎民族未來……在教室內公然引導幼小學生為明星藝人應援,折射的是教育管理的漏洞,更是盛世警鐘。」
@青春山東、@吉林共青團、@遼寧共青團 等官博也紛紛跟帖,表示「少年兒童的教育關乎祖國未來,莘莘學子不應變成追星應援的『工具』」。
人民日報評論:【「飯圈」不能圈一切】
學校是知識殿堂,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地方,不是為明星應援的粉絲加工廠。少年兒童教育關乎國家未來,青少年價值觀培養關乎民族希望,絕不能變成追星應援的工具。組織學生為自己的偶像應援,可以說,不僅突破了職業規範,也有損教師職業道德,折射出教育培養管理的漏洞。越界的追星行為,不僅透支著明星的流量,也可能反噬偶像本身,更侵蝕著飯圈文化的正向價值。職業底「線」不能破,理性之「圈」不能出,飯圈不能圈一切,尤其是孩子們的課堂。文明理性追星,才能激蕩起粉絲群體的正能量。
廣州日報:【用學生應援,有違師道】
雖說每個人都有追星的權利,人民教師也不例外。可當老師沒有分清本職工作與個人生活的界限,並錯誤地利用自身職務的權威,使其成為應援的工具。這不僅有違教師的職業操守,而且逾越了師德的底線。
5月10日,肖戰在個人微博表態稱:希望所有人把學業、工作、生活,都放在追星前面…遵守職業規範和行業底線,我不需要應援。
同時,@肖戰工作室 也轉發媒體評論表示,「少年兒童的教育關乎祖國未來。請大家無論身處任何行業任何崗位,都要遵守職業規範和行業底線。」
12日,帶領全班小學生給肖戰應援的當事老師被停職停課,宿遷當地教育局對校長進行了誡勉談話,當事老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寫了檢討。
網友觀點:
教師應有工作和愛好的界限感
學校是老師教書育人和孩子學習成長的地方。很多網友表示,老師不能因為一己私心,讓學生成為追星應援的工具。「喜歡哪個明星是你自己的事情,利用小孩子做這種事就過火了。」
還有網友表示,老師的所作所為非常不合格,支持有關部門進行處理,「教師本人應該有工作和愛好的界限感」「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遵守自己的職業規範和行業底線」。
粉絲作為一把雙刃劍,既能成就偶像,也能夠影響偶像的公信力。有網友指出,這種追星方式觸及底線,也會給偶像帶來負面影響。不少網友同時呼籲,粉絲應該理性追星。
追星的界限在哪兒?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發生?留言談談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