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與智慧的碰撞,開創了春晚小品的先河,小品獨立了

2020-10-04 初陽兮夢

點擊關注,我用一支筆書寫人間事。

陳佩斯·朱時茂

陳佩斯和朱時茂兩位小品演員一直是2000年以前屢登春晚的最佳搭檔。

也是因為這兩人之間的合作,小品才能夠以獨立藝術形式登上春晚的舞臺。

是他們開創了小品的先河,讓原先只是平淡無奇的考試成為如今炙手可熱的當紅節目。

兩人的組合是:朱時茂一本正經 陳佩斯嬉皮笑臉

在舞臺上引起了鮮明的反差,達到了極致的效果。

朱時茂對於他和陳佩斯之間的關係這樣形容:從來不會想起 永遠也不會忘記

陳佩斯

1983年,初春的一個晚上,在北京八一電影製片廠招待所的門前,朱時茂一直等待著一個人的出現,只見遠處走來一個光亮亮的人,這個人就是陳佩斯。

朱時茂看見陳佩斯就問他:今天單位組織的演出,你怎麼沒去啊?

陳佩斯看見平時的好友,將自己心裡的鬱悶和盤託出。

不想去,我覺得一點意思都沒有。你說歌手上臺能唱歌,相聲演員可以上臺說相聲。都很受大家的歡迎,但咱們電影演員只能朗誦一下詩歌。觀眾只能看著我們這些熟臉,多沒意思啊。

兩人在門口的石板路上思慮良久,最終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弄個小品

在如今的娛樂圈裡,小品是晚會以及各大綜藝節目都很受歡迎的項目,可是,在上世紀80年代,小品實在是上不得臺面的東西。

朱時茂

80年代初期,演藝界考試學員藝術素質和面試的基本功項目就是小品,由錄取單位的考官當場出題,考生現場表演。

在此之前,春晚上從未出現過小品類的語言節目,是陳佩斯和朱時茂將《吃麵條》搬上了春晚的大舞臺,這個新的語言搞笑類節目才會成為如今最受期待的春晚節目。

當時的時期,上春晚的節目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弘揚時代價值

1984年的2月2號也是農曆除夕,晚上的23:30分兩人還沒有接到導演的通知,距離現場直播春晚僅剩30分鐘。

央視裡的領導也不敢隨便拿主意,畢竟這屬於「逗樂子」這樣的節目能否登臺很難說。

直到開拍前的十分鐘,央視導演黃一鶴來指令了,就一個字:

小品《吃麵條》

自此,1984年到1998年期間,兩人合作的小品10次登上了春晚的舞臺。

小品《主角與配角》更是經典中的經典,尤其是陳佩斯的經典臺詞 隊長 別開槍 是我

陳佩斯出生於一個藝術世家,父親陳強是我國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

1947年就投身於影壇、歌劇之間進行創作。陸續出演了《白毛女》中的黃世仁以及《紅色娘子軍》中的南霸天,將反派角色演繹的深入人心。

左 陳強 右 陳佩斯

1982年,陳佩斯在《夕照街》中出演配角二子,將裡面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小青年演得入木三分,尤其是那句經典臺詞。

「拜拜了您嘞」帶著一股特有的京腔,特別的有感覺。

朱時茂則是當紅小生,濃眉大眼,劍眉星目,有著一頭茂密的黑髮,當時叫小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男神

尤其是朱時茂出演了《牧馬人》之後,絲毫不亞於當年的F4,每天都有一大片小姑娘在電影廠門口等朱時茂。

青年朱時茂

1986年,兩人再次合作小品《賣羊肉串》朱時茂飾演的是工商局管理員,陳佩斯飾演小販。

為了演好這一部小品,陳佩斯還經常跑到北京動物園門口去觀察小販的動態神情,語氣動作,為了更好的詮釋好一個小販的真實。

小品《賣羊肉串》

1989年,兩人再度攜手出演《胡椒麵》講述的是一個冒失鬼遇見小氣鬼的故事。

朱時茂身著一身西裝,陳佩斯衣衫襤褸。兩人的外觀上形成極大反差,給人強烈的衝擊感。

整個小品裡面沒有一句臺詞,全部靠著兩人之間的默契配合還有誇張的動作完成。

這部小品也是啞劇小品的成功典例。

小品《胡椒麵》

1990年,最經典的小品《主角與配角》誕生了。

朱時茂飾演的是一個八路軍的幹部,陳佩斯則是一個反面的漢奸。

劇中陳佩斯的靈機應變將小人物小人得志的狀態演的很精彩,小品裡有一把配槍,可是配槍的槍帶臨時斷了,朱時茂只好一邊說詞一邊系好槍帶。

這次的小意外卻影響到了小品的整體效果,陳佩斯戴上斷了一截的配槍反倒更顯滑稽。

小品 《主角與配角》

不是每一次意外都可以成為驚喜,也可能成為驚嚇。

1998年的春節晚會上,兩人再次搭檔也是最後一次搭檔出演小品《王爺與郵差》。

就是這一次的出演,讓兩人選擇雙雙告別春晚舞臺。

演出過程中,朱時茂的話筒掉了。陳佩斯只好靠近朱時茂說臺詞,果不其然,這次的笑果比彩排差遠了。

下了臺後的兩人心情鬱悶不已,小品呈現在觀眾面前都是樂呵呵的,哪知道創作後面的艱辛。

一個本子經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進行創作,不斷的修改,精益求精。

小品《王爺與郵差》

兩人坐下來商量之後,決定退出小品,各自重新審視自己的事業。

2001年,陳佩斯和公司排了一出話劇叫《託兒》,因為缺乏推廣資金。

陳佩斯第一次接演了一個DVD企業代言人的廣告,將代言所得的收入全部投入話劇裡。

《託兒》也不負眾望的火了,演了200多場,加上另外的兩部劇《親戚朋友好算帳》及《陽臺》還有大型音樂劇《日出》演繹了400多場。

陳佩斯的轉型成功了。

朱時茂則選擇了下海經商,當起了電影導演,陳佩斯還去電影中客串了一下。

時光流轉,光陰飛逝。兩人昔日的合作仍舊曆歷在目,我們都不會忘記他們曾經留在舞臺上的歡笑。

----------------------------------------------------------------------------------------------------------

大家好,我是 一個95後寶媽寫手 喜歡我的文字請點個關注 謝謝。

《圖片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1983年至2000年春晚上小品精彩合集
    至此春晚成為了中國老百姓跨年夜必不可少的電視節目。1984年,陳佩斯、朱時茂的《吃麵條》,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小編認為在對著空氣表演吃麵,陳佩斯老師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它也開創了小品的先河,兩人也成為了八十、九十年代家喻戶曉的喜劇演員。1989年,趙麗蓉、侯耀文《英雄母親的一天》,侯耀文要拍英雄母親的偉大形象,而趙麗蓉卻是每天為瑣事忙活的平凡老母親。
  • 春晚小品第一人竟然是他?你肯定沒想到~
    春晚小品第一人?是的沒錯他是第一位在春晚舞臺上表演小品的喜劇大師,1983年嚴順開在春晚舞臺表演小品1983年中央電視臺舉辦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嚴順開老師表演了小品《阿Q的獨白》,現場效果爆棚,小品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從那以後長期獨霸春晚舞臺,
  • 嚴順開:被稱為「中國的卓別林」,春晚小品開創者,中風癱瘓離世
    嚴順開是春晚小品的開創者,曾經多次登上春晚的舞臺,大家也稱他為&34;,同時他也是沒想到這次嘗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小品這個表演形式也從那時起正式誕生。可以說沒有嚴順開,就沒有今天的小品。嚴順開就是春晚小品的開創者,奠基人。
  • 春晚小品中名副其實的幾位「小品王」
    小品作為一項語言和行為藝術,給大家帶來了許多快樂。然而小品也是一個年輕的藝術,從誕生到現在共走過了37年曆程。在過去的30年左右的時間裡,小品相對於相聲,默劇,二人轉等喜劇形式佔有絕對的優勢地位。國內從事小品的演員眾多。在37年的春晚歷程中幾位優秀的小品演員脫穎而出,成為了一代人的回憶,下面小編來為大家盤點一下這幾位「小品王」。
  • 2021BTV春晚海選小品專場
    小品是一種藝術形式,廣義上指小的藝術品,狹義主要指較短的關於說和演的藝術,其特點是短小精悍,情節簡單。陳佩斯、朱時茂在1984年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的《吃麵條》使小品正式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表演形式。小品的表演在春晚的舞臺上的整體比重都在逐年升高,觀眾比起明星歌唱節目或者主唱加舞蹈的形式更加樂於去觀看相聲、小品這類充滿歡聲笑語的節目。
  • 陳佩斯,趙麗蓉,趙本山……盤點當年的春晚小品王
    3 啞劇《吃雞》和相聲《一個推銷員》已經初具小品雛形,而真正開創小品之先河,首次採用戲劇表演形式的節目是1984年春晚,陳佩斯與朱時茂合作的小品《吃麵條》。
  • 鼠年春晚蔡明小品被斃,登臺27年的小品女王疑似謝幕?
    近日,2020年鼠年春晚進行第一輪彩排,不少細心的網友發現先前在節目單上看到的蔡明並未出現在彩排現場。據知情人透露,蔡明、何冰兩人合作的小品被斃,將無緣春晚。先前被傳將要和蔡明合作表演小品的張若昀也被換到了其他節目中,不少網友疑惑難道今年聽不到小品女王蔡明的金句了嗎?
  • 鄭爽春晚被刷的小品曝光,跳舞超甜,網友都說比謝娜的小品更好看
    鄭爽郭冬臨春晚彩排被刷的小品來了,品品怎麼樣?由郭冬臨、鄭爽、李明啟、邵峰、楊爍、許魏洲、孫貴田,潘斌龍、袁姍姍、惠若琪、王戈萱為春晚準備的小品曝光了,郭老師小品好有春節的氛圍,是兒時記憶的味道,鄭爽紅衣很漂亮啊,舞蹈很靈動,爽妹子扎著麻花辮跳起了民族舞,超美!
  • 那些年,承包你笑點的春晚小品娘子軍
    《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從1983年的啞劇小品《吃雞》,到1984年春晚小品《吃麵條》,「小品」這個品類逐漸走進觀眾的視野,深受大家喜愛。春晚小品中各種各樣的女性角色也成為觀眾難忘的經典形象。
  • 難忘的春晚經典小品
    央視春晚是中華民族過年的重頭戲,吃年夜飯,觀看央視春晚直播,也成為我這麼多年來,春節雷打不動的「慣例」。從小時候開始,央視春晚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當時人們的娛樂範圍很小,而央視春晚的開播,無疑吸引了億萬觀眾的視線。首先是春晚實時直播,讓觀眾第一時間能看到現場錄播節目;其次是春晚陣容強大,除了有國內演藝界大人物,還有港臺澳同胞,海外僑胞等名星同臺獻藝。
  • 2021年春晚製作在即,煽情小品不被看好,製作方需要做出改變
    第二階段是陳佩斯朱時茂開創的小品。小品向來是戲劇表演的訓練體系,陳佩斯將他轉變為獨立藝術體系。這個變化是喜劇表演從相聲轉變為適應電視媒體的新形勢。隨後越來越多的相聲演員轉而表演小品。還有很多電視電影演員也去表演小品。當時有傳統相聲衰落的看法,原因是相聲變化了,小品更迎合新背景。隨著技術成熟,小品向綜藝喜劇轉型。
  • 馬未都的狷狂,淘汰一個春晚小品,促使另一個小品突破春晚紀錄
    89年的春晚,演的一個小品《懶漢相親》,這部小品是提前一周排出的作品排練了五天才通過了審查,這已經是一個非常極端的案例了,牛乳照本身最短記錄也需要十天左右,而他們僅僅用了五天的時間就通過了審查。的晚上就開始寫,在了自己的劇本上,臘月二十八便開始排練,二十九直接通了三關的審查,大年三十早上十點通過了最終的評審,大年三十下午,準備波帶在晚上春晚直播的第九個節目中便出場,這個速度完全是小品排練中審查的最高記錄,相信在這麼長的時間裡,總會有人打破的。
  • 它是春晚小品的開山之作,它第一次登上春晚,它叫小品《吃麵條》
    說起春晚的小品,大家都不會陌生,而對於小品這種表演形式是怎麼來的,許多人都不知道。同時,關於春晚首個小品是什麼?有些人也不知道。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春晚首個小品《吃麵條》。它是春晚小品的開山之作,它第一次登上春晚,它叫小品《吃麵條》。
  • 在春晚上演過小品的主持人,有一年董卿小品二等獎,周濤三等獎
    每一年春晚,最受關注的節目非語言類節目莫屬,觀眾希望在舞臺上通過語言類節目開懷大笑。在春晚舞臺上,有幾位主持人也曾經跨界出演小品,讓觀眾看到了他們主持之外的表演才能。而且春晚主持人演小品,甚至比專業的喜劇演員更受歡迎。
  • 馬未都的狷狂之氣,淘汰一個春晚小品,致另一個小品突破春晚紀錄
    後來因版權問題在春晚正式直播的前三天被臨時撤換,促使另一個小品《美麗的尷尬》突破春晚紀錄,創紀錄地僅僅在72小時之內就登上了春晚舞臺,而且受到很好的反響。馬未都事情緣起元旦前後,有一家報紙刊文,說春晚正在接受審查的小品《兩毛錢一腳》是由馬未都的一篇文章改編的。然而署名卻是陳志宏,不見馬未都的名字。
  • 馬未都的狷狂之氣,淘汰一個春晚小品,致另一個小品突破春晚紀錄
    馬未都是我國文物收藏鑑賞大家,他把藝術收藏當作修行,在收藏界人人皆知,然而你可知2010年央視春晚原定小品《兩毛一腳》是其文章改編而來的?後來因版權問題在春晚正式直播的前三天被臨時撤換,促使另一個小品《美麗的尷尬》突破春晚紀錄,創紀錄地僅僅在72小時之內就登上了春晚舞臺,而且受到很好的反響。
  • 春晚小品:從天龍到飛狐
    (種樹書三九三) 春晚語言類節目每況愈下,咱也沒必要牆倒眾人推。
  • 2001年至2014年春晚小品精彩合集
    2001年,趙本山、高秀敏、範偉《賣拐》,這個小品獲得了當年小品一等獎。經典臺詞:「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夥夫。」,「走兩步!走兩步!沒病就走兩步!」。小品是一個消極暗示的典型,諷刺了那些性格多缺乏主見,人云亦云,聽風是雨,盲目崇拜的人。
  • 改造笑聲:春晚小品好笑嗎?
    2020年央視春晚賈玲和張小斐的小品《婆婆媽媽》聚焦於「恆久遠」的婆媳矛盾,展現出了一個男人生命中「兩個最重要的女人」是如何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事實上,打工者與老闆的衝突也是春晚小品的一個固定主題,除了「老太太」打工者,我們還看到了打氣工(黃宏《打氣》,1999年央視春晚)、砸牆工(黃宏《裝修》,2005年央視春晚)、保安(孫濤《你攤上事兒了》,2013年央視春晚)等等。《打工奇遇》打工者/老闆的衝突場景也未缺席今年春晚。
  • 春晚8個相聲小品該看誰?沈騰馬麗賈玲都來了,最受期待的是他們
    1個相聲、7個小品!今年春晚的小品,不僅在數量上創歷年之最,更雲集了國內最具人氣的喜劇團體如德雲社、開心麻花、大碗娛樂等,還有眾多觀眾喜歡的新一代笑星賈冰,以及春晚的老熟人孫濤,最有懷舊味道的是《父母愛情》劇組來了,最令人好奇的是謝娜和肖戰合作……那麼,在8個節目裡,你最想看的是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