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的狷狂之氣,淘汰一個春晚小品,致另一個小品突破春晚紀錄

2021-02-18 老王歷史說

馬未都是我國文物收藏鑑賞大家,他把藝術收藏當作修行,在收藏界人人皆知,然而你可知2010年央視春晚原定小品《兩毛一腳》是其文章改編而來的?

後來因版權問題在春晚正式直播的前三天被臨時撤換,促使另一個小品《美麗的尷尬》突破春晚紀錄,創紀錄地僅僅在72小時之內就登上了春晚舞臺,而且受到很好的反響。

馬未都

事情緣起

元旦前後,有一家報紙刊文,說春晚正在接受審查的小品《兩毛錢一腳》是由馬未都的一篇文章改編的。然而署名卻是陳志宏,不見馬未都的名字。

黃宏、鞏漢林之前的小品《兩毛錢一腳》靈感來源於《故事會》2009年11月刊發的一篇署名為陳志宏的文章,實際上該文章應追溯到馬未都《量力而行》一文,故事整體架構基本一致。

故事講的是一個馬未都到新疆旅遊,正值杏子成熟的時節,看到杏子售價竟然是「兩毛一腳」,即出兩毛錢踢杏樹一腳,落下多少得多少杏子。他選擇粗壯的杏樹,結果一顆沒落,反倒選擇瘦小的,收穫滿滿。

黃宏、鞏漢林

而春晚劇組聯繫馬未都洽談著作權時,已是小品《兩毛一腳》通過了語言類節目四審之後。

有位工作人員在電話裡對馬未都說:「我們沒想到你也寫了一篇」,這句話讓馬未都哭笑不得,也刺激到了馬未都。

春晚劇組工作人員要求他籤一份同意改編的確認書,由於工作人員傲慢的態度,遭到馬未都的拒絕。不曾料到年輕的工作人員發了脾氣:「我告訴您吧,這節目上不上還不一定呢,籤不籤隨便!」工作人員接連出言不遜徹底惹惱了馬未都,他堅持不籤合同。

馬未都稱,他本就不在意這個小品能不能上春晚,若能改編成小品登上春晚的大舞臺,讓全國觀眾感受到歡樂,他非常樂意。

但在與劇組工作人員洽談中,前倨後恭又盛氣凌人的態度讓他很不爽,後來,馬未都在博客中提出了15萬元的作品許可使用費,而後捐出。在合同即將送達的那天,變故又生,央視最終因為個中緣由還是撤下了小品。

馬未都

幾經波折,新小品應運而生並破紀錄

距離春晚還有三天,連夜創作的《美麗的尷尬》已基本完成,各位主演人員緊急排練,立即進入春晚審查程序,最終小品登上春晚舞臺,成為春晚有史以來排練周期最短的節目,突破春晚紀錄。

春晚小品,總是能讓人開懷大笑,最受觀眾歡迎。誰也未曾料到,一個小品背後經歷如此多的波折,原定小品《兩毛錢一腳》辛辛苦苦排練了兩三個月排練,通過了數次審查,被廣泛看好,備受大眾期待,最後因為版權問題到臨門一腳卻被終結。

無論是演員還是央視春晚劇組都在小品《兩毛一腳》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但為什麼卻要在最後一刻突然變卦撤下了,而選擇緊急排練新小品?央視春晚總導演金越表示,他們和馬未都洽談交涉長達一個月,經過慎重決定,到最後覺得有一些條件是不能夠接受的。

小品《兩毛一腳》

距離春晚直播只有三天時間,臨時決定重新寫一個劇本,《美麗的尷尬》這個小品從創意到通過只用了短短幾天時間,創造了春晚史上審查和排練速度最快的紀錄。

《美麗的尷尬》講述的是黃宏飾演的鼠兒老公,在老婆鼠兒(金玉婷飾)整容之後,他原本很開心,但隨後因為整容而引發的一系列風波讓他哭笑不得。

小品笑點密集包袱不斷,並沒有因為排練倉促受到影響,由於臨時更換節目,未被洩露,增加了許多神秘感,播出後其喜劇效果不錯,在2010我最喜歡的春晚節目評選中,《美麗的尷尬》還拿下了語言類節目的三等獎。

小品《美麗的尷尬》

狷狂之氣,展現的是對智慧財產權的重視

縱觀此事件,春晚劇組改編馬未都的作品在前,未與原創作者取得署名權,讓「抄襲者」獲利,事後才聯繫馬未都籤約。本應該謙恭地為此事負責道歉,我們卻看到劇組工作人員傲慢的態度。

馬未都的堅持,也是在為原創作者爭得利益和榮譽,為廣大原創作者們維護權益做出了榜樣,值得稱頌。

如果春晚劇組能夠在發現問題的第一時間聯繫上原創作者,並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待,相信馬未都會樂意接受籤約、同意改編,但劇組態度傲慢加上一系列的「常規操作」遇到了一個不怕事也不指望通過春晚出名的馬未都,這事情發展自然是不盡如人意。

此次「兩毛一腳」事件,馬未都展現出文人身上的一種狷狂之氣,不拿到著作許可就堅決不妥協,他把此看得比金錢更重要。

春晚因為智慧財產權撤下重要節目是很值得人深思的。智慧財產權是無形的,在我國智慧財產權的概念形成較晚,國內各種「抄襲」事件屢禁不止,而抄襲者往往不承認其行為,說明國人智慧財產權意識比較薄弱。

如今智慧財產權這個以往大眾不熟悉的事物遇上了春晚,被更多人所知曉。

著作權法

著作版權意識要以規則意識為支撐,這裡的規則指的是法律規則。奧維德有句名言:「制定法律法令,就是為了不讓強者做什麼事都橫行霸道。」

在改編他人作品進行藝術的再創造時,若事先徵得原作者的許可,才符合法治社會下尊重原創、保護智慧財產權的要求。任何團體或個人在以任何其他藝術形式改編文學或藝術作品,都須經原作者授權,也必須尊重原作者的意見。

現在國內的依法維權意識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智慧財產權保護儼然已經逐漸成為社會共識。馬未都維護的不僅僅是個人權益,還給社會一個提醒,尊重原創是我們應有的態度。

我們應該對不尊重原創的行為說「不」,不應拋卻了對原創作品應有的敬畏與尊重,不應侵犯他人的智慧財產權,尊重原創是我們應有的基本態度。

相關焦點

  • 馬未都的狷狂之氣,淘汰一個春晚小品,致另一個小品突破春晚紀錄
    馬未都是我國文物收藏鑑賞大家,他把藝術收藏當作修行,在收藏界人人皆知,然而你可知2010年央視春晚原定小品《兩毛一腳》是其文章改編而來的?後來因版權問題在春晚正式直播的前三天被臨時撤換,促使另一個小品《美麗的尷尬》突破春晚紀錄,創紀錄地僅僅在72小時之內就登上了春晚舞臺,而且受到很好的反響。
  • 馬未都的狷狂,淘汰一個春晚小品,促使另一個小品突破春晚紀錄
    89年的春晚,演的一個小品《懶漢相親》,這部小品是提前一周排出的作品排練了五天才通過了審查,這已經是一個非常極端的案例了,牛乳照本身最短記錄也需要十天左右,而他們僅僅用了五天的時間就通過了審查。事情發生:正是在小品中亮相,這個小品是在01年的春晚中,表演的講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一個老農在自家門口設了一個攤位
  • 這年春晚,直播前三天籌備了一個小品救急,演出中還出現失誤
    但是2010年的春晚上,有一個小品,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就籌備完成了,而且還在當年春晚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這個小品就是林永健、鞏漢林、金玉婷一起表演的小品《美麗的尷尬》。之所以會用三天籌備一個小品,也是迫不得已。
  • 春晚小品中名副其實的幾位「小品王」
    小品作為一項語言和行為藝術,給大家帶來了許多快樂。然而小品也是一個年輕的藝術,從誕生到現在共走過了37年曆程。在過去的30年左右的時間裡,小品相對於相聲,默劇,二人轉等喜劇形式佔有絕對的優勢地位。國內從事小品的演員眾多。在37年的春晚歷程中幾位優秀的小品演員脫穎而出,成為了一代人的回憶,下面小編來為大家盤點一下這幾位「小品王」。
  • 它是春晚小品的開山之作,它第一次登上春晚,它叫小品《吃麵條》
    說起春晚的小品,大家都不會陌生,而對於小品這種表演形式是怎麼來的,許多人都不知道。同時,關於春晚首個小品是什麼?有些人也不知道。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春晚首個小品《吃麵條》。它是春晚小品的開山之作,它第一次登上春晚,它叫小品《吃麵條》。
  • 那些年,承包你笑點的春晚小品娘子軍
    1983年除夕之夜,剛剛迎來改革開放的中國億萬觀眾圍坐在電視機旁,收看一臺集歌舞、相聲、小品等多種藝術形式於一體的「茶座式」綜藝聯歡晚會。這對於當時文化生活匱乏、娛樂方式單一的中國百姓來說,無疑是一場精神上的饕餮盛宴。此後,看央視春晚成為中國人過年必不可少的環節。
  • 鼠年春晚蔡明小品被斃,登臺27年的小品女王疑似謝幕?
    近日,2020年鼠年春晚進行第一輪彩排,不少細心的網友發現先前在節目單上看到的蔡明並未出現在彩排現場。據知情人透露,蔡明、何冰兩人合作的小品被斃,將無緣春晚。先前被傳將要和蔡明合作表演小品的張若昀也被換到了其他節目中,不少網友疑惑難道今年聽不到小品女王蔡明的金句了嗎?
  • 趙本山最後一個春晚小品,精心策劃一句臺詞,預示他的退出
    一、並不完美的劇本2011年春晚直播前不到一個月,趙本山率領諸弟子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春晚彩排,那幾年的春晚,趙本山每次都準備兩個小品劇本,這次也不例外,他的團隊準備了兩個劇本《星球會議》和《同桌的你》。《星球會議》是一個腦洞大開的小品,和趙本山之前所有的春晚小品都不一樣,創意十足,笑料密集,因此被廣為看好。
  • 「春晚小品」用英語怎麼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小品呢?
    春晚剛剛落幕,迎來了新年。在這裡咔咔和大汪先祝大家豬年大吉,諸事順遂。(Wish you luck in the year of the pig and hope everything goes smoothly for you)。
  • 難忘的春晚經典小品
    央視春晚是中華民族過年的重頭戲,吃年夜飯,觀看央視春晚直播,也成為我這麼多年來,春節雷打不動的「慣例」。從小時候開始,央視春晚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當時人們的娛樂範圍很小,而央視春晚的開播,無疑吸引了億萬觀眾的視線。首先是春晚實時直播,讓觀眾第一時間能看到現場錄播節目;其次是春晚陣容強大,除了有國內演藝界大人物,還有港臺澳同胞,海外僑胞等名星同臺獻藝。
  • 無緣央視春晚後,馮鞏成衛視春晚團寵,與老搭檔演小品被喊親一個
    分別是遼寧衛視的春晚、山東衛視的春晚,以及北京衛視的春晚。小編覺得,馮鞏老師在北京衛視春晚上的節目很精彩,不輸央視春晚上的小品。在北京衛視的春晚上,馮鞏老師再度與老搭檔閆學晶老師合作,表演一個非常應景的節目,是有關垃圾回收的。
  • 顏值與智慧的碰撞,開創了春晚小品的先河,小品獨立了
    也是因為這兩人之間的合作,小品才能夠以獨立藝術形式登上春晚的舞臺。是他們開創了小品的先河,讓原先只是平淡無奇的考試成為如今炙手可熱的當紅節目。在此之前,春晚上從未出現過小品類的語言節目,是陳佩斯和朱時茂將《吃麵條》搬上了春晚的大舞臺,這個新的語言搞笑類節目才會成為如今最受期待的春晚節目。當時的時期,上春晚的節目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 陳佩斯,趙麗蓉,趙本山……盤點當年的春晚小品王
    3 啞劇《吃雞》和相聲《一個推銷員》已經初具小品雛形,而真正開創小品之先河,首次採用戲劇表演形式的節目是1984年春晚,陳佩斯與朱時茂合作的小品《吃麵條》。
  • 揭秘央視春晚相聲小品節目單,你喜歡的笑星在嗎?
    馮鞏若上春晚將創三十年紀錄說起馮鞏,大家都會想到那句標誌性的馮氏語錄「我想死你們啦」。殊不知馮鞏老師這麼一「想」,就「想」了將近三十年。從1986年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至今,他就再也沒有缺席過。2015年是春晚的第33年,馮鞏老師如果能再上春晚,將實現「連上三十年」的夙願。
  • 2021BTV春晚海選小品專場
    小品的表演在春晚的舞臺上的整體比重都在逐年升高,觀眾比起明星歌唱節目或者主唱加舞蹈的形式更加樂於去觀看相聲、小品這類充滿歡聲笑語的節目。在2020年BTV春晚全國海選也同樣聚集了眾多選區一批優秀的小品表演演繹者,他們用一種讓觀眾和表演者一起歡笑的節目藝術形式。讓觀眾享受到了小品與其他表演節目所不同的節目效果。
  • 趙本山不應該拿一等獎的春晚小品,小瀋陽臨時加塞惹爭議
    雖然趙本山後期的春晚小品談不上多麼精緻和優秀,但在每年的春晚小品評選中,趙本山的小品依然每次都能穩穩獲得一個一等獎,似乎有一種獨孤求敗之感。不過,筆者認為,這些一等獎中,有一些確實是作品效果足夠好,比如包袱極其密集的《不差錢》,還有一些則是沒有對手,比如《火炬手》。
  • 改造笑聲:春晚小品好笑嗎?
    2020年央視春晚賈玲和張小斐的小品《婆婆媽媽》聚焦於「恆久遠」的婆媳矛盾,展現出了一個男人生命中「兩個最重要的女人」是如何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賈冰小品《風雪餃子情》裡的「懷孕」元素是一個重要的戲劇推動:餃子館的老闆娘懷孕了仍堅持工作,客人願意裝懷孕來騙餃子。在孫濤閆妮的小品《快樂其實很簡單》裡,「懷孕」是一個男性角度的玩笑,男洗車工提到自己願意為錢做任何事,甚至是「懷孕」。
  • 韓紅喊話馮小剛:我要上春晚 我演小品也不賴
    韓紅喊話馮小剛:我要上春晚 我演小品也不賴 直播結束後的發布會上,胖天后韓紅借媒體喊話馮小剛,表示有意加盟明年春晚。  鄧小坤逆襲成功  按照逆襲賽賽制,通過網絡投票,之前被淘汰的鄧小坤、郭帥、林採欣、李立宇4名學員人氣最高,獲得挑戰原本12強中人氣靠後的8位。
  • 一個時代的落幕!宋丹丹最後一次上春晚,她被小品弄怕了
    隨著春晚聯排的開展,越來越多的節目信息從後臺中流出,很多觀眾都提前得知了在今年晚會上將會有一大批的新生代藝人明星上春晚,整臺晚會的名單儼然像是某個地方衛視的跨年演唱會。像是在過去一年爆紅的肖戰、朱一龍、張若昀還有許魏洲等人都會去演小品,那原來演小品的人都去哪了?
  • 春晚小品:從天龍到飛狐
    相聲沒啥說的,徹底崩潰,除了留個形式,等於退出春晚。只說小品。 武功的高低標準很簡單,一縱一橫,贏的那個站著,輸的那個躺著;小品的高低標準很簡單,讓人笑的好,笑不出來的不好,僅此而已。 好的小品怎麼讓人笑呢? 為了安定祥和,咱不談價值觀啥的,就從技術角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