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電商拉動中國國內消費(專家解讀

2020-12-24 騰訊網

來源:海外網

圖為11月4日,工作人員使用高位揀選車在VAN窄巷道高位貨架上進行存儲貨物的操作。竇瀚洋 章勇濤 攝影報導

美國《廣告周刊》報導稱,中國準備迎接「雙11」購物狂歡節,各大品牌紛紛在這個全球最大的購物節上加倍下注。「雙11」標誌著中國社會生活基本恢復正常。中國消費者已經準備好犒賞自己。據拉美社報導,中國的各大電子商務平臺已開啟「雙11」購物節預售活動。11月1日零時剛過,各大平臺就接到大量線上訂單。阿里巴巴及其競爭對手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以及抖音等內容平臺支持的電商業務部門,在購物季開啟後幾分鐘就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而這一現象則被視為中國消費復甦的晴雨表。

印度《印度教徒報》刊文稱,今年「雙11」對於消費者乃至整個中國經濟都具有特殊意義。網購,尤其是今年在直播的推動下,已經成為國內消費的驅動器。事實上,這種網購繁榮景象在許多方面都是中國努力把國內消費提升為經濟增長驅動器的關鍵。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這一雄心顯得比以往更加急迫。第三季度,中國經濟較上年同期增長4.9%,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風景獨好。消費開支的持續復甦將是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關鍵。

今年的「雙11」購物狂歡節,體現了電商行業整體的潮流轉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電商「新零售」發展模式是將電商服務從線上轉向線下。受疫情影響,今年電商發展從線下回歸線上。這一方面是由於疫情期間消費者「無接觸」購物,使得線下獲客成本增加,線上優勢凸顯。另一方面是由於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提高電商線上銷售的數據分析能力,彌補線下銷售不足。此外,疫情促使電商適用人群擴大,原本不會使用電商平臺的消費者,經過疫情,也養成電商使用習慣。

直播帶貨無疑是今年「雙11」最為亮眼的特色,也是電商行業發展最迅猛的新模式。從技術基礎上說,直播帶貨的主要推動力是5G的應用。從主播類型上說,今年直播帶貨領域湧入大量名人,帶貨主播群體從最初的「草根」主播,向知名主持人、影視圈明星等名人主播轉變。「雙11」直播帶貨的營銷模式正日漸常態化,網上促銷和網上購物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組成部分。

「雙11」購物狂歡節作為各大電商平臺和商家共同參與的電商行業年度盛會,集中體現了電子商務的發展特性。隨著中國進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內需的不斷擴大明顯刺激了電商行業發展。今年中國國內人均國民總收入突破1萬美元,國民消費能力提升助推了電商行業發展。此外,在電商行業供給側也出現新的入局者。比如社交電商的發展、短視頻與電商的結合等,體現出電商行業與其他行業的產業融合不斷加深。

電商行業的發展對國民消費和生活帶來諸多影響,最突出的影響是提高了民眾的生活質量。比如,用戶需求多樣化顯著增加,在選購商品和服務時的選擇增加,說明電商供給側呈現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蛻變。此外,電商提供的差異化、多樣性、異質性、高附加值的產品不斷增加,電商銷售中服務類內容佔比越來越高,這都是電商行業向高質量發展的明顯跡象。

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受到較大衝擊。電商行業的發展為中國經濟復甦提供助力。7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中提到:提升要素效率,暢通經濟循環。探索生產資料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改革,大力推進實物生產資料數位化,促進生產資料共享,促進數據要素流通,引導增值開發應用,激活數位化對實物生產資料倍增作用,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換言之,在電商領域,電商平臺主要進行一次性固定資產投資,提供基礎性業務,企業可多次租用平臺生產資料,進行服務增值,並按使用效果向平臺付費。這一商業邏輯將共享經濟理念落實到經濟實體,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資金成本高等問題。

與此同時,電商發展為國民創新創業提供動能。由於電商領域的一次性固定資產投資主要由電商平臺負擔,國民在電商領域創新創業的門檻極大降低。在電商領域,民眾可以通過租用電商平臺的生產資料,發揮創新性和創造性,進行靈活就業,在向消費者提供高附加值服務的同時,提高自身收入,從而增加個人需求。從社會層面看,有助於擴大內需,為促進國內大循環提供動力。

受訪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 姜奇平

(記者 高喬整理)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1月09日 第10 版)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意料之外的京東雙11:下沉市場成中國消費潛力的晴雨表
    比如深圳賽格科技園酷吉在京喜、京東Y事業部的支持下,通過C2M模式打造定製充電線,這款充電線在11月5日京喜「超級必拼日」當天,拿下站內實時銷售TOP1,拉動店鋪整體單量提升11倍。從中可以看出,C2M為雙11乃至未來的中國消費,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增量。2、物流時效的持續提升是創造新增量的底盤。
  • 山西證券--快遞行業11月報:「雙11」電商大促拉動,快遞件量同比...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雙11」電商大促拉動,快遞件量同比大幅增長。2020年11月,「雙11」大促刺激電商件提升,快遞業務件量及收入同比、環比均實現高速增長,但同比增速小幅收窄。此外,受「雙十一」促銷模式影響,11月快遞件量情況由「單峰」向「雙峰」轉變。
  • 中國「雙11」各大電商成交總額逾7000億元,一個令世界驚豔的數值
    「雙11」盛況令外國媒體驚訝「雙11」購物節已經成為了每年一度中國消費者的狂歡節,而中國消費市場在「雙11」購物節中,所迸發出的強大能量,總是能讓外國媒體感到吃驚不已。來自德國的《明鏡周刊》報導稱,截至11月11日晚11時,僅天貓「雙11」活動的物流訂單數就已經突破22.5億個,這是一個新的紀錄,而這一數字相當於中國在2010年全年快遞量的總和。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則報導稱,截至11月11日0時30分,天貓「雙11」銷售額已經達到3723億元人民幣,打破了去年「雙11」購物節全天的紀錄。
  • 2020年雙11,左右電商來戰,殺出個黎明!
    左右家私董事長黃華坤攜高管抵達會議現場領導籤到合影留念左右電商小夥伴《YES OK!》舞蹈暖場吹響雙11的集結號:黃華坤董事長致辭黃華坤董事長認為電商購物已成人們主流消費模式。左右家私致力於通過電商平臺,滿足國內外消費者多元化的產品需求,實現好產品的全球無縫覆蓋,以更好地服務千千萬萬的幸福家庭。
  • 「雙11」向世界傳遞中國消費力量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11月12日凌晨,淘寶天貓總裁蔣凡在媒體見面會上透露,按照同周期、同口徑比較,今年「雙11」期間的成交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032億元,增速是26%。「這是三年來最高的增速。」他認為,這是整個社會經濟共同參與的結果。  12年的「雙11」,從一個電商平臺的促銷行為,演變成一場牽動全球的商業狂歡。與之相伴的,是不斷攀升的成交額。
  • ...英國廣播公司|電商平臺|雙11|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新冠肺炎|...
    美媒報導稱,今年的「雙11」購物節,中國各大電商平臺提供了超過1500萬種商品打折售賣,這些產品來自超過14萬個品牌,其中包括6萬多個國際品牌。在全球疫情陰影仍未消退、世界經濟面臨不確定性的當下,這場全球最大規模的網上購物嘉年華如約而至,並使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再次創造刷新紀錄的成交額。
  • 金橋獎拉動"消費馬車"強勁奔跑 中國消費類企業誰主沉浮?
    11月19日至20日,"2020年度思維財經投資者年會暨金橋獎頒獎盛典"將在上隆重舉行。思維財經&投資者網創立於2008年,起步於《投資者報》,歷時12年逐步衍生形成的財經媒體平臺。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在中國消費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中國消費類企業以出活力四射的發展態勢快速擴張、不斷壯大,拉動"消費馬車"強勁奔跑,為中國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而思維財經&投資者網舉辦的年度金橋獎也在致敬消費類企業為推動中國消費領域的發展進步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 知名情趣電商發布2016雙11情趣消費行為報告
    今日,國內權威情趣電商他趣App發布了《2016「雙11」情趣消費行為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在各省份銷售額排行榜中位列前三位,其中,情趣用品購買力最強的城市為北京。
  • 美妝和3C家電成「王牌」、健康經濟成黑馬 雙11前哨戰折射中國消費...
    事實上,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以及我國正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今年雙11對促進消費的作用也被賦予了更多期待。《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雙11,不僅電商平臺紛紛拉長促銷時間周期,給商家創造更長的生意時間窗口,為他們帶來今年最大的增長機會;還有預售模式的強化、電商平臺撬動的全國多個產業帶狂歡;電商攜手衛視首創「穿屏直播」的新消費方式等等;以及消費者購買力和新品牌銷售額齊爆發,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對新時期中國消費變化的折射。
  • 國內首檔電商帶貨真人秀《爆款來了》第二季重磅回歸,助推新興消費...
    由天貓和燦星聯手製作的國內首檔電商帶貨真人秀《爆款來了》第二季即將火爆來襲。5月13日,節目組官宣了明星陣容,鄭爽、熊梓淇、黃霄雲、劉維將作為明星商社社長,帶領近百位優秀的爆款推手,為組建最強商社而奮鬥。  《爆款來了》第二季即將於5月在優酷、淘寶直播勁爆上線。
  • 天天「雙11」,日日「618」:解讀拼多多新電商的「飛輪效應」
    近幾年來,網際網路的發展是相當迅猛的,尤其是電商行業湧現出了不少黑馬,而爭議最多的一家就是拼多多了。接下來,本文作者就為我們解讀了拼多多新電商的「飛輪效應」。基於中國完善的電商基礎設施,拼多多以「價格警察」的身份從消費端切入,用遊戲化(Gamification)的拼團打法讓「電商難民們」低成本入網,開始網購,實現用戶量的快速增長。海量的用戶形成巨大流量,引起商家的關注,於是大量商家快速入駐拼多多,為生態帶來更多商品選擇和競爭。
  • 這個「雙11」,購買力更強了(網上中國)
    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攝今年「雙11」購物節期間,各電商平臺、實體零售店人氣更旺、更熱鬧了。專家表示,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今年「雙11」的出色表現,是國內市場在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活力的一個窗口,生動表明中國經濟的確潛力大、韌性足。
  • 超1500萬種商品打折售賣 各大電商成交總額逾7000億元「雙11」又讓...
    英國廣播公司(BBC)刊文指出,為了迎合中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今年的「雙11」購物節在11月1日至3日就已掀起一場網上銷售熱潮。美聯社也注意到,中國電商平臺延長了今年「雙11」購物節的時間,希望以此提振銷售,幫助商家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在拉長戰線的同時,今年「雙11」購物節中還出現了形式更為豐富的促銷活動。
  • 艾瑞諮詢--2020年數說雙11電商購物節報告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雙11期間平臺狂歡策略小結:1)全渠道聯動升級,社交導購貫穿公私域;2)場景營銷再升級;3)電商晚會IP矩陣疆土擴大,內容營銷是品牌突圍利器4)電商大促給予直播電商複合式大踏步迭代機會5)從新品類到核心品類,大件全面擁抱雙11;6)政企聯動,金融助力,共同拉動消費、提振內需。
  • 秒殺、買買買、尾款人...消費熱詞裡的雙11這些年
    恭喜各位少俠,歷經11載雙十一武林大會,算力、手速、臂力、社交圈維護能力、倉庫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卓越的提升,也收穫了買一發十的電商消費江湖名號。今年天貓雙11數據匯報,與往年有些不同。少了突破和超越,多了小數據的解讀。00:00:26,第一個數據不期而至:訂單創建峰值58.3萬/秒。00:30:00,2020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實時成交額突破3723億元。
  • 「雙11」期間,山東舉辦「山東消費年·樂購促消周」活動!
    「雙11」狂歡購物節掀起了線上購物平臺和線下實體商家的一波大促活動,給消費者帶來優惠的同時,也幫助商家「回血」,一些地方政府也受「雙11」啟發,開展一系列經濟活動,拉動當地經濟增長,普惠民生。山東舉辦消費年樂購促銷活動11月6日至11日,由山東省商務廳、大眾報業集團聯合主辦,各市商務主管部門、山東大眾海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山東消費年·樂購促消周」活動在山東省十六地市同時啟動,推出諸多優惠活動。
  • 天貓國際雙11,海外直購成交額同比增長252%
    截至2020年,發源於阿里電商平臺的「單身節」雙11已經舉辦到第12個年頭了,其面向受眾早已從單身為主而擴大到了整個社會消費群體,而參與雙十一的電商商家也從國內走向了國際,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與合作,拉動了中外消費的共同發展,許多海內外企業因此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今年受疫情影響,海外商家發展受阻。
  • 服務企業紛紛推出線上優惠 「雙11」服務消費走俏
    這是「雙11」人們常用的一句問候語。而今,除了實物消費,優質優價的服務類消費在線上異軍突起,受到青睞。  趁「雙11」促銷買機票、訂酒店、吃自助餐……服務消費活力盡顯。今年「雙11」,線上服務消費有什麼特點?發展趨勢如何?怎麼看待消費者的需求特徵和消費心理?
  • 阿里、京東一眾電商雙11活動檔期與促銷一覽表
    作為每年下半年度最大的購物節,「雙11」不僅是天貓的狂歡,也是各大電商臨近年終的一次狂歡。為給消費者更加全面直觀地了解「雙11」各大電商平臺的促銷活動,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盤點了7大電商平臺「雙11」期間促銷活動對比,供參考。
  • 「優惠力度不如電商」?「雙11」暗戰 實體店價格或更便宜
    實習記者 鹿楊  11月1日零點,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節第一波付尾款時刻到來,大批「尾款人」湧進電商平臺,爭搶前幾千名付款可以疊加優惠、獲得額外贈品的寶貴名額。自預售開始以來,養貓升級、搶優惠券、淋紅包雨等各種玩法令網友大呼「太複雜」「到手價格並沒有像宣傳頁上那樣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