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11月16日,已經是2020「雙11」結束的第5天。你的心情是否從激動恢復了平靜?你還有多少在路上的包裹?你是否充分享受到了拆快遞的快樂?
一場匯聚8億消費者「買買買」的行為,一場充滿著「購物慾」的狂歡季,將「全球最大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展現得淋漓盡致。12年一輪迴。當第12個「雙11」落幕之後,我們對消費有了新的認知,那就是從來沒想到「我喜歡什麼」「我買什麼」可以如此深刻地影響一個產業的發展。居民的消費優化升級需求,如何與現代科技、生產方式相結合?又將會迸發出怎樣巨大的增長空間?
「剁手」不分老少,消費更趨多元
4982億元!這是天貓2020「雙11」全球狂歡季最終定格的數字。11月12日凌晨,淘寶天貓總裁蔣凡在媒體見面會上透露,按照同周期、同口徑比較,今年「雙11」期間的成交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032億元,增速是26%。「這是三年來最高的增速。」他認為,這是整個社會經濟共同參與的結果。
12年的「雙11」,從一個電商平臺的促銷行為,演變成一場牽動全球的商業狂歡。與之相伴的,是不斷攀升的成交額。然而,在疫情「黑天鵝」影響下,消費的趨勢比成交額更有意義。
最近幾天,各個城市的「雙11」消費數據逐漸出爐。江蘇人不僅能買,還能賣,展現了消費大省、經濟大省的實力。天貓數據顯示,「雙11」狂歡季中,江蘇消費者「剁出了」419億元,購買力位居全國第三。同樣的,江蘇商家賣出了422億元的商品,位居全國第四。
疫情這隻「黑天鵝」,帶動了智能化、線上購物在老年人群體中的進一步普及。天貓APP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老年人月活躍度同比增速遠超其他年齡組,高出整體29.7%。在今年的「雙11」期間,50後、60後也成為「買買買」的一分子,消費較去年增長超300%。
在消費群體之外,另外一組數據也非常值得關注。比如「雙11」女性購買智能健身器材人數增長了4.6倍,健身車、划船機等健身器械相比「618」增長120%以上,體檢套餐衝入熱銷單品TOP5,愛康國賓體檢套餐銷售12萬多套;智能寵物用品增長超過800%,寵物陪伴機器人成為「黑馬」;超過10萬人購買「隨心飛」產品,房車遊成交增長超1800%,「囤幾套房」成為購物車的標配,高星酒店被瘋搶近300萬間(夜),有民宿創始人喊出「把下半年的房間填滿」……
從最初的美妝、服飾、家電等幾大類商品,到如今很多想不到卻能帶來生活「小確幸」的商品,這意味著,消費更加多元。可以說,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沒有因為疫情而擱淺,內需強勁的信心仍在。
廠家變商家,「回血」效應顯著
揚州曙光牙刷廠是一家有著40多年歷史的傳統外貿廠。今年遭遇疫情,1000萬隻牙刷的訂單被取消。為了尋找出路,該廠在3月份選擇網上拓展國內市場。今年以工廠身份首次參與「雙11」,準備的100萬隻牙刷實現了「賣空」。該公司董事長屠新業覺得,經此一戰,離消費者需求更近,離市場也更近了,可以生產更好的商品,拓展國內市場也更有信心了。
從銷售端到生產端,數位化成為一座橋梁。事實上,最近幾年,無論是傳統外貿企業,還是中小規模的製造業企業,都在尋找著轉型發展的機遇。疫情的發生,更加劇了企業這種迫切的心情。淘寶特價版自今年3月份上線以來,很快就吸引了揚州曙光牙刷廠等120萬家商家的入駐,截至11月11日,月度活躍用戶數破億,50萬數位化工廠趕工不停歇。
在「雙11」影響力、平臺推動力、企業內生發展的需求下,今年,2000家產業帶首次參與此「雙11」。11月12日,天貓發布的《雙十一產業帶「回血」報告》顯示,「雙11」期間,產業帶總體成交額同比去年增加13.7倍,105個產業帶成交額過億元。其中,江蘇蘇州美妝產業帶等5省的10個產業帶成交額均超過10億元。
這份報告還顯示,廣東、浙江、福建、江蘇4省的產業帶數位化程度較高,顯示出更強的韌性和爆發力,率先打響了疫情後的「回血之戰」。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表示,從消費端數據看,消費形態持續多元化,帶動新業態的崛起,也促使產業帶的商家集中「回血」。從供給側看,產業帶的傳統商家跑步擁抱數位化,藉助阿里巴巴等電商平臺重塑生產要素資源和流程機制,為自身發展爭取新的空間。
與此同時,大量的線下商家也藉此「回血」。今年,有200多萬線下商家參與「雙11」,「囤券」成為熱點。11月7日晚,近百個火鍋商家聯合在李佳琦直播間推出「100抵200」的超級代金券,吸引百萬人在線圍觀,某火鍋店準備的40000份火鍋5秒售罄,被網友稱為「直播10分鐘,火鍋店生意爆滿1個月」。
中央財經委第七次會議則提出,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更多依託國內市場實現良性循環,明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方向,促進總供給和總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動態平衡。
銷售已是「網速」,售後別拖後腿
今年的一大亮點是直播。在天貓,超過3億多消費者觀看直播。不僅有李佳琦、薇婭等達人主播,諸多明星、老闆也進駐直播間變身主播。據介紹,今年「雙11」預售期間,淘寶直播每天開播場次同比去年增長超過50%,其中消費主力群體是90後和00後,尤其是00後在直播間的消費大漲389%。
紅豆集團運營團隊的主播每天直播12小時以上,尤其是在1日和11日兩個關鍵節點,都要到凌晨2點結束。據紅豆集團戰略發展部直播管理科科長王敏介紹,「雙11」當天紅豆男裝直播創下468萬元的銷售成績。「雙11」期間,南京市電商直播場次達9499場,累計觀看人數5899.6萬人,實現直播網絡零售額332億元。
作為一種具有較強互動性的銷售方式,疫情加速了直播的快速發展。與此同時,消費者投訴也逐漸增多。11月1日至11日18時,南京市12315熱線平臺接收到涉及「雙11」的投訴信息中,「直播+電商」的投訴舉報量較去年同期增長6倍,主要存在虛假宣傳、貨不對板、退換貨難、假冒偽劣、拖延發貨等問題。「新消費模式必將進一步激發消費潛能,拉動內需,但同時也需要加快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法規標準和監管機制,加強規範引導。」南京市消協有關人士稱。
從投訴品類來看,主要涉及通信產品、家用電器和計算機產品,而售後服務依舊是難題。南京市民劉小姐於今年6月初在某電商平臺上購買了松下一款掛燙機,沒想到機器出了問題,在客服指導下預約快遞上門取貨,經過近一個星期的維修等待後,被告知需要更換零件,而等零件還需要一兩周的時間。最終,在平臺方的協調下雙方達成退款。因此,當銷售端觸網已經成為常態後,依舊依靠線下維修的售後服務也亟待擁有5G般網速。以後,更考驗的是售後服務的速度。
本報記者 趙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