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現「書院生活」老傳統 文保景區「沉浸式」體驗 盤活文化遺產

2020-12-24 中國江蘇網

「劇本殺」玩家在祝大椿故居研讀劇本。

白天,一場關於傳統戲曲的「劇本殺」在清末老宅上演,打開了「省保」祝大椿故居的「新玩法」;晚上,「國保」東林書院燈火璀璨,人們穿著漢服穿梭於書院生活體驗中心,聽評彈、賞茶道。上個雙休日,兩個新投入運用的文商旅融合項目成為人氣「新地標」,進一步拉近了市民遊客與文保景區的距離。

祝大椿故居是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修復最完整的名人故居,如何盤活這處文化遺產,一直是梁溪區思考的問題。升級改造後的故居全新亮相,刷新了遊人對名人故居的傳統印象。行素堂內,數字媒體和感知互動的科技元素無處不在,方便遊客更好地解讀「祝大椿」;錫劇、古琴、崑曲等非遺演出輪番登場,讓無錫近代首位「紅頂商人」的宅子充滿了濃濃的藝術味;想要體驗民國時期人們的「吃喝玩樂」,還可到源昌號復古買辦商店裡,嘗一回當「米掌柜」的樂趣。

更令年輕人欣喜的是,祝大椿故居還引進了當下最潮流的「劇本殺」,遊戲式體驗讓這裡青春煥發。當天,一群年輕人已迫不及待換上民國服裝,投入了各自角色。「耳畔是嫋嫋崑曲,腳下是木質地板,手邊是民國家居,這是我玩過和場景最貼合的『劇本殺』。」穿著旗袍的美女玩家陸朦說。

東林書院夜遊評彈雅集。

和祝大椿故居一樣,東林書院也嘗試與社會機構、社會資本合作,增添文旅休閒項目,深度探索文保場所的保護和利用。昨晚,大運河文化生活節暨東林祈福文創周拉開帷幕,書院生活體驗中心也正式運營。經典誦讀、太極展演、評彈雅集、手作體驗、文創市集……融合了「學、賞、讀、養、食、創」六大內容的傳統文化盛會將在一周內精彩上演。

當中式園林和現代燈光技術相結合,「夜遊」東林也成為一種全新的遊園方式。記者見到,東林庵裡打造出了庭院茶座、親水平臺,人們在這裡飲茶休閒;原先較少開放的三公祠也成了手作體驗館,自主研發的品牌文創「狀元壺」等讓人愛不釋手;燕居廟的禮樂、尋樂處的香道、正心亭的古琴等表演現場,身著各色漢服的遊人徜徉其間,一秒穿越千年。「東林書院有14棟建築,之前有閒置的房間,書院生活體驗中心運營後,建築均充分利用起來。」東林書院管理中心主任榮駿炎說。

市文廣旅遊局相關人員表示,如今,無錫越來越多的文保景區或免費開放,或增加開放頻次,不斷放大文物價值,探索「沉浸式」文化體驗遊。「名人故居等場所本身自帶流量,也是文化品牌,關鍵看怎麼開發這些IP,讓遊客常看常新。」(陳菁菁 圖文報導)

相關焦點

  • 東林書院復現傳統文化 喝早茶、聽會講、讀經典、賞崑曲
    今天起至12月24日,第二屆大運河文化生活節暨東林祈福文創周在東林書院舉行。與此同時,東林書院生活體驗中心啟動試運營。這座地處大運河畔、無錫城中的千年古書院,在文商旅融合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當下,勇於創新,為公眾推開了一扇傳統文化生活體驗之門。
  • 襄陽唐城景區推出《唐·》文化沉浸式體驗項目
    襄陽唐城景區推出《唐·》文化沉浸式體驗項目遊客體驗唐文化 周鐵兵 攝中新網湖北新聞1月1日電 (何夢琴)襄陽盛世唐城景區《唐·》文化沉浸式體驗項目,1日起在唐城環殿面向遊客開啟試營業。遊客可以身著唐裝,聽唐樂,品唐食,賞唐舞,飲唐茶,身臨其境地去感受唐朝的生活與文化。遊客體驗唐文化 周鐵兵 攝自8月8日「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預約平臺開啟,截至2020年12月28日,唐城預約量超190萬人次,實際核銷入園近140萬人次,超去年同期客流量60萬人次,在湖北省400多家A級景區中名列前茅。
  • 唐韻古風,在襄陽盛世唐城景區沉浸式體驗《唐·》文化
    一段歷史創造一段文化,而文化的延續又彰顯了那段歷史。大唐文化絢麗華貴,氣韻非凡,從繁盛的歷史裡迸發而來,一直影響至今。2021年1月1日元旦起,襄陽盛世唐城景區《唐·》文化沉浸式體驗,在唐城環殿面向遊客開啟試營業。陽光麗日,天藍雲白,疾風吹不散遊人心中的熱情。
  • 浙江上演「博物館奇妙夜」 沉浸式體驗傳統文化
    王剛 攝6月8日晚,浙江省博物館推出「文瀾印象」沉浸式體驗活動。在夜色中,帶領民眾看琴棋書畫,品詩酒茶花,賞實景華服,體驗中國傳統文化。華服秀。童笑雨 攝活動體驗地為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該館舍坐落在西湖邊,為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築,擁有亭廊、池橋、假山疊石等景觀。館舍西側,為清朝皇帝行宮遺址和江南著名皇家藏書樓文瀾閣。華服秀。
  • 沉浸式業態:豐富遊客體驗 開拓發展空間
    全息互動投影、無人機表演、夜間光影秀……當前,在數位技術支撐下,各種沉浸式體驗如春雨入夜般滲透到演出場館、文化園區、旅遊景區等場所,拓展了遊客的體驗空間,成為當下備受關注的文旅消費內容之一。
  • 北京古詩小鎮開啟「大手拉小手」 沉浸式體驗傳統文化
    一群群身著古裝的孩子們在這裡學造紙、做糕點、做花燈……沉浸式遊戲的同時深度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習俗。2020「大手拉小手」是古詩小鎮今年即將推出的重點活動版塊。在新的一年裡,將會有來自中國傳統文化、民俗、古詩、音樂、表演、朗誦等各個領域的名家來到這裡為孩子們授課。這些名家也將會與古詩小鎮一起,打造更多的文化版塊,讓孩子們在遊玩的過程中,體驗到更多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文化。
  • 沉浸式業態有哪些特點?來了解一下
    全息互動投影、無人機表演、夜間光影秀……當前,在數位技術支撐下,各種沉浸式體驗如春雨入夜般滲透到演出場館、文化園區、旅遊景區等場所,拓展了遊客的體驗空間,成為當下備受關注的文旅消費內容之一。
  • 新奇 | 旅遊新玩法——沉浸式體驗
    讓遊客到草原上旅遊一次不是最成功的,讓遊客感受到自己在草原上生活過,才是沉浸式旅遊產品的最高評價。在其他部分的展覽中,觀眾同樣需要自己動手,感受沉浸式互動體驗的樂趣。在一般的觀念中,演出是在傳統的鏡框式舞臺上進行的,觀眾面對鏡框式舞臺,觀眾保持安靜,各自觀看舞臺上的演出內容。
  • 沉浸式體驗新場景 儼然是一個千億級市場!
    與過去在景區套上戲服當場拍照不同,在一套穿搭換裝的體驗流程下來,年輕人真的能夠找到沉浸其中的快樂。已經從傳統意義上的景點打卡,更多地轉變成對城市沉浸式的獨特體驗。五岔子大橋 圖片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據了解,成都市將開發一批彰顯成都生活美學的沉浸式、互動式、體驗式文商旅體融合發展的消費新場景,多維拓展,構建城市周末消費新場景;創意融合,建設旅遊消費新名片;點面延展,打造旅遊消費新空間;流量整合,提升文旅消費關注度。
  • 【文化旅遊】旅遊演藝分化,沉浸式娛樂興起
    【廣振按】「沉浸式娛樂」是個舶來品,主打劇情的場景體驗,利用新媒體技術與觀者產生互動,形成極具想像力的浸入式觀展體驗。「沉浸式娛樂」展現著數位藝術最為極致的一面,模糊了科學與藝術之間的邊界。這種通過光聲電、VR/AR/MR等現代科技手段,並附加創意的虛幻、科幻、夢幻性沉浸式娛樂體驗方式,已普遍應用於旅遊區,作為吃住行遊購娛之「遊和娛」的一種方式,甚至於在吃、住、購、行中也有探索實踐。事實上,沉浸式娛樂只是旅遊沉浸化體驗的一個點。
  • 沉浸式「實火」!沉浸式娛樂產品與案例分析
    利好政策不斷出臺沉浸式娛樂符合消費升級和文娛高質量發展要求,因此國家鼓勵沉浸式娛樂產業發展。2019年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鼓勵「發展基於5G、超高清、增強現實、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新一代沉浸式體驗性文化和旅遊消費內容」。
  • 沉浸式文旅體驗漸熱!北京首批推出16個文化旅遊體驗基地
    12月22日,16個具有代表性、創新性和市場號召力的文化旅遊資源場所被認定為北京市首批文化旅遊體驗基地,未來北京將打造100個文化旅遊體驗基地,助力沉浸式文旅體驗進一步普及。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文化旅遊體驗基地的認定意在將北京市豐富的文化供給資源和旅遊需求潛力有機結合起來,為廣大中外遊客切身體驗首都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提供更為多樣的、個性化的選擇和途徑,也為文旅企業的產品設計和服務提供更為豐富的素材和樣本。
  • 如何打造最極致的沉浸式娛樂體驗?
    隨著以影視劇、文學作品、網路遊戲、動漫為外延的「泛娛樂」文化概念日漸形成,基於熱門IP打造的沉浸式娛樂體驗逐漸成為文旅行業追逐的熱點。
  • 15條歷史街區開街 文化遺產古厝特色成為「福州元素」
    15條歷史街區開街 福州打造古厝品牌  書院巍巍,古榕掩翠;狀元古道,名人輩出;市民徜徉其間,如在畫中遊,如在史中醉……一條小小的街區,就聚集著鰲峰書院、全閩師範學堂、格致中學等諸多知名學府,這正是剛剛亮相的福州鰲峰坊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所呈現的景象。
  • 2020年度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景區(含古厝)專項資金開始申報
    福州市文化和旅遊局關於開展2020年度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景區(含古厝)專項資金申報工作的通知各縣(市)區文體旅局、福州高新區文旅局、市非遺保護中心: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是民族記憶的重要標識和歷史文化的活化石。
  • 盤活優秀傳統文化,潛移默化涵養幹部為政之德
    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政德培訓相融合,有助於我們堅定文化自信,領悟內涵道理,時刻秉持黨性、淨化內心、遵規守矩、為民擔當。」前來聆聽講座的日照學員張亞楠說。類似這樣的課堂場景,幾乎每天都會在政德中心上演。目的是汲取曲阜優秀傳統文化,緊跟時代潮流、結合時代特色,深入挖掘與創新,提升幹部的文化道德素質,鞏固幹部的政德教育成果。
  • 山東文旅成績單|文保非遺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齊魯擔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山東文旅系統著力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非遺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聚力融入重大國家戰略和重大文化工程。制定出臺《山東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方案》,組織編制《山東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建設保護規劃》《泰山文化保護傳承總體規劃》《微山湖保護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等,全面開展資源調查,認真謀劃推動重大工程、重大項目。東營市積極推進黃河三角洲文化生態保護區創建工作,編制完成《黃河三角洲文化生態保護區規劃綱要》。我省被列為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五個重點省份之一。
  • GIR沉浸式主題遊戲館正式開幕 打造沉浸式遊戲新體驗
    原標題:GIR沉浸式主題遊戲館正式開幕 打造沉浸式遊戲新體驗   2017年4月27日,GIR沉浸式主題遊戲館正式對外開放,GIR沉浸式遊戲體驗館坐落於上海市徐匯區東安路562號綠地繽紛城BM層W-BM04。
  • 沉浸式×文旅演藝 體驗經濟時代下的新命題
    與項目設備依靠最新尖端技術不同,做為景區最重要的「軟性」組成部分,文旅演藝是讓遊客最能直接感受景區文化內涵和強化體驗的最直接手段,因此,如何將沉浸式與演藝進行完美結合,無疑是體驗經濟時代下的全新命題,有極其巨大的想像空間。
  • 優秀傳統文化動畫片參與沉浸式光影展 助力東西方文化國際交流
    由《小康》雜誌社聯合北京國研互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聯合出品方共同主辦的「《時光·寶藏—對話達文西》沉浸式光影藝術展」在深圳市南山區歡樂海岸創展廣場開幕。此次光影展特別邀請了中國著名歌唱藝術家孫楠擔任愛心親善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