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動畫導演如何看兩岸動畫? 【專訪】臺灣原金動畫導演Vick Wang

2021-02-08 CIAFF

原文標題:專訪 | 近年對動畫產業的觀察——原金動畫導演Vick Wang

原金國際動畫Engine Studios是臺灣擅長3D動畫製作與投影互動藝術創作的工作團隊。致力於推動臺灣動畫產業與動畫長片,並由擁有豐富資歷,參與過許多跨國際合作的電視、電影、動畫製作的──王世偉Vick Wang 擔任總監與導演。此次TALKS請到了Vick導演,來與大家分享他在動畫產業的這幾年,對於整個動畫產業、原創動畫、華語動畫、未來動畫市場的看法。


採訪人(Q) /  TALKS說說

受訪人(A) /  王世偉(Vick Wang)

TALKS: Vick導演您好!謝謝您接受TALKS的訪問,請先和大家簡單地自我介紹好嗎?

Vick:我出生於臺中,18歲立志要成為廣告導演;如今卻成為動畫導演。這件事告訴了我一個人生道理——「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

在我努力邁向理想的過程當中,我曾在澳洲雪梨念平面設計學系,記得有一次上課老師說:「根據統計有70%的導演均來自於平面美術設計背景。」我聽了之後,心中著實的大感自己念對科系了!雖然不知老師所言是真是假。

學校畢業後在澳洲公司擔任平面設計師,因為響往計算機動畫,在雪梨工作二年後轉往紐約Pratt Institute 主修計算機繪圖,當時利用每個周末在學校圖書館看遍了歷年來的Siggraph 動畫。畢業後順利在紐約找到了動畫工作,期間擔任過模型、骨架、動畫師等工作,在紐約七年後終於回到臺灣,記得當時是1998年。

▲2002年Vick導演的短片作品《NOBO》

於 Siggraph Art Gallery 中展出

回臺北期間曾經在東森電視臺擔任動畫指導、在西基動畫公司擔任動畫導演、之後也自己成立過工作室,擔任過電影特效指導。最後終於決定定居臺北,和朋友共同成立動畫公司,也因懷有原創動畫夢,和夥伴們一邊接廣告賺錢,一邊作原創動畫燒錢。最後在所有的錢都燒得差不多了,感到前途茫茫之際,因原創的作品獲得注意並得到投資人資金挹注,共同成立了首映創意 SOFA Studio,也受股東們的推舉成了CEO執行長,莫名奇妙的變成了一位管理者。回想這段經歷前後整整有十年的光陰。

目前我在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系任教,同時仍持續堅守在動畫創作的崗位上,打造一個以說故事為核心的團隊一直是我的理想,便以導演身分共同創辦了原金動畫團隊:Engine Studios. 專注在原創動畫的開發,我自己也很驚訝團隊至今已經九歲了。


▲原金動畫 Engine Studios 環境

TALKS:導演在臺灣的動畫界多年了,我們可以看到臺灣有許多豐沛的創作能量,但是從創作到市場產業這端卻還是有遙遠的距離,導演怎麼看目前的動畫產業呢?

Vick:其實我在動畫產業工作多年後才悟出了一個道理——「創作和工作是兩碼事」。因為創作是一輩子的事,沒有退休,而且門坎不高,只要任何人想要創作,拿起紙和筆就可以做了,所以想要創作的人沒有理由不馬上行動;反之工作是非常目的導向,和市場及產業相關,即便是創意工作,也需要一個完整量化的團隊分工流程。

所以很多創作者在進入產業往往會感到挫折衝突,尤其是學校剛畢業的新鮮人,懷著滿腔的創作熱忱,進入一個團隊分工的流程中,瞬間會突然失去方向感。

在學校的環境中,我也常建議學生不要帶著商業導向的包袱做作品,反而可以更具實驗性的創作,實驗一下美術風格、述事邏輯、表演等,這是創作能量爆發的時期,需要好好把握,因為一旦進入了職場,服務市場或客戶的權重比例會遠高於發自內心的創作

雖然每年學校產出人才多,反觀目前產業的現狀,卻有一種人才需求大,但卻找不到合適人才的窘境,原因之一即是前述的觀念問題。


TALKS:動畫公司能夠在市場上生存下來就十分困難了,那麼又該如何靠著創作原創動畫安居樂業呢?能請導演和我們分享原金動畫的一些經驗嗎?

Vick:「安居樂業」的確令人嚮往,我對它的定義是——「當生活的節奏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不過用「驚濤駭浪」來形容我的原創動畫之路會比較貼切一點。記得我曾製作的一部動畫影集《MuMuHug》其中有一集,MuMu 抱著小浮冰漂流在大海之中,處境孤立無助,驚覺眼前有一塊大浮冰即將迎面撞上,它竭盡所能的努力滑水想要避開,但仍然被撞上了,幸好它及時跳上了大浮冰,沒有掉到海裡去。當它往上爬,才剛鬆了一口氣時,前方來了一座冰山,將大浮冰整個撞碎了,MuMu 就掉進海裡去了…

我想要說的是現實生活就是如此,當你漂流在汪洋大海中時,毋須自怨自艾,因為眼前可能有一塊大浮冰正在往你逼進,就算你被浮冰撞了,亦毋須大驚小怪,因為後方可能有一座更大的浮冰正等著撞上來。

走原創這條路原本就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我在過程中已經習慣在迷霧風浪中前進,也讓我習慣了以一種沉著的態度來面對眼前的每一個障礙,以平常心來克服解決問題,關關難過關關過,自然而然的會找到一種時時處在風浪中的平衡節奏在前進著。

在臺灣的現實環境中要靠原創動畫是很難生存的。你一定會問:那為什麼還要作呢?其道理在於「只要有一口氣在,有做就有機會。就有如掉到海裡的MuMu,只要有一口氣在,就有那麼一絲機會,讓海底的大鯨魚帶著它衝出水面,乘風破浪。


▲動畫影集《MuMuHug 姆姆抱抱》於法國MIPCOM影視展中授權超過八十個國家頻道播映

TALKS:有許多年輕的朋友對臺灣動畫的發展抱持著熱情,但卻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您覺得如果真的要促進動畫產業發展的話,這些朋友們要有什麼樣的努力,或是往什麼方向發展才會有幫助呢?

Vick:年輕的朋友應該趁年輕時到海外去闖一闖,將你的能量用在體驗不同的文化和生活。與其待在臺灣抱怨動畫產業的環境,還不如走出去挑戰一下自己的能耐,在海外工作生活的經驗會讓你用不同的視野高度來判斷自己未來想要走的路。或許到了一定的年紀你也會想要回到自己成長的地方,但你也會發現你已經不是以前那一個很容易滿足和抱怨的年輕人了。


TALKS:目前大陸的動畫/漫畫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這幾年都有很多新的嘗試和引起社會話題的作品出現,您覺得臺灣動畫是不是有機會也能乘著這樣的風氣一起成長呢?

Vick:我們常會擔心臺灣的人才外流,但是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臺灣陸續輸出了許多中高端人才到對岸,或許有人鎩羽而歸,有人存活了下來,這些人如果未來能在對岸的動畫產業中位居要角以至於發光發熱,反而是一種突破地域市場限制的成功模式。對於臺灣動畫的發展應該會有正面的效應,因為在一部動畫中的製作人、導演、編劇、製作總監及動畫指導等關鍵人才的養成,都是需要有長年不斷的機會及經驗累積,而對岸的產業能發展這麼迅速,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在大陸的市場環境中是禁得起不斷失敗經驗的累積,終將造就了成熟的人才和作品。

TALKS:《大魚海棠》這部動畫片剛在大陸上映,看到Vick導演也去電影院觀賞過了,能和我們分享一下這部電影之於整個華語動畫您有什麼樣的想法或心得嗎?

Vick:自《大聖歸來》和《大魚海棠》的票房成績來看,華語動畫絕對有機會和世界其他國家的動畫競爭,單以預算規模相較遠低於國際製作預算行情許多,即可看出華語動畫是以其主題原創性獲得在地觀眾的青睞,雖無法以一二部片來斷言,但是可以觀察到的是參與經歷製作這幾部動畫的動畫人才能力成長已今非昔比,不難想像他們的下一部片一定會更加成熟。另外在市場的觀察,相較已趨飽和的美國市場,華語觀眾市場是一個不斷在迅速成長的市場,將很快的成為世界電影的主流市場。

TALKS:原金動畫有一部動畫電影《LAQI》正在進行創作,之前曾在募資平臺公開過,想請問導演關於這部動畫電影談論的是什麼樣的內容呢?

Vick:LAQI 這個計劃已經醞釀有超過四年之久了,當時會選擇在募資平臺上公開計劃,是希望利用這樣的宣誓行動賦與自己和團隊一個勢在必行的壓力,承蒙大眾的支持,在嘖嘖平臺的募資計劃圓滿成功,雖然所募金額剛好全數作回饋商品給支持者們了,但其代表意義已經遠超過募資金額。

故事設定在一個遭人類棄守、資源耗盡的海島上,有一天和小女孩相依為命的父親突然消失了,小女孩帶著一個父親送給她的故障機器人如何在險悪的城市叢林中求生存的冒險故事。在旅程中小女孩領悟科技所帶來的生活不在掠奪消耗,而在如何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臺灣動畫長片《LAQI》曾在嘖嘖募資平臺發表上公開計劃

▲《LAQI》於嘖嘖募資平臺的募資回饋項目

TALKS:導演有希望《LAQI》這部作品能夠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或是能有什麼樣的影響嗎?什麼時候《LAQI》會與大家見面呢?

Vick:LAQI 目前正在前制階段,故事和美術均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我期望這部作品能夠有機會在大屏幕和大家見面,很單純的希望能做一部我們自己團隊和臺灣觀眾都會喜歡看的電影,若能達到此一目標就很不容易了。

TALKS:非常謝謝能和導演有這次的訪談,最後,請導演給正在努力創作、學習、嘗試中的動畫朋友們一些方向或鼓勵好嗎?

Vick:走在夜市中,你會看到有些攤位門庭若市;有些則冷冷清清的。你也會發現這些大排長龍的攤位通常只專心賣一種料理。從夜市的例子來看,許多攤販是隨波逐流,見雞排好賣就跟著賣雞排,反正如果生意不好,明天可以改賣蚵仔面線,再賣不好就換臭豆腐賣賣看;反觀能成為夜市中招牌老店的是那些堅持的人,帶著職人精神,而且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每當我迷惘動搖時,我常反問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己專長是什麼?我走動畫這條路的初衷為何?當你認識自己之後,便不會看別人經營咖啡店感覺很浪漫也跟著跑去開一家咖啡店了。

其實每一個行業都辛苦,光靠興趣和熱情支撐是不夠的,「專注」才能讓你心無旁騖的一步步往目標前進。


文章內容授權轉載自:@TALKS說說

http://www.studio2talks.com/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事先獲得授權並註明出處

投稿郵箱:ciaff@sina.com

— 獨立思考,趣味表達 —

相關焦點

  • 【專訪】謝文明 臺灣獨立動畫導演,恐怖之下的人性觀察
    臺灣動畫從70年代開始從替美國及日本代工中得到經驗,90年代後一直在發掘臺灣本土的獨立動畫,像臺灣的動畫導演石昌傑、史明輝、謝文明等一批獨立動畫導演
  • 臺灣動畫導演莊絢淳《媽祖巡福》動畫看媽祖繞境
    華夏經緯網4月1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疫情席捲全球,讓大眾陷入沉重的低氣壓。但在動畫導演莊絢淳的短片《媽祖巡福》中,卻能得到媽祖帶來的正向力量。(莊絢淳提供)莊絢淳表示,自己與動畫師黃宏翔抱著「為世界祈福」、「今年會更好」的想法,自年初開始合作製作《媽祖巡福》,「沒想到疫情在1月就開始失控,在大家都非常沮喪低迷的時刻,希望以動畫傳達溫暖與幸福,療愈別人並為黑暗帶來光芒。」《媽祖巡福》由擲因為它揭開序幕,藉由筊杯開啟層層機關。
  • 從廚師到動畫導演的十五年 | 專訪七靈石動畫龔震華
    那麼,如何才能從一名廚師,成長為一名動畫導演呢?一 學廚師,還是學動畫?「每一個人,偶爾應該拿自己的18歲來問問自己,你是當初想活的樣子嗎?」白巖松在一刻talks裡如是說。2003年,龔震華19歲,去往日本,開始動畫生涯。 一晃15年了,龔震華還在動畫行業裡兜兜轉轉。
  • 57屆金馬獎-對動畫的野心,臺導演耗上億打造3D動畫《廢棄之城》
    曾執導《藍色大門》獲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提名的臺灣導演易智言耗資上億臺幣,花費13年的時間製作3D動畫電影《廢棄之城》,入圍第57屆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在近年中國大陸,韓國動畫崛起,日本則以《鬼滅之刃》證明其動畫仍有廣大影響力之時,臺灣動畫在技術和形式上的再突破。
  • 專訪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導演談動畫劇本創作
    第二屆臺中國際動畫影展「焦點導演」板塊特邀俄羅斯動畫導演康斯坦丁·布朗茲於2016年10月19日在亞洲大學進行了一場特別講座,與到場的學子分享了自己的動畫劇本創作經驗。比賽中,大家都會犯的錯誤,不僅僅是臺灣的學生,而是全世界的學生都會犯的錯誤是——不懂今天做這部動畫的目的是什麼,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結果。不知道我今天做了這樣一部動畫,希望觀眾能有什麼樣的情感反映。從電影學來說,這是創作者在電影製作中的目的。電影上的畫面在動,但是目的是什麼,但是如何與觀眾互動的方式很有限,可以讓觀眾感同身受,讓觀眾驚訝,讓觀眾發笑。
  • 《一人之下》動畫導演王昕專訪(一)——從廚師到動畫導演
    而這麼犀利的動畫作品的總導演便是來自繪夢動畫的王昕,同時他也是另一部剛剛完結的國產人氣動畫《一人之下》的導演,這次我們就採訪了王昕導演,跟他聊聊關於這兩部作品的製作以及對國產動畫的一些看法。王昕:繪夢動畫創立成員之一,動畫導演,主要參與作品有《我為歌狂》《咕嚕先生》《外灘520》《Bravo東東》《幸福小鎮》《死靈編碼》《端腦》《狐妖小紅娘》《靈域》《一人之下》等。——首先能不能請王昕導演先簡單介紹下自己的從業經歷?
  • 情報Talk.06丨專訪資深影評人、臺灣電影節評委焚紙樓:動畫是我的妻子,電影是我的情婦
    今天,情報姬團隊有幸請到樓叔做客我們專訪欄目,和大家聊一聊他成為職業影評人的經歷,兩岸對於動畫與電影的不同看法,以及有沒有什麼經驗可以給予以後想從事文字工作的讀者朋友們。情報姬:您好樓叔,先和我們情報姬的讀者們打個招呼,介紹下自己吧。
  • 離開繪夢,再造花原,專訪《狐妖小紅娘》動畫導演王昕 | 雷報
    動畫版於2015年6月上線,至今也已走過5年時光,成為了國產原創IP的經典之作。近日,雷報【微信:leinewspaper +關注】與花原文化董事長、《狐妖小紅娘》系列動畫導演王昕對話,就長線IP開發過程中的技術升級和團隊成長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在王昕導演看來,「求變」是長線動漫IP開發中較為關鍵的一點。
  • 我們為中國青年動畫導演準備了一個特別的論壇!
    (點擊可看大圖)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動漫節中國青年動畫導演論壇
  • 動畫導演羊廷牧專訪(一):做動畫的理科生
    不過當時只是作為一個興趣愛好,和周圍的人一樣覺得動漫都是給小孩子看的,甚至後來覺得容易玩物喪志,還把家裡的幾十本漫畫送給了別人(笑)。到了高中之後,我先是看了貞本義行的《EVA》(《新世紀福音戰士》)漫畫,之後又看了它的動畫,感到十分震驚,因為複雜程度早已超出小孩子能理解的範圍。
  • 專訪動畫短片《深淵》導演潘芊羽
    本期採訪的導演是入圍FIRST最佳動畫短片的導演潘芊羽。
  • 專訪《霧山五行》導演林魂:一部水墨動畫是如何「肝」出來的?
    後來,主力製作人人數增長了一倍——增長至6個人了,他們還給工作室的貓新增了一個動畫監製的職位,因為它沒事時總在辦公區溜達「監督」大家工作。而關注下片尾曲中的職員表,差不多每個職位都有導演林魂的身影。二是因為我們可以從這部動畫的畫面、設計 、動作戲中看出工作室的用心,《霧山五行》能獲得豆瓣9.0高分,得到王思聰等人推薦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於它的打鬥戲與畫風。
  • 低調定格動畫導演counter656,憑藉《妙趣橫生的間諜之路》獲頒...
    原標題:低調定格動畫導演counter656,憑藉《妙趣橫生的間諜之路》獲頒金秒獎「最佳動畫短視頻」2019年1月22日,由西瓜視頻主辦、中國首個新媒體短視頻獎項「金秒獎」2018年第四季度頒獎禮暨年終盛典在廈門圓滿落幕。
  • 從歐美動畫到中國動畫,再到日本動畫——上海MCC原畫師張鵬專訪(上)
    封面: 上海MCC-張鵬正在檢查原畫歡迎置頂Anitama訂閱號~另外這次訪談還特地採訪了一下上海MCC的主力原畫師張鵬。上海MCC參與原畫的作品裡經常能看到他的名字。他從歐美動畫做到國產動畫,再從國產動畫做到日本動畫,期間也接觸過flash動畫,15餘年行業老手,經歷非常豐富。接下來兩期,我們來聽聽他的經歷以及對動畫工作的想法。——首先老規矩想問一下是什麼原因開始學動畫,進入動畫行業的呢?張:這個說起來非常不好意思,當初是因為我不太好學(笑),平時就喜歡塗塗畫畫的。
  • 影響世界電影人的動畫導演——今敏,魅力何在?|丸山正雄 * 宋欣穎
    丸山正雄是日本動畫領域的重要人物,也是今敏導演多年來的老搭檔。宋欣穎執導了臺灣第一部在國際上獲得盛讚的原創動畫電影《幸福路上》 (2017),同時她本人也是今敏導演的資深粉絲。來看看兩位怎麼說。採訪·撰文:麥倉正樹 編輯:原裡實(CINRA, Inc.)
  • 動畫人的盛會!第二屆中國青年動畫導演論壇終於要來了!-7.GAME
    》,還有未來即將上映的定格動畫電影《Missing Link》等。在動畫裡,角色動畫和特效動畫都離不開動畫師背後付出的努力,比如飄起的樹葉和落下的石頭,這一段就是徐寧精益求精的一幀幀調試。同時Trevor先生也是紐西蘭區域廣播協會創始人兼主席; 亞洲青年動漫大賽中國區董事會成員; 紐西蘭生命之道Lifeway Trust信託基金創辦人,紐西蘭生命之道Lifeway Trust動畫學院董事;北京國際版權保護聯盟創始會員。
  • 「貓爺」探案版國風動畫如何煉成|《大理寺日誌》導演專訪
    「原吏部尚書薛胥、太常寺丞李司、工部侍郎張良稷等,舊從亂黨,協叛臣琅琊王李衝,屢抗王師,委質賊庭,大逆不道。今將其一干人等,於厚載門外,當眾問斬,以正刑名。」 《大理寺日誌》動畫一開篇,便是一場公開行刑。隨即,激昂女聲歌唱的主題曲奏響——「明月照長空,倒映神州萬象重重;暗夜之中影攢動,轉瞬風起雲湧。」
  • 臺灣漫畫《諸葛四郎》改編動畫電影《英雄的英雄》大秀英雄魅力
    華夏經緯網6月16日訊:據臺灣「工商」報導,安錫國際動畫影展雖因疫情在今年取消實體活動,但媒合活動仍在線不打烊。改編自已故漫畫家葉宏甲作品《諸葛四郎》的動畫電影《英雄的英雄》,今年也加入動畫媒合單元,在國際舞臺一展英雄的氣魄。
  • 2020中國青年動畫電影周第三屆中國青年動畫導演論壇!動畫人的盛會來了!!!
    第三屆中國青年動畫導演論壇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動漫節· 中國青年動畫導演論壇活動將於2020年9月27日在中國青年動畫電影孵化基地(杭州藝創小鎮)舉行,邀請國內新銳的動畫導演、製片人、動畫專業人士、行業媒體等現場分享心得感悟和產業內探討,並與現場專業觀眾面對面交流互動,在論壇中還將發布青年動畫導演的最新作品,為動畫行業發聲,
  • 第55屆臺灣金馬獎動畫類獲獎作品公布!
    就在剛剛,第55屆臺灣金馬獎的獲獎名單正式公布!小趴為大家整理好了動畫類獲獎作品,一起來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