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敏和趙本山這對小品界的黃金搭檔因為利益分道揚鑣,不過並沒有給小品界帶來什麼損失,宋丹丹和趙本山的組合更是將小品的喜劇性推向了一個更高的高度。
遺憾的是高秀敏英年早逝,帶著一份怨氣和遺憾早早離開了人世,沒能完成自己熱愛的未了事業,也未能嫁給自己心愛的人。而她心愛的人因為愧疚回到了原配身邊;為了事業,和自己的「仇家」聯手做起了事業。
01
高秀敏,1959年,出生在吉林省松原市扶餘市的四滿鄉,家裡兄弟姊妹多,母親因為懷她時營養跟不上,她生下來很瘦,但給到她一副嘹亮的好嗓子,有「小郭蘭英」的雅號。
高秀敏自幼喜歡二人轉。
1974年,高秀敏到當地的民間團體唱二人轉。
1977年,市區煉油廠宣傳隊找演員,她演唱了一首《繡金匾》被廠長認可,正式進廠,順利「跳農門」。
1978年,高秀敏想考正規的文藝團,因太瘦沒被錄取。
因已經到了成家的年齡,她不得不遵循當地人的習慣,結婚生子。
生完孩子後,她的身體漸漸豐滿起來,她再次報考劇團,被扶餘市民間藝術團錄取。
人生,只要有一份堅持,達成心願或許不是什麼難事。
何慶魁也有著這樣一份執著。
何慶魁,1948年出生於吉林省松原市扶餘市,曾經是松花江上的一名漁民,後來任吉林省東遼縣文化局創作室專職編劇,1992年辭職,從事劇本創作。1990年正式開始小品和影視劇創作。
曾經,何慶魁在農村靠打魚、賣菜為生,只有初中文化,但喜歡寫點二人轉,在十裡八鄉還算是個文化人,但命運不濟,40歲的他還在打魚、賣菜。唯一的變化就是已經結婚,妻子叫張豔茹,下鄉知青,已經有三個孩子。
婚後,張豔茹為了支持何慶魁寫作,在菜市場賣菜,是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這樣,才保障了何慶魁一直堅持劇本創作。
那時,何慶魁寫得多,被用的少,但妻子從來沒有埋怨過他,他很感激妻子。
甚至在他自己都質疑自己的能力的時候,妻子還給他打氣:「我嫁給你就是看中你的才華。」
他的確是個人才,只是生不逢時。
高秀敏在扶餘市民間藝術團當副團長後,想和他合作,每個劇本首演給他200元,問他願不願意。這樣的好事砸中他,他哪有不樂意的,立馬答應下來。
其實,高秀敏15歲就認識何慶魁,但兩人並無交集,因一次高秀敏在菜場和何慶魁相遇,兩人寒暄時,聊到小品,何慶魁問高秀敏可不可以推薦一下他寫的劇本《誰娶誰》,高秀敏答應了,她親自主演了《誰娶誰》。雖說劇團很多人反對,但高秀敏堅持要演。
沒想到參加比賽,獲得吉林省文藝匯報一等獎。
何慶魁一下成了知名人士,被東遼縣劇團聘請為小品作者。
高秀敏和何慶魁合作十分默契,兩人名氣越來越大,後被吉林省曲藝團挖走。何慶魁寫出了小品《包袱》。
小品《包袱》,由高秀敏主演並參加深圳舉辦的全國小品大賽。一舉拿下金牌。他倆走向了全國。
1992年,高秀敏乾脆辭職了,幹個體戶演員。何慶魁也隨之辭職。
高秀敏有何慶魁給她寫劇本,所以,她心裡充滿底氣。
高秀敏很貪吃,吃了何慶魁的「劇本」,還想將何慶魁收編。
人的本性是充滿貪念的,若沒有自制力,就會任意發展,甚至失控。
高秀敏是個敢想敢做的人,她心中燃起了對何慶魁的愛,所以,她先行一步,1991年,和老公李雲啟離婚。
02
高秀敏直抵目標,她向何慶魁示愛了。
其實,何慶魁早就離不開高秀敏,高秀敏仿佛就是他的精神靈魂,讓他生命得到重生。
一個追求藝術的人,心靈有時候就是一個小孩,他對身邊喜歡的人和事物有一種依賴性,何慶魁覺得高秀敏就是他生命中的那個人。
兩人一拍即合,曖昧了。
何慶魁和高秀敏偷偷摸摸玩起地下情,真情且浪漫。
在深圳演出期間,兩人逛街,高秀敏穿著一雙紅色高跟鞋,結果吃不消,想買雙拖鞋,進店一看,嫌貴,兩人出來就互換了鞋。
何慶魁穿著高秀敏的高跟鞋走在大街上,樣子酷似《我的野蠻女友》中的橋段,讓路人笑得前仰後合。
此時的他倆是幸福的,忘記了一切煩惱和羈絆。
但,人終歸要面對現實,高秀敏的離婚是衝著何慶魁來到,何慶魁雖然也離不開火辣且渾身都是戲的高秀敏,但想到曾經和自己相依為命的妻子,便五味雜陳,覺得愧對妻子和孩子。
在極度的掙扎中,最終,他還是決定放棄糟糠之妻,遵從內心的想法。
婚姻中,男人的決絕比女人無情得多。
他對妻子說:「我已經離不開秀敏了,我們離婚吧。」
張豔茹望著眼前這個熟悉男人此刻覺得似乎很陌生,因為她一直沉浸在分享丈夫成功的喜悅裡,何曾想,這個昔日自己愛他如今的男人也會變成陳世美呢?
她口氣決絕地回答:「不可能。不過,你心不在這了,你可以走了。」
何慶魁對孩子們說:「我寫了半輩子,想成功,只有高秀敏能幫到我。」
1993年,兩個野鴛鴦同居了,像夫妻一樣同進同出,和和美美12年。
期間,高秀敏還和何慶魁一起去看張豔茹和孩子。
高秀敏叫張豔茹嫂子,並給孩子們帶了禮物,走時給張豔茹留下幾萬塊錢。
本想給高秀敏難堪的張豔茹心軟了,甚至想成全他倆。
1995年,張豔茹向何慶魁提出離婚,這次何慶魁哭了「我對不起你,讓你吃苦受累,我給不了你什麼,但我不能連你想要的婚姻都不給呀,我不和你離婚。」
當一個人處於弱勢,不管你想與不想,事情都很難按你的意願為走向。
張豔茹在老公和高秀敏之間扮演著一種尷尬的角色,她擁有婚姻,高秀敏佔有愛情。
高秀敏在這場情感裡會是贏家嗎?
03
1998年,高秀敏、何慶魁和趙本山聯手。趙本山的名氣,何慶魁的劇本,真可謂如虎添翼。
何慶魁寫了小品,由高秀敏、趙本山、範偉主演,榮登央視春晚,並獲得晚會二等獎。
之後,何慶魁、高秀敏、趙本山形成了中國小品界「鐵三角」,一個個膾炙人口的小品推出:《賣拐》、《賣車》和《心病》連續榮登央視春晚。
高秀敏和趙本山成了小品界的黃金搭檔,何慶魁的創作達到了他人生的巔峰。
他為趙本山寫了電視劇《劉老根》劇本。
愉快的合作,越來越不分彼此,情到深處容易高估自己。
特別是高秀敏,認為趙本山可以遷就她所做的任何事,但她錯了。
一次她請趙本山出演一場演唱會,趙本山去了,給她撐足了場面,但20萬的出場費一分沒少拿,高秀敏又覺得很沒面子,心裡種下一根刺。
2003年,央視春晚節目進入審核階段,不巧的是高秀敏一個姐們有一場演出,但主演突然有事撂了挑子。若不演,姐們就會面臨40萬的賠償。
姐們打電話給高秀敏,希望她趕去救場子,高秀敏二話沒說,去了。
恰巧這邊第二天節目過審,雖然高秀敏趕回來了,但由於節目排練不熟練,審核不太順利,趙本山大為光火,衝高秀敏劈頭蓋腦一頓罵,高秀敏哪肯受這種窩囊氣,積累已久的怨氣此刻爆發。兩人發生激烈的爭吵,高秀敏還放下狠話:「我就這樣,愛用不用,看不慣拉倒。」
2004年,在央視春晚演了《送水工》之後,兩人再無交集。其實,這個小品趙本山原本邀請的是宋丹丹,因宋丹丹有事,趙本山才勉為其難請高秀敏合作。
自此,「鐵三角」分道揚鑣,還原了原來的模式。
何慶魁肯定是唯高秀敏馬首是瞻,他幫助高秀敏再創輝煌,由高秀敏投資並主演,何慶魁編劇的《聖水湖畔》大火。
他倆本想乘勝追擊,但突如其來的變故,擊垮了何慶魁。
可嘆:樂極生悲。
2005年8月的一天,何慶魁的大兒子遭遇車禍不治身亡,10天後高秀敏突發心臟病猝死。
善良的張豔茹做出了驚人之舉,她讓二兒子趕到長春給高秀敏披麻戴孝,自己在家給高秀敏設靈堂祭拜高秀敏。
兩個女人的恩恩怨怨一筆勾銷,何慶魁回到了張豔茹的身邊。
這種結局,對於張豔茹不知道是喜是憂,對高秀敏更不知道如何評說。
只是何慶魁兌現了對張豔茹的承諾:成功後,回到她和孩子身邊。
高秀敏死後,何慶魁和趙本山又開始了新一輪合作,4年之後,《鄉村愛情3》搬上熒幕,兩個男人為了利益和共同的情趣冰釋前嫌,並成為老朋友。
04
往事如煙,隨風而逝。
每個人的一生,或許有他固有的軌跡,強求不來的。
但,只要努力了,一切交給時間便可以。
這則故事中的張豔茹,或許演的就是人生中的一個配角,但她無怨無悔,逆來順受,直到生命終結。
據說,張豔茹臨終時,是躺在何慶魁懷裡笑著安詳離世的。這就足夠。
而高秀敏,事業未了,情未了,但短暫的生命也活得足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