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慣了趙本山在春晚的小品,感覺沒有了他,便少了一分樂趣,但沒有了何慶魁,又感覺趙本山的小品沒有了那點味道,甚至缺少了靈魂。
趙本山在春晚大放光彩的那幾年,何慶魁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在那段時間,趙本山的很多出名的小品都出自何慶魁之手。可以說沒有何慶魁就沒有如今的趙本山,是他一步步把趙本山推上榮耀的。
何慶魁被國家評定為一級編劇,更有「鬼才編劇」之稱。就連他自己也毫不謙虛地說:「其實我就是趙本山背後的男人」。
可是就是這麼一個有才華的人,他的感情卻很奇怪,到死糾纏不休,讓人費解。和前妻存在名分,又和女友同居在一起,三人都了解對方的存在,卻又都默認這種局面,就這麼不明不白的生活,是真愛還是另有所圖,是暗中較勁還是守護最後的底線,對於他的這段感情是該祝福還是該諷刺?讓人很難說清。最為奇怪的是子女也默認這種關係的存在。問世間情為何物?這一刻卻也難說出幾分道理。
如果真要總結可能就是腳踏兩條船的惡果吧。
20年懷才不遇,20年貧困潦倒,20年的相濡以沫不離不棄。
那時候何慶魁在家沒事,父親便央求村裡劇團團長讓兒子何慶魁去跟隨劇團演出。只是沒想到學習不好,幹農活不行的何慶魁卻喜歡上了文藝創作。
從此何慶魁便開始研究劇本,也改變了他的人生之路,只是他的才華因一人而起,卻又因一人而斷,從此他陷入了一段糾纏不清的感情裡。在這段感情裡,他左右不定卻又難捨難分,了解過後,我們不批判他們之間的情感,因為這段感情「很奇怪」,明明不為光彩,卻又參雜著一股同情。只是陷入這麼一段複雜的感情中,終究是讓他一生無法釋懷……
那一年何慶魁到了婚嫁的年齡認識了下鄉知青張豔茹,張豔茹被她的才氣所吸引,一眼便認準了他,在張豔茹在心裡何慶魁才華橫溢,以後早晚會出人頭地。
儘管很多人不看好這段感情,覺得何慶魁一無所有,窮得叮噹響,張豔茹跟著她沒有前途要吃一輩子苦的,但張豔茹依然放棄了返城的機會,不顧一切留下來與何慶魁結了婚,那一刻很多人替張豔茹感到不值。
結婚後何慶魁生活的很清貧,生活上很拮据,基本沒過上好日子,但是張豔茹卻很知足,給他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生活貧困但是還算圓滿。
對於何慶魁來說他的一生屬於厚積薄發,前半生基本靠打魚和寫稿子度過,這樣的生活,讓他熬了20年,這期間他和孩子過的艱苦而又平凡。糟糠之妻張豔茹陪她度過了最為艱難的時刻,在人生低谷中總是默默地鼓勵著他,為她打氣加油,沒有妻子的陪伴,何慶魁是堅持不下去的。
1986年,隨著政策的改變張豔茹有了知青返鄉的機會,便帶著一家五口人去了扶餘縣城生活。離開了農村,沒有工作的一家人更是生活的揭不開鍋,張豔茹不想打斷何慶魁的寫作夢想,她撐起了這個家裡的所有生計。每天跑到郊外裝上滿滿兩袋菜,推到十幾裡外的菜市場賣菜,餓的時候吃半個饅頭,喝點水就過去了,剩下的一半下一頓留著吃,有時候一天只吃一頓飯,期間嗓子都不知道喊啞了多少次。
20年的寫作生涯至今一事無成,妻子和孩子還跟著忍飢挨餓,何慶魁心裡很不是滋味,有一天晚上,寫著寫著他突然哭了
「豔茹,我對不起你和孩子,這都大半輩子了,我還是一事無成,可能我就不是寫稿子的料」
看著一個錚錚男兒,也被生活所困,如今竟被逼得留下了眼淚,面前這個男人絕望的樣子張豔茹也哭了她安慰道:
「慶魁,無論別人怎樣說你,但在我心裡,你就是個才子,當初我嫁給你就是看上了你有才,家裡再苦、再窮有我頂著,你不能放棄,不能絕望啊!"
天才都是歷經磨難後才出現的,當撐過了那段最難熬的日子,那麼離成功就不遠了。
在何慶魁人生貧困潦倒時,一個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從此他扶搖直上,作品頻頻出現在央視舞臺,而且每一次的出現,都受到了萬人的掌聲。
1989年,有一天何慶魁幫著張豔茹去賣菜,正好讓高秀敏碰到,她看到何慶魁大冷天凍得直哆嗦,有點心疼,怪可憐的,就找了機會對何慶魁說「你寫節目寫的那麼好,你也給我們劇團寫一個吧,然後我們給你200塊錢首演費。」聽到這話何慶魁心動了,200塊錢啊,夠賣幾個月菜了,關鍵終於主動有人出錢要稿子了。於是何慶魁馬上答應了,回到家他就開始搞創作。
高秀敏其實很久以前就認識何慶魁,兩人以前在一個演出隊呆過,那時候何秀敏才15歲,何慶魁26歲。如今的高秀敏已經從當初的小姑娘成長為扶餘藝術團副團長,所以才打算幫一下當初的「老何大哥」
何慶魁寫了一個《誰娶誰》的劇本信心滿滿的去了扶餘民間藝術團,結果人家隨便看了兩眼便當場被退了稿。
這可急壞了何慶魁,他不甘心就找到了高秀敏,高秀敏認真的看了一遍劇本,她認為這是是一部好的作品,現實而又充滿樂趣,所以她力排眾議,堅持接下何慶魁的稿子,並且親自上臺參與表演。
高秀敏慧眼識珠,憑藉這部《誰娶誰》獲得了當年全省的文藝匯演一等獎。因為這一次的成績,何慶魁的作品得到了肯定,20年的貧困生活一朝遇伯樂而扶搖直上。從此之後,何慶魁徹底開始了逆襲人生,總算熬出了頭,看見了希望。
有了名氣,何慶魁被東遼縣聘為戲劇創編室專職編劇。
一朝成名,遇到知音伯樂,感情卻成了現實中的「陳世美」,左右為難。
20年的寫作得不到認可,20年的生活的清貧也一朝改變,對於高秀敏他心裡充滿了感激之情。隨著兩人之間的不斷合作,在藝術上高秀敏成了何慶魁的知音伯樂,有共同的語言和想法,慢慢地當初的感激之情又迅速升溫,發生了質變。
1989年春節前,吉林電視臺邀請高秀敏去錄製春節節目,給了她一個劇本。但高秀敏看了很不滿意,決定推薦何慶魁寫的的作品《雙送禮》
為了磨合這個作品,兩人一起住在老幹部局招待所裡,門挨門朝夕相處生活了3個月。
正是三個月的朝夕相處,兩人志同道合,相互欣賞,最終還是踏出了被世俗所不允許的那一步,也徹底將兩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正式走入了彼此的生活。
1992年,何慶魁策劃與撰寫了小品《包袱》,憑藉這一部作品,何慶魁火了,名聲走向了全中國,這部作品在當時中國31家電視臺聯合舉辦的小品大賽上獲得了一等獎。而作品的主演就是高秀敏,因此高秀敏也一舉成名,兩人感情也在不斷升溫,何慶魁成了高秀敏的私人編輯。這一年,高秀敏與丈夫李雲啟離了婚。
20年寫作無人知,一戰成名百人賀。
不少小品界的人紛紛找到何慶魁要劇本,寫段子。丈夫的作品如此受人喜歡,忙得不可開交,張豔茹還是頭一回見,內心替何慶魁高興的同時也看到苦日子終於到頭了。雖然何慶魁每天忙忙碌碌,整天看不到丈夫的身影,但張豔茹心裡還是美滋滋的。只是這個傻女人絲毫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婚姻已經出現了裂痕。
那一天,深秋的氣息已經快要離去,晚上12點也顯得有些清冷,忙碌的何慶魁這個時候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來,張豔茹伺候著何慶魁為他打水洗漱。之後何慶魁便躺在床上輕輕地說了一句:"豔茹,我們離婚吧,我離不開秀敏!"然後便睡去。聽到這話張豔茹身體一顫,使勁地搖晃著何慶魁的身體,想要問個原因,沒想到何慶魁睡得「太沉」怎麼也不願「醒來」,是不敢面對,還是真的睡得太沉我們不得而知。可是那一晚張豔茹心裡五味雜全,呆呆在在床頭坐了一夜,往事的相濡以沫,清貧困潦倒的生活又一次次浮現在腦海中……
第二天早晨,張豔茹等到孩子離開後,問道何慶魁:"你昨晚說的話是實心的嗎?你咋能這樣待我和孩子們呢?"
何慶魁低著頭抽著悶煙不敢直視張豔茹的面容,沉聲道:豔茹,我對不起你和孩子,可我實在離不開她。我們離婚吧!"
此時的張豔茹如五雷轟頂,身體踉蹌了一下,情緒當時崩潰,她不明白多年的相依為命為什麼何慶魁會說出這種話,她接受不了,跑到廚房大聲地哭了出來。
從此何慶魁很少回到這個家,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時而回到家何慶魁也總是要提出離婚的事,他總說到,高秀敏為了他什麼都可以捨棄,自己的事業離不開她,他必須和高秀敏走在一起。每次張豔茹都表示不理解,整日沉浸在悲傷之中。
幾個月後何慶回又一次回到家,三個孩子們知道家裡的事以後,跪在了何慶魁的面前,希望爸爸能留下來,不要拋棄媽媽和家庭。
愧對孩子的何慶魁甚至不敢直視孩子們那滿帶淚花的面容,他別過臉狠心說了這樣一句話:"你爸寫了快一輩子了,好不容易才看見一點希望。只有高秀敏才能讓爸成功,等爸成功了,會回來的。"
張豔茹不知道接下來的生活該怎麼過,孩子們又該承受怎樣的壓力。
第二年,有一天張豔茹在電視上看到了《包袱》他為自己丈夫的才華而驕傲,同時他又看到了高秀敏的演技神採飛揚,本是看到高秀敏心裡抓狂的她此時竟然不由得笑了出來,之後她又看到了丈夫何慶魁領獎時的容貌,筆直的西裝,精神的面容,似乎不再是和自己在一起時的消瘦,滄桑,萎靡的何慶魁。也許那一刻她想通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心裡似乎對高秀敏的恨意減輕了不少。
第二天她讓孩子們把何慶魁叫回家,一家人又圍在了一起吃飯,只是這頓飯卻沒有往日的溫馨,孩子們不想搭理自己父親,一句話沒說。張豔茹也沒有多說幾句話,全程顯得悲傷,飯到中途張豔茹對何慶魁說到:
「何慶魁,你走吧!我就當你是一匹野馬,什麼時候想回來隨你的便。你可以和高秀敏在一起,但我永遠不會同意離婚的!我要守著這個家,守著孩子們!"
此時的孩子們聽了以後,上前勸說著媽媽不要放手,這一放手家就算真的散了。只是張豔茹卻慈愛地看著孩子們說到:
「你爸的心不在這裡,媽沒什麼文化,會拖你爸後腿的。我的脾氣硬,你們就別勸了。」
這一刻何慶魁呆住了,在他心裡充滿了愧疚。
這頓飯如同昨日發生一般,清晰可見,在張豔茹以後在一次採訪中透露「一想起那天的情景,她的心總是隱隱作痛。」
從張豔茹這段感情中跳脫出來的何慶魁,從此便和高秀敏住在了一起,而兩人之間的關係難道真的能和張豔茹劃得清嗎?不盡然……
張豔茹沒有離婚,三人就這樣奇妙的關係僵持著,無奈而又離奇。
那一年張豔茹過的異常悽慘,也離開了當初文化局分給何慶魁的房子,生活慘澹迫使三個孩子未能好好完成學業被迫陸續退學。
有一年何慶魁打電話給張豔茹,讓兒子何樹成到長春,那一年何慶魁給兒子買了衣服,手錶,領著孩子逛了商場,極力想彌補這些年的虧欠。臨走時他給了兒子一萬元,讓他交給張豔茹。
不久後何慶魁和高秀敏一起回到了家裡,這一次高秀敏給每個孩子都帶了禮物,還給張豔茹塞了幾萬塊錢,此時的張豔茹儘管心裡恨了高秀敏千遍萬遍,想著進門後如何給高秀敏難堪,可高秀敏真的出現在家裡,她反倒沒有太為難高秀敏。看著高秀敏和何慶魁離開時,張豔茹的心很是複雜,她不能忍受這個女人奪走了自己的丈夫,又不得不承認這個女人讓何慶魁變得精神奕奕,她確實很適合何慶魁。
感情的複雜讓吃瓜群眾都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這段感情了「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呢」
三人的關係就這樣不清不楚的生活,表面上也沒有爭個不休,滿滿的轉移成相互的麻木默認。
之後高秀敏也經常去看張豔茹,每一次都為他們帶去了不少禮物,對待張豔茹高秀敏也處處理解和尊重這位「姐姐」完全沒有熒幕上的大嗓門對待。可能高秀敏也覺得是自己插足了他人的婚姻,破壞了張豔茹的家庭吧,所以她對待張豔茹除了愧疚,也是真心的希望張豔茹能原諒自己的自私。
1996年,何慶魁回到了家裡,陪著張豔茹過了春節,一家人又熱熱鬧鬧地聚在了一起,過了一個圓滿的春節,6天後,何慶魁離開時,張豔茹早早的跑到市場買了高秀敏最愛吃的新鮮曲麻菜,讓何慶魁帶給她。
也許在這個時候張豔茹已經釋然了,原諒了那個搶走自己老公的高秀敏,也許也是這一刻她有了要放手成全的想法。
只是這個時候何慶魁卻堅決不同意:
「我對不起你,我愛秀敏,她渾身都是戲,她幫我成功了,我離不開她。但你善良,通情達理,跟著我受了那麼多苦,我沒能給你什麼,不能連婚姻也奪走哇!我永遠不和你離婚。」
至此三人又回到了愛恨糾纏的原點,用一種特殊的方式相處著,默認著,而高秀敏也答應不結婚,這段不被世人所容忍的婚姻就這麼發展著。
再後來何慶魁的才華被趙本山看中,而何慶魁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帶著高秀敏。從此三人一起攜手走向了事業的巔峰,三人之間也互相成就了對方的名與利。
趙本山的時代來了,何慶魁在趙本山背後寫出了一系列經典作品,讓趙本山在春晚的舞臺大放光彩,這也使趙本山、範偉、高秀敏三人成為當時有名的「鐵三角」。這一切的背後是何慶魁成就了趙本山春晚事業的巔峰。
趙本山甚至為感謝他,送了他一輛沙漠王吉普車。何慶魁把這臺車送給了大兒子。他虧欠孩子,現在孩子長大,他想讓孩子們過的好一點。只是何慶魁卻沒想到這輛車竟然會要了兒子的命……
事業上達到了人生高潮,只是此時的高秀敏卻和趙本山鬧了點矛盾,兩人還吵了一架,因為此事趙本山和高秀敏的關係鬧掰了。高秀敏的離開,使何慶魁也斷開了和趙本山的合作。
因為愛她,所以離開,這是何慶魁當時的說法。
接下來這個男人的人生卻在痛苦中掙扎生存。
2005年8月8日,何樹春開著爸爸送給自己的車準備幫爸爸處理一個作品版權的官司,不曾想路上發生了車禍,兒子當場死亡。這個打擊讓何慶魁如雷轟頂,從小孩子們跟著他沒享過福,好不容易生活好一點了他卻扔下了他們,所以何慶魁心裡是痛苦的,愧疚的,他一心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們,用接下來的時間來彌補他們,卻不曾想著孩子開著自己送的車離開,他以後再也沒有機會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當他正沉浸在喪子之痛中抑鬱難安時,十天後,噩耗再次朝他襲來。
2005年10月18日,何高秀敏又突然離世,這個對何慶魁有著重要關係的人再次給何慶魁一次打擊。
這時候還沉浸在喪子之痛的張豔茹聽說後,也是悲痛不已,她趕緊讓二兒子披重孝趕往長春送高秀敏最後一程。同時她在家裡也設置了高秀敏的靈堂,對著高秀敏的遺像,張豔茹淚流不止:
"秀敏,其實,這些年過去了,我原諒了你,愛本無罪,你怎麼走得這樣早啊!到最後我也沒真正把老何給你,你一定很遺憾吧!"
高秀明的女兒也在一次節目中表示自己的媽媽和何慶魁關係一直很好,只是沒有結婚是自己媽媽最大的遺憾。
而何慶魁在高秀敏離開後對高秀敏的女兒疼愛有加。
之後何慶魁回到了張豔茹身邊。可歲月能化解一切,也能帶走一切,妻子張豔茹在2015年因病去世。
妻子去世那天,他記憶深刻,他告訴妻子堅持住,要死也要死在我懷裡。卻不曾想到張豔茹哈哈笑了起來,幾聲過後就真的倒在了何慶魁的懷裡。
如今兩個摯愛相繼離他而去,他的精神萎靡了不少。
多年後趙本山主動和好,他找到何慶魁說到「咱不寫了,我養你老。」從此兩人冰釋前嫌,一句話放下了曾經的恩恩怨怨。
時隔多年,時光早已帶走了那段紅顏往事,只是活著的人卻始終沉浸在回憶和痛苦中。
如果可以重來,張豔茹也許會狠心一點早點放手結束這段感情,也許高秀敏也會重新思考定位和何慶魁之間的情感關係,而對於何慶魁來說對待感情也許他會堅決一點,成熟一點。
對於這段感情我們不好定位,不知道是該批評還是該理解,亦或許是該同情,三人之間的不願放手,雖不被世人所看好,但明明不為光彩的同時卻又讓人不由得生出一股悲情。那種無法掌控的婚姻之戰中,留下了單純的希冀以及對逝者的無限追思,那種感情之中的無奈和理解……
長文創作不易,喜歡的話點個讚或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