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羊效應——人格欺凌的真相,與真理無關!

2021-02-18 直快幫

心理學對黑羊效應的定義是:一群好人欺負一個好人,其他好人卻坐視不管的詭譎現象。這種現象在人群中極其常見,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幾乎都可以窺見它的影子。無數人深受它的困擾,卻沒有人能破解,只能任由它恣意橫行,破壞關係平等,踐踏人格尊嚴。

心理學認為黑羊效應中有三個角色:無助的黑羊——受害者,沒做錯什麼無緣無故就受到周圍人群的攻擊和欺凌;持刀的屠夫——加害者,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不自覺地加入到攻擊者的隊伍;冷漠的白羊——旁觀者,雖然同情黑羊,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制止屠夫。

這樣的描述好像並不是十分準確。如果是一群好人欺負一個好人,「執刀的屠夫」怎麼能算好人呢?白羊們又怎麼敢制止呢?

不如把角色重新分配一下。假設黑羊效應就發生在羊群裡,和屠夫沒有關係;且一共四個角色,全部由羊擔任:無助的黑羊——受害者,沒做錯什麼無緣無故就受到周圍羊群的攻擊和欺凌;強壯的頭羊——加害者,在羊群中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和威望;聰明的臣羊——加害者,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不自覺地加入到攻擊者的隊伍;冷漠的白羊——旁觀者,雖然同情黑羊,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幫助它。

這樣我們就可以演繹出一個新的「劇本」。

首先,黑羊不會無緣無故成為受害者。它有這樣幾個特點:第一,它和別的羊不一樣,別的羊都是白的,唯獨它是黑的;第二,它不太認同羊群的「主流價值觀」和做事規則,對頭羊和臣羊不太尊重,不怎麼把它們放在眼裡;第三,它有點清高,不怎麼合群,羊際關係不是很好;第四,沒有什麼後臺背景(即使有也不太直接,有時候不如沒有);第五,能力、智力還不錯,具有(或別的羊以為它具有)做頭羊的潛質和野心;第六,其實它心裡一直為自己長得黑而感到自卑,就怕別的羊不喜歡自己;第七,心理素質不強,「羊格」不是很成熟,敏感脆弱。

其次,頭羊也不會無緣無故地成為加害者。頭羊是羊群的核心領袖,為羊群做了許多好事,手下有一群忠心耿耿的臣羊。頭羊的內心並不總是那麼強大,但是作為頭羊它卻要時時做出強大的樣子,不能讓別的羊看出它的怯懦。一旦看出,它的頭羊地位就將不保。所以當它的地位受到挑戰、冒犯或威脅,或者羊群遇到危險,或者它自己做錯了事情需要承擔責任時,它會感到焦慮或不舒服。它需要尋找一隻「替罪羊」來為自己擔責或者消氣。

頭羊很快發現黑羊是最佳羊選。因為黑羊很特別,又有點能力,又沒有群眾支持,上面也沒有「大人物」為其撐腰。欺負黑羊不會讓它背負恃強凌弱的罵名,也不用擔心後果,而且很容易找到藉口——大家都是白的,就它長得黑。何況它還那麼自以為是,目中無羊。

臣羊們早就對黑羊看不順眼。因為黑羊太特別了,站在它們當中就像鶴立雞群,倒讓它們顯得普通而且平庸。最可惱的是臣羊們想和它套套近乎,它竟然不給面子。臣羊們非常生氣,想給點顏色它瞧瞧,苦於沒有合適的機會——其實也不敢輕舉妄動,因為這黑看上去還有兩下子——只好在背地裡對它議論紛紛。

羊是經不起議論的。就算是一頭白羊,都有可能被說成是黑的,何況它本來就是一頭黑羊,自然有說不完的話題。於是各種有的沒的負面消息不脛而走,四下傳播,終於傳到頭羊的耳朵裡。

頭羊一開始可能還不完全相信。可是當它帶著懷疑的眼光去看黑羊時,卻發現所有的傳聞都能得到證實。而這些消息中最讓頭羊不能忍受的就是黑羊居然敢藐視和反對它。

頭羊又恨又惱,決定收拾這頭不知天高地厚的黑羊。但是它需要臣羊們的支持,於是在收拾黑羊的過程中頭羊和臣羊同仇敵愾,眾志成城,它們空前地凝聚在一起,結成牢固的聯盟。它們的創造力也空前高漲——妙思泉湧,高招迭出。可憐的黑羊不知不覺中成了它們的「眼中釘」、「肉中刺」,被它們無情地打擊、排擠、嘲諷或戲弄。

這時候如果黑羊膽敢反抗,一定會招來更嚴厲的打擊。那麼如果黑羊放棄反抗,轉而向它們妥協、示弱或討好,日子會不會好過一點呢?也不會的。那樣做做通常只會招來更大的打擊——羞辱、剝削或者奴役。這時候只有真誠的溝通才能消除隔閡化解誤會,可惜他們永遠做不到,因為它們的羊格都不夠成熟。

有時候白羊們攻擊黑羊的方式非常巧妙,表面上根本看不出來它們有在攻擊黑羊。黑羊一點也沒覺察到有羊故意陷害自己,甚至還對它們充滿感激。因為每頭羊對它都是那麼客氣,那麼友好,見到它都優雅地摘下禮帽笑臉相迎——它只是奇怪為什麼自己總是時運不濟,接二連三地遇到晦氣的事情。即便覺察到了,也拿它們沒辦法。它們會說:為什麼所有的白羊都對你有意見?一定是你自己有問題!

旁觀的白羊卻看得清清楚楚。有的羊幸災樂禍,有的羊悲憫同情,可是誰也不會把真相說破,更不會有哪只羊站出來為黑羊打抱不平。它們知道誰要是敢這麼做馬上就會得到和黑羊一樣的下場。所以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與黑羊劃清界限並保持沉默——不落井下石就已經是它們最大的仁慈。

假如有一天黑羊時來運轉做了頭羊,或者頭羊不幸變成了黑羊,或者成立了新的羊群,同樣的劇情還是會重複上演——就像設定好的程序一樣自動運行,沒有人可以阻止或改變。

人類看到這個情景頗感困惑:為什麼會發生「一群好羊欺負一頭好羊,其他好羊卻坐視不管的詭譎現象」呢?

如果我們只觀察羊群,這個問題確實讓人匪夷所思。但是如果我們想到黑羊效應並不僅發生在羊群裡,同樣發生在狼群、獅群和豹群裡,甚至在安徒生童話中的鴨群裡也有,那麼問題馬上就迎刃而解了。

原來黑羊效應不只發生在好人的群體裡,同樣也發生在壞人的群體裡。它與善惡好壞沒有關係,只是一個生存法則而已。社會性動物都有嚴格的等級制度,每個成員都會在各自的層級上扮演相應的角色。如果所有成員都能安分守己,恪守群體規則,那麼大家就可以彼此相安無事,黑羊效應就不會發生。但是只要有一個成員想改變秩序——哪怕只有一念之想都可能引起其他成員的不安,黑羊效應就會發生。這是必然的。

假如群體足夠大,想打破秩序的個體足夠多,就會發生劇烈的騷動,如同禽類的炸窩一般。那就不是一般的黑羊效應,而是超級版的黑羊效應——將有更多成員在騷動中受到傷害。

人類社會由無數群體組成,每個群體中都有「黑羊效應」發生。有的也許不像其他動物那麼殘忍,有的也許比其他動物更殘忍。我們無法阻止它發生,只能儘量減少傷害與被傷害。

但我們並沒有太多選擇。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實現自我成長。只有實現自我成長,才能得到內心安寧;只有人人實現自我成長,才能徹底消除人格欺凌。

關注知心堂,關注心理成長。

作者簡介:關心,知心堂創始人,首席心理諮詢師,心理成長學創立者,中國心理學會會員。潛心研究心理成長學二十餘年,善於解析各種心理問題,化解各種心理矛盾,著有心理雜文集《生命在於成長》。

相關焦點

  • "黑羊效應「
    一群好人欺負一個好人,其他好人卻坐視不管的詭譎現象被稱為「黑羊效應」。「黑羊效應」在網絡事件中極其常見,無數人深受它的困擾,卻沒有人能破解,只能任由它恣意橫行,破壞關係平等,踐踏人格尊嚴。 「黑羊效應」中有三個角色:無助的黑羊——受害者,沒做錯什麼無緣無故就受到周圍人群的攻擊和欺凌;持刀的屠夫——加害者,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不自覺地加入到攻擊者的隊伍;冷漠的白羊——旁觀者,雖然同情黑羊,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制止屠夫。這些看似與你無關的角色,也許你正是其中之一,只是你還未被喚醒。
  • 黑羊效應:一場「好人」欺負「好人」的盛宴,卻透露了人性中的惡
    在電影《少年的你》中,長期受欺凌的胡曉蝶跳樓,周圍人都在圍觀看熱鬧,唯獨陳念走上前去,給死者胡曉蝶蓋上了衣服,從此就成為了校園欺凌的目標。明明沒做錯任何事情,她卻三番五次遭遇欺凌。最終,班上竟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助她。欺凌,從到大,甚至發展成赤裸裸地凌辱,使人感到寒顫。透過「黑羊效應」我們也看到了人性的惡。
  • 「黑羊效應:是什麼東東?你有過黑羊經歷嗎?
    黑羊效應,即是一群好人欺負一個好人,而其他好人卻默默窺視,心中暗喜;而這個黑羊,即是被欺負的好人,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黑羊,但我們同樣扮演著欺負黑羊的屠夫,默默窺視卻沒有行動的白羊,只是有時我們深入角色,毫無察覺罷了。你是否常常覺得什麼都沒做錯,卻遭到了群體的孤立或排擠?有可能你已經陷入黑羊效應之中。
  • 黑羊效應(上):為什麼你會成為那個無辜被欺負的人?
    黑羊效應或許「黑羊效應」可以給我們答案。所謂黑羊效應,就是一群好人欺負一個好人,而其他人坐視不管的現象。這裡的「欺負」不是專指惡意的攻擊,而是指事件最終給別人帶來的傷害。在這個現象中,通常有三種角色:無助的黑羊,即受害者,他們常常什麼也沒做,就無辜遭受周圍人群的攻擊;持刀的屠夫,即加害者,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只覺得跟著大家一起對某個人做某些事很有趣,於是有意或無意中做出傷害他人的事情
  • 黑羊效應:為什麼大衣哥會成為那個無辜被欺負的人?
    或許黑羊效應可以給我們答案。 所謂黑羊效應就是一群好人欺負一個好人,而他人坐視不管的現象。 在這個現象中通常有三種角色,無助的黑羊(受害者),他們常常什麼也沒做,就無辜遭受周圍人群的攻擊。持刀的屠夫(加害者),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只覺著跟著大家一起做某件事很有趣,於是有意或無意中做出了傷害他人的事。冷漠的白羊(旁觀者),目睹部分或全部過程,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 愛情的三大效應,揭示了戀愛過程的三大真相
    愛情的一些神秘暗紗被一些效應和理論揭開,你會發現,有時候這是一種本能,同時也能為處在戀愛狀態的情侶指點迷津,或者避免走一些彎路。透過愛情的三大效應,那些初戀的念念不忘,相處的日久生情以及男人情不自禁地見異思遷都有了一種來源,仔細品味,或許就能看懂一些或殘酷或溫柔的愛情真相。
  • 「十_巴納姆效應」概括性的真理對誰都適用
    1948年,心理學家弗拉做了一個實驗,他給一些志願者做人格測驗,分析志願者的人格。再比如,我們去算命時,總覺得算命佬講的都與我們所遭遇的相符合,包括印堂發黑、血光之災等,我們的大腦會自動搜索與之相關的事情,幾乎什麼事都可以與之掛鈎,所以我們會覺得算命佬算得準。這也是巴納姆效應的一個現實應用。若要避免巴納姆效應,就必須承認自己的不足之處,了解自己的方方面面。
  • 無名者的傳奇(黑羊列傳)
    上世紀70年代初,當赫爾佐格見到布魯諾,就決定啟用這個完全沒有學過表演的人來參演他的電影,這就是《卡斯帕·豪澤之謎》。在後來的《史楚錫流浪記》中,布魯諾也是本色出演,並且在影片中說了一段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對話:
  • 第五人格:新監管「伽拉泰亞」亮相,殘缺的美另有隱情,期望效應
    在經過了昆蟲學家「索菲亞」的驚豔和名偵探柯南的碌碌無為之後第五人格官方終於放出了新監管者「雕刻家」的線索,也在為新賽季精華2開始預熱。毫無疑問獨特的造型必定會成為莊園中的經典,更關鍵的是「雕刻家」引起的連鎖反應不得不讓人重視,或許她折射的不僅僅有遊戲而言,更多的是向世人警醒。
  • 論真理與宇宙真相
    用陰陽,有無相生,相反相成,五行相生相剋,動態平衡關係思維方式,才能認識宇宙真相,覺悟真理。萬物的相對個體與相對整體的能量動態平衡關係,決定相對個體與相對整體的存在和發展。每個不同性質的相對個體吸收很多不同能量,在相對封閉的個體內部形成動態平衡關係,產生新的能量輸送出去,與其他相對個體輸出的能量形成動態平衡關係,決定相對個體與相對整體的的存在和發展。
  • 《震蕩效應》--若為真理故
    我們搞怪幽默的黑衣人、破壞值Max的漢考克、《七磅》中的自我救贖者,也是《當幸福來敲門時》在廁所角落過夜時抱著孩子抹淚的落魄父親,再次歸來時,摒棄性感的聲線和迷人的外表,化身口語奇怪的追求真理的非裔醫生
  • 從「烏薩斯的孩子們」劇情看真理的「黑歷史」
    真理只能中斷錄像前去開門,發現原來是梅和娜塔莉亞(早露)。梅此次拜訪,主要是來還書的,順便還給真理帶了「芙蓉特製蔬菜餅乾」(芙蓉的黑暗點心)作為禮物。被強行餵食餅乾的真理欲哭無淚。一旁的娜塔莉亞有點羨慕真理與梅之間的親密關係。被真理問及拜訪原因時,娜塔莉亞表示自己是來向真理討論一些事的,出於自卑及考慮到梅的在場,娜塔莉亞轉移了話題。
  • Got7 崔榮宰被指校園欺凌 JYP:將盡查明真相
    微博丨@好韓國網作為公眾人物明星的「黑歷史」往往是明星本人最不願意提及的話題,因過往某些「黑歷史」的曝光被拉下神壇的明星不在少數
  • 男女混合賽第八集:黑羊熊抱小妖精秀恩愛!小妖精竟然趴到黑羊身上!
    今天的比賽,是黑羊和小妖精的「黑妖精」組合,對戰內奧米和傑米·烏索的夫妻組合!首先出場的是黑妖精組合,倆人一出場就來了一波跳躍擊掌。小妖精不服,再次衝上去,又被黑羊抱了起來,在空中胳膊腿亂蹬的小妖精,就像一直憤怒的小鳥...要不要這麼可愛!
  • 《天道》什麼是真理,真理是否唯一不變,一種精氣神,一種磁場
    這是為了適應而適應,不說對錯的前提下,還是有些許慈悲,但是說他是真理真相嗎?非也,只不過是見相非相的另一種相而已。丁元英遵循客觀規律辦事說到底就是對於真理真相文化的踐行,我麼不走近它,不了解它,永遠得不到它的精神內涵,無論佛法、道法、還是自己的辦法。
  • 「black sheep」不是「黑羊」,誰家都不想有這樣的人!
    黑顏色和白顏色往往是對立的。黑代表黑夜和邪惡,而白象徵著日光、善良或美德。在美國好萊塢早期那些無聲電影裡,導演往往給英雄人物戴上白帽子,而給壞蛋戴黑帽子。這樣,連十歲的孩子一看就馬上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俚語——black sheep,就是最好的例子。
  • 對於廣東河源紫金「扒衣揪頭」校園欺凌事件你是怎麼看的?
    校園欺凌問題在每一個學校或多或少都有,這也是目前無法遏制的一件棘手事情!不要從自身找原因,不要將被欺凌當作命運,不要自卑。在行為上思想上強大自己,不去畏懼凌霸,但是也不要將強硬反抗作為唯一的手段。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本文無關【廣東某學校發生霸凌事件?扒衣揪頭髮邊打邊錄】近日,有網友視頻爆料稱,在廣東省河源市紫金某學校發生一起校園欺凌事件。一名女學生被幾名同學圍著欺凌↓↓被欺凌的女生不停地哭泣,但是斯凌她的同學絲毫沒有停下來,還不停地嘲笑她,並把欺凌她的全過程錄了下來。有關部門已介入調查。
  • 黑羊VS戰神敲定!是高柏成功衛冕,還是黑羊一步封神?獲勝要素大統計!
    而黑羊則是一位勤奮有才的全職選手,這也是黑羊比高柏更高几率獲得冠軍的優勢之一。據目前情況來看,羅曼的出場時間根本不確定,黑羊拿下SD品牌的冠軍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4、高柏贏:神話永存一瞬間許多傳奇老將都給黑羊當了升級包,那一時起,幾乎都是黑羊的天下,可謂是:黑羊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 你的人格是什麼形狀? | 人格是決定你行為風格的基石
    免費參與測試點擊即測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都隱藏著黑暗一面,在每天的生活中小心翼翼地管理著這些邪惡的部分,努力控制著自己,不讓自己陷入麻煩......但偶爾那些「小壞」的、衝動的黑暗特質還是會露出馬腳,比如發脾氣到無關的人或物上
  • 校園欺凌調查:哪些孩子容易被欺凌?如何防治?
    校園欺凌近年來日益受到各方面的廣泛關注。觸目驚心的案例讓我們意識到校園欺凌就發生在身邊,周圍的每一個孩子都可能成為校園欺凌的受害者,他們的身心健康、人格與行為方式、價值觀和世界觀等都可能由於校園欺凌帶來的傷害而受到深遠的影響。對於校園欺凌,除了用典型事例來讓社會公眾認識到其惡劣性和嚴重性以外,也需要科學的數據來揭示我國校園欺凌的現狀、影響因素以及諸多方面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