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總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喜歡對事情大包大攬,讓身邊的人活得很輕鬆,自己卻勞累無比。
他們認為自己這樣的做法很偉大,但實際上一個人付出百分之百遠不如一百個人付出百分之一。不明白這個道理的人他們就不會改變大包大攬的性格,最終吃力不討好的自然是他。做管理不懂得勞心定律、懶螞蟻效應,那你就等著受苦受累吧。
職員小張是全公司業績最好的,他所在的小組每年的銷售業績都能夠成為冠軍,而這主要歸功於小張的銷售業績幾乎佔了整個小組總業績的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小張如此努力,在公司職員工作職位進行調配的時候,小張的領導向上司推薦了小張,打算祝他一臂之力,讓其升職加薪,但是上司卻拒絕了這一要求。
當問及為什麼的時候,上司表示小張確實是一個很優秀的銷售員工,但是他卻不適合當領導,而這一點,從他的小組業績便可以看出來。
小張所在的小組多年來並沒有任何進步,可見他的統籌能力還是欠缺的,而成為一個優秀的上級,這樣的能力是必須要具備的,小張不具備這些條件自然就不適合升職。
至於小張所做的努力,公司也已經給了回贈,便是獎金。
那麼,在工作中,我們該如何做才能夠讓自己看起來更輕鬆又能夠做到利益最大化,勞心者定律,懶螞蟻效應,不做無效努力……都會告訴你在工作中應該如何運籌帷幄,當一個輕鬆賺錢的人。
【一】勞心者定律,通過支配別人獲取財富
從勞心者定律來講,有些人從事腦力勞動支配其他人進行工作,從而通過其他人的工作來養活自己;而勞動者定律則是聽從他人的指令,被動工作,所獲取的報酬用來養活支配他工作的人。
上文中提到的小張,就是典型的勞動者,因為缺乏了勞心者的能力,所以不配被升職。
對於小張來講,他的銷售能力很強,或許他可以賺到不少的錢,但是想要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幾乎是無望。可見,一個人努力到百分之百的效果遠遠不如一個團隊各努力百分之五十。
【二】懶螞蟻效應,做可以偷懶的核心骨幹人群
在公司中從來都不缺乏勤勞的人,他們每天按時上班下班,有的時候甚至會加班,但是他們付出再多的努力都不會成為公司的核心力量。
那些對公司尤為重要的人,往往是看起來比較懶的人,這些人大多是從事腦力勞動,將任務分配給下屬,讓下屬去完成。
他們會從事長時間的腦力勞動,但是卻可以將自己的利益實現最大化,這樣的人才是聰明人,也是整個集體的核心骨幹力量。
必要的時候我們要停下自己匆忙的步伐,冷靜地思考一下自己是否能夠成為整個螞蟻團體中的懶螞蟻。
如果自己有這方面的能力和潛力,可以適當的嘗試一下,挖掘一下,要給自己一個機會,成為螞蟻中的懶螞蟻,為團隊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三】不做無效努力,獲取利益是最終目的
上文提到的小張做得還不算是無效努力,因為他有自己的業績,並且能夠獲得相應的獎金。
但是他的團隊做的都是一些無效的努力,每天上班下班,有時甚至加班,但是做出來的業績卻不如小張的百分之一,看起來很努力,卻沒有最終的效果,沒有業績也就拿不到獎金,升職更是無望。
這些人做的努力最終感動的不過是自己,他們的努力是不值錢的,感動自己是沒有用的。
因此,在公司裡,沒有業績他們就不會分到更多的財富,畢竟在任何一家公司中,苦勞只會受到言語的鼓勵,而功勞才會受到實質性的獎勵。
因此,我們一定要轉變思維,既然團隊中的小張能夠做得那麼棒,那麼周圍的人完全可以向他請教,學習小張的經驗並進行總結,提升自己的能力。
久而久之,他們便不會再從事無效的努力,他們會讓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變得有價值,從而獲取相應的回報。
總而言之,我們要做生活中的懶螞蟻,靠自己的智慧去賺取財富,而不是拼命地給別人打工。
畢竟當今社會,財富對於人十分重要,而想要賺到更多的財富,只能站到金字塔的上端,而金字塔上端的人大多都是用技術和智慧來獲取財富,通過支配員工來獲取更多財富的,因此我們要有這一意識。
另外,我們一定要樹立目標思維,並且向著這個目標一步一步的前進。
也就是說,我們做的每一步都要讓它有所價值,而非是做無效的努力,無效的努力只會讓你身心俱疲,但是卻換不回一點點的回報,不過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罷了。
無效的努力還不如不努力,因此,我們一定要讓我們的努力有價值,而非僅僅是感動了自己。想要創造一番價值的職員如此,作為管理者更應該懂得勞心者定律、懶螞蟻效應,懂得如何讓自己,也讓團隊如何高效地工作,從而開創高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