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管理不懂勞心者定律、懶螞蟻效應,那你就等著受苦受累吧

2021-01-18 騰訊網

世界上總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喜歡對事情大包大攬,讓身邊的人活得很輕鬆,自己卻勞累無比。

他們認為自己這樣的做法很偉大,但實際上一個人付出百分之百遠不如一百個人付出百分之一。不明白這個道理的人他們就不會改變大包大攬的性格,最終吃力不討好的自然是他。做管理不懂得勞心定律、懶螞蟻效應,那你就等著受苦受累吧。

職員小張是全公司業績最好的,他所在的小組每年的銷售業績都能夠成為冠軍,而這主要歸功於小張的銷售業績幾乎佔了整個小組總業績的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小張如此努力,在公司職員工作職位進行調配的時候,小張的領導向上司推薦了小張,打算祝他一臂之力,讓其升職加薪,但是上司卻拒絕了這一要求。

當問及為什麼的時候,上司表示小張確實是一個很優秀的銷售員工,但是他卻不適合當領導,而這一點,從他的小組業績便可以看出來。

小張所在的小組多年來並沒有任何進步,可見他的統籌能力還是欠缺的,而成為一個優秀的上級,這樣的能力是必須要具備的,小張不具備這些條件自然就不適合升職。

至於小張所做的努力,公司也已經給了回贈,便是獎金。

那麼,在工作中,我們該如何做才能夠讓自己看起來更輕鬆又能夠做到利益最大化,勞心者定律,懶螞蟻效應,不做無效努力……都會告訴你在工作中應該如何運籌帷幄,當一個輕鬆賺錢的人。

【一】勞心者定律,通過支配別人獲取財富

從勞心者定律來講,有些人從事腦力勞動支配其他人進行工作,從而通過其他人的工作來養活自己;而勞動者定律則是聽從他人的指令,被動工作,所獲取的報酬用來養活支配他工作的人。

上文中提到的小張,就是典型的勞動者,因為缺乏了勞心者的能力,所以不配被升職。

對於小張來講,他的銷售能力很強,或許他可以賺到不少的錢,但是想要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幾乎是無望。可見,一個人努力到百分之百的效果遠遠不如一個團隊各努力百分之五十。

【二】懶螞蟻效應,做可以偷懶的核心骨幹人群

在公司中從來都不缺乏勤勞的人,他們每天按時上班下班,有的時候甚至會加班,但是他們付出再多的努力都不會成為公司的核心力量。

那些對公司尤為重要的人,往往是看起來比較懶的人,這些人大多是從事腦力勞動,將任務分配給下屬,讓下屬去完成。

他們會從事長時間的腦力勞動,但是卻可以將自己的利益實現最大化,這樣的人才是聰明人,也是整個集體的核心骨幹力量。

必要的時候我們要停下自己匆忙的步伐,冷靜地思考一下自己是否能夠成為整個螞蟻團體中的懶螞蟻。

如果自己有這方面的能力和潛力,可以適當的嘗試一下,挖掘一下,要給自己一個機會,成為螞蟻中的懶螞蟻,為團隊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三】不做無效努力,獲取利益是最終目的

上文提到的小張做得還不算是無效努力,因為他有自己的業績,並且能夠獲得相應的獎金。

但是他的團隊做的都是一些無效的努力,每天上班下班,有時甚至加班,但是做出來的業績卻不如小張的百分之一,看起來很努力,卻沒有最終的效果,沒有業績也就拿不到獎金,升職更是無望。

這些人做的努力最終感動的不過是自己,他們的努力是不值錢的,感動自己是沒有用的。

因此,在公司裡,沒有業績他們就不會分到更多的財富,畢竟在任何一家公司中,苦勞只會受到言語的鼓勵,而功勞才會受到實質性的獎勵。

因此,我們一定要轉變思維,既然團隊中的小張能夠做得那麼棒,那麼周圍的人完全可以向他請教,學習小張的經驗並進行總結,提升自己的能力。

久而久之,他們便不會再從事無效的努力,他們會讓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變得有價值,從而獲取相應的回報。

總而言之,我們要做生活中的懶螞蟻,靠自己的智慧去賺取財富,而不是拼命地給別人打工。

畢竟當今社會,財富對於人十分重要,而想要賺到更多的財富,只能站到金字塔的上端,而金字塔上端的人大多都是用技術和智慧來獲取財富,通過支配員工來獲取更多財富的,因此我們要有這一意識。

另外,我們一定要樹立目標思維,並且向著這個目標一步一步的前進。

也就是說,我們做的每一步都要讓它有所價值,而非是做無效的努力,無效的努力只會讓你身心俱疲,但是卻換不回一點點的回報,不過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罷了。

無效的努力還不如不努力,因此,我們一定要讓我們的努力有價值,而非僅僅是感動了自己。想要創造一番價值的職員如此,作為管理者更應該懂得勞心者定律、懶螞蟻效應,懂得如何讓自己,也讓團隊如何高效地工作,從而開創高效的人生。

相關焦點

  • 你是「蟻群」中的懶螞蟻嗎?——懶螞蟻效應
    懶螞蟻效應 研究發現,大部分螞蟻都很勤快地尋找、搬運食物、少數螞蟻卻整日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人們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有趣的是,當生物學家在這些「懶螞蟻」身上做上標記,並且斷絕蟻群的食物來源時,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表現得一籌莫展,而「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原來「懶螞蟻」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偵察」和「研究」上了。
  • 三個有趣的團隊「定律」:雁群理論,螞蟻效應,反木桶定律
    三個有趣的團隊「定律」:雁群理論,螞蟻效應,反木桶定律!身為管理者,帶團隊時一定要了解這三個「定律」,否則團隊很難成事。二、蟻群效應:優化工作流程,發揮團隊最大力量螞蟻的生存方式一直被心理學和組織學的學者所關注,他們發現,螞蟻擁有強大組織體系和快速靈活的運轉能力,非常值得人類學習。
  • 100個經典管理定律,你用過哪幾條?
    【MBA中國網訊】職場中的你們,對於管理有自己的理解嗎,下面的100條管理定律,你們傾向於哪些?一、用人、育人、留人之道1.奧格爾維定律:善用比我們自己更優秀的人2.光環效應:全面正確地認識人才3.不值得定律:讓員工選擇自己喜歡做的工作4.蘑菇管理定律:尊重人才的成長規律5.貝爾效應:為有才幹的下屬創造脫穎而出的機會6.酒與汙水定律:及時清除爛蘋果7
  • 決策中常見的心理效應學習指導
    1.二八定律(帕累託定律):帕累託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2.皮格馬利翁效應:亦稱「羅森塔爾效應」或「期待效應」,也有譯「畢馬龍效應」、「比馬龍效應」。
  • 這些心理學運用到管理學定律
    1:奧格爾維定律:善用比我們自己更優秀的人  2:光環效應:全面正確地認識人才  3:不值得定律:讓員工選擇自己喜歡做的工作  4:蘑菇管理定律:尊重人才的成長規律  5:貝爾效應:為有才幹的下屬創造脫穎而出的機會  6:酒與汙水定律:及時清除爛蘋果  7:首因效應:避免憑印象用人
  • 長庚急診醫生集體出走風暴,觸犯5大管理定律
    但是這些聰明醫生,大部分不懂管理,只是頂著我是教授、我資歷深、我是學長、我是老師、我待得最久……慘了,一路升上去,他們往往無所作為,甚至無法勝任,最後為了請跟自己不同派的代表下臺,激發團體的憤慨情緒。自己先用了不良情緒或蠻力進行白色恐怖事件,又把這些不良情緒合理化。
  • 在《中餐廳》受苦受累,回酒店的林述巍做回自己,領導風範盡顯
    如果現在讓觀眾投票,《中餐廳》第三季你最心疼誰,我想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的把票投給素人大廚林述巍。
  • 那些以動物命名的效應與定律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效應、定律、法則,它們中與人有關的往往被冠以人名,與動物有關的則冠以動物名。相比較而言,以動物命名的效應、定律、法則,似乎顯得更為形像、生動,給人以更加直觀的感受和啟迪。為此,收集、整理了以下九種:《蝴蝶效應》南美洲亞馬遜雨林中一隻蝴蝶偶爾振動一下翅膀,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 最常見的十八個定律和效應,看看你有沒有遇到
    木桶定律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那塊木板,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木板啟示:每個人在這個社會生存,都是依靠各種各樣的技能,而這些技能就是人生的『木板』。飛輪效應為了讓靜止的飛輪旋轉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出很大的力氣,飛輪轉動得越來越快,達到某以臨界點後,你無需再費更大的力氣,飛輪依舊快速轉動,而且不停的轉動。啟示:有時候你可能覺得做一件事很困難,但再堅持一下,過了臨界點,就會變的很輕鬆。
  • 心理學:贏得人心的4大定律,不懂的人,往往沒出息!
    只有先讓別人的眼睛裡有你,我們才能進入別人的心。別說什麼「順其自然」的話,兩個人的關係需要精心保養,一句「順其自然」只能讓關係陷入枯死的境地。 心理學專家指出:贏得人心的4大定律,不懂的人,往往沒出息!
  • 讀書會推薦《墨菲定律》之經營定律,帶你走進本書!
    《墨菲定律》是一本揭示人類潛在種種心理效應的心理學通俗讀物,其中最有代表的即「墨菲定律」,該書從萬千變化的生活中提煉總結了200多個經典定律,包括了管理、經濟、心理、人生、教育、事業、家庭等多個領域的經典定律、法則和效應,全方位地掃描人生全過程。下面是從該書中提煉總結了本書中經營定律的18條定律,進行一一解讀。1.
  • 《墨菲定律》:4大心理學效應,教你洞悉人性的本質
    首先讓我們看看墨菲定律是什麼。我們所謂的墨菲定律實際上是很偶然的。這是墨菲和一些同事進行實驗時得出的結論。在此過程中,只有一個小環節出了錯,並且該實驗完全失敗,因此墨菲得出結論,只要一件事出錯的可能性大於零,那麼它一定會出錯。今天,這四個最重要的規則和效應能否解決你當前的一些困惑?
  • 2020廣東事業單位考試:吉格勒定律和雁陣效應,知識點匯總和解釋
    在管理學中存在著大量的定律和效應,這些定律和效應多數是對於一些現象的概括和總結。在事業單位的考試中,也是比較偏愛對於這些定律和效應的考察,尤其是對於專門考察管理學的省份。定律的考察方式通常是通過案例或者是標準的表述,讓考生選擇定律或者效應的名稱。
  • 兩個效應,兩條定律,推動著特斯拉飛向火星
    此外,還有兩個效應和兩條定律在這三年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它們就像一輛四驅車,推動著特斯拉前進。第一個效應:網絡效應網絡效應是網際網路與生俱來的洪荒之力。指的是在一個網絡中,用戶越多,越有價值;越有價值,用戶越多;用戶黏性不斷增加,一旦突破某個臨界點,最終形成贏家通吃的局面。
  • 智慧100APP—驚人的9個定律,原來這就是人性
    這些定律,勝過一切技巧。 三忌定律 01 聰明忌巧。聰明的人一心選擇走捷徑,那靠運氣、偶然、投機「對賭」獲得的成功只是一瞬而已。 才華忌傲。
  • 硬核原始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人類的進化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在138億年期間,地球由沒有一絲生命跡象的一鍋粥到植物繁盛、物種豐富,我們祖先由靈長類古猿一步步進化到現在意義上的人類,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辛,在不同的分化中,印證著那句古話: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 熵增定律:讓無數迷途者頓悟的終極定律
    只有少部分意志堅定的人能做到自我管理,大多數人都是作息不規律,飲食不規律,學習不規律。生命與群體:比如大公司的組織架構會變得臃腫,員工會變得官僚化,整體效率和創新能力也會下降;封閉的國家會被世界淘汰。這些所有的現象都可以用一個定律來解釋——熵增定律。
  • 你的努力是次要的,二八定律揭示:成功靠的是洞悉本質和利用規律
    只有知道為什麼,理解其中的利害關係,二八定律才能真正為你所用,用最少的努力去提高人生效率,讓自己成為人生的贏家。不要輕易相信成功沒有捷徑,而是尋求最容易成功的捷徑,不做盲目的努力。分享一個小故事:我曾經待過的一家公司,新上任的中國區總監從上海來北京分公司視察,讓大家寫一份對公司部門規劃建設意見,我花了三天時間做了一份PPT,結果新來的領導單獨找我談話,有意年後提拔我做北京設計團隊的負責人,很意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