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記憶中的年味,隨州等你回家過年

2021-02-17 隨州御景天城

人生之路

見過風起雲湧,看過潮起潮落

驀然回首間

多少風景都成了過眼雲煙

而在年關將近的時刻

對於那些在外打拼奮鬥的人

回家就是一份計劃好的清單

早已在心中久久惦念

想起那條記憶相連的路

心裡的溫暖就會泛濫

此時的你,是否已

踏上了歸家的旅程

穿新衣,戴新帽;掛燈籠,吃年糕;買煙花,放鞭炮.這是中國人過年的傳統方式,而在隨州,除了傳統的過年方式,隨州人過年也有自己特別的講究。

還記得小的時候,冬至一過,父母就開始忙碌起來,醃臘魚臘肉、灌香腸,然後一個一個的掛在陽臺上晾曬,每回看到窗戶外紅彤彤的,就知道,又要準備過年了。

對於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來說,灌香腸是多年流傳下來的習慣,香腸必須是要手工灌制的才算正宗。7分瘦3分肥的豬肉,花椒、辣椒、十三香的各種調料,攪拌、醃製、棉線分節、晾曬一系列專屬隨州特色的製作手法,融合成了最原始的美味記憶,再也無法忘懷。

三鮮也是隨州人年飯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無論是宴請待客,還是自家煮火鍋,都少不了三鮮的身影。香腸如果沒有灌好,尚還有補救的空間,可三鮮一旦入了鍋,炸糊了或者中間沒炸熟,那就只能「留給自己享用」了,講究的隨州人不會讓炸糊的三鮮上桌。

豆皮鋪上厚厚的混合著各種食材的肉糜,在經過炸制後呈現出酥酥脆脆的口感和滿滿的鮮肉香,切一塊剛炸好的美味趁熱咬上一口,等在鍋邊的期待得到了大大的滿足。

菜餅又叫春餅、菜卷、卷卷,這道菜來歷可不小,它曾上過世界級飯局。

在2018年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會上,隨州菜卷作為十九道主菜之一,在這個世界級的宴會上亮相。

香腸和三鮮在其他地方可能還有跡可循,但菜卷,可以底氣十足地說,只有在隨州,才能吃到這麼好吃的菜卷!

因為隨州的菜卷得用隨州地區特有的「泡泡青」,輔以豬油渣、野菜、雞蛋碎等作為菜餡,將豆油切成小正方形,把調好的菜餡放在豆油皮上不松不緊的包製一番,才稱得上最正宗的菜卷。

對於他鄉的遊子來說,

無論身在何方,無論離家多久,

家鄉都是一份永久的牽掛。

而對家鄉美食的眷戀,

則更多的是一份對家的美好回憶。

新年將至

御景天城

一期準現房樣板呈現

三期新品119-136㎡勁爆價加推

新年狂歡砸金蛋送家電

禮獻歸家遊子

為生活加實惠,圓滿你的築家夢

△御景天城|實景圖

△示意圖|獎品以實物為主

相關焦點

  • 羅伏龍〡回家過年的記憶【年味主題稿】
    每晚我們總在父母講述大山的故事中進入甜美的夢鄉……山裡的家,留下許多甜美的夢,更留下許多過年的記憶。過了臘月二十三,濃濃的年味瀰漫整個峒場。走出校門後,受分配在異地工作,早晚心裡十分牽念年邁的父母。因此,無論事務多忙,都必須回家過年,與父母兄弟姐妹團聚。看到父母親都健在,心裡有說不完的高興,更添了幾分深情。記得我婚後的1987年春節,夫妻倆帶著五歲的雙胞胎兒子回家過年,簡直是樂醉了父母鄉親。那時,村裡還沒通公路,在離家四公裡的久隆坳下車後,還得徒步走山路才到家。
  • 記憶中的年味 上虞年味美食特輯
    ,只要想到黴千張、年糕泡飯(一定要水磨年糕),想著念著,便沒了鄉愁,那麼,你還記得記憶中的年味麼?記憶中的年味 | 上虞年味美食特輯醉雞,一般做冷菜上桌,上虞傳統名菜,濃鬱的酒香,有滋養肝腎、補益氣血等功效。不要迷戀會跳鋼管舞的雞,這會喝酒的雞也是棒棒噠!
  • 幸福過年·讓愛團聚!即日起,開元酒店外帶年夜飯開啟火熱預訂!讓記憶中的年味來的更省心,吃的更安心!
    爆竹聲中一歲除總把新桃換舊符記憶中的年味是燃放爆竹煙花後的煙火味是門口對聯上風乾的筆墨味
  • 貴州原地過年手冊 | 在家宴中尋找年味
    「原地過年」成為了今年春節的關鍵詞今年也許沒有合家相聚沒有圍坐一桌的溫馨沒有舞龍舞獅的熱鬧氣氛但我們依然可以在貴州尋找到特別的「年味」最絕的是炒熟的蒜瓣軟糯無比,辛辣中竟有一絲回甜之感,可謂「吃者」停不下,「聞者」流口水。於貴州人而言,年夜的家宴上有了辣子雞,年味才正。殺年豬,人們年復一年地傳承著,成為了過年的一種氛圍和習俗。兒時一首童謠說,「小孩小孩你別哭,進了臘月就殺豬」,側面反映了「殺豬過年」在老一輩人心中的分量。
  • 爸媽,今年過年,我不回家了
    但是,因為忙於工作,馬達的幾個朋友春節並不能回家,只能留在北京。所以,他們提前吃了頓有點特別的「年夜飯」。看看馬達和他的朋友們,」年夜飯「都吃了什麼吧👇看完視頻問問你,過年時候,你的家裡都會準備什麼好吃的?今天,吃不胖天團想和你聊聊 6 種年夜美食(每種代表一個類型)。
  • 記憶中的年味,過年風俗都有哪些
    新春賀歲以除舊布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鬱,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 按照舊習俗,從年尾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日(掃塵日)開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節夜或正月十九止,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稱為「過年」。 在我們的記憶中,過年的習俗都有哪些?
  • 【我記憶中的年味】與父親一起春節的記憶
    過數天就是過天命之年,奔耳順之年了。儘管大年的腳步如飛而至,但沒有感覺,只是在心底的一角偶爾泛起幾十年前的過年記憶。如今,急切盼過大年的意識已隨父母過世,不會再有什麼希冀,更多的只是年近黃昏的隱憂。但與父母一起春節的日子永遠不會忘記,就像一壺老酒密封在記憶深處,存放時間越久,會越醇越濃。我的老家是廬江北面的一座老鎮。
  • 【記憶中的年味】年味濃了,我在故鄉等你
    回家過年的嚮往像一個巨大的指針,攏聚了四面八方遊子的目光。在異鄉的某一個驛站,許多人翹首眺望著各自回家的方向,期盼在年三十的晚上能和家人一起熬年守歲,共同醉倒在新舊時光交替的剎那。在巴裡坤,進入臘月,農家的女人就開始裡裡外外張羅起過年的事宜。五顏六色的床單晾曬在陽光下,冬日的鄉村因此絢爛了很多。
  • 慶餘年丨高連君:記憶深處的年味
    我的家鄉臨邑縣翟家鎮高家村,是一個有著古老文化傳承的鄉村,在周邊一帶村莊中是著名的文藝村,每年過年都要排練戲曲。解放前後的傳統劇目有《大登殿》《老少換》《鍘美案》《小姑賢》《空城計》《借東風》《打漁殺家》《四郎探母》《秦香蓮》《打龍袍》等。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排練樣板戲:《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杜鵑山》《平原作戰》,還有呂劇、河北梆子等劇種。
  • 【「年味」徵文66號】高龍興:過年
    「年味」主題有獎徵文活動啟事  時光匆匆,2021年的「年」越來越近了。年是中國人的圖騰,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特別是「年夜飯」,在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有難忘的故事,都有自己獨特的體會。肖復興在《年味兒》中寫道,年夜飯,更能夠體會到每人的參與和年的意義的相關性和重要性,這大概可以稱之為年的味道。
  • 聽說,你過年也不回家了?
    「很想回家過年,大概率今年第一次無法成行了。晚上宵夜點的家鄉菜,剛吃一口,眼睛就酸了。」在微博廣場輸入關鍵詞「不回家過年」,眼前跳出網友熱火朝天的討論。翻閱這些內容,不難發現,大多都涵蓋了「想家」、「失落」、「下定決心」的字眼。 對於中國人來說,回家過年是刻在骨子裡的習慣,更是抹不去的情結。
  • 海豐人過年--最味的年
    這種原味,滲透在人們的家裡家外、衣食行、甚至一顰一笑中,在萬家燈火閃爍中。一海豐人的年味,從冬至節前就開始了。自古以來,海豐人在臨近冬至節一周左右,女人們就陸陸續續開始「採囤」(即把天花板上和角落的蜘蛛網、灰塵清掃乾淨)。海豐俗語「採過冬,年年松,」寓意清掃乾淨頂上灰塵,來年家人身體健康、賺錢順利。
  • 在海外的遊子過年是什麼感覺過年不回家的你
    不知不覺中,我們離春節越來越近了。在闔家團圓的日子裡,有這樣一群人卻身在異國他鄉,遠隔千裡,無法和親人團聚。家既是他們出發的地方,也是他們的歸宿。不能回家的他們究竟是怎樣看待過年的?誠然,老人會逝去,孩子會加入,但對我來說,這種一年又一年延續下來的熟悉的感覺正是過年的意義所在,家的意義所在。如今,我和他們在不同的時空。他們的年和往常不一樣,而對於我,沒有家人在旁,其實這個年過不過,怎麼過似乎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 【今日資訊】在這裡,尋找記憶中的年味……
    是啊,又要過年了,甚至能看到被大雪壓彎的樹枝也在抖動著春的喜悅。過年,在感覺中已經有些遙遠,甚至沒有太多的期盼。在繁忙的都市裡,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年味越來越淡,有的時候馬上過年了,才想起來。最令自己懷念的,還是小時候過的年,雖然那是些久遠的回憶,但一切又都是那樣鮮活。
  • 廣東過年必備的8種年味零食,好吃又有好寓意,記憶中兒時的味道
    身為吃貨,過年期間的零食是一定要買的。每一個地區,每一個城市,都有其獨特、聞名的過年零食小吃,今天分享一下我這廣東地區,過年必備的幾種特色零食小吃,大多都是陪伴我們從小長大,充滿童年回憶的美食。你吃過幾種?
  • 海都十二道年味 吳家阿母拿手潤餅菜 記憶中的古厝大餐
    閩南網2月6日訊 一入臘月始忙年。  寒冬,裹挾了城市,但臘月,叩響了心門,串起了天南地北的年味。  這年味,是潛藏在家的味道,是嘴邊悠長的美味,是記憶中的特色年俗,是一張全家福裡的笑與樂,更是豐足的年夜飯菜單。無論塞北,還是江南,穿行在歲末的年味總會伴你左右,越來越濃。
  • 配樂散文:風乾在記憶深處的年味
    風乾在記憶深處的年味作者:翹楚 朗誦:波寶兒《風乾在記憶深處的年味》誦讀:波寶兒04:45來自四季美文翻閱記憶深處的歲月,痕跡的邊邊角角,總是散發著童年時代的年味,零零星星的模糊記憶灑落在腦海中,浮現出的畫面怎麼也揮之不去。
  • 「漢東之國」,隨州特色風味美食小吃
    隨州,別名炎帝神農故裡,編鐘古樂之鄉,是湖北省最年輕的地級市,素有「漢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稱。隨州古稱「漢東之國」,以「古、奇、美、新」而著稱,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古城隨州的地方特色美食,你都嘗過哪幾樣?
  • 過年越來越沒年味了嗎?丟掉的只是「表」,留下的裡子才是精髓
    孩子學了一個關於過年的童謠,跟我小時候唱的一樣: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學完這首童謠,孩子問我什麼是糖瓜。
  • 夜讀|今年,你打算回家過年嗎?
    夜讀|今年,你打算回家過年嗎?用「吧」不用「嗎」,區別就是,我回家過年,基本已被母親提前理解為既定事實了。畢竟工作地上海和老家安徽,疫情防控都算穩定,回家過年應該是安全的。去年過年,我們一家人分隔三地,只有妹妹和父母團聚。每天的視頻衝淡了孤獨感,減輕了心理壓力,但對彼此的惦念,和不能團聚的遺憾,還是讓本該喜慶的年,過得讓人心情複雜。這大概也是去年過年很多家庭共同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