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每日一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2021-02-23 文言文古詩詞

譯文如下: 

    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築牆的勞作之中被起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起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裡救出來並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起用,百裡奚被從奴隸集市裡贖買回來並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之苦,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的每一行動都不如意,這樣來使他的心靈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堅忍起來,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

    人常常犯錯,然後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想阻塞,然後才能奮起;心緒顯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中,然後才能被人了解。一個國家,在內如果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外沒有與之匹敵的鄰國和來自外國的禍患,就常常會有覆滅的危險。這樣,就知道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樂足以使人滅亡的道理了。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學大師,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於孔子,後世以「孔孟」並稱,也稱之為「亞聖」。

    《孟子》一書主要記述了孟子到各國遊說,以及同各種學派進行論辯的情況,闡發了他的政治見解和哲學、倫理、教育思想,基本上是一部語錄體散文。他以問答方式,展開雄辯說理,詞鋒犀利,富有文採;他刻畫的人物個性鮮明,論辯的方法靈活多樣,善於用比喻說理;文章氣勢磅礴,論證嚴密,富於感染力和說服力,對後世散文有較大影響。《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至理名言,歷史上許許多多故事證實了這一點。就說秦王朝吧,秦始皇得天下是因為戰國的憂患,不進取就滅亡。秦二世失天下,是因為不吸取秦始皇治理天下的教訓,勵精圖治,而是躺在秦始皇的基業上,貪圖享樂,使秦王朝迅速走向滅亡。

    孟子用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裡奚的故事,說明將承受「大任」的人,一定會經過「動心忍性」的磨難,途徑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說得簡潔些,是要遭受種種勞苦、憂患。

    所謂「生於憂患」,是因為憂患往往給人生活的經驗、睿智,促使人對生活道路的思考,雖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機遇,有人可能通過偶然的機遇走向成功,但應該看到,艱苦的磨鍊是成功的基礎。不過,孟子在這裡不是單純說人的修養,而是從人的修養上升到治理國家之道,認為在國內如果沒有掌管法律的大臣、輔佐君主之土,在國外沒有敵國外患的,這樣的國家常常會滅亡。所以,他得出「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結論。儘管孟子說這話有很強的針對性,然而,這一道理早為人們接受。

    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一段,古往今來,不知激勵了多少處於困厄中的有志之士,使他們「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些話,對於某些起於貧賤之中的豪傑之士來說可能是正確的,但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如秦皇、漢武,「天降之任」可謂大矣,卻從未受過「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磨難。許多身處逆境之人,往往背誦孟子的這段警句來勉勵自己,他們是倒過來理解這些話的,即認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以後,天必降大任於己身,這就未免誤解其意了。試看多少在浩劫中備受摧殘、無辜死去的生靈,上天何嘗降以大任呢?這是我們讀孟子此文必須注意及之的。

    重點探究

    1.「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在結構上的作用是什麼?

    提示:過渡,承上啟下。由六位賢臣的事實過渡到要成就大

    事業必須經歷磨難的一般意義。

    2.第二自然段所論證的觀點是什麼?

    提示:要想成就大事業,必須先經歷生活、思想、行為上的磨難

    3.生活、思想、行為上的磨難指的是什麼?

    提示: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4.三個正面的事實論據是什麼?

    提示:(1)人恆過,然後能改。(2)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3)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相關焦點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原創:凱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新的教會禮儀年開始了。在這裡,我們來談談在過去的禮儀年裡最後的那幾個主日,最後的幾周裡,無論是平日還是主日,不管是讀經還是福音,都圍繞「末世」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悔改信從福音吧。
  • 2020初中語文八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翻譯及習題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裡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國學人物|曹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縱觀歷史,這種「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情況比比皆是,其中有個典型,就是魏明帝曹叡。當提到魏國第二任君主曹叡時,可能很多人都沒什麼印象,畢竟很多影視作品在展示三國後期魏國的時候,都是以司馬懿為主角,而非曹叡。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不逼一下這幾個星座,真不知道潛力有多大
    很多時候,我們或都聽過這樣一句話,那便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沒錯,一份安逸的環境,固然能夠給人帶來舒適,但更多的,會讓一個人喪失該有的鬥志。而一份苛刻的環境,往往又能夠在最大的程度上,逼發出一個人的潛能。
  • 朗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知識大集結: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
    (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創作背景:此文選自《孟子·告子下》。賞析:    賞析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篇短文不但立論高遠,見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論證明晰,邏輯嚴謹,有不容置辯的說服力。本文善用排比,層層深入進行論證,形成壓倒一切的逼人氣勢,在藝術上也很值得稱道。  孟子在這篇不到二百字的短章中,圍繞客觀環境與個人和國家命運的關係,闡述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深刻道理。
  • 看完《毒梟》居然有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的感慨,每個人都不容易
    成人的世界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奮勇向前,奮起直追,只是生命的常態。每個角色都有不為人知的心酸與勞苦,並沒有誰比誰能過得好很多很多。最近在看毒梟的一系列電視劇,毒梟們真的太難了。劇集在刻畫這些人物時,不只是一味表現他們的貪婪和作惡,也通過親情、愛情、友情賦予他們人性的另一面。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漫談齊是如何衰落的?
    一時間,楚國退出強國之列,徘徊在二線諸侯國之中。幾乎佔領了整個南方的楚國,楚國衰落時,秦,齊相繼強盛。楚國雖已不復當年盛況,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楚國的傾向是秦國和齊國的重要砝碼。為了得到楚國的支持,兩國從此針鋒相對。齊國破燕國後,楚國倒向齊國,從此結盟。齊楚結盟迫使秦國放棄了原來攻齊的計劃,並開始疏遠強大的同盟國。派張儀去說服楚懷王連橫,用虛假回報引誘便宜的楚懷王上鉤。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學生這樣翻譯,老師感嘆:有思想,0分!
    在初中、高中語文科目學習上,有這麼一句話在學生中廣為流傳:語文有三怕:一怕作文,二怕周樹人,三怕文言文。而怕文言文,是因為古今漢語的文字隔閡,讓學生對文言文看不懂、難以背誦,更難於翻譯。可是,「文言文閱讀」卻又是我們中考、高考的必考考點,也是考試難點,尤其是「文言文翻譯題」,更是讓很多同學「痛不欲生」。於是,經常有各種學生強行翻譯的「神翻譯」,讓老師看後,哭笑不得。
  • 初中生「倒背如流」的3篇文言文,尤其是第3,學渣:soeasy!
    :15:28 來源: 溫文儒雅的南南 舉報   初中生「倒背如流」的3篇文言文
  • 爬出血海屍山死於安樂——《行屍走肉第9季》
    爬出血海屍山死於安樂——《行屍走肉第9季》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形容主角們真是十分貼切本季中大批角色領便當,季末低語者更是下了狠手,諸多高顏值擔當和老演員領了便當,讓觀眾們心裡一涼。不過編劇也算留了一個心眼,沒有在虐心的路上一去不返,憑空增加了一個 「公路幫」,添加了好幾個工具人湊數。在低語者留下的十人頭界線裡,工具人佔了不少位置,比起漫畫裡死去大量主要角色來看,電視劇顯得不那麼虐心。
  • 爬出血海屍山死於安樂——《行屍走肉第9季》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形容主角們真是十分貼切。血海屍山裡一路走來,擊敗一波又一波強敵,終於找到了四處可以安頓下來的地方後,他們明顯想要享受安逸生活,對不斷迫近的危險缺乏鬥爭精神。危難時刻就需要有人能夠打醒他們的和平幻想。尼根強盛時,瑞克一行可以臥薪嘗膽;低語者們騎到頭上時,達裡爾一行會怎麼做呢?
  • 文言文快速記憶法,考試不丟分,輕鬆過考試!原來這麼簡單!
    老師會經常讓學生們背誦文言文,這對於很多學生來說,背誦文言文,簡直就是一場噩夢,儘管將是一場噩夢,但還是要硬著頭皮去背下去。有的學生很快就把文言文背下來了,但是,總有一些學生在背誦文言文時很艱難。那麼,如何在短時間內快速高效地背誦出文言文呢?
  • 《電影手冊》專訪奧遜‧威爾斯(1958):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假如影片內的場景是在一本書中,就說是紀德寫的吧,你們讀到罪行的發生是因為水引起的,可能就不會這麼驚訝了;但你們期待的是這部影片要是真實的。我著迷的影片都是回到虛構上的,不是那些聲明「這裡是真實的,這是生活,等等」那類的,而是作者的觀點、個性展表現以及想法。 手冊:您的《堂吉坷德》是分成三個段落嗎?
  • 還是「死於安樂」?
    王者榮耀冬季冠軍杯八強賽的比賽結果已經確定,其實在冬季冠軍杯的抽籤比賽結束之後關於八強戰的結果預測都是比較統一的,因為每一組的戰隊從表面實力來看都是有差距的。但是沒想到被抱以厚望的北京WB.TS戰隊在八強戰的時候竟然輸給了MTG戰隊,一個來自次級聯賽的戰隊。
  • 安樂公主李裹兒她是被寵壞的公主,一生都那麼的可悲!
    安樂公主李裹兒有著怎麼樣的一生呢?安樂公主她的一生可以用八個字概括: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覺的大唐王室的女性因唐朝的繁盛而具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身上有那種開放獨立的大氣、敢於追求自我的傲氣,又有雍容華貴的貴族氣質,在歷代封建王朝中獨樹一幟。號稱「大唐第一美女」的安樂公主李裹兒其一生是可悲的!她是被寵壞的公主。
  • 一文一書 |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這段話摘自《孟子·告子下》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一著名的章節裡。其原文這樣寫道:"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裡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伐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 中考文言文和古詩易考題型,名師總結了這49項內容,快來收藏吧
    本文是【語文課外綜合知識與思維導圖】專欄第4節,中考常考的古詩文言文名句。老師總結了49篇中小學必背的古詩詞和文言文裡面的名句,共180多條,中考古詩文默寫題基本都是出於這些內容。記住這些名言名句,除了應對考試,還能增加自己的文學素養。家有中小學生,快給孩子收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