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科技創新綜合排名躋身全球第四

2020-12-22 壹點經濟

記者 肖芳 報導

本報青島訊 12月18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2020學術年會在青島藍谷召開,現場發布了《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報告(2020)》。報告顯示,中國海洋科技創新綜合排名穩步提升,由2016年的第5位上升至第4位,躋身第二梯隊。

該報告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與新華(青島)國際海洋資訊中心聯合編制,已連續發布5年。報告基於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創新應用及創新環境4個維度,對全球25個樣本國家的海洋科技創新情況進行指數評價,為預判未來海洋科技創新發展趨勢提供參考。

根據報告,2020年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前10好國家分別是美國、德國、法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挪威、英國、荷蘭。近5年來,中國綜合排名由第10名升至第4名,在創新產出和創新應用方面均快速提升至第二位,由第三梯隊躋身第二梯隊。

作為我國海洋領域唯一試點運營的國家實驗室,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歷經5年發展,已在深海觀測與探測核心技術與裝備等諸多領域取得突破,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量比肩全球頂尖海洋研究所,全球影響力大幅提升,基本實現了與國際一流海洋科研機構並跑的態勢,若干研究方向具備領跑優勢。

相關焦點

  • 2019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發布 中國排名第五
    報告指出,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試點運行以來,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逐步完善,世界領先的科研成果不斷湧現,深海探測開發的能力穩步提升,「突破性、引領型、平臺型一體化的大型綜合性研究基地」初具雛形,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策源力日益顯現,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 《全球城市綜合排名》發布:北京取代香港首次躋身全球前五
    原標題:《全球城市綜合排名》發布:北京取代香港首次躋身全球前五   國際
  • 「十三五」成就巡禮|威海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全省第四
    12月17日上午9:00,市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第四場新聞發布會,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厚全,市市場監管局智慧財產權事業發展中心黨支部書記袁傳傑,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張華芹,威海市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湯佔勝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威海市科技創新發展情況。
  • 創新核心區正東移 中國創新能力排名保持第14位
    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攝  近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顯示,在全球131個經濟體中,中國今年保持在全球創新指數榜單第14名,與去年持平。近幾年來,中國的這一排名迅速攀升。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有17個科技集群進入全球科技集群百強,數量僅次於美國,排在世界第2位。
  • 中國海洋工程科技創新論壇舉行
    原標題:中國海洋工程科技創新論壇舉行   10月16日,2020中國海洋工程科技創新論壇在深圳舉行。論壇以「夢逐大海,走向深藍」為主題,多位專家學者圍繞「助力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海能源開發利用及發展趨勢」等主題發表觀點。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運行五年獲佳績
    同時,深海多圈層能量與物質循環理論取得重要進展,公共科研平臺支撐能力不斷提升,基本覆蓋海洋領域重點學科方向和事關海洋科技長遠發展的關鍵領域。 五年間,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探索建立理事會管理、學術委員會指導、主任委員會負責的「三會」治理模式,充分體現「去行政化」和機構「扁平化」;打破傳統人才管理體制,試行科研人員以「雙聘」為主,與協同單位共享科研成果,最大限度激發創新活力。
  •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2018年中國綜合科技創新全球排名第17位
    有記者問,按照規劃,中國將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現在距離目標實現還有不到兩年時間,目前中國在哪些方面已經提前達標?又有哪些方面需要繼續衝刺攻堅?對此,科技部部長王志剛給予了回答,並著重就還需要努力改進的地方進行了解讀。科技部部長 王志剛:按照創新型國家的標準,應該說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要走在世界前列,這是一個定性的話。具體講,應該從定性和定量兩方面來看這個事情。
  • 科技創新為國慶打Call, 這裡是一些讓我們躋身世界科技強國的「國...
    要想實現這個美好的心願,科技創新必不可少。在這其中,一系列大科學裝置的建成和使用為我國躋身世界科技強國的隊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科學裝置是指通過較大規模投入和工程建設來完成,建成後通過長期的穩定運行和持續的科學技術活動,實現重要科學技術目標的大型設施。其科學技術目標必須面向科學技術前沿,為國家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社會發展做出戰略性、基礎性和前瞻性貢獻。
  • 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承辦中國海洋工程科技創新論壇
    清華新聞網10月20日電 10月16日,2020中國海洋工程科技創新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作為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的重要活動之一,本次論壇以「夢逐大海,走向深藍」為主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重大戰略部署,助力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升中國海洋工程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海洋工程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實施海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以下簡稱「國際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承辦了此次論壇,並為論壇現場提供了優質的志願者服務。
  • 電解質|八城競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從規劃建設看各地競爭力
    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上日程此前,「青島建設全球海洋城市」已經多次被提及,今年全國兩會上,時任青島市長的孟凡利在山東代表團全體會議發言中,連說六個懇請,包括懇請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將青島定位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等。
  • 中國雙非大學綜合實力排名,南方科技大學第一!
    中國大學排名(主榜)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前身是中國最好大學排名。自2015年首次發布以來,以專業、客觀、透明的優勢贏得了高等教育領域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認可,已經成為最具影響力和公信力的中國大學排名領先品牌。
  • 《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發布: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第二
    和往年一樣,GII中文版為摘要版,精選了原版報告與中國相關的前言、序言、主要研究結論和排名、科技集群排名以及中國國家概況等內容,以飧讀者。經WIPO中國辦事處授權,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在官方網站全文發布該報告中文版。
  • 全球第二!合肥又躋身一個重量級榜單
    合肥又又又躋身一個重量級榜單, 在全國, 甚至全球城市中脫穎而出! 近日,《2019全球城市基礎前沿研究監測指數》在北京發布。全球TOP20城市中,中國有北京、上海、南京和合肥等6座城入選,合肥進入全球第一方陣內。
  • 從南沙傳遞全球科技中國聲音
    原標題:從南沙傳遞全球科技中國聲音   「本年度全球科技大會再度在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廣州南沙舉行,我們講述創新故事,向人們展示科技如何改變未來的生活,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 2020中國科技事件盤點,上天入地無所不能,足矣躋身世界大國行列
    文/南風2020年的中國,科技技術上再次有了質的飛躍,硬核科技比比皆是。「嫦娥」工程、「中國天眼」和「南昌艦」接連而出。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科技發展邁向了一個新的臺階,躋身世界大國行列。這一年,中國科技改變著中國的面貌,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大國重器。盤點這些科技,就會發現我國從陸地到天空到甚至是海洋上都有著他們的影子,覆蓋範圍極其廣泛。科技方面實現了質的飛躍,現在已經發展到了某種高度,讓中國人都拍手叫好,為此感到無比榮耀。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預選地著陸。成功在月球表面採集樣本,並返回地球。
  • 2020中國科技大事件盤點,上天入地無所不能,足矣躋身世界大國行列
    文/南風 2020年的中國,科技技術上再次有了質的飛躍,硬核科技比比皆是。「嫦娥」工程、「中國天眼」和「南昌艦」接連而出。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科技發展邁向了一個新的臺階,躋身世界大國行列。 這一年,中國科技改變著中國的面貌,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大國重器。
  • 市民踴躍體驗「海洋科技風」
    展會匯聚眾多世界一流的設備、產品和創新成果,科技含量十足。圖為觀眾參觀中國油氣勘探開發模型。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展現主流媒體擔當  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展現主流媒體擔當。10月16日,在海博會專業論壇之「海洋科技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深圳報業集團黨組成員,深圳商報黨組書記、總編輯丁時照進行了專題演講,發出了深圳新聞界勇擔時代使命、助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的強音。
  • 2020年全球市值千強醫藥企業公布,21家中國藥企躋身百強
    【製藥網 行業動態】據了解,過去8年來,全球投行Torreya通過對全球30000家製藥企業進行追蹤研究,於近期發布了《全球千強藥企報告》。榜單中,中國藥企佔了208家,並且有21家中國藥企躋身百強。   報告按估值對全球前1000家藥企進行了排名。
  • 深圳全面加速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深圳聚焦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定位,謀劃了「三步走」戰略,提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分別到2020年、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三個階段性目標;最終到本世紀中葉,海洋發展要達到全球一流水平,全面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成為彰顯海洋綜合實力和全球影響力的先鋒。
  • 全球科技集群100強發布,北京、上海、粵港三城躋身前十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近日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在科技集群前100位中,上海排名第九。排名前十的科技集群依次是:東京—橫濱、深圳—香港—廣州、首爾、北京、聖何塞—舊金山、大阪—神戶—京都、波士頓—劍橋、紐約、上海、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