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八個字,大家會想到什麼呢?
有一位成功人士曾經就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年紀輕輕的就淡泊名利了,是沒有什麼希望的」,那真的是這樣的嗎?
李嘉誠曾經寫過:「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八個字,認為這是他人生的格言之一,他覺得做人我們要對人誠懇,做事我們要負責,要多結善緣,這樣你自然就會得到別人的幫助。
淡泊明志,隨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許多失意之苦,那麼他在自己的創業過程中的確就是這樣做的,對於衣服、穿著等等,都不是很在意,把精力都放在了更值得去專注的地方。
其實,我們看所謂的淡泊明志,還有寧靜致遠,說白了就是說你要沉得住氣,要慢慢走,找準了目標,不要著急。
這兩句話是出自於諸葛亮的《誡子書》,我們說諸葛亮到底偉大在什麼地方呢?
其實,諸葛亮並不像是《三國演義》當中說的能夠呼風喚雨、算無遺策,而是說他二十歲就被劉備請出山,一生鞠躬盡瘁,經歷了一次次的北伐失敗,直至人生終點,可是還在向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前進。
諸葛亮可以說是一個集智慧、權力還有道德於一身的人,權臣是一個多麼危險的職業,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但是,諸葛亮就做到了在君臣之間的完全信任與和睦,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諸葛亮的才華才得到了後世非常多帝王將相的集體稱讚。
所以說,這樣一個聖人說過的話,肯定還是有一些參考價值的。
淡泊或許不能像欲望一樣點燃你的內心,推著你前行,但是它能夠幫助你跳出自身的格局,跳出花花世界的誘惑,跳出各種各樣的娛樂導向,然後清醒地讓你去審視世界,審視自己。
不是說不能有欲望,而是說我們要像老子說的水一樣,去守住自己的欲望,這是一個知易行難的問題,做起來很難。
所以說,年輕人為什麼不可以淡泊名利呢?這與自己的志向並不衝突,只是為你摒除了花花世界的幹擾而已。
無論生活當中經歷了怎麼樣的磕磕絆絆,我們只要想起諸葛亮《誡子書》當中的這句話,我們就會覺得始終有一份堅定在那兒,能夠沉得下來,不會被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