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離逝17年,原兇抑鬱症已成第二殺手,我們可以這樣避免

2020-09-13 無患子33

張國榮不僅僅是香港娛樂圈的風雲人物,他在中國娛樂的發展史上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不論在音樂還是影視方面,他都做到了頂尖的位置。他的離世震驚內外,對於喜歡他的人來說,每年他的生日都會追思他。

想到&34;,就不得不提抑鬱症,因為他是用跳樓自殺的方式結束了生命。

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

2020年9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文要求加強抑鬱症防治,並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大中學生、孕產婦和老年人體檢項目之中,體檢中心也應提供情緒狀態評估項目。

我們應該有所體會,身邊的同事朋友,好像沒有十年二十年前的人開心。也會時不時聽說誰誰得了抑鬱症或者可能是抑鬱症。

照理現今這樣一個物資充裕的時代,人們在解決了溫飽的需求後,幸福感超高才對。然而現實裡卻是越來越多的人不開心了,抑鬱了。

由於社會競爭壓力大,貪富差距的極大分化,加上科技發達後,資訊全球化,是抑鬱的主要原因。而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常常被人們所忽視,甚至以為完全搭不邊。

其實從中醫角度看抑鬱症,沒有那麼複雜,只是缺少陽氣的一個病症而已。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每天的生活裡,以下損耗陽氣的行為你有嗎?

1.當露腳裸成為一道風尚

初春乍暖還寒,可很多女孩喜歡上裝大衣、羽絨服,下裝配九分褲,有時明明是長褲,也要捲起褲管,露出一截腳踝,很多女生認為「韓劇裡很多女明星都這麼穿,顯瘦。」

這裡有個重要穴位,三陰交。

2.露腰露臍,命門真火殆盡

腰部位置,有個重要穴位,命門。

如果常穿低腰褲,那麼就很容易讓腎臟和肚臍受到寒邪,從而導致腎氣虧損,體內陽氣不足,人就會出現體內血流不暢,甚至下半身時常感到發麻、疼痛、冰涼等。

3.早上起床後洗澡洗頭,猶如水澆滅了小火

我們經常在西方電影裡看到,起床後洗澡洗頭的情節,現在也越來越多年輕人習慣在早上洗澡洗頭。

早上正是人體的「陽氣」初生之時,因為初生所以相對弱,也正是需要引導和抒發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洗頭洗澡,人體體表極易被寒邪侵襲,且頭部乃諸陽之首,所以,這個時候洗澡等於是把陽氣升發扼殺在搖籃裡。

4.春天大量水果,陰寒直滅脾陽

現在很多人一年四季,每天都要吃大量水果,認為營養豐富,還可美容減肥。

按大自然規律來說,春天裡並沒有果實,所謂&34;。

所以秋天的水果才是我們可以快樂大吃特吃的季節。

5.晚上健身或夜跑,耗盡一天最後的陽氣

看到朋友圈裡那些夜跑的人,真心替他們捏把汗。

早晨陽氣升發,我們要順應陽氣升發,這時候運動是合適的;晚上陽氣消退陰氣增長,劇烈運動,擾亂人體正常運行,健康就不能如願了。

6.夏天空調冰飲,徹底消滅陽氣

夏天的室內,不論商場,辦公室還是家庭,空調都已是必須品。戶外和室內的冷熱交替,讓人體體表受寒氣侵蝕加劇。這時如果來杯冰爽飲品,直接空降體內,那就是內外徹底涼透了。

日本在二百年前學習西方,他們不僅模仿西方的政治和經濟模式,也學習他們喝冰水。而日本在我們東方諸國裡,一直是自殺率超高的先驅。

可嘆的是,我們也正亦步亦趨地跟隨著,甚至有趕超的趨勢。

以上幾種行為,也許有人會嗤之以鼻,也許有人會恍惚大悟,也許有人會將信將疑。不管是何種,那都是你們的事。

我始終相信,科技再發達,幾千的傳承能流傳至今,有其精貴之處。

而我們好像慢慢在忘記,我們是生活在大自然之中。。。。。。。。

相關焦點

  • 抑鬱症成明星的頭號殺手,張國榮喬任梁全中招,盧凱彤太太發聲:我們對情緒病懂得太少
    除此之外,高頻詞中還出現「張國榮、喬任梁」。有數據顯示,從「盧凱彤墜樓身亡」消息出來之後,有關「張國榮、喬任梁」的網絡提及量也隨之高漲。網友認為他們的共同點都是「飽受抑鬱折磨,死因一樣」。據港媒報導,8月5日上午9點50分左右,香港女歌手盧凱彤從跑馬地成和道一住宅的高處墜下,救護車趕到時已不治身亡,年僅三十二歲。警方調查後發現,現場沒有發現遺書,這起案例被列為自殺。
  • 當愛已成往事:張國榮,17年默默愛過
    如何用一句話形容張國榮?紅顏秀影很認同這樣一個答案:哥哥的一生何其漫長,何其遺憾又何其絢爛。在他的身上,任何形容詞都顯得單薄,任何語言都顯得蒼白。「張國榮」三個字,足矣……這世間的不幸總是接踵而至的,今年疫情的爆發、籃球巨星科比的長辭,都讓我們些猝不及防,這也讓紅顏秀影突然想起來17年前的一位巨星的墜落——張國榮。
  • 張國榮逝去17年,你該知道了:不是同性戀,不是你想像中的抑鬱症
    張國榮離開我們已經整整17年了。17年來,每到4月1日,總有無數人追思他的逝去。追思者眾,可真正了解他的人,卻少之又少。與張國榮共事過的志摩千歲,曾寫過一本回憶錄式的手記《張國榮的時光》,記錄了自己與他的一些交流對話,其中有一段,便涉及到性向的探討。張國榮直言:我不是Gay,只要我喜歡,同性異性都可以。他的初戀,是13歲的時候,上學期間認識的一個身材苗條、擅長運動的女生。
  • 抑鬱症成人類第二大殺手,「網抑雲」「雪花警告」之梗可以休矣
    如果不是官方數據支撐,很難相信抑鬱症已經無形中迫害了那麼多人。 世衛組織估算,全球共約3.5億名抑鬱症患者。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僅次於癌症。
  • 張國榮已去17年,唐鶴德仍然深情守候|同性戀者的春天還有多遠?
    今天是張國榮離去的第17年整了。沒有哪一位娛樂圈內明星的離去,能讓影迷懷念這麼久?為什麼張國榮可以做到。第一是因為他太優秀了;第二是因為他的離去太突然;第三是因為他自殺的原因成謎。關於他自殺的原因,說法最多的是因為抑鬱症。張國榮被確診為內源性抑鬱症,不同於外源性抑鬱症,可以通過看心理醫生,吃藥等方式調解;而內源性抑鬱症,卻表現為生物學特性,很難去克服。
  • 17年,終於可以不用為了紀念張國榮,而紀念了
    17年了,一如既往的老問題又會出現,為什麼張國榮的粉絲,每年都會組織參與紀念活動?如果放在10年前,這可能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那時候的紀念方式,似乎重點並不在於紀念,而在於花樣。她爆料說,要在演唱會現場傳達哥哥最想跟大家說的話,結果卻是她聽到哥哥曾說過一句:「我終於可以舒舒服服地睡覺了。」
  • 17年了,張國榮的容顏永不褪色!
    4月1日,是愚人節,也是張國榮逝世的日子。17年前的今天,飽受抑鬱症的哥哥從文華酒店24層縱身跳下,以此結束傳奇一生。那時的他,47歲。多少人聽到這消息後都難以相信,多希望這只是愚人節的一個玩笑。17年過去了,張國榮這名字並未隨時間在人們心中淡卻,哥哥依舊被眾人追憶。
  • 當心「頭號心理殺手」抑鬱症
    似乎名人患抑鬱症才會引起大家的關注。其實,隨著現代社會節奏加快、壓力增加,抑鬱症就像幽靈一樣遊蕩在每個人身邊,讓我們一起來關注抑鬱症。  抑鬱症成大多數居民主要心病  抑鬱症是最常見的心理疾病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抑鬱症的患者至少達到1.2億;在中國的患病率為3%至5%,目前我國至少有2600萬抑鬱症患者。
  • 張國榮自殺的原因真的是因為抑鬱症嗎?隱瞞了十幾年的死亡真相
    香港一代傳奇藝人張國榮在2003年以傳奇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就這樣他離開了這個世界,這樣完美的人竟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人們對他的自殺的疑問,對他的生活好奇促使他的關注度長時間不降。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揭開張國榮死亡的真相2003年4月1日晚,香港藝人張國榮從24樓縱身跳下。根據力學的分析,一個人如果從24樓跳下,在落地的那一瞬間,骨骼和肌肉都會被撞碎。
  • 抑鬱症的痛苦,張國榮跳樓真相。
    今天,讓我們回憶一下張國榮關於張國榮的死有很多傳聞。一是張國榮的感情有問題。張國榮的初戀發生在他20歲的時候。當時,張國榮拍戲時只認識17歲的毛舜筠。張國榮一見鍾情毛舜筠。兩人開始交流。張國榮非常珍惜這種感覺,張國榮怕失去她,不久後便向毛舜筠求婚,張國榮這一舉動嚇壞了毛舜筠,毛舜筠之後便有意無意的躲避張國榮,於是他們分手了。
  • 17年後,回看張國榮的自殺原因,不只是抑鬱症這麼簡單
    每年的這個時候,我都會很懷念張國榮。很多人都是因為他的名氣而開始嘗試著去了解他,又或者是因為那部至今仍在豆瓣電影榜上排名第二、名動全球的《霸王別姬》中不瘋狂不成魔的程蝶衣而認識的他。但不管緣起何時何處,我們都不得不承認,像張國榮這樣有著曠世姿容卻又風雅有趣的人物,很多人只要聽說過他這一生零零散散的幾個故事,便會情不自已的喜歡上他。
  • 北京衛視揭張國榮死因,我們被騙了17年?兩封遺書疑雲重重
    17年,但即便如此,我們依然可以從中來探討一些所謂的「真相」,並且,我們不妨試著分析一下,張國榮的死因又究竟是否真的另有隱情呢?而且,兩封遺書上提到的同一個人——唐唐,亦成了外界關注的對象。唐唐全名唐鶴德,時至今日,我們早已無須質疑他的哥哥的感情之深厚,畢竟,堅持十餘年來一直無私懷念哥哥的,也唯有唐鶴德一人能夠真正地做到無心無愧。
  • 「哥哥」逝世17周年:一生程蝶衣,百年張國榮
    張國榮生的特別好看,除此之外,演技好,人品也好。正是因為有這些優點,所以大家才會更加懷念。曾看到一個提問:張國榮對於港人來說,到底是怎樣的存在。有個答主如是說道:不會再有第二個藝人,會被香港這樣寬容,如此寵溺了。而寵溺他的,又何止只有香港。
  • 北京衛視深扒張國榮死因,我們被騙了17年?兩封遺書疑雲重重
    而前不久,北京衛視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段以「張國榮死因終於被查明,原來我們被騙了14年?遺書中另含曉?揭秘張國榮的死亡之謎」為題的視頻內容,引起了不少網友的討論。僅從標題內容來分析,就可預知北京衛視此舉,無非只是拿著前些年製作的節目出來翻舊帳,畢竟張國榮離世距今已有17年,但即便如此,我們依然可以從中來探討一些所謂的「真相」,並且,我們不妨試著分析一下,張國榮的死因又究竟是否真的另有隱情呢?
  • 回看張國榮17年前自殺原因,不僅僅是抑鬱症這麼簡單
    01 公認版本,患抑鬱症在墜樓前,他在寫下的紙條說:「Depression!!!多謝各位朋友,多謝麥列菲菲教授,這一年來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謝唐先生,多謝家人,多謝肥姐,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張國榮在遺書中感謝各位朋友、唐鶴德先生以及他的醫生,經紀人陳淑芬。遺書結尾的「一生未做壞事,為何這樣?」更表達了他的極度無奈,以及留戀此世的意願。
  • 北京衛視深扒張國榮死因,我們被騙了17年?張綠萍道出真相
    然而至今張國榮已經去世17年了,關於他的死因仍然是疑點重重。 雖然當時的調查結果是自殺,然而人們仍然是不願意相信。 01張國榮遺書疑點重重 2003年4月1日愚人節當天,張國榮也是給了我們一個愚人節最大的禮物。
  • 17次緬懷張國榮!為什麼我們還在懷念張國榮?
    「謹以此文,紀念離開我們17年的張國榮。」27年前,程蝶衣在《霸王別姬》裡,拔劍自刎,以絕美的身姿慘痛離去,永遠地活在了自己還是虞姬的夢裡;17年前,飽受抑鬱症折磨的張國榮,從文華酒店的24層縱身躍下,結束自己絢爛的一生,留給世人的無限唏噓。4月1日,是愚人節,本該是世人笑起來的日子。
  • 天堂沒有抑鬱症|張國榮縱身一躍的背後
    成年以後張國榮更時時把「婚姻是一種無形的負累」一類的話掛在嘴邊。「如果相愛,沒有這一紙婚姻證明書,都可以過得很好。如果要分手,有這一紙婚約也改變不了什麼。」這樣徹底的懷疑論,很難說不是由於家庭的影響。 成長:波折伴隨一生 1977年,百無聊賴的張國榮一時興起參加一個歌唱比賽,居然弄了個亞軍,義無反顧地開始了前景暗淡的歌手生涯。這一沉寂就是7年。然後,一曲《Monica》使他成了夢寐以求的大明星。可是還沒來得及細品成功滋味,已開始頭疼不已,因為他惹來了「倫迷」的不滿。
  • 哥哥已離開我們17年了,永遠懷念張國榮
    3月26日,有媒體報導,為紀念張國榮逝世17周年,東方影業特別將張國榮主演、于仁泰執導的電影《白髮魔女傳》及《夜半歌聲》作全新4K修復,並安排在大銀幕再次上映。《白髮魔女傳》將於4月1日上映,《夜半歌聲》將於4月8日上映。少年不識張國榮,長大再無張國榮。
  • 喬任梁、張國榮、陳寶蓮等明星沒能跨越「抑鬱症」,VR、AI......萬能的科技能避免這類悲劇嗎?
    昨日(9月16日)晚間,一則不幸的消息在社交媒體上傳開:演員、歌手喬任梁在上海意外死亡,年僅28歲,經法醫初步鑑定,已排除他殺可能,具體死亡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噩耗的傳出後,韓寒在微博上表示哀悼:今日(9月17日),喬任梁經紀公司發訃告:對喬任梁的死亡表示惋惜,並提到他生前已患有抑鬱症,在親友的幫助下治療有好轉跡象,「卻不料他用最決絕的方式擺脫不可承受之病痛,與世訣別」。該悲劇的發生,距離「世界預防自殺日」(9月10日)過去僅僅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