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中國現代史上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他有「中興第一」的好名字和「賣國賊」的壞名字。他的《曾國藩家書》卻受到那些鄙視他或欣賞他的人的高度讚揚。
縱觀歷史,無論是商業還是官方,都無法逃脫「富不過三代,盛不過三代」的詛咒。曾國藩卻打破了這個魔咒,在曾國藩家族的影響下,來培養了200多名人才,其中沒有一個是「敗家子」,這與曾國藩的教育理念密切相關。
在曾國藩的家族座右銘中,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諺語如下:
「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若全『無』一分,未有不敗。和字能守幾分,未有不興;不和未有不敗者。諸弟試在鄉間將此三字於族戚人家歷歷驗之,必以吾言為不謬也」
這意味著在一個家庭中,勤勞的「勤」和恭敬的「敬」可以保持幾分鐘。如果兩者都不是,那麼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家庭應該注意一個和諧的「和」字,如果可以保留「和」單詞,則可以維護族一定會興旺。你可以把這個三個字和你周圍的人比較一下,沒有人會失敗。
換句話說,家庭教育必須做好三個字:勤奮、尊重和和諧。這些想法是曾國藩通過真理的檢驗!
勤奮
至於「勤」,曾國藩本身就是踐行者。曾國藩只是一個普通家庭背景,沒有天資聰穎大腦,相反,他出奇的愚蠢。在曾國藩14歲,有一天已經是晚上了,大家都在睡覺,一個小偷進入曾國藩書房偷竊,這時曾國藩回來點燈閱讀,因為有一塊文章,小偷急忙躲在橫梁上,想著等曾國藩離開再繼續「工作」。
我看到曾國藩正在讀一篇文章的文章,我背了很多遍。曾國藩是非常持久的,並且一直攜帶著他,深夜時分,梁上的盜賊已經睡了一會兒,他們發現曾國藩還背著他。小偷很耐心,聽了幾遍曾國藩,天快亮了,小偷受不了,他從房間梁上跳下來,憤怒地對曾國藩說:「就你這麼笨,還讀什麼書!」,之後,他逐字背誦了文章然後離開了。
不是說小偷會背誦這篇文章,而是那篇文章不長,竊賊在梁上反覆聽曾國藩幾十遍,並親自背誦。
可見曾國藩沒有天資聰穎的大腦,曾國藩可以成為一代聖人最重要是一個勤奮的詞。他知道自己很蠢,所以他比大多數人都用功。曾國藩在他孩子的教育中也是如此,他讓他的孩子們記住16個單詞「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曾國藩在曾國藩的教育理念中,從未將「出人頭地」作為兒童追求的標準,相反,他重視兒童的自立能力。在曾國藩家族傳統中,第一點是重視道德教育,這是家族成敗的關鍵。不是把多少錢留給子孫後代。
曾國藩是一個終生信奉儒家經典的傳統人,但當他的二兒子曾紀澤說他不想幹官場,喜歡學習西方文化時,曾國藩卻出乎意料地同意了,並支持了兒子。最終曾紀澤成為晚清時期少有的外交官。
尊重
至於「敬」,曾國藩在家中寫給兒子:
「富家子弟多嬌,貴家子弟多傲。」
作為晚清著名官員,曾國藩在京城遇到了許多高官子女,奢侈、腐敗、傲慢。這個家族很可能在短時間內下降。因此曾國藩總是提醒孩子要謙虛謹慎,待人要有禮貌。
曾國藩一直是踐行者,當曾國藩是個官員時,他對同事都很禮貌,沒有不尊重,不管誰比他低或高。這也是曾國藩在官場上一直受到尊重的重要原因。
曾國藩曾經說過,如果「修身以道,修道以人,修人以孝,修孝以敬。」在家庭關係中尊重他們的親屬,那麼這個家庭將會更加和睦。只有在事業上尊重同事,才能避免災難。
和
根據曾國藩,一個家族的和睦中有兩個「和」,即「兄弟和睦」和「『妯娌』和睦」,眾所周知,兄弟之間的不良關係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兄弟和妻子之間的不和諧。所以「嫂子」和睦是家庭興旺的鑰匙。
曾國藩說:「諸妯娌不甚相能,尤望諸弟修身型妻,力變此風。若非諸弟痛責己躬,則內之氣象必不改,而乖戾之致咎不遠矣。望諸弟熟讀《訓俗遺規》,《教女遺規》,為了教他的妻子。
意思是說,如果嫂子不和諧,我希望弟弟們能培養他們的品德養德,以身作則教育和改變妻子,從而擺脫這種不良的家庭傳統。特別地,曾國藩強調「嫂嫂」和睦是家庭和睦的基礎,並且與兄弟和睦一樣重要。。
即使是現在,曾國藩的家訓都是真話,突破了家庭教育的關鍵。曾國藩的家書內容廣泛,不僅包括家教和對孩子的教導,還包括自己的親身經歷,他是曾國藩生活智慧的結晶,培養普通家庭的真知和良策。
有大量的管理、知識、溝通、家庭管理,教孩子智慧,梁啓超在成家時讀曾氏家書,收穫了一套好的家庭教育方法。當任正非創建華為時,曾氏的信件是他的商業戰略指導。
《曾國藩家書》被後人認為在20歲時是可讀的,愛讀在40歲時是可讀的!
有了原文和翻譯,一頓飯就能學會曾國藩家庭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