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盛不過三代」定律,培養十代人才,曾國藩家族座右銘

2020-12-20 2580月亮

曾國藩是中國現代史上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他有「中興第一」的好名字和「賣國賊」的壞名字。他的《曾國藩家書》卻受到那些鄙視他或欣賞他的人的高度讚揚。

縱觀歷史,無論是商業還是官方,都無法逃脫「富不過三代,盛不過三代」的詛咒。曾國藩卻打破了這個魔咒,在曾國藩家族的影響下,來培養了200多名人才,其中沒有一個是「敗家子」,這與曾國藩的教育理念密切相關。

在曾國藩的家族座右銘中,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諺語如下:

「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若全『無』一分,未有不敗。和字能守幾分,未有不興;不和未有不敗者。諸弟試在鄉間將此三字於族戚人家歷歷驗之,必以吾言為不謬也」

這意味著在一個家庭中,勤勞的「勤」和恭敬的「敬」可以保持幾分鐘。如果兩者都不是,那麼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家庭應該注意一個和諧的「和」字,如果可以保留「和」單詞,則可以維護族一定會興旺。你可以把這個三個字和你周圍的人比較一下,沒有人會失敗。

換句話說,家庭教育必須做好三個字:勤奮、尊重和和諧。這些想法是曾國藩通過真理的檢驗!

勤奮

至於「勤」,曾國藩本身就是踐行者。曾國藩只是一個普通家庭背景,沒有天資聰穎大腦,相反,他出奇的愚蠢。在曾國藩14歲,有一天已經是晚上了,大家都在睡覺,一個小偷進入曾國藩書房偷竊,這時曾國藩回來點燈閱讀,因為有一塊文章,小偷急忙躲在橫梁上,想著等曾國藩離開再繼續「工作」。

我看到曾國藩正在讀一篇文章的文章,我背了很多遍。曾國藩是非常持久的,並且一直攜帶著他,深夜時分,梁上的盜賊已經睡了一會兒,他們發現曾國藩還背著他。小偷很耐心,聽了幾遍曾國藩,天快亮了,小偷受不了,他從房間梁上跳下來,憤怒地對曾國藩說:「就你這麼笨,還讀什麼書!」,之後,他逐字背誦了文章然後離開了。

不是說小偷會背誦這篇文章,而是那篇文章不長,竊賊在梁上反覆聽曾國藩幾十遍,並親自背誦。

可見曾國藩沒有天資聰穎的大腦,曾國藩可以成為一代聖人最重要是一個勤奮的詞。他知道自己很蠢,所以他比大多數人都用功。曾國藩在他孩子的教育中也是如此,他讓他的孩子們記住16個單詞「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曾國藩在曾國藩的教育理念中,從未將「出人頭地」作為兒童追求的標準,相反,他重視兒童的自立能力。在曾國藩家族傳統中,第一點是重視道德教育,這是家族成敗的關鍵。不是把多少錢留給子孫後代。

曾國藩是一個終生信奉儒家經典的傳統人,但當他的二兒子曾紀澤說他不想幹官場,喜歡學習西方文化時,曾國藩卻出乎意料地同意了,並支持了兒子。最終曾紀澤成為晚清時期少有的外交官。

尊重

至於「敬」,曾國藩在家中寫給兒子:

「富家子弟多嬌,貴家子弟多傲。」

作為晚清著名官員,曾國藩在京城遇到了許多高官子女,奢侈、腐敗、傲慢。這個家族很可能在短時間內下降。因此曾國藩總是提醒孩子要謙虛謹慎,待人要有禮貌。

曾國藩一直是踐行者,當曾國藩是個官員時,他對同事都很禮貌,沒有不尊重,不管誰比他低或高。這也是曾國藩在官場上一直受到尊重的重要原因。

曾國藩曾經說過,如果「修身以道,修道以人,修人以孝,修孝以敬。」在家庭關係中尊重他們的親屬,那麼這個家庭將會更加和睦。只有在事業上尊重同事,才能避免災難。

根據曾國藩,一個家族的和睦中有兩個「和」,即「兄弟和睦」和「『妯娌』和睦」,眾所周知,兄弟之間的不良關係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兄弟和妻子之間的不和諧。所以「嫂子」和睦是家庭興旺的鑰匙。

曾國藩說:「諸妯娌不甚相能,尤望諸弟修身型妻,力變此風。若非諸弟痛責己躬,則內之氣象必不改,而乖戾之致咎不遠矣。望諸弟熟讀《訓俗遺規》,《教女遺規》,為了教他的妻子。

意思是說,如果嫂子不和諧,我希望弟弟們能培養他們的品德養德,以身作則教育和改變妻子,從而擺脫這種不良的家庭傳統。特別地,曾國藩強調「嫂嫂」和睦是家庭和睦的基礎,並且與兄弟和睦一樣重要。。

即使是現在,曾國藩的家訓都是真話,突破了家庭教育的關鍵。曾國藩的家書內容廣泛,不僅包括家教和對孩子的教導,還包括自己的親身經歷,他是曾國藩生活智慧的結晶,培養普通家庭的真知和良策。

有大量的管理、知識、溝通、家庭管理,教孩子智慧,梁啓超在成家時讀曾氏家書,收穫了一套好的家庭教育方法。當任正非創建華為時,曾氏的信件是他的商業戰略指導。

《曾國藩家書》被後人認為在20歲時是可讀的,愛讀在40歲時是可讀的!

有了原文和翻譯,一頓飯就能學會曾國藩家庭式教育

相關焦點

  • 洛克菲勒家族神秘族規,後人強行廢除!卻意外打破富不過三代厄運
    洛克菲勒家族神秘族規,後人強行廢除!卻意外打破富不過三代厄運。中國有句古話,叫「富不過三代」,然而在美國卻有一個傳奇家族,如今已富過六代,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洛克菲勒家族。洛克菲勒家族之所以能破掉「富不過三代」的命運,我個人認為在於第三代掌門人的做法,其次是創始人的理念定位。今天講的故事可能對大家都有所幫助,多數人也會有所啟發,閱讀完本文需用5分鐘。
  • 富可敵國,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揭秘洛克菲勒家族
    這個偉大的家族為何你能打破「富不過三代」的古訓?
  • 宋丹丹前夫英達,家族代代出能人,憑什麼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
    中國有一句俗語:"富不過三代",而這句話也如同一個魔咒,>歷史上的確少有富過三代,代代出能人的家族。但有一氏家族,他們的姓不在百家姓上,卻富過三代,代代出能人。這一家便是英氏。宋丹丹前夫英達英這個姓氏十分少見,而如今較廣為人知的英姓人,便是宋丹丹前夫英達。宋丹丹是我國著名的喜劇演員,說是家戶喻曉也不為過,而她的前夫也並非籍籍無名之人。
  • 洛克菲勒家族神秘族規,後人強行廢除!卻意外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
    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富不過三代!然而在美國卻有一個傳奇家族,如今已富過六代他就是洛克菲勒家族。第一代掌門人約翰·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的第一個億萬富翁,他是全球公認的"石油大王",由他開創的標準石油公司,曾經壟斷了美國80%的石油市場。
  • 曾國藩座右銘:16個字囊括做人做事大智慧,適合優柔寡斷的人
    曾國藩,晚清四大名臣之首,一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半聖人」,後世無數人將其奉為偶像,更是將為人處世的智慧發揚到了極致。他本身,少年魯鈍,卻十年七遷,連升十級,他的家族,八代輝煌不衰,這一切都源於曾國藩的為人處世的智慧。
  • 《紅樓夢》揭開富不過三代的謎底,另有兩大家族依然延續百年榮耀
    2 「富不過三代」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富不過三代」。這三代的時間歷程,差不多就是一百年。為什麼會出現「富不過三代」這樣的普遍現象呢?一般情況下,如果在過度安逸的生活環境裡,人就容易長期處在不思進取的狀態裡。如果再加上對後代的教育不到位,這種先天的財富就發揮不了優勢,反而會起到反作用,加速後代的思想墮落。
  • 戴維·洛克菲勒違背祖訓,寫下家族自傳,意外打破富不過三代厄運
    洛克菲勒家族有一個族規,就是他們家族的人不能出自傳!但是戴維·洛克菲勒卻打破這個族規。打破傳統,違背祖訓,留下家族自傳戴維·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是兄弟中最小的一個,也是最出色能幹的一個。他的事業不在石油上,而在大名鼎鼎、位列世界十大銀行第六位的曼哈頓銀行上。
  • 易中天的顯赫家世令人驚嘆:「富不過三代」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曾國藩家族的故事給了桌子重要的啟示。眾所周知,曾國藩是無比牛逼的人物,曾經率領湘軍打敗了席捲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後來他創立了兩淮鹽票。這裡面有個細節,外人很少知道,但曾國藩的外孫知道的很詳細。 在那個年代,鹽票非常寶貴,每張票價二百兩,後來賣到兩萬兩,每年的利息就有三、四千兩,當時,家裡只要有一張鹽票的,就可稱為富翁了。 但是曾國藩就下了死命令,曾氏一家人都不準領取,而且在他死後的很多年,曾家也沒有領一張鹽票。
  • 以玉傳家,十代以上;富貴傳家,不過三代……終於明白馬未都為何要以玉傳家了
    德有多重要,古人在千年前就說了: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用現代話翻譯就是:一個家庭善良仁德,那麼薪火相傳,可以傳承十代以上;其次是耕讀、詩書傳家;而富貴傳家,很少會超過三代。這也是「富不過三代」的原始出處。
  • 「窮不過三輩,富不過三代」,這句俗語有什麼依據?真相直指人心
    可有時我們卻忽略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好在古人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他們總結出了一句俗語,用來警醒我們,那就是:"富不過三代"。《孟子·離婁章句下》: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五世而斬。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
  • 富不過三代,是一個偽命題;邱德根家族三代人,代代進步
    「富不過三代」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中國香港有許多富過三代的「老錢家族」,遠東集團邱德根家族就是其中較典型的一個。 第一代邱德根白手起家,奠定基業。
  • 換6顆心臟的億萬富豪,其家族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富了六代
    2020年5月,美國億萬富豪、洛克菲勒家族現任族長大衛·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去世了,享年101歲(厲害了...)。身為洛克菲勒家族的一員,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大衛把大通曼哈頓銀行(Chase Manhattan Bank),從資金二十億美元發展到資產淨值三十四億美元,遍布美國,成為世界第六大銀行。
  • 中國隱形首富家族,三代首富,家族資產超萬億
    然而,富人卻難以延續他們的家族傳奇,很多人都說"富不過三代".宋氏家族原因是這些有錢人有了錢後,會被大家盯上,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富人一旦犯了錯,就會成為關注的焦點,"錢越多越有眼",會給家庭帶來很多麻煩。反之,一些不顯山不露水的富豪,但卻能"細水長流"。
  • 他打破富不過三代定律,靠這六字家訓,成為中華第一望族
    古人有云,富不過三代,在如今的社會情況下,這句話似乎頗有道理,快經濟的時代,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使得一個企業一招破敗,守業是和創業一樣困難的。然而,放到古代的時代背景下,這句話似乎更具說服力,古時的大家族內部關係密切,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使整個家族被滅。
  • 「富三代」擁有怎樣的人生?
    他當時跟父母解釋了這個情況,父母討論了好久,最終才同意給他5000英鎊去買一輛車。這筆錢連二手車都買不起,只能買輛三手四手車。後來到了上海工作,他也是開輛豐田車每天上下班。每次坐飛機,他和父親一樣,坐的是經濟艙。在香港,他的父親也是他們朋友圈裡面少有的坐公共運輸工具出行的人。
  • 民國傳奇大富豪:看我如何跳出富不過三代的怪圈!不養敗家子
    聶雲臺先生與《保富法》 聶雲臺先生是中國近代數一數二的大民族企業家,出身簪纓世家,家族以「三代進士,兩世翰林」著稱一時,母親乃是曾文正公(曾國藩)最小的女兒曾紀芬。聶雲臺先生創辦了中國第一家紡織機械製造廠,還是當時上海工商業的領袖,所以因為家庭和生活的原因,聶雲臺先生一生結交了當時社會上無數巨富,與很多大富豪都是至交好友。
  • 中國為何「富不過3代」?看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傳承我知道:太現實
    中國為何「富不過3代」?看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傳承我知道:太現實洛克菲勒何許人也?很多人並不知道他,也別說他的生平事跡了,實際上他就是比爾·蓋茨口中的那位大名鼎鼎的石油英雄。約翰·洛克菲勒於1970年創立了標準石油,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億萬富翁,也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人。
  • 他定下的這三條家規裡,藏著家族富過六代的原因
    「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千百年來,這句古諺如魔咒一般被一次次印證,然而,晉商喬致庸的家族卻打破這一古諺:富了整整六代。 今天,喬致庸家族進入第九代後,其家族的生意早已經終結,此時其家族雖不及喬家大院裡時顯赫,卻也依舊紅火。
  • 希爾頓家族主動選擇「富不過三代」?或許沒那麼簡單
    希爾頓酒店集團二代掌門巴倫·希爾頓在中國大量家族企業還在頭疼二代接班的煩惱時,美國的富豪家族有了越來越多不讓後代接班的主動選擇。1.從不理解到效仿父親近日,美國希爾頓酒店集團的第二代掌門人巴倫·希爾頓(Barron Hilton)上周在洛杉磯的家中去世,終年91歲。
  • 曾國藩幾句家訓,揭開家族興旺的秘密
    張英看了信後,認為應該禮讓鄰裡,他的回信只寫了四句話:「千裡來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閱罷,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也主動讓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這個故事所講的就是清朝父子雙宰相的張英和張廷玉家。曾家是一個大家族,曾國潢沒有做官,在家主持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