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微信號,於今日註銷,往日內容,均如清煙,一瞬間就被吹散了。
不是咪蒙粉,卻一直關注咪蒙。以前,衝著那「赤裸裸勾人魂魄」的標題,自覺自愿的點了進去。咪蒙的文字簡短、精煉、強悍,仿佛有一種魔力,領著你,帶著你,一邊給你一顆糖,一邊給你一巴掌。就在這交叉的刺激中,閱讀之人無意識的被灌飽雞湯,隨著文章結束,到達高潮。
今日,咪蒙微信號被註銷事件一度登上微博熱搜前三,各大公號均發布「悼念之詞」,追熱點無所謂,看了多篇文章,下面的評論倒讓我匪夷所思。
通過某文知道咪蒙,曾在我···的時候指引了我,今日註銷,祝安好。
···年認識咪蒙,她的文字···,告訴了我····
···
諸如此類,可見咪蒙龐大的用戶群體真不是吹的,即使帳號註銷,也依舊有粉絲吹捧,甚至懷念。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咪蒙的文字被冠以毒雞湯的稱號。
何謂雞湯?
雞湯,網絡流行詞,指的是一種能夠麻痺人精神的文章,「雞湯喝多了」就是那種文章看多了,只知道感動自己,卻不能看透本質。
何謂毒雞湯?
毒雞湯,就是表面看上去像是心靈雞湯文,其實暗藏著營銷和詐騙信息的文字內容。隨著社交網絡的興起,過去散發過無數正能量的「雞湯」,在社交網絡亂象中變了味兒,各類「箴言妙語」目不暇接,多種廣告信息難辨真假。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雞湯文」在誘發網友轉發的背後,還暗藏著一條收益不菲產業的鏈條。這些泛濫網絡的文章大多由發布者拼湊而成,內容良莠不齊,真假難辨。
知道了毒雞湯的定義,再來回過頭看咪蒙的文章,比如那篇爆火的《致賤人,我憑什麼幫你》:
我一個朋友在歐洲留學,總有些莫名其妙的人找她幫忙買各種名牌包、名牌化妝品。有些極品還直接開一張單子,包括各種色號的口紅、某種鞋碼的鞋子……你知道買這些東西有多麻煩嗎?還要跑各個商場,去挑去選,缺碼了斷貨了還得再去好幾次。關鍵是回家過海關還容易超重。
完了買回來,搞不好對方還各種嫌棄。嫌比國內便宜不了多少啊,嫌色號不對碼數不合適啊。
這個時候應該扇他們幾個嘴巴子。
你找人幫忙就該心懷感恩。
麻煩了別人還各種挑剔,你說你是不是賤。
循著咪蒙的思路,自己幫了別人,就應該獲得恩謝,對方不但不感謝,還各種怨言、挑剔,對方就是赤裸裸的賤人。
對,她是如此定義賤人的。
為什麼這樣的文章會得到那麼多人的轉發、稱道、認同?因為很多人都有同樣的經歷,都有一種自我代入感,好像自己就是聖人,對方就是賤人!
不過,來,我們再仔細看看。
當咪蒙把矛頭指向「賤人」時,她又處於一種什麼樣的心理狀態?
首先,就以此舉例,為什麼好不容易出國一趟,自己都不願多帶行李,還要幫別人代購?本來就並非所願,為什麼不拒絕?既然接受了,為什麼不和對方好好溝通,知道對方需求,比如口紅什麼色號,鞋子多大碼(這特麼不用我教吧?),什麼牌子或者樣式的包包?
在你答應別人的同時,你就應該知道,幫忙代購是一件多麼麻煩的事,如果和對方關係不錯,這份罪,你願意受,OK,好好代購;如果和對方關係一般,委委屈屈答應代購,心裡極不情願,還要忍受行李沉、過海關、託運等各種麻煩,完事還因為不仔細被對方抱怨,這不是自討苦吃嗎?你怨誰?
尋根究底,這樣的情況適用於生活中不懂拒絕,不善拒絕,且自恃清高,認為幫助別人就應該獲得感謝的人。當你用道德捆綁別人時,反之也在用道德捆綁自己。
諷刺吧!
答應了,就盡力做好一件事;不情願,果斷拒絕。答應後,還沒做好,還各種抱怨,還罵對方賤人,還在心裡狠狠記下一筆帳,這樣善用弱者心理的毒雞湯,咪蒙用得甚好。
用一句俗話說,咪蒙就是用各種理由給「弱者」之所以弱找最舒適、最恰當的心理藉口。讀她的文字,你會覺得,所有的錯都不在我,而在對方。所有的錯,都是對方一手造成的,她應該為此負責!由此,加劇矛盾,讓自我更自我。
咪蒙的「毒」還在於,一味的給大家灌雞湯,漸漸的摸清口味,就只灌一種雞湯,每日每夜,日復一日。等到大家逐漸上癮,咪蒙早已用巨大的流量賺得缽滿盆滿。
更有甚者,她明知大家心理的弱點,粉絲如此之眾,不加以匡正,反而利用此點,成為自己文章10萬加的G點。嘴裡念著,粉絲謝謝你們,我愛你們,筆下卻寫著:你們這幫傻逼,沒有強大的自我,就不要怪我牽著鼻子,賺錢走了。
沒有強大的自我,源於無知。
很長一段時間,我總會抽時間把關注的公號,看個遍。但近一兩年,雞湯文盛行後,許多公號不自覺的強行灌雞湯,讓我極感不適。最後不得不放棄。
就像咪蒙的文字,當你無意識的慢慢往下看,會覺得真好,拍手稱快;但要是稍微有些清醒,你會發現,她的文字不斷入侵個人生活,還用各種手段教你如何還擊,如何掩飾自己。
無處不在的控制,清醒的人極其反感,因為幹涉自由,而無知(沒有主心骨)的人極度舒適,因為終於有一個人願意教他們生活經驗、為人處事、職場規範,快速成功的經驗了,還不趕緊拿小本本記下來?
此處引用尼採的:「不服從自己的人將被他人所控制。服從他人比支配自己要容易的多。」
對於成功的渴望,對於「偶像」的盲目追捧,聲稱著一直在「路上」的人早已忘了這世上哪有捷徑可言,別人受盡苦難得到的「經驗」哪裡是你說學就學的?當你在索取「乾貨」時,就是為懶惰且愚蠢的自己找理由。
好可怕,咪蒙的粉絲近1400萬,帳號註銷還能引起如此軒然大波,有幸災樂禍、有牆倒眾人推、有隨大流,但更多的是懷念和不知所錯吧?
沒有了咪蒙這個「毒雞湯」的領軍人物,以後遇到困難該如何解決?如何才能獲得心安理得的慰藉?如何為自己的弱小找合適的藉口呀?
就像一位網友說到:「只要信徒一直在,市場就在,如果還是那些人,那就會有無數個咪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