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關注了咪蒙,我被朋友拉黑了

2021-02-15 豫青年

這兩天出現了一個新詞,含咪率。

 

朋友圈又被刷屏了,大家都在測自己的朋友圈含咪率,以此來評判自己的微信好友質量。

 

這個新詞引起了新風潮,是因為之前咪蒙名下公眾號的一篇爆款文章。

 

含咪率的緣由

 

最近,一篇名叫《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引得無數讀者感動、流淚、轉發。

 

但事態隨即反轉:有人扒出這篇文章完全是胡編濫造出來的,沒有實據,bug百出,只是虛構一個惹人同情的故事來騙流量;

 

大反轉後,群情激奮,導致事態一度失控,最後文章被封。

 

然而在當下來勢洶湧的輿論之中,咪蒙及其團隊卻又高調亮相併作出回應:文章絕對真實。

 

一時間罵戰更盛,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含咪率」應運而生。很多人一邊對咪蒙冷嘲熱諷,一邊曬著自己的含咪率,來標榜自己與眾不同,不與「烏合之眾」合流。

 

我也在關注咪蒙。

 

在剛剛看到「含咪率」一詞誕生的時候,我就測了一下自己好友的含咪率。

 

17%的含咪率,而且我本人也在關注著咪蒙。

 

但是,這能證明我及我的朋友圈都很low嗎?

 

有人說,咪蒙真是厲害,旗下實習生寫出了一篇爆款文章,光授權轉載就養活了半個新媒體圈;反轉被噴的熱點又養活了半個新媒體圈。這是段子也是事實:在討伐咪蒙最多的新媒體圈裡,其實關注咪蒙的人也是最多的。新媒體時代讓人不可避免地去關注文章的流量,關注漂亮的數據。在新媒體人看來,那些能生產爆款文章的公眾號,吸引10w+閱讀量的標題,都是有值得借鑑學習的地方。

 

網絡社會有太多的「咪蒙」,我們關注「咪蒙們」,並不代表我們愛看她們的文章,認同她們的觀點。新媒體人如此,普通人也如此。

 

「咪蒙們」總是愛灌毒雞湯,她們能佔有流量,也正是因為她們「懂」人心:大多數人都喜歡有衝擊力的,刺痛的,戲劇性的故事。而真假混合的謊言往往最「真」,一不留神,被戳中痛點的人們就上了她們的圈套。

 

比如她的文章裡曾經寫過;

比起年輕人把想死掛在嘴上,

她身邊的中年人,

連想死都不敢想。

因為沒退路,死不起。

點開這篇文章的人可能正在深夜回家的地鐵上,也可能是在應酬之後的計程車上。他們可能是對前途迷茫的青年人,可能也是負重前行的中年人。

 

此刻的他們,只是一個讀者。他們無法在手指起落間發現文章中的漏洞,也捕捉不到那些煽動情緒的手段,他們只是被那種無法左右命運的無力感擊敗,在共鳴感激蕩的剎那按下了手指。

 

關注咪蒙的人都很low嗎?不是,他們只是在閒暇時間閱讀一些文章,被咪蒙煽動的情緒所擊中的普通人。

 

關注咪蒙的人和關注含咪率的人

 

有一種現象在刷屏文被反轉之後經常出現。在反轉之後,總有一些人跳出來說自己發現的當時那篇文章的漏洞,沒有轉的原因,並表達了對轉發文章的人的嗤之以鼻。

 

就像這次的《寒門貴子之死》,轉發的人感覺自己站在了道德高地,不轉發不道德。而測含咪率的人又覺得自己顯示標新立異、鶴立雞群。他們本質上可能沒有太大的區別,一個被極端的價值觀所煽動,另一個則被極端的論調所洗腦。

 

咪蒙的「壞」在於她本身,而不在於讀者。就像我朋友圈裡的一位朋友所說的:

 

是什麼迫使一個聰明的寒門出身的男孩非做傳銷不可?是什麼迫使一個擁有理想的中產女孩天天穿著低胸的衣服強顏歡笑?對於這些問題的根源,咪蒙們沒有答案,也試圖阻止年輕人們尋找答案,卻鼓勵他們將矛頭指向那些同樣悲慘的隊友,這不是在把每個人都逼上孤島嗎?

 

所以,其實炫耀含咪率與轉發咪蒙文章的,本質上是同樣的人吧?

 

找不出問題的答案,只是互相傷害,誰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下一個受害者。

「咪蒙們」的數量太多了,這一次是「含咪率」,下一次會是什麼率?

 

沒有人能保證自己永遠火眼金睛,做不會被任何「率」清洗掉的人。

 

我們結識的好友也好,我們的親戚也好,之所以與我們保持連結,是因為歲月的積累,血脈的連繫,羈絆的堆壘。這些認知基礎上所達成的認同感,是一篇噱頭文章就可以輕易打消的嗎?

 

又或者只是我們想給自己不想繼續維繫的關係破碎找一個看似合理的理由?

轉載自 青糰子

編輯 張新宇

▶河南校媒

健身房初體驗 | 跳一跳 | 「網紅」老師 丨校媒版《成都》丨考研丨你的名字丨雪景丨樓管男神丨「吃貨」創業丨高校美圖壁紙丨宿舍條件丨畢業照

storybook

你努力奔跑的樣子 | 我們也曾全力以赴 | 我的南瓜燈 | 暑期旅行 | 抗戰老兵 | 考研丨愛打扮的男生=娘炮?丨奇葩親戚丨獨生子女丨手機照片丨單身貴族

青椒秀 

考研倒計時:心中有夢,眼裡有光 | 願吾師安康丨「我即是銅」的匠心精神丨不負韶華的假期時光丨帶你玩轉暑假實習 | 「偽球迷」指南

青椒視覺 

冬·印象 | 遇見你那天,雪像電影一樣紛揚 | 校園中的「動物世界」:匆匆步履間,也有你陪伴丨恍然若夢闖入畫,原是秋色入境來 | 我在這裡,等風也等你

相關焦點

  • 我有1000個好友關注了「咪蒙」,代表我的人生很失敗嗎?
    今天中午,一條微博突然火了:微博CEO@來去之間 轉發了這條微博後,朋友圈和微信群掀起了一股「曬關注『咪蒙』好友數的截圖」熱:果醬妹也測試了一下,發現微信兩千好友裡面有接近一半人關注了「咪蒙」:因為這條微博,「咪蒙」的微信指數也在昨晚開始暴漲
  • 咪蒙,生於精神傳銷,死於挖墳式舉報
    是說將自己微信好友中關注咪蒙的人數,除以總好友數的比例就是自己朋友圈的含咪率。含咪率越低,證明朋友圈質量越高,含咪率越高,朋友圈質量越低。或許你不知道咪蒙是誰,也不理解為什麼人們覺得朋友關注咪蒙,就代表自己朋友圈質量差的原因,但當你了解咪蒙發家史以及網友批判咪蒙的理由後便能略知一二。
  • 咪蒙還是咪蒙-虎嗅網
    這麼感慨的原因,是看了咪蒙找「時尚先生」寫的一篇深度自白:《咪蒙不再製造咪蒙》。我就直說了吧,「時尚先生」就是咪蒙的御用媒體。我不知道這個關係是怎麼建立起來的,也許採編團隊和咪蒙之間有著惺惺相惜的感情。這沒問題,也沒別的意思,但是這個關係我先挑明了。
  • 咪蒙不再製造咪蒙 | 先生特稿
    「是他們把我老婆變得疏遠。」公司解散,咪蒙按N+1給賠償,有人提出異議,之前按N+3,為什麼現在N+1?「我以前發自內心對大家好,現在按正常都變成一個罪。」咪蒙把之前信任的楊樂多微信拉黑了。「我真的是對人性的失望。我付出這麼大代價保護的人,你說我能想明白嗎?我不想再看到她,她的朋友圈每一條都是炫耀。
  • 咪蒙和她的「壞」時代
    誰也想不到,這麼一個天天教人做人道理,看上去「剛剛好」的女子,時不時就被人爆出抄襲洗稿,其中有一篇抄襲我一位朋友被指出後,立刻翻臉將對方拉黑。另一個成名早於她很久的作者則是她長期光顧的對象。這位作者都已經拿她沒有辦法:天天跟在我後邊抄,我都在後臺把她拉黑了,人家還是能費盡心思搜到我的文章,然後抄。
  • 咪蒙不再製造咪蒙-虎嗅網
    咪蒙臉很穩,沒有哭過,並延續沒心沒肺的風格:大日子應該來張集體照。沒有相機?要不就外面的記者吧!丈夫羅一洋也關注到公司劇變,他有剎那猜忌:難道是咪蒙故意的?此時此刻,正值辦離婚手續前夕,咪蒙按約要給他一筆不菲的現金。「是我小人了。」羅一洋很快知曉實情。1 個月後,他們走進深圳民政局。
  • 咪蒙,與世界上最大的色情網站
    咪蒙也不故作謙虛,她說,「作為新媒體寫作領域最專業的人,給我一個標題,我能瞬間判斷它閱讀量會達到多少。給我一個爛標題,我能5秒鐘換一個標題讓這篇文章至少超過10萬+。所以我的經驗簡直就是無價,說1000萬是低估了。」這個世界似乎就是流行「成王敗寇」的準則,成功者被供上神壇,他說的做的都會被視為金科玉律。
  • 咪蒙首檔編劇《極品家丁》上線,獲豆瓣3.8超低評分,商人咪蒙怎麼做都是錯?
    即便如此,這部公號女皇咪蒙操刀的IP改編劇口碑卻撲街,在豆瓣評分僅3.8……有位媒體朋友曾評價,朋友圈有多少人粉咪蒙,就有多少人罵咪蒙。這句話可能不夠準確,但卻真實地反映出這個人物在網際網路上飽受爭議的處境。
  • 了不起的咪蒙,了不起的Ayawawa
    有位女網友和她爭論,她翻出女網友的照片:跟你講什麼道理,你這麼醜還配和我爭?因為我漂亮,所以大把男人支持我,所以就算我沒理,最後的勝利者還是我。Ayawawa在貓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後來貓撲沒落,她轉戰天涯,帶著先前積攢下的人氣直登「十大網紅」之位。楊冰陽乘勢而上,出書、上節目,分享感情經驗,還通過郵件問答幫助他人解決感情難題。
  • 咪蒙之後,再無「咪蒙」
    咪蒙:是的,我要離婚了。人們之所以會對咪蒙投來如此之大的關注,其實大家也都清楚其中原因。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如《芳華》中那句臺詞,「一旦發現英雄也會落井,投石的人格外勇敢,人群也格外擁擠」。在多數人眼中,咪蒙並不是英雄,她更多地是在為粉絲端來一碗又一碗「毒雞湯」。所以當我們在搜尋引擎輸入「咪蒙」時,才會出現「女友被咪蒙毒害」的搜索建議。
  • 江歌案:殺氣騰騰的咪蒙製造了網絡暴力的新高潮 | 新京報快評
    ▲公號咪蒙截圖。文 | 與歸江歌一案,最近因為江歌媽媽和涉事人劉鑫的「出鏡」,輿論喧囂。比如,咪蒙在文章稱,江歌被害之後,劉鑫和她全家內心「沒有一絲愧疚」,「沒有一次反思」;再比如,視頻裡,劉鑫把江歌媽媽往自己身上攬,咪蒙稱其是「想強行製造一個和解的畫面」,這種偏執一方,絕對化、誅心式的定論,真的是事實嗎?劉鑫全家的內心是如何被咪蒙輕易「洞見」的?
  • 吃瓜卡 - 我看咪蒙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咪蒙。關於咪蒙的動向今年2-3月份就注意到了咪蒙開始做時尚博主的方向。其實從文章透露的信息來看,哪怕被註銷,離婚給了前夫3000萬,咪蒙手上還是有大量的現金,可以支撐龐大的個人開支和公司費用。她並沒有走到山窮水盡的階段。
  • 咪蒙回來了,咪蒙時代能回來嗎?
    後來咪蒙又沿著這個路子,出版了《聖人請卸妝》,反響依然不錯。不可否認,咪蒙有順流而上的運氣,也有相當出眾的才華,當初咪蒙走紅之後,有人看了她的碩士畢業論文,得出的結論是:「我就是學一輩子,也寫不出她那樣的水平。」天時地利人和的咪蒙本來可以順勢成為一個還不錯的暢銷書作家。
  • 「好疼的」是金聖歎,咪蒙,還是你?
    我甚至記不得《好疼的金聖歎》是誰寫的,記不得金聖歎為什麼好疼,記不得我是否真的好好讀過這篇文章。直到咪蒙團隊的《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事發,咪蒙又被推上熱點。有人問,「這真的是,寫《好疼的金聖歎》的那位姑娘……嗎?」我重新翻出《獨唱團》。
  • 時隔514天,咪蒙仍在製造咪蒙
    可因為罔顧事實,對大眾矛盾高純度的提煉及個例誇大式的呈現,最終落了個人人喊打的下場。 從率性敢言、女性標杆,到談「咪」色變,似乎現在大家都清醒了不少,但有一點不得不承認,我們一直忘不掉咪蒙,或者說我們都需要咪蒙。 即便她已經離開風暴中心一年,帳號也封禁,但只要有些許風吹草動,人們的注意力總會轉移到她身上。
  • 咪蒙,歡迎你回來
    消失一年的咪蒙,現在要偷偷回來了。只是這一次她不敢高調、張揚,改稱「大蒙蒙」,只敢在未被封的時尚號裡低調露臉。而這一次,她不再是矮胖挫,她變得更漂亮,更自信,笑容更甜。因為她的出鏡,我翻看了幾期有她的照片。
  • 我終於拉黑了一個認識十多年的朋友……
    我不知道該怎樣說出那種感受,就是,忽然有點難過,又忽然如釋重負。 拉黑了。 拉黑了一段過去,就像去除了一層死皮,在丟進果殼箱又轉身的時候,只是等待時光老人的收割而已。 已經不止一次,她說,想讓我給她寫單位的徵文比賽。
  • 咪蒙與「時尚先生」真是個謎
    我就直說了吧,「時尚先生」就是咪蒙的御用媒體,我不知道這個關係是怎麼建立起來的,也許採編團隊和咪蒙之間有著惺惺相惜的感情,這沒問題,也沒別的意思,但是這個關係我先挑明了。最低級的一段描述是這樣的:在離婚後,咪蒙的前夫出門旅遊,咪蒙的朋友拱火,說他是拿著你的錢出去玩啊,咪蒙「大方」的回答,「他應該的,我希望他不工作,一輩子無憂無慮。」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你和別人離婚了,分割了婚內財產,然後別人使用那份財產,怎麼能叫「拿著你的錢出去玩???」
  • 咪蒙,你可做個人吧!
    有人想去人肉她的過去,想去挖一些黑料來曝光。後來聽說B站上,有很多她曾經做主播時候的短視頻,就一窩蜂的過去挖啊挖,然後挖著挖著,就黑轉粉了。為什麼?因為這個孩子真的太單純了,對世界看得太樂觀太美好了,她的所有的所謂曾經的黑料,都一次次地給誹謗她的人打臉到無地自容,在自責中對這個孩子心生憐愛。
  • 咪蒙走了,無知的人們該何去何從?
    ,卻一直關注咪蒙。通過某文知道咪蒙,曾在我···的時候指引了我,今日註銷,祝安好。知道了毒雞湯的定義,再來回過頭看咪蒙的文章,比如那篇爆火的《致賤人,我憑什麼幫你》:我一個朋友在歐洲留學,總有些莫名其妙的人找她幫忙買各種名牌包、名牌化妝品。有些極品還直接開一張單子,包括各種色號的口紅、某種鞋碼的鞋子……你知道買這些東西有多麻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