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很少有鄉村種植蓮花。特別是以種蓮花為主要產業,種的還是臺灣的本土品種香水蓮花。
奉賢區柘林鎮南勝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一年前,南勝村以南勝合作社名義,與臺灣蓮花股份共同設立上海蓮道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發展當地蓮花種植、蓮花深加工、蓮花旅遊業等一二三產融合項目,投入村集體資產105萬,持股30%。
一年後的今天,接天的一池九品香水蓮已經盛開,今年的產出規模達到120萬株。「預計到明年,香水蓮產值將超過1000萬元,參與生產、運營等各個環節的本村村民,人均增收可達到近5萬。」上海蓮道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陳強說。
香水蓮是一種大型睡蓮。臺灣園林部於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香蓮的基礎上,經過培育,開發出金、黃、紫、藍、赤、茶、綠、紅、白等九大色系,故又名「九品香水蓮」。
近年來大陸亦有不少城市探索種植香水蓮,但因不同城市資源稟賦差異大,種植方式也有許多差異。「如海口主要培育和馴化種苗;成都得益於地價、人工成本更低,種植面最廣;台州目前探索以香水蓮為基礎的農業旅遊……」陳強說。而上海南勝村以背靠大都市、鄉村旅遊消費群體龐大為優勢,目前正在探索建設一二三產融合項目。
陳強說,南勝村去年嘗試種植首批80畝香水蓮,首先解決了種植方面的技術問題。「香水蓮味道清香、花期長,是絕佳的經濟作物。起初我們擔心它在上海的存活率和開放效果問題,目前實驗下來,不僅開放時間夠長,而且存活得非常好。今年我們複種60畝,同時準備通過搭建玻璃暖棚,進一步破解這種熱帶植物在冬季的持續生長問題。」
與種植工作同步開展的,是廠房的修繕和改造工作。南勝村曾在違法搭建整頓中短暫「致貧」,全村僅剩的用於發展產業的空間是兩棟合計7000平方米的廠房。為了留住這個蓮花種植項目,村集體「孤注一擲」地將其中一座4000平方米的廠房租給上海蓮道農業,準備大力發展蓮花產業。
如今,廠房內部的裝修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預計到年底,內部空間便可煥然一新。這個命名「蓮創智谷」的複合空間,融合農創展示銷售、主題餐廳、創意產業孵化等多種要素,一二層將用於蓮花製品的淺加工以及文創產品、室內旅遊項目,三樓則作為工作人員辦公空間。「目前各關鍵崗位的負責人員已敲定,項目預計在明年春節後即可運作起來,南勝村的蓮花有望在明年的盛花期迎來首批遊客。」陳強說。
據介紹,南勝村計劃在此次項目中,將蓮花的經濟價值挖掘到極致。村書記鬱立章介紹,「我們準備把香水蓮相關的香皂、花茶、花餅、精油等,作為淺加工和DIY體驗式項目。同時不斷開發更多的基於蓮花的玩法和工業加工方法。目前,廠房三樓的展示廳裡,已經放置了上百款蓮花製品,其中有臺灣當地開發的、成熟的香水蓮製品,如化妝品、保健品、蜂蜜、香薰等,也有我們上海蓮道農業與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合作開發的一些產品樣品。」下一步,南勝村還將在運營實踐過程中,不斷豐富其提供給遊客的旅遊體驗和文創產品,逐步打響「香水蓮」這張牌。
記者了解到,目前的蓮花項目,已為村裡5位50歲以上農民提供了相關工作崗位,工資在每月3500元到3800元。「預計隨著整個旅遊項目的正式啟動,還將會有運營、保潔、保綠等相關十餘個崗位推出。我們會優先面向本村村民招聘,帶動百姓增收。」陳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