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絕殺慕尼黑》的熱映,讓很多人想起了美國夢之隊在國際舞臺的眾多名場面。
回顧美國男籃的國際徵戰史,它曾經歷過夢六的噩夢時期,也曾見證過夢八的種種輝煌。
如今,籃球世界盃腳步愈近,面對缺少巨星坐陣+國際勢力崛起的尷尬局面,美國隊又會有何種表現呢?
文/ 葛 思文、北 力
籃球世界盃年,來看看絕殺慕尼黑!
今年一部俄羅斯體育電影在國內的熱映引發了不少球迷的興趣,這部影片就是《絕殺慕尼黑》。
根據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男籃決賽發生的著名傳奇事件改編而成的電影《絕殺慕尼黑》,講述了前蘇聯籃球隊在決賽打敗美國隊,並終結了美國隊在奧運會保持的36年63場國際賽全勝紀錄的的勵志故事。
當年難掩失望的美國隊隊員
電影《絕殺慕尼黑》很熱血也很感人,但這是站在前蘇聯角度拍攝的電影,有不少虛構的成分。事實上,本場比賽前蘇聯的勝利直到今天仍有很大爭議,尤其是比賽最後時刻的判罰。
在比賽已經結束的情況下,時任國際籃聯秘書長的威廉-瓊斯以記錄臺時鐘不準確為由,給了前蘇聯3秒重新進攻機會,當時的比分是美國隊50-49領先,也正是憑藉這三秒,前蘇聯隊得以「起死回生」。
前蘇聯隊利用這三秒完成了一記縱貫全場的長傳:塞爾吉-貝洛夫將球拋過整個球場,等在籃下的亞歷山大-貝洛夫籃下得分絕殺了美國隊。賽後發生了大規模的騷亂,美國隊全隊拒絕接受這一結果和銀牌。如今,這枚獎牌依舊存放在瑞士洛桑的奧林匹克博物館中。
亞歷山大-貝洛夫的關鍵一球
多年後,當年美國隊中的所有球員和教練都立下遺囑,要求繼承人絕對不能夠繼承他們在1972年奧運會上因遭遇不公正待遇而得來的銀牌。
不過,當時這支美國隊並不是職業球隊。事實上,國際籃聯直到1989年才通過在奧運會中可以使用職業球員的規定。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由大學生組成的美國隊第二次鎩羽而歸,而這也間接催生了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的首支「夢之隊」。
玩真的!來看美國夢之隊的起與伏
1992年,美國隊組成了由魔術師、喬丹、滑翔機等人領銜的空前強大陣容,誓要重新奪回美國籃球在全世界的領先地位。這支球隊在奧運場上場均淨勝40分,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歐洲諸強,並被世人稱之為夢之隊。
夢一全家福
此後的奧運會和世錦賽(世界盃前身),美國隊均派出以NBA球星為主的陣容參賽。連續包攬3屆奧運會和兩屆世錦賽(世界盃)後,夢之隊在2002年翻車,在家門口舉辦的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世錦賽僅獲得第六名。
而遭遇如此尷尬局面的夢之隊,就是夢五。
當時夢五的陣容包括:芬利、拜倫-戴維斯、小奧尼爾、皮爾斯、雷吉-米勒、馬裡昂等人,主教練也是大名鼎鼎的喬治-卡爾。這些球員不乏知名球星,但他們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在第二階段小組賽裡,美國隊80:87輸給阿根廷隊,這場比賽結束了美國隊在國際賽事中58連勝的紀錄。
之後,在四分之一決賽中,夢五隊又以78:81輸給南斯拉夫,只能去參加爭奪第5名的比賽。在第5名爭奪賽中,美國又又又又輸球,以75:81負於西班牙,最終只獲得第6名。
「夢五」全家福
最後的決賽中,南斯拉夫重現了他們1998年的輝煌,以84:77戰勝了阿根廷,奪得冠軍。而德國以117:94力克紐西蘭獲得銅牌,這也是他們首次獲得世錦賽獎;諾維茨基則獲得了那屆比賽的MVP。
而在隨後的2004年雅典奧運會,夢六隊沒能洗刷夢五隊的恥辱。與2000年不同,許多NBA頂級球員拒絕為國效力,所以美國籃協只得選擇以二流球員為主參加比賽。在看過他們的表現之後,美國媒體開始稱之為「惡夢隊」。
在雅典奧運會前,夢六隊就在德國科隆的熱身賽被義大利大大勝17分;而兩天後還是在科隆,夢六隊靠著阿倫-艾弗森的超大號三分才把與德國的比賽拉入了加時賽。世界第一次發現,夢之隊原來如此不堪一擊。
夢六全家福
美國人的實力在2004年8月15日的雅典得到了驗證,波多黎各在奧運會的揭幕戰中以92:73大勝夢六隊。這是美國男籃在奧運會歷史上第三次輸球,而對夢之隊來說,這是第一次。波多黎各球星Carlos Arroyo掀起的進攻狂潮表明,國際籃球已經趕上了美國籃球的步伐。
在險勝希臘和澳大利亞之後,美國男籃輸給了立陶宛。此時他們在奧運會中2勝2負。四年前錯失反敗為勝的壓哨三分機會的薩魯納斯-賈斯科維休斯(Sarunas Jasikevicius),這次帶領立陶宛狂取28分。
隨著89:53大勝安哥拉,夢六隊以小組第四名出線,這是該組種子隊中排名最低的。在四分之一決賽中,面對之前保持全勝西班牙,美國人在場上表現出了優勢。憑藉馬布裡的31分,夢六隊以102-94戰勝了西班牙人,艱難殺入半決賽。
不過,好運不會一直眷顧實力有限的球隊,在半決賽中夢六隊被阿根廷以89:81淘汰出局,徹底斷絕了他們爭奪金牌的希望。這是美國男籃在奧運會歷史上第三次沒有獲得金牌,而對夢之隊而言則是第一次。
2004年之前,美國男籃在奧運會中只輸過2場比賽,而這一次,他們一屆比賽就輸掉了3場。
連續的失利讓美國籃協和球員意識到,再不重視國際籃球,不派出最強的陣容參賽,美國籃球的領先地位將喪失殆盡。從2006年日本世錦賽開始,美國籃協開始實施長期選拔計劃,將2006世錦賽和2008奧運會整合為一個周期,參賽球員必須要兩屆大賽全部參加,以便於磨合。
06年世錦賽美國隊全家福
美國隊雖然在06年意外倒在了世錦賽半決賽上,但那是他們迄今為止最後一次輸球。隨著科比的加入,從2008年北京奧運開始,美國隊又逐漸恢復了他們在國際籃聯的統治地位。
2008-2012年間,尚能有西班牙黃金一代可以威脅夢之隊的統治。此後,隨著歐洲球隊整體開始新老交替,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挑戰者出現。夢之隊在上一個十年包攬了所有大賽冠軍。
恐怖的夢八
退賽潮!今年美國男籃還穩嗎?
今年夏天的籃球世界盃,誰能威脅夢之隊的地位自然是大家最感興趣的話題,隨著一波退賽潮的到來,美國隊實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
安東尼-戴維斯、哈登、戈登、麥科勒姆、比爾、哈裡斯、利拉德和德羅贊相繼退出,目前,美國隊中唯一的全明星只剩下剛加入凱爾特人的肯巴-沃克,「夢之隊」瞬間變得不再「夢幻」,給主教練波波維奇出了一個難題。
7月27日,又有7名運動員加入了美國隊的訓練營,他們分別是——杰倫-布朗(凱爾特人)、哈雷爾(快船)、梅森-普拉姆利(掘金)、蘭德爾(尼克斯)、斯馬特(凱爾特人)、賽迪斯-楊(公牛)、巴姆-阿德巴約(熱火)。
而入選美國男籃陪練隊的球員則有:賈勒特-阿倫、巴格利、布裡奇斯、布倫森、約翰-科林斯、康諾頓、達龍-福克斯、艾薩克、米切爾-羅賓遜、-沙梅特、德裡克-懷特、特雷-楊、喬-哈裡斯。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美國派出了一支凱爾特人隊來參加籃球世界盃……
不過,新加入的幾人此前都沒有國家隊大賽的經驗。而此前美國男籃的歷史最佳得分手之一卡梅隆-安東尼則沒有得到國家隊的徵兆,另外,尼克-楊還在個人推特上開玩笑地說:缺人的話自己也想來。
明星球員頻頻退出,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從球員本身來看,很多球員都剛剛進行了大交易,需要進行磨合。2019年的NBA休賽期總共有三分之一的球員加入了新球隊,這在情況在以往是沒有發生過。大量的球員流動,使各個球隊的陣容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很多球星此次退出籃球世界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來跟新隊友進行磨合。
從NBA整體格局上來說,杜蘭特的離開和克萊的傷勢讓勇士不再是霸主,今年的NBA也不再是「大結局」。聯盟從三巨頭變成了雙人組的局面,多強爭霸的局面形成。奪冠機會的增加,讓很多球員決定潛心備戰新賽季,如76人隊的哈裡斯。
當然,個人生活也是其中的原因。例如布拉德利-比爾,他因為老婆要在8月份生孩子而退出了世界盃。
此外,對於奧運會比世界盃更重視,也是出現退出潮的原因。通常來說,籃球世界盃是每四年一屆,和奧運會相隔兩年。但本次的世界盃卻定在了2019年舉行,與2020年世界盃只隔了一年——美國隊在過去16屆世錦賽中只獲得了4次冠軍,進行賽事間的選擇也是一種結果。
話雖如此,美國依然是那個難以逾越的巨人,從奪冠賠率看,雖然美國隊稍有下降,但仍然牢牢佔據著最大熱門的位置。
那麼,美國實力的削弱,其他球隊是否可以看到了奪冠的希望呢?比如約基奇領銜的塞爾維亞、小加索爾帶領的西班牙、字母哥帶領的希臘以及法國隊,似乎都有挑戰的機會。甚至再大膽暢想下,此前賠率排名第20的中國隊是不是可以更進一步呢?
本屆世界盃,中國隊勢必會派出最強陣容來出戰。
在雙國家隊培養了一段時間之後,在天時、地利、人和下,中國男籃也會努力在本屆籃球世界盃中濺起水花,我們也期待,中國男籃可以在家門口有更好的表現,讓這個夏天的籃球世界盃更加精彩!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體育產業生態圈。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董雲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