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外甥頭,舅家牛;叔嫂房,不通問」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1-02-22 歷史小見聞

當下的年輕人認為一些俗語只是糟粕,不值得借鑑,曾一度自輕,許多俗語可能已經被遺忘,只有上了歲數的老人還會講一些。但不可否認的老一輩對俗語的評價是:其言博大,其言玄妙,其言高深。農村俗語「外甥頭,舅家牛;叔嫂房,不通問」啥意思?

外甥頭,舅家牛

舅舅和外甥之間那種僅次於父母的感覺和關係,從眾多俗語中也能感覺出來「外甥點燈---照舊(舅),外甥和舅舅下棋---講究(舅),還有一些歇後語比如說:舅舅拉外甥---兩相情願;舅舅揍外甥---白挨等等。

在農村,小孩子抵抗力不強,尤其一些大人可能喜歡摸孩子的頭。但是大人手上 不衛生,可能影響孩子,農村老輩人都說這叫「生賴」。就是摸了就不長個了身體比較弱, 但是唯獨這當舅舅例外,這舅舅摸孩子頭一方面是表示喜歡 。一方面是一種寓意,這當然算不上什麼迷信只是一種祝願。

農村家家戶戶有牛不是什麼稀罕事,這牛都是用來代替勞動力在農田耕作也有拉車的,所 以以前農民都比較愛護自己的耕牛,一般情況下這牛是不能隨意借人的,因為一個考慮自 己家裡還要用一個是擔心出現什麼問題,再有寓意也不好,但是唯有外甥借牛是不會拒絕 ,除了這深層的關係,從長幼文化上講,長輩的東西將來都是孩子,本身就是自家人,所 以也不會擔心把牛借出去外甥會做什麼出格的事情,但是即便牛不歸還,也不會有什麼怨 言,因為這親情是最重要的。

「叔嫂房,不同問」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為了能和他人交往和諧,談話中,生活中,工作中逐漸形成了一些約定俗語的習俗或者禮儀禁忌,這些禁忌有的是為了健康,有的是為了約束,有的是為了規範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道德。

比如在民間就常說「叔嫂房,不通問」,說的是嫂嫂和小叔子儘量別面對面的說話,即使有在談事時,也不宜有一些情誼殷殷、噓寒問暖式的關切,因為這容易讓旁觀者產生來聯想到一些其他的事,因此為了避開外人的品頭論足,叔嫂之間要保持合適的距離。這句老話看似不近人情,但卻反映了人之常情。

其實關於這類為俗語還有許多,比如說「叔嫂不親授,長幼不比肩 : 叔嫂之間不能親手遞給物品,長輩與晚輩不能肩並肩地坐在一起。其實在老農看來,這些老話看似不近人情,但卻也反映了人之常情。

小編猜你還想看:

古人講「夏至五月端,年景必有閃」,今年符合此情況,有何深意?

古人講「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啥意思?看完後佩服古人智慧

端午節馬上到,民間有「躲五毒」的習俗,年輕人已經少有人知

相關焦點

  • 民間俗語:「外甥頭,舅家牛;叔嫂房,不同問」,啥意思?
    作為漢語成員之一的俗語,雖然通俗易懂,低調內斂,但其同樣包羅萬象,其中有講民俗民風的、修身齊家的、為人處世的等等。時至今日,俗語依舊指導著我們的生活,就比如這句俗語「外甥頭,舅家牛;叔嫂房,不同問」,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咱們一起看一下。
  • 老農常說:「外甥頭,舅家牛」,這句話是要表達什麼含義?
    農村俗語是我國農村廣泛流傳的一種文化現象,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農時常向後輩人講起的經典老話,幾乎是包含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種類也比較繁多。過去的老農雖然沒有特別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卻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勞作經驗,而這些俗語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也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 農村俗語「房上加房,門口開塘,家敗人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房上加房,門口開塘,家敗人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蓋房子也是有講究的。特別是以前,一些人在蓋房的時候,首先是選好一個好位置,而他們選用的位置也是經過高人指點以後才動工程。而在蓋房屋的時候也是一次成型,什么正屋啊、側屋啊、大門啊也要一次建設好。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這些俗語裡面基本覆蓋了生活方方面面。比如下面2句不知道大家小時候,在老家有沒有聽老人家說過。
  • 農村俗語「家有三喜出能人,宅有四實人富貴」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家有三喜出能忍,宅有四實人富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五羊六馬,死了別剮」,是什麼意思?背後有啥寓意?
    在農村有很多道理,都是通過寓言故事和俗語表達出來的,小時候父母總是以「狼來了」為故事,對孩子進行誠實的教育。還比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段俗語,就是教育人們不要異想天開,而是要腳踏實地的工作。其實最精練有趣的還是俗語。因為許多俗語能折射出精闢的道理,足以讓我們受用一輩子。
  • 農村俗語『寡年不結婚,無春不造房』,啥意思?有道理嗎?
    馬上要到2021年了,按照天幹地支五行紀年法,這是辛丑年,夥伴們從生肖鼠走了回來,對2021年都有很大的期待,對二十四節氣比較熟悉的人會發現,2021沒有「立春」的節令,所以大家都叫它「寡婦年」或「啞年」,在那個年代有一句俗語叫「寡年不結婚,無春不造房」,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兩樹夾一房,家破人又亡」,到底是啥意思?
    農村俗語:「兩樹夾一房,家破人又亡」,到底是啥意思?俗語是我們老祖宗智慧的結晶。在中國古代,有一句俗語「兩樹夾一房,家敗人又亡。」十分的令人忌憚。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句俗語到底是啥意思。其實,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說,兩棵樹之間夾著住戶,會使得家破人亡。
  • 農村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接連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其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廣大農村的影響深遠又全面,尤其是五零、四零以前的老輩人對其深信不疑。其實,這也不為怪,因為大部分俗語都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農耕生活中逐漸總結而成的經驗。在那個認識水平有限的年代裡,經驗是萬能的,它指導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因此,村裡人一般都會遵循老輩人傳承下來的各種經驗,比如農村建房。就以這句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接連出」來說,主要講的是,村裡人在蓋房時需要遵循什麼、避開什麼。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虎到中堂,家敗人亡」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虎到中堂,家敗人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六月羊滿肥腸,冬月羊跑斷腸」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包羅萬象,都是老一輩的生活歷練,有的詼諧有趣,有的含沙射影,換句話說,用俗語罵人都不帶一個髒字,有些俗語看似這個,實際卻另有所指,比如俗語『六月羊滿肥腸,臘月羊跑斷腸』,啥意思呢?這句俗語單叢字面理解就是六月的羊,由於水草充足,羊吃的飽喝的足,所以羊身體健壯,腦滿腸肥,而到了臘月,百草凋零,想要吃飽肚子,就得到處跑著找,累斷它腸子也不一定能吃飽。這肯定是一個放養的長期觀察到的,其實,這句俗語是說人的命運與生辰八字的密切關係。
  • 俗語「家有滴淚屋,十年一場哭」,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都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對生活經驗的總結,俗語中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記住,寓意深刻而又通俗易懂。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別不拿俗語當回事兒,今天我和朋友們分析一下,在農村經常流傳的一句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這句俗語到底講的是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房在堂中夾,家敗人丁亡」,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臨淵羨魚,不如歸家結網」,在農村俗語一次次向人們訴說著生活的道理!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俗語這農村悠久的文化,在老農口中薪火相傳!行走在鄉村古道,感慨世事無常,光陰飛逝,曾經懵懂少年,被歲月摧殘了模樣,卻難掩心中對故鄉的依戀!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臘月忌尾:臘月是每年的最後一個月,農村老人還常常把臘月叫做「歲尾」,作為結尾的一個月份,在農村有很多關於臘月的講究,人們認為,有些事情在進入到臘月後就不能再做,只有平平安安地將這一年送走,我們才會順順利利迎接新的一年,那麼臘月有哪些事情不能做呢?
  • 俗語「本命年注意啥逢九年齡需低調」老祖宗的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老祖宗的這些經驗,也通過簡單的俗語諺語一直流傳在民間,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驗證,能一直流傳到現代。說明這些俗語諺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這些俗語諺語都是非常接地氣的。只是這些俗語簡單幾個字,很多聽起來也有些粗糙,但其中的道理卻一點也不糙。而且農村老人也非常深信這些俗語裡的道理。
  • 農村俗語「路剪房見傷亡,背水屋斷財路」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蓋房子可是一件大事,很多人蓋房都比較講究風水,大家普遍認為房屋位置選得好可以帶來財氣與好運,位置選不好可能會招來禍端,也因此流傳下來很多關於房屋的俗語,那麼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農村俗語「路剪房見傷亡,背水屋斷財路」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蓋房子是一件大事,除了結婚嫁娶之外,最大的喜事就是喬遷新房了。因此,蓋房子的風水也就成為了農村老一輩人最重視的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農村俗語,就是跟蓋房子有關:「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下面一起來看看這句話是啥意思吧!
  •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憂愁門,做窩只選安康家」啥意思?有道理嗎?
    民間俗語種類十分多,其內容也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產類的俗語就有「春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勸誡警示類的俗語有:「馬在軟地上易失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鬥」,「人要有志氣,樹要有硬皮」等等,俗語用通俗簡單的語言、生動活潑的風格來反映漢民族特有的社會生活,並讓人們從中悟出一些生活及人生的意義
  •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人們的生活是離不開「衣食住行」的,而作為「衣食住行」中的「住」,則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住的條件好了,有溫馨的小屋,人幹什麼事情都心情舒暢,幹什麼事情都順心。
  • 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老輩人大智慧,有道理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老輩人大智慧,有道理。農村俗話諺語相當多,每一句俗語都是很精簡,字數不多,朗朗上口,便於記憶,又能給後人帶來各種生活上的提示。這些俗語警句也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總結出來的,都是經歷過多少代人生活的經驗獲得的結論,又被一代代人口碑相傳留給了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