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園裡邊嘗邊直播杏之大,一口吃不下

2020-12-19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少山紅杏林裡直播。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個頭大的少山紅杏重量達158克。

&nbsp&nbsp&nbsp&nbsp青島延安有「杏」相牽

&nbsp&nbsp&nbsp&nbsp少山紅杏品好,「喝」山泉水,「吃」有機肥,「曬」日光浴,還有專屬的氣象服務為少山紅杏保駕護航,甚至一路同行助力紅杏「遠嫁」延安梁家河。在本報對少山紅杏「遠嫁」梁家河持續報導後,青島氣象、少山社區等部門組團再去梁家河,近日返回青島,帶回了梁家河少山紅杏豐收的消息。「杏」好有你,氣象助農,6月19日,一場直播帶貨在少山社區的紅杏林裡開展。

&nbsp&nbsp&nbsp&nbsp直播帶貨走進少山杏林

&nbsp&nbsp&nbsp&nbsp「大家猜一猜少山杏的種植歷史多久了?」「這個又紅又大的是哪個品種?」「怎麼購買?能快遞嗎?」6月19日上午10時起,一場直播在少山社區田間地頭開播,來自青島氣象部門的氣象主持人化身帶貨主播,向網友推介少山紅杏。雖然不是周末,但一走進少山社區,隨處可見擺攤賣杏的村民。「少山紅杏有30多個品種,改良後的主流品種有10多個,大麥黃、關爺臉、少山紅、少山二號最受歡迎。」工作人員徐夢夢介紹,少山社區1000餘戶居民,90%以上家裡都種著杏樹。每年六七月時紅杏豐收,大家仿佛過年一般開心。

&nbsp&nbsp&nbsp&nbsp「在咱們社區,有一種甜進心坎的水果——少山紅杏。少山紅杏名氣大,它榮獲青島市名特優農產品、山東省科技成果獎、國家名優果品、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等稱號或獎項,2018年還被定為上合組織青島峰會指定果品。」主播邊走邊說,與網友從紅杏的種植歷史、種植環境、營養成分等方面交流互動。主播們使出渾身解數,替網友現場「試吃」,引得網友們「紛紛流下不爭氣的口水」。本次直播活動在青島氣象新浪微博、一直播平臺上開展,直播期間,上萬名網友湧入直播間觀看,一小時左右的直播時間,累計播放量21.1萬。

&nbsp&nbsp&nbsp&nbsp大個紅杏「體重」達到158克

&nbsp&nbsp&nbsp&nbsp「少山紅杏長得美,金黃的果子,紅彤的笑臉,『杏之大,一口吃不下』。」那麼,少山紅杏究竟有多大,一口還吃不下?直播現場,還特意給少山紅杏進行了「查體」,記者從剛摘下來的紅杏中,挑了一個個頭較大的,隨後拿來尺子和高精度廚房電子秤,經過測量,紅杏直徑7.5釐米,「腰圍」21釐米,「體重」達到了158克。「這算是精品果,每天早上4點半,村民就起床開始摘杏,然後把精品果和一般果分開,精品果的價格在每斤15元,一般果的話10元一斤。」徐夢夢介紹,從6月12日開始,少山紅杏進入採摘期,大麥黃、關爺臉、少山紅、少山二號等4個受歡迎的品種,每個品種大約有一周到十天的採摘期,成熟時間不同拉長了少山紅杏的採摘時間。

&nbsp&nbsp&nbsp&nbsp少山梁家河兩地杏豐收

&nbsp&nbsp&nbsp&nbsp「優越的地理位置,獨特的小氣候,加上科學管理,讓少山紅杏在市場上頗受歡迎。」徐夢夢介紹,肥料以雞糞、豆粕等為主。少山紅杏之所以品質好,因為「喝」山泉水,「吃」有機肥,「曬」日光浴,還有專屬的氣象服務為少山紅杏保駕護航。「果樹種植對氣象服務的需求迫切,到位的氣象服務可以讓果樹減少因惡劣天氣造成的損失,增加產量和收入。」城陽氣象局副局長趙載全表示,他們在少山社區建立了氣象服務工作站,打通氣象服務「最後一公裡」,及時發布氣象預報,及時做好惡劣天氣準備。

&nbsp&nbsp&nbsp&nbsp近日,城陽區夏莊街道少山社區的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周宗賢剛從梁家河回來,「經過近幾年的嫁接改良,少山紅杏已經逐漸適應了當地氣候,今年結的杏明顯比去年要大要多。」周宗賢說,為了保證嫁接到梁家河的杏能夠長得好,他不僅經常派技術人員前往指導,還在當地僱了管理人員,對管理人員進行專業指導。

&nbsp&nbsp&nbsp&nbsp「這次去梁家河採摘杏,感受很多。與之前相比,今年算得上是豐收了,尤其是杏的品質提高了不少。」周宗賢告訴記者,他們這幾年的努力,也得到了當地人的肯定。張衛龐在梁家河種植蘋果小有名氣,對「遠嫁」梁家河的少山紅杏頗有感情,「青島好心人幫我們種的杏成熟了,他們這幾年一直在梁家河進行氣候觀察種植試驗,今年終於大量結果了。」對於少山社區這幾年的努力,張衛龐看在眼裡,感激之情藏在心裡,「梁家河等地有山野杏的資源,在此基礎上進行改良,讓杏好吃好賣。」周宗賢表示,下一步還打算建設鮮果和深加工基地,進一步帶動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nbsp&nbsp&nbsp&nbsp記者 梁超 湯臻 攝影報導 通訊員 楊蕾

相關焦點

  • 輕鬆一課丨杏壇、杏林、杏園都和杏子有關嗎?
    我國的「杏」文化源遠流長、寓意深刻、內涵豐富,其中,「杏壇」「杏林」「杏園」流傳至今,仍被人們廣泛使用。這看似都與杏有關的三個詞,實際上含義相差甚遠,分別代表著三個不同的意思和用途。「杏壇」。早在《莊子·雜篇·漁父》開篇就寫道:「孔子遊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鉉歌鼓琴。」這一記載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孔子遊歷來到一片名叫緇帷的樹林,坐在長有許多杏樹的土壇上休息。弟子們在一旁讀書,孔子在彈琴吟唱。」孔子大家當然知道,他一生周遊列國,未能得到重用,回到自己的家鄉魯國後,仍然得不到重視。
  • 2020寧夏公務員考試備考文化常識——杏園、杏林、杏壇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說的是每天要積累,希望大家能夠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小的知識點也不要輕易放過。下面是寧夏華圖小編為大家準備的經濟常識:杏園、杏林、杏壇,可供大家參考學習。   1.杏園   唐代,新科進士賜宴時,在宮城外的杏園,其故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大雁塔南。
  • 藍田萬畝杏花結出「杏」福碩果,快來採摘你的小「杏」運!
    02媧氏村千畝杏林走進媧氏村,千畝杏林遠觀綠樹成蔭,近看金黃一片,一顆顆沉甸甸的「杏」福之果壓低了枝頭,鑲嵌在綠葉之中,散發出豐收的幸福光芒,空氣中流淌著杏子的香味,沁人心脾。正在杏園裡採摘果子的村民張興利告訴小編,他自己3畝多地種的都是大杏,其中有普通的品種「麥稍黃」,還有讓他們感到自豪的「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大銀杏」,由於有品質和品牌的保障,每年的銷售都不愁,比種植傳統農作物經濟效益要高的多。
  • 英吉沙縣15萬畝色買提杏豐收 農民人均增收千元
    英吉沙縣的杏園外,農民正在分揀晾曬的杏幹,進行初加工。  引言:新疆是著名的「瓜果之鄉」,林果業是新疆最具特色的優勢產業之一。  雖然如今已進入色買提杏收穫的尾聲,但在有著「色買提杏之鄉」美譽的英吉沙縣,家家戶戶的杏子豐收,成了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  英吉沙縣副縣長吐孫江 · 肉孜介紹,今年英吉沙縣15.06萬畝色買提杏喜獲豐收,產杏8.6萬噸,加上價格也比往年高且穩定,農民不愁賣,使全縣農民人均增收1000元,色買提杏真正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杏」福產業。
  • 借問「杏」福何處有,就在十裡杏花村!只等你來
    又到麥收杏黃時!大家還記得徐州呂梁風景區的「十裡杏花村」嗎?現在,那裡的杏果已經成熟,杏花村迎來了豐收的季節。一片片金黃色的「杏」福之林,鑲嵌在鬱郁青山之中,散發出誘人的「果香」。今天上午,徐州新聞綜合廣播《930老朋友》欄目帶著聽眾朋友們,來到銅山區伊莊鎮馬集村,一起漫步杏園,親手採摘、品嘗香甜的金杏。好杏知時令,初夏枝頭紅。
  • 29.9元3人賞花摘杏坐小船!
    ▼▼▼這次的特惠票是29.9元兩大一小親子套票不僅包含農夫樂園入園門票還可以免費划船、摘杏、玩兒童水上項目感興趣的北鼻可以下拉到文末查看詳情現在我們先去看花海走咯!提到吃,農夫樂園的鐵鍋燉大鵝必須安利一下餐桌設在大門口的一條木質長廊下比洗衣盆還大的鐵鍋放在桌子中央整隻鵝切成大塊,先炒再燉香氣撲鼻,是農家菜的味道
  • 南部山區最後一批杏熟了,紅得像一位歷史名人的臉,20天內可採摘
    從南外環扳倒井互通立交向南,過大嶺隧道,在澇坡附近駛出,進入典型的鄉間公路,東行8公裡左右,過礦(當地人讀 gong)村不遠,往左一拐不遠,就到了大山深處的義和莊。實際上,它的全名叫義和莊村。大家都知道麥黃杏的說法,也就是6月初麥子發黃的時候,杏就成熟了。
  • 到奧地利瓦豪河谷吃杏
    不可錯過「瓦豪杏」踩著古老的石子路行走在瓦豪地區的小城鎮裡,狹長的街道兩邊都是出售杏特產的小店,筆者在路邊咖啡館裡坐下來,點了當地最有名的一道甜點「瓦豪杏丸子」,盤子裡盛著幾個比桌球略大的粘了麵包屑和糖粉的丸子,表面看樸實無華,切開後才發現大有乾坤——外皮是混合了奶酪、黃油和雞蛋的麵團,緊緊包裹住去核的杏,小小杏裡還填入浸過酒的糖漿,咬下去口感層次分明,濃鬱的奶香伴著新鮮杏特有的果香
  • 杏終於和東出昌大離婚!三十而已,你算老幾?
    渡邊杏30歲以後,經歷了不少事情。三十歲那年,她對外宣布懷孕半年,並且是幸運的雙胞胎。與此同時也宣布了結婚的對象是此前一起拍攝過晨間劇的搭檔-東出昌大。身高189的東出昌大比渡邊杏小兩歲,這個高大帥氣的結婚對象跟渡邊杏一樣是模特出身,後轉型演員,好消息一傳出來,各界都是一片羨慕祝福的聲音。大家仿佛都想體驗一下渡邊杏的完美人生,父親是入圍過奧斯卡金像獎的著名演員渡邊謙,15歲就出道當模特,小小年紀美貌已驚豔四方,後轉型演員。拍攝晨間劇期間又與英俊的男演員墜入愛河,順利懷上雙胞胎,並與其結婚。
  • 80歲奶奶直播賣杏成網紅,「你看我牙齒掉光,一次也能吃七八個杏」
    操著一口佟湘玉的關中方言,80多歲的崔淑俠奶奶對著手機,一邊介紹杏,一邊大口試吃。 因為直播賣杏,陝西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太平堡村的這位「40後」老人火了,穿著花外套,她直播帶貨起來興致勃勃,毫不怯場,跟比自己小半個世紀的主播們「打擂」也一點不害怕。 除了受數萬網友矚目,媒體採訪也要排著隊來,即使在央視的攝像機面前,她也笑得爽朗。
  • 以誠相待,人生「杏」好,看孔凡利家的小小紅杏如何譽滿京城
    清晨4點,天剛蒙蒙亮,許多人還沉浸在睡夢中,孔凡利就已經來到他的「孔府杏園」,開始了忙碌的一天。孔凡利,今年53歲,是北寨村知名的果農,有著20多年的紅杏種植經歷,說起北寨紅杏,孔凡利如數家珍。「我們北寨晝夜溫差大,土壤由火山巖分化而來,富含多種元素,所以長出的紅杏甜度高,營養全。
  • 李浩菲一口吃不下,看到趙麗穎吃:真漢子
    很多人都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黃曉明在這一季錄製的開始,霸道的性格就已經不存在,全程都很細心。黃曉明在煮水餃的時候就看到每個餃子的尺寸比較大,女生要想一口吃下去的話,也就有點費勁。開始先是讓兩個女生喝劉宇寧吃,只見在遠處的鏡頭下看到趙麗穎先吃了一個餃子,而且還是一口吃進去的。只想說穎寶雖然長了一個少女臉,但她的骨子裡完全就是女漢子的性格,吃飯的時候也都是大口。
  • 賈乃亮直播帶貨,一口吃20片薯片,講話噴渣好笑又心酸
    如今,越來越多的明星都加入到了直播帶貨的行列中,不光有女明星帶貨,連男藝人都當上了帶貨主播。近日,賈乃亮參加一個直播活動,為了能讓他帶貨的薯片銷量更高,他甚至發起一個「吃薯片」的挑戰,內容是看誰一口吃的薯片多,他還親自在直播間裡表演一口吃20片薯片。
  • 杏吧直播騙局!警惕投注競彩圈套誘你上當!
    文章摘要
  • AV女星衝田杏梨直播吸引20W人圍觀 穿上衣服認不出來
    隨著遊戲業的發展,遊戲直播平臺也迅速崛起。可是這原本該是玩家們的地方,近年卻被大量的娛樂直播佔領!唱歌、跳舞等直播絡繹不絕。而隨著風氣越來越歪,甚至最近出現了「直播造人」這種讓人無法忍受的直播行為。  雖然某些過分的直播都被停封,但是遊戲直播平臺的「不規範化」管理有點讓人擔心。
  • 敦煌市委副書記市⻓賈泰斌直播帶貨啦!
    」李廣杏成熟的時節。 心動不如行動,更多精彩內容就在每日敦煌抖音直播間,趕緊提前訂閱直播「搶佔座位」吧,我們等你下單,不見不散! 第一款商品就是敦煌的李廣杏,享譽盛名。畢竟不是所有杏子都叫敦煌李廣杏。 敦煌李廣杏,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 塗磊深夜直播放毒 大口吃炒麵表情溫和宣稱120枚鑽戒堆積如山
    此前,塗磊在某平臺直播,同時在線可搶愛情保衛戰鑽戒,宣稱120枚鑽戒堆積如山!塗磊在直播途中大口吃著炒麵,表情溫和還記得上次的直播麼?
  • 直播賣出8000箱杏,營業額25萬元
    「你看好不好吃,額(我)給你咬一口,我還沒有牙,你看,好吃得很!」說這話的是80歲的崔奶奶她變身主播幫自己孫子銷售當地大紅杏截至6月8日老奶奶已賣出8000箱營業額達25萬元崔奶奶來自陝西沒想到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崔奶奶替孫子直播了一會兒效果比之前要好粉絲不僅漲得快杏的銷量也有所增加就這樣崔奶奶就從「幕後」走到了鏡頭前
  • 甘肅敦煌李廣杏飄香上市 攜絲路特產及旅遊福利直播引客
    6月中下旬,甘肅敦煌鳴沙山下千畝李廣杏陸續成熟上市。圖為果農正在採摘李廣杏。 王斌銀 攝中新網蘭州6月27日電 (記者 馮志軍)6月盛夏時節,甘肅河西走廊沿線眾多時令水果陸續飄香絲路古道,作為敦煌地區「水果之王」的李廣杏亦迎來成熟上市期。
  • 去摘杏吧?六一全家休閒度假好去處!老人孩子都喜歡!
    白寨的密香杏聽到了你的心聲,趕緊帶孩子來這裡給他一個增長知識擴寬視野的絕佳戶外體驗讓他感受童年不同樣的歡樂時光! 小時候父愛如山,高大而巍峨;寬闊的臂膀為我們撐起一片天大大的手掌牽著我們看一路風景讓我們學會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