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奶奶直播賣杏成網紅,「你看我牙齒掉光,一次也能吃七八個杏」

2020-12-20 騰訊網

「鄉黨們,太平鎮的杏熟了,大家快來看呀,你看這杏(heng)好不好,我(e)還沒有牙,給你咬一口,好吃得很!」操著一口佟湘玉的關中方言,80多歲的崔淑俠奶奶對著手機,一邊介紹杏,一邊大口試吃。

因為直播賣杏,陝西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太平堡村的這位「40後」老人火了,穿著花外套,她直播帶貨起來興致勃勃,毫不怯場,跟比自己小半個世紀的主播們「打擂」也一點不害怕。

除了受數萬網友矚目,媒體採訪也要排著隊來,即使在央視的攝像機面前,她也笑得爽朗。不到3天吸粉千人,每天助銷家鄉太平紅杏過萬元,她跟自己的抖音名「豪henɡ老太」一樣「豪橫」。

「吃貨」奶奶直播,妙語連珠

「我喜歡吃杏,這杏聞起來是玫瑰味的,當時為了吃杏才嫁到這兒來的。」

「大家要是能來我們村,在我家樹下吃,哪個軟了吃哪個,哪個紅了吃哪個,隨便吃!」

「肉杏、梅杏是太平紅杏最好的品種,蜜甜蜜甜,我80歲了,軟一點的杏一次也能咥七八個,大家要買,趕緊下單子,趕緊下單子……」

每年5月中旬到6月初是太平紅杏成熟季節,這段時間也是兒子、孫子最忙的時候,為了能給孩子們幫點忙,在鹹陽市生活的崔奶奶,農忙時回到太平堡村老家幫孩子們打個下手,套套包裝、照看一下門戶。

孫子王亞樓做電商生意5年了,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工作都沒法展開,他一直都想採取直播的模式,能與顧客面對面交流,5月24日,他和弟弟將直播設備架了起來,他自己上陣直播,雖然直播間裡只有三四個人,可面對著鏡頭,他有些放不開,不知道該說什麼,招呼家裡人都試了試,效果還是不理想。他笑說:「我這就是把攤擺起來了,卻不知道怎麼吆喝,奶奶在一邊看著,反而著急了,說『你們這些沒出息的,讓我來』。」

奶奶做過小生意,在她看來「直播帶貨和擺攤賣貨的吆喝沒什麼兩樣,只不過一個是對著人,一個是對著手機,」沒想到第一次做主播的奶奶,講起自己最熟悉的杏子時,思維靈敏,遊刃有餘,憑著對杏子真切的喜愛,和多年來做小生意的經驗,直播間很快「熱」了起來,看著粉絲量譁譁往上走,王亞樓很驚訝。

奶奶第一次直播時,王亞樓的弟弟覺得有趣,就拍了一個小視頻上傳到短視頻平臺上,用了類似「80歲奶奶都直播了,我們年輕人有什麼理由不努力」的標題,沒想到被本地媒體報導後,又來了一些媒體採訪,3天不到,帳號就增加了近千名粉絲。

王亞樓試著分析了原因:「奶奶也不識字,就自己講自己的,一連串一直說,還講的是土話,我們的直播像電影一樣很快就結束了,但她可以跟電視劇一樣講很長,很多粉絲在直播間裡就想一直聽她說下去。」

奶奶自己的這部電視劇,從自己姑娘時期開始講,絮叨著自己家在崔郭村,因為愛吃杏而嫁到了太平堡村,年輕時和老伴賣過棗饃,搞過農具生意,為了養活一家老小,跑遍了周圍各村,做了幾十年大大小小的買賣,她深諳生意之道:「不管在哪裡賣,都必須實在。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網絡銷售也不能把次的說成好的。」

這些日子,她每天早上8點開始直播2個小時。直播前,王亞樓特意叮囑了崔奶奶直播要涉及的內容,要跟網友介紹紅杏,告訴他們在小黃車處可購買等。可奶奶根本不聽,還是按照自己的節奏,上了直播還是講著家長裡短,給大家看包裝現場,還說到太平紅杏又叫大唐紅杏,是唐太宗最愛的杏子,邊講邊試吃,酸酸甜甜的軟肉杏,她每天能吃六七個,以前可是能吃四五十個的。

王亞樓覺得這樣也好玩,直播過程中,他就負責幫忙回答網友的問題,給奶奶解釋別人在問啥,然後奶奶就用自己的方式給人家去解釋,「她是主角,我們是助手。」他告訴奶奶現在網友都親切地稱呼她為「杏(heng)奶奶」時,奶奶也很高興。

「土疙瘩」的「潮事業」

31號晚上訂單處理完後,王亞樓打開直播帳號,沒想到一上播訂單就爆了,「訂單一秒一個,下單成功一個接一個,讓我們一下子應接不暇,感覺特別驚喜,但又措手不及。」因為諮詢數量增多,他們還臨時增加了兩個客服來回復。

自從開始直播後,每天都有媒體跑來家中採訪,有時一天就有三場,奶奶都如常應對。「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年紀大,奶奶面對鏡頭很『淡定』,身經百戰一樣。」 王亞樓笑道:「大家喜歡我奶奶,可能也是從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奶奶吧。」

因為有奶奶帶貨,整個銷售季,王亞樓工廠的杏比前兩年多賣了1萬多件,來給王亞樓送貨的老鄉們很開心「今年有疫情,以為杏會不好賣,沒想到『杏(henɡ)奶奶』這麼『橫』,幫我們賣出這麼多!」

太平鎮是「杏棗之鄉」,2015年當地的「致富果」紅杏滯銷,從高峰時期的每斤近2元降到4毛錢,而鮮杏一旦成熟又極易腐敗,果農只得忍痛賤賣。王亞樓跟父母一起,6點天剛亮就去田裡採摘,忙活一早上,三個人的收入還不到50元,而來收果子的客商則在田邊的躺椅上睡覺,「我特別替父母感到不值。」

當時電商剛火起來,太平鎮還沒人通過網際網路售賣水果,因為想替父母和鄉親們拓寬增收渠道,王亞樓決意回鄉創業,一個大學生回鄉當起了「莊稼漢」,還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家人反對、鄰居不解,但王亞樓鐵了心要當「新農民」,告訴大家自己有計劃。

往年王亞樓家的蘋果會以0.8元的單價盡數賣給水果商,而第一次通過電商銷售,一斤蘋果就賣到1.5元,僅這一項就為他家增收2萬餘元,鄉鄰果農聞訊慕名而來尋求合作,王亞樓現在還記得自己開著三輪車在雪地裡面奔馳的場景,「當時真的太二了,但很有幹勁。」

合作的鄉親多了,市場大了,銷路穩了,果農們也有了議價權。王亞樓註冊了陝西自然出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空港新城開了首家社區工廠,與全鎮97戶貧困戶籤訂幫扶協議,在提質增產的同時,優先收購貧困戶果農的水果。在他的帶動下,全鎮電商、微商發展到300多家,通過電商平臺,家鄉的水果、土雞蛋、特色中藥等被賣到了全國各地。

王亞樓說自己就是土生土長的太平「土疙瘩」,他在企業的文化衫上印著「美不美家鄉水 親不親故鄉人」,今年奶奶的直播火了,他希望「杏棗之鄉」的美名可以藉此走得更遠,他還打算著,申請一個「杏奶奶」的商標,專供牙口不好的老人,讓他們像奶奶一樣,即使沒有一顆牙齒了,也能吃到喜歡的水果,有最打動人的笑。

相關焦點

  • 80歲老奶奶厲害了!直播賣出8000箱杏,營業額25萬元
    「你看好不好吃,額(我)給你咬一口,我還沒有牙,你看,好吃得很!」給杏套包裝沒想到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崔奶奶替孫子直播了一會兒效果比之前要好粉絲不僅漲得快杏的銷量也有所增加就這樣崔奶奶就從「幕後」走到了鏡頭前成了一名帶貨主播崔奶奶雖然牙都沒有了但是妙語連珠「我總想吃這個杏嘎嘎(一種鳥)在樹上一邊吃樹枝一邊搖」
  • iPhone11蘋果首次官方降價 80歲奶奶直播帶貨一周賣杏40箱
    隨著年中大促618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比如iPhone,蘋果手機、蘋果首次官方降價,還有最近的直播,80歲奶奶直播帶貨一周賣杏40箱。說起天貓618,那是離不開天貓618超級紅包話題的,昨天已經有小夥伴領到了618元紅包了!那天貓618紅包在哪裡領取呢?
  • 親,咱家的杏黃了,回家摘(吃)杏吧!
    祺祺電話那頭喊:爸爸,杏黃了,快回來吃杏吧!女兒是我派回老家的監督員,監管母親,不讓老人下地幹活。我問丫頭,奶奶呢?她聲音低下來,啜囁著:「爸爸,對不起,奶奶跑啦!」跑啦?我故作驚訝,那是你不稱職麼!小傢伙急了,辯解道:「我不讓她去,不讓她去,一覺醒來,就不見奶奶,她偷偷跑了嘛!」家裡經營果園,菜籽、小麥是極少的。
  • 六月「杏」好遇見你,鞏義嵩頂有杏等君來
    杏熟了,遠遠望去,金黃的杏子,深綠的葉子,交相輝映。公川村十四組楊世卿家就住在鞏登旅遊路路邊不遠處,門前一棵杏樹枝頭掛滿了果子,黃裡透紅的杏,看上去像掛在樹上的小燈籠,一簇簇,一串串的,勾的人食慾大振。如此美景,叫人不得不停下步子。
  • 杏在我心中分為2種:吊幹杏和其它
    01新疆吊幹杏 / 杏裡面的好吃王者 /作為一個怕酸星人,曾經是一個「杏絕緣體」,隨手買的杏吃起來實在是酸>甜,能從牙尖一直酸到牙根。吊幹杏個頭飽滿,剛好差不多是可以一口放進嘴裡的大小。扔進嘴裡,隨著咀嚼的動作帶著杏獨特的風味的甘甜漸漸填滿口腔,四處流竄,一路往下。綿軟細膩的果肉,經不起牙齒太多的進攻就已經化開了,幾乎不帶什麼纖維,輕輕鬆鬆地消融無渣。
  • 80歲奶奶直播帶貨,3天賣了40箱杏子,白巖松卻說:不是長久之計
    近日,一則西安80歲老奶奶直播帶貨的視頻走紅網絡。該位老奶奶是西安太平堡村人,她在視頻中介紹,當初是因為吃杏才選擇嫁到了該村。今年,奶奶看孫子杏子不好賣,為了幫助孫子,自告奮勇做了直播賣貨,視頻中,奶奶用風趣的語言來說明自家杏子的優點,並通過吃杏子表明自家杏子的甜、軟,其後短短三天時間,漲粉破千,一周內幫孫子賣出40箱杏子。很多網友們都紛紛豎起大拇指為奶奶點讚,覺得該視頻很有創意,能令奶奶也老有所用,真的是太好了。
  • 杏園裡邊嘗邊直播杏之大,一口吃不下
    &nbsp&nbsp&nbsp&nbsp青島延安有「杏」相牽&nbsp&nbsp&nbsp&nbsp少山紅杏品好,「喝」山泉水,「吃」有機肥,「曬」日光浴,還有專屬的氣象服務為少山紅杏保駕護航,甚至一路同行助力紅杏「遠嫁」延安梁家河。
  • 「英吉沙杏」新生記
    種出的杏子品質上佳,收購價可以達到每公斤10元,他不由感嘆,這些「黃疙瘩」成了增收致富的「金疙瘩」。阿卜杜克熱木正在採收自家的杏子。新華網 杲均豐攝阿卜杜克熱木僱傭同村村民採收自家杏子。新華網 杲均豐攝這是阿卜杜克熱木在家鄉種杏樹第15個年頭。
  • 寧吃「爛桃」一筐,不吃好杏一個,是啥意思?
    寧吃「爛桃」一筐,不吃好杏一個,是啥意思?這句話並不複雜,意思就是在選擇水果的時候,吃一筐爛掉的桃子,也比吃一顆好杏對於人的好處要大,所以在選擇的時候要知道孰輕孰重,為什麼大家對於桃子和杏的認識差別會這麼大那?其實這並不是我們挑剔,偏愛,從古至今都是如此,是因為這兩者之間差別很大。
  • 以誠相待,人生「杏」好,看孔凡利家的小小紅杏如何譽滿京城
    孔凡利,今年53歲,是北寨村知名的果農,有著20多年的紅杏種植經歷,說起北寨紅杏,孔凡利如數家珍。「我們北寨晝夜溫差大,土壤由火山巖分化而來,富含多種元素,所以長出的紅杏甜度高,營養全。正宗的北寨紅杏特點突出,果大形圓,黃裡透紅,果肉緊實,皮薄肉厚,鮮食不傷胃,核小仁兒甜,離開了咱北寨的環境和土壤,就種不出這樣的味道和質量。」
  • 30歲豪門夢碎,再度復出狂攬1.4億!「不要臉」的人,到底有多賺
    你以為這只是一次幸運?不好意思,第二場直播,她吸引了2100萬人觀看,超過9成的貨品上架就被秒光,補貨多達20多次。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人說劉濤淪為網紅,有人說她帶貨很敬業,也有人說是想賺錢想瘋了......
  • [麗質 菜單]杏熟了,你怎麼吃?
    剛剛參加完杏花節的活動,還沒從杏花紛飛中回過神,這滿園的金色大結杏就令我垂涎欲滴。哎!愛吃,沒辦法。為了吃,我要下廚房。喜歡吃的朋友們,和我一起帶著你的愛走進廚房吧,生活就這麼簡單,和家人一起吃飯,幸福感會爆滿。經常有朋友喜歡我做的菜,問怎麼做。以前寫博客的時候,經常在博客裡紀錄一些美食菜品的製作方法,很受博友們的喜歡。後來寫的少了,再後來不寫了。
  • 衝田杏梨的復出,又有線索了
    其實在我看來,造就她這麼有影響的原因在於三個方面讓我們一一道來呦西~第二個原因:熱愛社交、有趣的靈魂不同於紗榮子,小杏是個愛社交的人,經常和朋友一起合照而且也是少有的開通各種社交媒體光ins上就有100萬的粉絲為了照顧中國粉絲,還開通了微博
  • 南部山區最後一批杏熟了,紅得像一位歷史名人的臉,20天內可採摘
    這些杏紅得真像是關公的臉在陽光下閃爍著溫暖的光澤不知道是它的學名,還是當地老百姓根據它的模樣給現起的,反正都很形象。雖然這裡還屬於濟南市中區,但因為進山進得很遠很深,這裡的杏一旦成熟,光靠山民自己的力量很難把它們運輸出來,所以只能靠有些商販進山來收。
  • 星域森林播報:直播帶貨新看點—爺爺奶奶輩主播帶貨近10億
    汪奶奶、田姥姥、北海爺爺、三支花、耀楊他姥爺、奧利給大叔、本亮大叔......「銀髮網紅」正在不斷湧現,甚至發展成為千萬級粉絲的超級流量網紅。 據第三方監測機構O'Ratings近日發布的關於銀髮主播直播行業監測報告顯示,大爺大媽們在直播間圈粉達5322萬,實力不容小覷。 報告顯示,這些50歲以上的銀髮一族,在IP打造上多以「奶奶」、「爺爺」為後綴,從語境角度分析,這不僅擺脫了家長裡短的市井氣息,還增加了親切感、活潑感,也突出了主播對尊重的需求。
  • 《那年花開月正圓》之春杏:春風拂面杏花香,一心只為少奶奶
    作為少奶奶的貼身丫鬟,春杏最懂少奶奶的心,所以很多時候,她更像周瑩的閨蜜。星移從上海發來電報,周瑩狠心在吳老太太面前撕了。晚上正鬱鬱寡歡的時候,春杏竟送來了從垃圾桶裡撿來的碎片。這一行為讓許多觀眾感嘆春杏的細膩貼心,也感慨春杏是真心為少奶奶好。周瑩糾結自己去不去上海的時候,春杏的一番話也是暖到了心裡。
  • 到奧地利瓦豪河谷吃杏
    八月是當地特產「瓦豪杏」豐收的季節,杏汁、杏果醬、杏花蜜、杏甜點、杏夾心巧克力、杏烈酒和果醋……瓦豪河谷開始一年一度的杏盛宴。不可錯過「瓦豪杏」踩著古老的石子路行走在瓦豪地區的小城鎮裡,狹長的街道兩邊都是出售杏特產的小店,筆者在路邊咖啡館裡坐下來,點了當地最有名的一道甜點「瓦豪杏丸子」,盤子裡盛著幾個比桌球略大的粘了麵包屑和糖粉的丸子,表面看樸實無華,切開後才發現大有乾坤——外皮是混合了奶酪、黃油和雞蛋的麵團,緊緊包裹住去核的杏,小小杏裡還填入浸過酒的糖漿,咬下去口感層次分明,濃鬱的奶香伴著新鮮杏特有的果香
  • 杏——最「風情萬種」的水果
    從花到果再到種子,從古至今,人們吃它,看它,歌頌它。《本草綱目》裡有它的一席之地,根、葉、花、實、子,樣樣都是古代中醫的藥用珍寶,杏很神聖,卻帶著一絲輕佻,一絲風情。 但那年杏花微雨,現象級的熱播宮鬥劇《甄嬛傳》家喻戶曉,裡頭的情節,甭管老人孩子都能細細說上一二。
  • 新世代,蜜美杏極色出道!
    和個子很小奶很大又吃藝人豆腐的川口夏奈以及極淫OL的松岡すず(松岡鈴)不同,這位蜜美杏又是另一個形象ー首先,她很嫩,2000年出生的這位新人還不滿20歲;再來,她很高,有170公分那麼高,修長的身形有如模特兒;最後,她身材有夠好,F罩杯的堅挺雙峰加上又小又翹的美尻,不管是從前面來還是在後面搞都讓人非常「雞」動。
  • 炎炎夏日,桃李杏多吃會傷身?
    民間流傳著一句俗語:「桃飽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意思是吃桃子可以充飢,補養身體,杏子吃多會損傷身體,吃李子帶來的危害更大,這是真的嗎?20日,市疾控中心的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說法有些道理,但又有些誇張,無論是哪種水果都應該科學適量食用。  據了解,桃、杏、李這三種水果,看起來都挺養人的,其實各有缺點。桃中的主要糖分為蔗糖,甜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