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實樂看見"新素質教育":教育部課程中心研討會召開

2020-12-22 永州新聞網

  12月10-11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第二屆實驗區課程教學改革研討會在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和博實樂碧桂園實驗學校召開。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陳雲龍、佛山市教育局局長商學兵以及順德區、北滘鎮等領導,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周滿生,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博導、國家教材委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綜合組核心成員石鷗,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導,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數學學科修訂組組長曹一鳴,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導、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英語學科修訂組組長梅德明等專家,博實樂教育集團聯席總裁黎婉媚、陳子,高級副總裁、廣東碧桂園學校校長程晉升等集團領導出席大會。會議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處副處長王杉杉主持。來自北京、江蘇、浙江、廣東、山東、重慶、成都、貴州、遼寧等省市的17個實驗區的領導、教師共計500餘人共襄盛會,另有近萬人參與線上會議。

  看見個性化學習的未來指引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陳雲龍指出:隨著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以科技手段和數據驅動的"因材施教"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教育要關注和探索在尊重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實現個性化學習。博實樂實驗基地地處國家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深刻學習領悟和切實落實國家課程改革的政策要求下,堅持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統一,致力於給每個學生提供量身定製的教育,在課程建設、教學方式、考試評價、教師教育創新等方面積累了豐富而生動的實踐經驗。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陳雲龍現場致辭

  佛山市教育局局長商學兵在致辭中指出:蓬勃發展的民辦教育為佛山教育注入了生機與活力,成為整個教育事業不可低估的有生力量。促進個性生長、面向未來育人,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學校教育如何尊重個性為學生終身發展負責?教育面向未來,新時代中小學生應該是什麼樣的?孩子們長大後應該具備哪些能力?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教育實踐中尋找答案。

  


  佛山市教育局局長商學兵現場致辭

  博實樂教育集團聯席總裁黎婉媚對與會領導、專家、教師表示熱烈歡迎,回顧了博實樂辦學26年的主要成就,以及成為全國教改實驗區以後取得的新發展。她表示,未來博實樂將充分利用平臺、人才和文化優勢,以更加自信的態度,更加國際化的視角,繼續我們的事業探索之路,全面構建具有國際視野、中國特色的個性化學習方式,建設面向未來的個性化學習生態。

  


  博實樂教育集團聯席總裁黎婉媚現場致辭

  看見"新素質教育"的銳見

  博實樂教育集團高級副總裁、廣東碧桂園學校校長程晉升作了題為《推動面向未來的個性化學習》的報告。"溯源:博實樂個性化學習的發展歷程"、"實踐:博實樂個性化學習的行動路徑"、"經驗:博實樂個性化學習的實踐反思"、"展望:博實樂個性化學習的未來設想"四個部分,全面總結了博實樂推進個性化學習的歷史軌跡、實踐經驗和前瞻探索。

  


  博實樂教育集團高級副總裁、廣東碧桂園學校校長程晉升現場分享

  報告著眼於新的時代背景響亮地提出了"新素質教育"的主張。博實樂倡導的"新素質教育",就是通過素質教育的校本化實踐,集合世界文明中最優質的、最具特色的、最適宜的教育資源去服務每一個學生;以個性化學習方式,全面提升學習品質,促進學習生活更加美好;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新素養、新品格。

  "新素質教育"這一主張從高品質教育供給、健康成長的學習倫理、新時代新素養三個層面回答素質教育在教育新時代的新思考,而個性化學習是學生個體在實踐素質教育要求中形成的一種先進的學習方式,是創建"新素質教育"體系的基石,也是博實樂教育"要辦就辦最好"的初心和追求。

  看見指向個性化學習的辦學實踐

  博實樂碧桂園實驗學校總校長陳錢林、鳳凰城中英文學校和增城碧桂園學校校長李瑞以及廣東碧桂園學校國際初中校長張龍、國際小學校長莫鐵軍分別發表演講,從不同的角度生動詮釋了博實樂推進個性化學習的實踐探索。

  博實樂碧桂園實驗學校主要從個性化課程、個性化課堂、個性化走班、個性化學制、個性化作業、個性化生涯規劃六個方面進行探索。國家課程重東方傳統,校本課程重國際課程理念,設計了中西合璧校本課程體系;提出"學科特徵、校風特質、小組合作、當堂訓練"課堂導向,探索分層走班教學,初步構建起個性化的學制,社會美譽度不斷提升。

  


  博實樂碧桂園實驗學校師生展示個性化課堂

  博實樂鳳凰城中英文學校大力推進植根文學閱讀的個性化英語教育,藉助於超學科教學和跨學科教學,將英語教學和"培養人"的育人目標緊密聯繫起來,著眼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培養,針對學校九個年級三個階段(小學低段、小學高段、初中階段)的不同特點,開設了體系化、個性化、科學化的英語閱讀課程。

  視頻 | 博實樂鳳凰城中英文學校趙子墨同學在獲"21世紀·新東方杯"全國比賽小學組全國總決賽一等獎後接受廣東電視臺採訪內容

  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國際小學校長莫鐵軍重點介紹了智慧教育賦能的個性化學習。廣東碧桂園學校將全力打造"ABC"課堂,A就是AI,B就是Big Data,C就是Cloud Computing。在"ABC課堂",教學以人工智慧形式展開,學習邁入自適應階段,所有的學情都是由大數據進行分析,用智能系統進行測評.

  


  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特色課程展示

  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國際初中校長張龍展示了自主研發的"毅行課程"。該課程以"探究中華民族文化"為內核,旨在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力、團隊領導力、意志品質力、探究學習力和勞動服務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卓越成長。自課程實施以來,深受家長擁護、學生支持和業界肯定,目前該課程已經發展成為學校辦學的特色品牌。

  


  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自主研發的"毅行課程"

  看見個性化學習在課堂真實發生

  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博實樂碧桂園實驗學校課堂全面開放,向與會專家及嘉賓全面展示著眼於個性化學習的課堂教學改革成果。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博導、國家教材委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綜合組核心成員石鷗

  博實樂的語文課堂突出表現出三個特點:一是創新,內容選擇跨年級,實現創造性的整合,回應了課程改革的期待;二是突破,突破了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難點,讀、說、誦、背,語文素養做得好,學生的家國情懷開始紮根;三是示範,教師儀態大方,專業素養好,場面控制好。

  廣州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導謝翌

  未來課堂什麼樣子?智能化,教育技術與課堂整合;個性化,面向每一個個體;更多的可能性,培養學生面對不確定性的能力;更多的創造、實踐。博實樂語文課堂彰從教的立場走向了學的立場,課堂有文學味、文化味、故事感、嵌入感。技術與課程融合,恰到美處。

  寧波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導鄭東輝

  博實樂課堂突出一個核心理念:"我的課堂我做主"。課堂教學突出互動性和規劃性。教學計劃做到了"三性",即持續性、階梯性、伸縮性;"四個明確",即明確課程性質、明確課程目標、明確教學對策、明確評價規則。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曾文婕

  課堂圍繞三個關鍵詞展開:學習、個性化,未來。我們真切地看到學習在真實發生,教師由正確答案的提供者轉變為探索未知的引導者,並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支持者。著眼於學生未來素養的發展,課堂體現了一種面向未來的學習趨勢。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導,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數學學科修訂組組長曹一鳴

  博實樂的語文課堂突出表現出三個特點:一是創新,內容選擇跨年級,實現創造性的整合,回應了課程改革的期待;二是突破,突破了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難點,讀、說、誦、背,語文素養做得好,學生的家國情懷開始紮根;三是示範,教師儀態大方,專業素養好,場面控制好。

  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導、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英語學科修訂組組長梅德明

  課堂站在育人角度,清楚認識孩子作為一個人,從哪裡來,要帶他們去哪裡。在外語教學中,最重要的是"愛",碎片化知識和孤立的技能缺乏"愛"。博實樂的英語課充滿對孩子的關懷。詞彙不是課堂主要的任務,教會孩子健康生活的意識和方法更重要。語言讓思維有形,是文化的載體,三者密不可分。

  杭州師範大學教授、博導、國家義務教育課程語文學科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申宣成

  寫作教學表現出三個形式:成果寫作,過程寫作,交際寫作;恰當地運用三個案例:童話、遊戲、科創。總體來看,有趣、有料、有型。個性化教學的實施要注意"大觀念""胖問題""長作業",要"用教材"、"重生成"。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理科課程教材研究中心副主任曾瑩

  在小課題探究與自主作業兩節課中,看到博實樂的學生陽光向上,具有較高的能力素質,這是學校持續推進個性化學習的最好成果。教育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成長。

  天津市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室英語教研員、特級教師、國家義務教育英語學科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張宏麗

  博實樂英語課堂從學科本質出發,在正確課程理念的引領下,把散落的主題用一個大觀念統領起來,教師基於大概念,對文本結構做出優化,詞彙在主題意義中呈現。課堂實施沒有太多枯燥的操練,而是基於學生生活實際和主題進行語言的運用,基於多元智能理論讓學生選取不同方式處理文本。教師關注讀寫結合,提供支架,讓學生有序地思維。

  廣州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碩導、廣東教育學會課程與教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任平

  博實樂課堂亮點紛呈,著力培養學生的自決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教師表現出較高的專業素養,評價和引導充滿了教育智慧。

  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周滿生指出:從宏觀政策和比較教育研究的角度看,我們要堅定辦學方向,把握重點,要形成合力,築牢教育體系的基礎,適應一個新的發展的格局,深入參與創新發展,補缺我們的教育短板,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

  第二屆實驗區課程改革研討會,高舉"個性化學習"的旗幟,面對"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戰略任務,圍繞著國家"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宏偉藍圖,吹響了大力發展"新素質教育"的號角。

  展望下一個10年的教育改革,博實樂將繼續在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的指導下,圍繞地區教育發展大局,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紮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應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術,推動個性化學習的創新發展和學校生態的深度變革,以紮實的行動、前瞻的探索承擔造就時代新人的使命,為中國基礎教育樹立光輝典範。

  博實樂教育集團簡介

  博實樂教育集團(原碧桂園教育集團)是全球領先的K12教育集團、世界500強碧桂園核心聯盟企業。集團擁有26年的辦學歷史和強大的辦學實力,現有在校生5.1萬多名,在全球擁有超百所園校與英語培訓中心(含8所海外K12學校和6所海外語言學校)。業務涵蓋國內K12教育、海外K12 教育、輔助教育(學科素質培訓、遊研學營地、留學服務)、教育科技(3i全球學院)四大板塊。93.6%的2020屆AP/A-LEVEL/DP三大項目畢業生收到包括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芝加哥大學等世界前50強大學錄取通知。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及影視戲劇教育研討會在京召開
    12月18日,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組織召開了2020年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及影視戲劇教育研討會,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曹志祥,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巡視員、國家督學顧問王家勤,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原司長王定華,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原司長、國家督學姚喜雙,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
  • 天津市高校思政課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研討會在天津大學召開
    近日,教育部公布首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天津市共有六門思政課課程獲得認定,涵蓋「線上、線下、混合、實踐和虛仿」五大類別,其中天津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感悟和把握《共產黨宣言》的真理力量虛擬仿真實驗」和「興學之路——鄉村振興中的青春實踐」三門課程聯袂入選,入選數量居全市高校馬院之首,位居全國高校馬院第三位。
  • 【研究生教育改革研討月】研究生院召開專題研討會:推進「項目制...
    清華新聞網9月27日電 為學習貫徹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研討,9月22日研究生院組織召開專題研討會,推進實施專業學位「項目制」培養管理,彰顯清華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副校長、教務長楊斌,相關培養單位主管教學負責人、專業學位教育項目負責人及研究生院相關辦公室成員等來自24個單位近50人參會。
  • 物理科學學院首屆一流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順利召開
    新聞網訊 12月3日上午,物理科學學院召開首屆一流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山東大學線上線下融合的國家一流課程《醫用物理》負責人劉鳳芹教授、聊城大學線下國家一流課程《光學》負責人王文軍教授、教育部物理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王霞教授、山東物理學會秘書長張承琚教授、山東科技大學教學督導委員會課程思政負責人張魯殷教授出席研討會,研討會由學院院長滕冰教授主持,學院全體教師參加會議。
  • 不學禮,無以立——未來學校現代禮儀教育創新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近日,「未來學校現代禮儀教育創新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會上,中國教育智庫網禮儀教育研究中心及中國教育智庫網貴和庫宣布成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徐偉新,北京師範大學原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原會長、中國教育智庫聯盟顧問委員會主任鍾秉林,中國教育智庫網總負責人、未來學校研究院執行院長鄭德林,中國教育智庫網禮儀教育研究中心、未來學校研究院禮儀教育中心主任薛鍾,中央黨校正局級組織員陳富,國資委有色金屬機關服務中心主任李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程波,北京師範大學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培訓中心主任蘇勇飛
  • 西工大與清華大學聯合舉辦大學物理教育教學研討會
    西工大新聞網11月18日電 (段利兵 攝影 潘文杰)11月15日,由西北工業大學理學院、清華大學物理系和清華大學出版社聯合舉辦的「2014年西北地區大學物理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在西工大正禾賓館西四會議室召開。
  • 2020中國-紐西蘭學前教育研討會舉辦 中新攜手推動兩國學前教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吳婷】近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與紐西蘭駐華大使館攜手舉辦了「2020中國-紐西蘭學前教育研討會」。中新兩國教育行政部門代表、專家、學者就學前教育政策、師資培養、課程設計、環境文化建設和幼兒園、家庭、社區合作等議題進行了交流與研討。
  • 博實樂榮獲央視網2020年度"綜合實力教育集團"
    教育部相關司局負責人、全國各知名高校和中小學校長以及國內知名教育機構負責人匯聚一堂,共議教育發展,共謀教育未來。目前,博實樂在中國10個省份擁有81所園校和21所英語培訓中心,在英國、美國和加拿大擁有8所海外K12學校及6所語言學校。辦學至今,博實樂國際化學校DP/AP/A-LEVEL項目畢業生,已連續多年取得超90%的世界前50強名校錄取率,成為牛津、劍橋、芝加哥、康奈爾等世界名校的直通車。教育是事關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的千秋基業。
  • 浙江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研討會舉行
    研討會上,浙江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與指導中心主任孫芙蓉教授作《浙江省中小學研學旅行工作進展與思考》主旨報告,她從工作進展,工作思考和工作建議等方面具體介紹了當前浙江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情況。溫州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鄭建海介紹了研學教育區域推進的溫州探索特點,包括:政府統籌,整體推進一盤棋;學校主導,實踐育人一條線;社會參與,聚力合作「一股繩」;家校聯動,目標聚焦一起上等。教育部教育發展中心研學旅行研究所所長王曉燕作專題發言,分析了後疫情時代研學發展的特點。
  • 教育部:普通高中嚴禁超課標教學、搶趕教學進度和提前結束課程
    普通高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銜接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近年來,教育部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推進育人方式改革,加快構建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著力扭轉片面應試教育傾向,努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 第二屆上海成人美術教育研討會在八哥美術學校召開
    來自上海各院校、上海美協、上海工藝美術協會的20多位專家學者、策展人、媒體人、收藏家、藝術家們齊聚一堂,隆重召開了上海第二屆成人美術教育研討會,此次會議主題為「社會美育下成人美術教育的定位與發展」,對成人美術教育的發展和社會美育工作進行了廣泛的探討和研究。
  • 教育丨教育部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共計5118門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中不僅有經過兩個教學周期檢驗的新認定課程,而且還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開展大規模在線教學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也一併納入了名單。
  • 教育部:嚴禁超課標教學、搶趕教學進度和提前結束課程,嚴禁組織有...
    近年來,教育部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推進育人方式改革,加快構建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著力扭轉片面應試教育傾向,努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教育部答覆「關於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改善普通高中教學生態的建議」中指出,受高考升學指揮棒影響,一些地方和學校還普遍存在搶趕教學進度、提前集中複習備考和過度使用教輔等突出問題。
  • 同濟大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舉辦專題研討會,探討「基礎教育減負增效」
    同濟大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舉辦專題研討會,探討「基礎教育減負增效」 來源:高等教育研究所   時間:2020-12-07  瀏覽:
  • 這場學術研討會將直面核心素養下的體育課堂教學...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9日20時50分訊(趙桂凱)為積極推動教研工作實現轉型發展,作為全國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牽頭部門,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聯合中國教研網持續開展公益性的常態化的在線主題教研活動「教研在線」。
  • 教育部民族教育發展中心舉辦52個未摘帽縣和「三區三州」深度貧困...
    10月12日至16日,由教育部民族教育發展中心主辦、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數學與理科教育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北京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數學課程工作室等單位承辦的52個未摘帽縣和「三區三州」深度貧困縣初中數學教研員和骨幹教師示範培訓班在北京舉行,來自有關省區122個貧困縣等的150人參加培訓。培訓班開班儀式在北京第二十二中學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高校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銜接培養研討會召開
    12月12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招生考試研究分會主辦、大理大學承辦的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高校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銜接培養研討會在大理召開。教育部學生司本專科招生處處長藺為民、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秘書處編輯部副主任王者鶴、雲南省招生考試院院長高翔、大理州副州長李平以及大理大學副校長李彥萍出席研討會。
  • 我校召開金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討會
    12月8日,金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討會在我校藝術中心國際會議室召開。
  • 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 教育部這樣回應~~~
    教育部高度重視人工智慧對教育的革命性影響,積極推進智能教育發展,利用5G、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應用構建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積極開展智慧教育創新研究和示範,推動新技術支持下教育的模式變革和生態重構;啟動「人工智慧+教師隊伍建設行動」,推動人工智慧支持教師治理、教師教育、教育教學、精準扶貧的新路徑;創新師範生培養方案,完善師範教育課程體系,加強師範生信息素養培育和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加強學生信息素養培育,將學生信息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並將信息技術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 聚焦課程思政 共話立德樹人 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在京成立
    12月20日-21日,首屆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暨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成立在京舉行。在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成立儀式環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蔣慶哲教授在歡迎辭中特別指出,在此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即,在編制謀劃「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關鍵時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牽頭髮起成立「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組織召開「首屆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就是希望匯聚更多的力量,聚焦課程思政主題,共話立德樹人,為培養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和深厚愛國主義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