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你知道它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嗎

2021-01-09 鋒朔有文

#端午節#

今天是6月25日,農曆五月初五,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有著極其豐厚的歷史和文化內涵。下面筆者從端午節的歷史演變,端午節的確立和發展和端午節的文化內涵這三個方面給大家做系統性地介紹。

端午安康-圖源:網絡

端午節的歷史演變

「端午節」的節俗活動其實由來已久,在先秦時期就有所表現,只是在古老的文獻中少有記載,因此沒法對其最早出現的時間做出具體考證。目前「端午」二字,能夠查到的最早文獻就是晉代的《風土記》中。但是有時候,不是說有名字才是開始,對於節日習俗來說,其實更多的,都是先誕生的習俗。

賽龍舟

一般來說,越古老的傳統節日,與古人的信仰和祭祀相關度就越多。因為古人面對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或事件,都會劃歸到神學之中,為了自身的安康,從而進行一些類似祭祀的活動。比如:賽龍舟,就是祭祀龍神的活動;而粽子,也是為了減少水患而製作的「祭品」。

這個時間大概在吳越先民活動時期,也就是原始社會時期,但吳越先民的歷史實在久遠,所以也只能籠統的說為先秦時期,也就是距今兩千多年前。當然,也可能是三千年前,因為時間實在無法進行確切的考證。

後來在漢代,南北統一,作為歷史上又一個統一的大王朝,為了南北兩地的經濟文化融合和交流,便將端午節的時間統一定為了陰曆的五月初五。後來的隋唐、宋、明清時期,更是將端午的傳統發揚光大,形成十分濃烈的節日氛圍,成為全國正式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確立和發展

在漢代,端午節被確立為全國統一的節日,但那時的端午節,還是受古人遠古崇拜的影響,是一種避惡避災的活動。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才逐漸有了節慶的意味。因為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家多戰亂,社會動蕩不安,徵兵打仗在所難免。而在端午節卻有「闢兵增」的習俗,對於百姓而言,能夠少打仗,家中青壯男子不用被徵去上戰場,就是最幸福的事了。因而才在過節中有了喜樂的氛圍。

直到隋唐,社會安定下來,端午節才真正有了節慶的發展,人們在這一天,都能很開心的觀龍舟賽,逛街,或在家吃粽子。因而筆者認為,端午節真正意義上成為一種節慶節日,是在隋唐時期。後來的發展,也都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但大致的習俗卻還是完整的繼承了下來。

端午節的文化內涵

屈原

我們多認可流行的是端午節為紀念戰國時期大文豪屈原所產生,因為這其中是一個可歌可泣的體現愛國精神的故事。相傳屈原是楚國能臣,選賢舉能,提倡富國強兵,提倡抗擊秦國,從而保證楚國的獨立和完好。但是,因為楚國大貴族們的反對,屈原的建議沒被採納,屈原本人也慘遭流放。流放之後,屈原寫下了很多名篇,比如《離騷》、《天問》等。但是,在公元前278年,楚國卻被秦國攻破了。

粽子

面對祖國的慘遭侵略,百姓妻離子散的現狀,屈原實在無法忍受,但自己又無能為力,只能以身殉國。於是,在當時的五月初五,他寫下自己的絕筆《懷沙》之後,就跳江自殺了,而這個江,就是汨羅江。

很多百姓都聽說了他的事跡,為了不讓他的軀體被魚蝦啃食,就用扔下稻米做的糰子來吸引魚蝦,來防止屈原的軀體被啃食。由此也可以看出屈原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這之後,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來扔下自己做的稻米糰子,這時已經成了一種有著紀念意義的活動。

除此之外,端午節也還被用來紀念伍子胥、介子推等古代名人,但都與紀念屈原類似。

在民間,端午節的習俗越來越多,除了賽龍舟、拋粽子、吃粽子之外,還有了喝雄黃酒、放風箏、掛艾草、拴無色繩等習俗。但不可不說的是,越來越多的習俗,使得端午節的節日氛圍越來越濃厚,文化內涵也越來越豐厚。到了今天,更是成為了人們的統一節假日,成為了看望父母,家庭團聚的日子。

今日話題:

你喜歡過端午節嗎?

來留言分享下你的想法和感受。

相關焦點

  • 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端午節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端午節俗以祈福納祥、壓邪攘災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
  •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百科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是古代百越地區(即今江蘇南部沿著東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及越南北部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古代百越地區在端午日有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族圖騰祭祀的習俗。
  •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到底有什麼不一般
    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那麼作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到底有哪些非凡之處呢,下面呢,就讓我們具體的了解一下。一、歷史悠久端午節的歷史真的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龍祖,後世不斷的傳承發展,又經過南北民俗的不斷融合,最終形成了今天這樣豐富多彩的端午節文化。而「端午」一詞最早出現在歷史文獻,是在晉朝的《風土記》中,「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 中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端午節到了,你打算怎麼過?
    有多少人是可以跟父母一塊過著這樣一個節日那?有多少人很嚮往而無法實現那?現實生活的壓力讓我們無法去選擇一些事情,但我們要從內心深處祝願每一個家庭在這個傳統節日裡,闔家歡樂,節日快樂!祝願所有人健康,快樂,幸福,平安!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中國傳統節日。
  • 【節日】梅州舉辦形式多樣的端午節活動:感受傳統習俗,品味中華文化
    包粽子、做香囊,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誦經典、讀歷史,喚起人們心中的家國情懷;走進社區鄉鎮、貧困家庭,用行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也稱"端陽節、龍節、天中節、龍舟節等",固定在農曆的五月初五。提起端午你的腦海中一剎啦會想到什麼?慚愧的是提起端午在我的腦海裡只有"屈原"、"粽子"、"香包",其他的則是一片空白。端午節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而確定的節日嗎?
  •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是幾月幾日?端午節的來歷習俗
    傳統節日端午節幾月幾日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韓國文化】韓國四大傳統節日
    大家知道韓國人鍾愛的四大傳統節日都是哪四個節日嗎?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即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也隨著漢文化的傳播很早就傳到了朝鮮半島、日本和越南等地。因此,像中國一樣,韓國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慶活動也是令人目不暇接。
  • 明天端午節,你知道有哪些傳統習俗嗎?提前了解,早做準備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與春節、清明節和中秋節一起被列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每到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以紀念屈原。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根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五月的盛夏是登高的好日子,因此,端午節又被稱為端陽節,在其他地方也叫「五月節、午日節、浴蘭節、龍舟節」等等。端午節作為一個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節日,自然會有與端午節相關的許多習俗。
  • 為什麼偏偏它們被列為四大傳統節日?你能列對嗎?這次千萬記住了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古到今我們歡慶的節日也是數不勝數,然而,你知道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到底是哪幾個嗎?很多人一說節日分分鐘能列舉出十幾個來,而談起四大傳統節日卻沒有幾個人能列對。今天,我們便來看一下。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分別是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端午節。那為什麼偏偏是著四個節日被列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它們有什麼獨到之處?請看下文。
  • 端午節之際,我們要傳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端午節之際,我們要傳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馬上就要到端午節,吃粽子了!這幾天又突然有人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詞,為什麼我們國家要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遺工作呢?其實在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韓國的端午祭申遺事件!
  • 探秘中國傳統節日源頭,端午節的來歷,其實跟屈原沒關係
    不管是哪一種說法,端午節,從名稱由來看,一開始肯定並不是為了紀念屈原,紀念屈原是後來附加上去的文化內涵。端午,太陽開始端正而已,從名稱上的由來就知道,正是陽氣開始正盛的時候。尤其是2020年的端午節,來了個閏四月,搞得端午在夏至之後,這種情況不多見的哈!
  • 傳統文化節日:中國的中元節,有哪些文化習俗
    在新疆幾十年,我感覺人們對各種節日較為淡薄,特別是對中國傳統節日,除了較大的傳統節日外,一些延續幾千年的歷史傳統節日,當地幾乎都不會舉辦什麼活動,我想後世對文化傳承這個概念還是很模糊,需要學校和當地文化部門,還是要重視和加強中國各種傳統節日的學習和宣傳。
  • 中秋為何能夠齊名春節,一躍成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中秋,一個在中國歷史上傳承了數千年、滿載著無數中國人團圓情思的節日,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列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只是,在這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年代,身處快速城市化進程中的我們似乎已經越來越少地去追溯一些傳統的東西。
  • 傳統四大節日中「端午節」的習俗由來,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等,其中端陽節和龍舟節的叫法尤為突出,是民間傳承已久的傳統節日,時間是每年的五月初五。歲時廣記端午節來源於古人對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端午祭龍習俗的形成和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幹支曆法以及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天象有關。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
  • 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春節
    春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一年之歲首,傳統上的農曆新年。春節新一年的起始春節是傳統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
  •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 炎熱的夏至節氣剛過 我們又迎來了粽子飄香的時節 「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 中國傳統節日 弘揚傳統文化
    ,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維繫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中華民族文化的血脈與真情通過節日這一形式得以永存,將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美好期盼和吉祥祝願提煉成為萬古不衰的節日之魂。
  • 「南鑼文化」端午節的由來
    2000年的歷史讓這個節日擁有著獨具中華文化特色的歷史意義和文化意義,端陽節的習俗有許多,我們熟知的食用粽子和龍舟只是其中之一,在我國各地,還有這諸如採藥、沐蘭湯、飲雄黃酒、採茶以及制涼茶等等具有各地特色的習俗。
  •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時間:2020-06-25 10: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