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 弘揚傳統文化

2020-12-19 騰訊網

自然童音丨 第0570期 朗讀丨自然

自 · 然 · 童 · 音

童音親吻耳朵 自然觸動心靈

誦 讀 開 啟 心 智

思 考 奠 基 人 生

寄 語

中國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維繫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中華民族文化的血脈與真情通過節日這一形式得以永存,將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美好期盼和吉祥祝願提煉成為萬古不衰的節日之魂。

中國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其形成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涵蓋了哲學、人文、歷史、天文等方面的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有些節日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比如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此外,中國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維吾爾族的古爾邦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曆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

自 然 童 音

世上最美的童音,在這裡,世上最美的文字,在這裡;用最樸實最純真的童音,賦予詩詞情感,賦予美文溫柔;用最美的童音把最美的文字,讀給最美的你---聽......

願你在寬廣的人生之道上,有自然童音溫暖相伴。初心不改,朗讀依舊。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海明威《真實的高貴》

素材 | 來源網絡,如有侵犯,請及時聯繫,謝謝!

聲明 | 我們尊重原創,轉載請註明《自然童音公眾號》

本文整理編輯 | 自然媽媽

相關焦點

  • 講好節日故事,弘揚傳統文化
    總投資980萬元的《東方七色花》,是我國首部以反映中國傳統節日內容為主題的三維動畫連續劇,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常州廣播電視臺、新北區委宣傳統戰部、常州創意產業基地和江蘇卡龍動畫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 畫給孩子的中國傳統節日,讓孩子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心靈得到滋養
    中國傳統節日,大都起源於先秦,有的還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節日最初與圖騰崇拜、祭祀有關,非常神秘;而神話故事又為節日增添了浪漫色彩,歷史典故又賦予了傳統節日深遠的意義,這些都是不可複製的精神文化遺產,蘊含著寶貴的人文思想。
  • 製作環保燈籠,弘揚傳統文化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即將到來,為迎接這喜慶的節日,弘揚傳統民族文化,給同學們營造一個充滿節日氣氛的環境,同時也為了鍛鍊同學們的動手能力,我校舉行了「燈籠製作大賽」 。瞧!校園中呈現出一派紅色歡樂、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形狀各異、色彩斑斕的燈籠懸掛在教室前,這是學校「製作環保燈籠,弘揚傳統文化」燈籠製作大賽展示活動。
  • 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新春習俗
    為引導學生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日前,區第二小學組織全體師生開展了「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節」主題活動。活動中,大家一起開展了貼春聯、剪紙、猜燈謎、畫年畫、玩龍燈、舞獅子等系列內容。通過體驗,讓學生們熟悉了我國傳統的春節活動的熱鬧氛圍,培養了孩子們積極倡導文明、和諧、喜慶、節儉的現代節日理念。區二小校長 朱健:我們這一次開展我們的傳統節日這樣的活動,就是為了弘揚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讓我們的孩子「知年享年」,還有對我們整個的傳統文化有一個體驗,所以我們開展這個活動的時候,每一個年級是分層次進行的。
  • 弘揚傳統文化 踐行核心價值觀——桑樹坪鎮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厚植愛國情感,桑樹坪鎮組織各村(社區)開展第二季度道德講堂。此次道德講堂緊扣「弘揚傳統文化 踐行核心價值觀」這一主題,設置「唱一首歌」、「看一部短片」、「頌幾首古詩」、「講一個故事」、「談一番感悟」、「總結一下成效」六個環節。在「頌幾首古詩」環節,各村(社區)道德講堂成員聲情並茂地誦讀《和端午》(宋 張耒)、《端午》(唐 文秀)等,用詩詞邂逅愛國詩人屈原。在「談一番感悟」環節,幹部群眾紛紛表示,端午文化,傳遞的是一種愛國情感。
  • 葉厝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學習傳統節日 弘揚民族文化
    據悉,此次活動由僑英街道辦事處、葉厝社區居委會、葉厝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攜手童星幼兒園左曉園老師開展,主題為「學習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於12月12日正式開課,旨在培養孩子學習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及傳統文化的知識,加強親子間的交流與溝通,並增進親子關係。家長與孩子認真朗讀著繪本,一同享受閱讀的美好時光,並以引導式的方法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能力,讓傳統節日的內涵潛移默化地深入孩子們的內心。
  • 一些中國傳統的英文說法 之傳統節日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有太多可以弘揚和傳頌的了。 上次我們說了十二生肖,今天來聊聊中國的傳統節日。 中國大多數傳統節日都按照「陰曆」來記錄,「陰曆」也稱為「農曆」。 農曆屬於一種陰陽合曆: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
  • 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端午節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端午節俗以祈福納祥、壓邪攘災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
  • 【我們的節日·春節】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我縣開展書春送福活動
    1月20日,大城縣尚墨書法學校組織22名小書法愛好者開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新春送福活動。小書法愛好者們齊聚在縣兒童樂園,揮毫潑墨,書寫春聯,為來往群眾們送上新春祝福,營造歡樂喜慶的節日氛圍。「過新年、貼春聯」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象徵祥瑞,象徵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傳統文化節日:中國的中元節,有哪些文化習俗
    在新疆幾十年,我感覺人們對各種節日較為淡薄,特別是對中國傳統節日,除了較大的傳統節日外,一些延續幾千年的歷史傳統節日,當地幾乎都不會舉辦什麼活動,我想後世對文化傳承這個概念還是很模糊,需要學校和當地文化部門,還是要重視和加強中國各種傳統節日的學習和宣傳。
  •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附2021年中國傳統文化節日大全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下面列舉的這些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裡,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滲入到社會生活的過程。
  • 端午節之際,我們要傳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端午節之際,我們要傳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馬上就要到端午節,吃粽子了!這幾天又突然有人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詞,為什麼我們國家要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遺工作呢?其實在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韓國的端午祭申遺事件!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加快首善之區建設
    第一,弘揚傳統文化的意義要講充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超越時空,跨越國度的普遍意義。孔子是中國的,但是他的影響是世界的,他不僅是我們中國發展思想智慧的一個根、一個脈、一個源泉,而且對於世界也有廣泛的影響。所以我們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首先要把這個重要意義給它講充分了。  第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宗旨要講深刻。
  • 中國傳統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節日的來源與分類
    按照縱向統計的方法,筆者依照職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民間節日文化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風俗辭典》、書海出版社出版的《世界風情大全》知識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民族節日大全》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商業文化大辭典》等工具書及有關資料統計,我國56
  • 做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弘揚者
    5年來,陝西文物系統深刻領會新時期博物館社會角色和職能定位新要求,以「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為使命,以破解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為問題導向,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目標導向,以服務「堅定文化自信」為結果導向,在推動將博物館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始終、拓展博物館教育的廣度和深度,優化博物館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增強博物館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等方面勇於探索實踐,取得積極成效
  • 【節日】梅州舉辦形式多樣的端午節活動:感受傳統習俗,品味中華文化
    包粽子、做香囊,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誦經典、讀歷史,喚起人們心中的家國情懷;走進社區鄉鎮、貧困家庭,用行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 弘揚傳統文化 品味戲曲精華
    戲曲作為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精髓,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戲曲進校園」不僅豐富了校園精神文化生活,讓學生們近距離地觀看了戲曲表演,了解了戲曲藝術妝容之美,也切身領略到戲曲的獨特魅力,增進了高中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感知和欣賞,弘揚並傳承了中華經典文化。通過觀看演出、聽專業老師講解這樣的方式,學生們了解到豫劇等很多不同戲曲劇種的知識,也對戲曲這門古老的藝術產生了濃厚興趣。
  • 話傳統節日 品經典魅力
    中國傳統節日
  • 甘晨力:中國傳統節日傳承厚重中華文化底蘊
    近日,伴隨冬意而來的還有日漸濃厚的西方節日,聖誕節的歡樂氣氛,我國民眾特別是年輕人已經開始為之雀躍。新慧集團(New Wisdom Holdings Limited)董事會主席甘晨力先生寄語年輕一輩,在現今中西節日文化合璧的潮流下,忙著歡度「洋節」的同時也不要遺忘中國傳統節日,以及背後的文化意義。
  •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炎黃子孫理應有一個充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的中華父親節、中華母親節,而不是過外來的節日,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倫理道德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也是中華文化對人類文明最突出的貢獻之一。人倫關係,是建立在倫理的基礎上通過人們的情感信念來處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