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藝術獨家報導】原弓個展——「暗度」將於4月26日在天津美術館開幕,策展人為馬馳、滿宇。此次展出的新作,以「美術館戲劇」和大型影像裝置為主要呈現方式,表達原弓對社會現狀的綜合感受和他獨特的態度及創作方法。大型裝置影像作品《失控·夜襲》和《暗度·誦詠》在這次展覽中也是第一次同時亮相。
《哈姆雷特機器》是德國劇作家海納•穆勒於1977年創作的,一直被視為現代主義向後現代主義過渡時期的經典文本。劇本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千多字,表達的東西卻很豐富,每一句話都有其深刻而隱諱的能指和所指。而現在,藝術家原弓以「美術館戲劇」的方式,對《哈姆雷特機器》的劇本進行了重新的演繹。
▲《哈姆雷特機器》第一幕「家庭相冊」
▲《哈姆雷特機器》第一幕「家庭相冊」
3月21日,原弓在湖北美術館的個展「澀味」的開幕表演:《哈姆雷特機器》第一幕「家庭相冊」,是原弓對於一個全新概念——「美術館戲劇」的嘗試,是當今世界傳統社會結構崩潰的縮影。其中引入了博伊斯的代表作「荒原狼」的元素,在表演的開始,狼嚎聲轉換成了部分臺詞。
藝術家博伊斯 (Joseph Beuys 1921-1986)與劇作家海納•穆勒(Heiner Müller 1929--1995)這兩位幾乎同時代的偉大藝術家從未謀面。2004年,德國策展人CarstenAhrens和Gerhard Ahrens為紀念穆勒的75歲生日,在「新哈登貝格城堡'(Neuhardenberg Palace)策劃了一個展覽「烏託邦的遊擊隊員」(Partisanender Utopie)。博伊斯選擇藝術作為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之外的第三條出路,這和海納•穆勒對於東西方社會的激進批判相符。在展覽中,他們二人之間的思想和作品在對應中不斷變化,形成了藝術思想和藝術形式為目標的共同消失點,另一個世界的烏託邦,最終的藝術遊擊隊。
同時,他們還出版了同名的虛擬這兩位藝術家之間對話的書《Joseph Beuys – Heiner Müller: Partisanen der Utopie》。書中的對話是通過反映兩位藝術家之間虛擬的相遇情景,來反應對變動中未來世界狀態的看法。對話摘選自兩人的文本,以及兩人對世界的想法。
博伊斯的藝術和穆勒文本的想法,在兩個世界中超越了意識形態,卻嚙合於藝術。這個展覽中大量照片的文件反映了兩個人不同的藝術生活,他們各自的獨特性和激進主義,並沒有失去其個體的有效性和複雜的並行性。
原弓的個展「暗度」在詞義上與「烏託邦的遊擊隊員」不謀而合。「暗度」個展的開幕表演,將是《哈姆雷特機器》第三幕「諧謔曲」。 這一次,原弓將把博伊斯的作品「黑板繪畫」,搬進美術館大廳的表演舞臺。舞臺被布置成一個被拆解鋼琴的廢墟現場,臺上的盲人演員會以「黑板畫」為溝通平臺,飾演哈姆雷特。不時響起的錯位的「夢幻諧謔曲」的旋律與人們的「嘀嘀咕咕,嘀嘀咕咕」相互交錯,此起彼伏,顯得不知所云,不知所措。通過這些,原弓表達了對現實失控的焦慮和失望。
美術館有自己的視覺標準和空間狀態,與劇場演出並不一樣。在創作過程中,原弓一直在揣摩如何把傳統戲劇的表達方式,轉換到美術館特有的表達方式。他期望藉助表達方式的轉換,打破觀眾與表演者之間的錯位關係,希望他們之間能變得更平等。美術館裡沒有傳統的表演舞臺,而離開了傳統的舞臺,表演者要如何和「新」觀眾產生互動,又如何表現與觀眾的不同?這些都是原弓試圖在「哈姆雷特機器」中探討的。
與原弓之前蘊涵著一定自由度和偶發性介入社會的作品不同,在「美術館戲劇」的創作中,原弓嘗試在一個受空間和劇本內容限制的戲劇作品裡創作,原弓將這種轉變看做是一種斷裂性的延續,一種重新開始。
學術主持 :盧永琇
策 展 人 :馬馳、滿宇
藝術顧問 :皮道堅、李振華
展覽統籌 :戢 範、李偉
策劃與統籌:副作用藝術機構
開幕時間 :2015年4月26日下午15:00
展覽時間 :2015年4月26日至5月20日
展覽地點 :天津市河西區平江道60號 天津美術館
演講主題:波普實踐在當代中國
演 講 人:陸興華教授
演講時間:2015年4月26日(周日)下午17:00
(鳳凰藝術 獨家報導 責編Rosalie)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鳳凰藝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如需獲得合作授權,請聯繫:xieyj@phoenixtv.com.cn。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鳳凰藝術」。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