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第一製片人"↑免費訂閱本刊
『每一條微信與中國影視產業同步』
文/丁雲巖
吳曉梅老師的公司在一個老北京味兒十足的胡同深處,推開大紅漆門,乾淨整潔的四合院在冬季的寒風中自然的散發著韻味和平和,庭院裡的石子路,亭亭而立的大樹,隨意擺放的石凳,精緻的木藝雕花家具,和每一個臉上帶著溫暖笑意的姑娘,都使你一踏入這裡,心就隨之安定。也許,這就是常言所說的「文人氣質」。
這種氣質的養成與這個團隊的領頭人吳曉梅老師是密不可分的,她曾在教育臺任職十年,參與製作過多部影視劇。其中有一部歷史大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也就是12月25日將播出的,由吳秀波陶虹等主演的電視劇《亂世書香》。
《亂世書香》:對得起觀眾,
對得起自己做劇的良心
作為《亂世書香》的總製片人,吳曉梅告訴我們,這部劇以傳承了中國三千年文化風骨的書香世家為依託,描寫了亂世中書生的驕傲,戰火裡文人的風骨。吳秀波稱這劇是「中國近代文人成長史」。
至於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個動亂的年代,吳曉梅表示,其實很多典型的故事都有這樣選擇的趨勢,在亂世之中可能更能彰顯為人品質,特別是人物性格特點可能會更加鮮明。除了從創作角度來考慮之外,其實人生中也是這樣的,當遇到挫折和困難的時候,你才能知道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誰是你身邊的朋友,你一直以來的信仰到底值不值得堅持,所以在吳曉梅心目中,可能亂世來凸顯書香會更加珍貴。
這部劇的文人故事設定決定了劇裡的每一個細節都要用心製作,劇裡表現的是某個鎮子裡的名門望族,也是一個書香世家,吳曉梅告訴我們,「易水徐門」這個場景是劇組美工在半月內搭出來的,從客廳到書房甚至每一本線裝書都是根據真品仿製的。說到這,吳曉梅感嘆道,如果說拍攝這個年代的故事有難度的話,應該是在大家是真的想呈現一個精緻的書香世家。
不僅僅是搭景,據吳曉梅透露,甚至在服裝上,演員所著的旗袍和很多小配飾都是香港著名的服裝老師陳嘉怡設計的,為演員量身定做,都是按照那個年代的真品設計的,非常精美,盤絲扣子都是手工縫製的。
服化和道具的精心準備,已然能體現片方做好這部劇的決心和實力,當然,在製作上,吳曉梅也是想把最好的團隊都集合起來。「當時我在教育臺也是抱了想和最有共識的製作團隊來完成這樣一部話題性大劇的的想法,所以我們走遍了中國所有大的製作公司,根本原因是希望能和製作團隊有契合的創作理念。」吳曉梅說,現在的觀眾對製作精細的劇的創作者都是非常尊重的。只要大家齊心協力非常真誠的拿出自己對一個作品的責任感去創作,這樣的過程才能得到觀眾的肯定。
說到創作中的困難,也是無可避免的。721下了一次災難性的暴雨,對於吳曉梅來說,那一次的經歷相當震撼,那天她和幾個出品方去劇組探班,剛開拍沒多久,她們就不斷的收到預警說不要去郊區,但越這樣自己越擔心劇組,劇組就在郊區。現場場景是搭出來的,上面是一種很薄的材料,雨一下來聲音特別大,說話聲音都聽不見,只能後期配。拍的時候一會兒這漏雨了,一會兒那水進來了,大家都前前後後的忙活。所有人都在臨時的棚裡,同生死共患難,甚至被困了一夜。幸運的是,雖然是將近500人的大組,但是一直到拍攝結束,一切平安。
除了天氣這種客觀因素的影響,有時候演員的狀態和思想也會成為影片內核的主要影響因素。吳曉梅回憶,當時有一次是關於劇本和創作方向的問題,她臨時決定在中後期用了一下午時間溝通,其實這對工作是一種困擾,對劇組是一件大事,要冒一定的風險的。但她當時認為自己必須和主演達成創作方向上的共識,甚至是有點破釜沉舟的心情去找他們聊。吳曉梅說,自己記得現場製片在她們旁邊特別焦急,整整聊了四個多小時,但她覺得真的值,後來也證明了這一次談話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有了創作共識,使得後面拍攝進展的非常快。「但是確實辛苦演員了。」
吳曉梅老師告訴我們,這個片子歷時五年,與北京春天融和影視公司及浙江華策影視公司共同合作,其中該劇的拍攝和宣傳發行由北京春天融和承擔,他們的進入,讓這個劇如虎添翼,很幸運跟這麼多專業的演職人員完成了一部精品劇,後期剪輯導演周新霞老師說了一句話給了自己很大的鼓舞,那就是:「作為一個專業人員,一輩子參與過這樣的良心劇創作,值了。」
對得起良心,這也是吳曉梅老師一再強調的話題之一。
談吳秀波:熱心、有創作激情的演員
採訪前曾關注過吳曉梅老師其他的訪談,當談到演員的選擇時,她屢屢表示:「冥冥中註定秀波老師一定要演書白這個角色。」那麼吳秀波到底是哪裡吸引了吳曉梅並贏得了她如此高的讚譽呢?我們也就這個問題向吳曉梅老師求證。
對此,吳曉梅老師笑稱其實最開始沒和秀波合作以前,基於傳聞自己覺得和這麼著名的一線合作有一些小擔心。但是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很溫文很羞澀,甚至於在陌生人面前會臉紅,當大家聊到要做一部表現中國文人風骨的戲,吳秀波就變了一個人一樣,特別健談,而且妙語連珠。吳曉梅說,當時這部劇還叫《書香世家》,吳秀波結合了市場特點和這部劇的特徵,提出建議說更適合叫《亂世書香》。當時女主還沒有定,大家想到小陶虹非常的合適,他們這種搭配CP很有夫妻感,秀波就立刻聯繫了陶虹老師,就定了這事兒。吳曉梅稱,經過這幾件事,當時自己對吳秀波確實刮目相看:「我也合作過很多人,他是我見過最熱心的、熱愛創作的演員,當時我就有預感這部劇會做的更好。」
吳曉梅說,演員拍這個戲真的很辛苦,拍攝中後期時,四十多度的高溫常常晝夜趕戲,從白天到凌晨三四點,第二天早上六七點再起來化妝,連續如此。有一次拍一場監獄酷刑的戲真的演得特逼真,導演喊停了,演員沒動靜,一看是真的累暈過去了。說到這些艱辛的拍攝過程,吳曉梅一直重複表達了自己對演員和劇組人員敬業的感謝,我想對於這樣一個永遠懷揣著感恩之心的製片人,很容易感染身邊的人和她一樣為作品付出所有努力,把每件事做到最好。
談張魯一:言談舉止流露出文人氣質
如今,在多部影視劇中成功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的青年演員張魯一在進入《亂世書香》劇組時還是一個新人。出身書香門第,畢業於北京大學藝術碩士的他,由內而外地散發著濃濃的書卷氣。這種舉手投足間自然流露的文化底蘊不僅與劇中人物非常契合,而且為徐書成這個角色憑添了一份人文魅力。
吳曉梅老師笑談,當時教育臺去劇組採訪的新聞編導回來後都難掩興奮地說:張魯一太帥了!跟他交流特別順暢舒服,拍攝一次到位沒有NG,對於問題的理解把握特別準確,談吐溫文爾雅,簡直是自帶民國文人氣質。
談製片人:學會包容,學會感恩,
學會感激別人對自己的每一絲好
很多人都認為,教育題材的影視劇非常小眾,而吳曉梅並不認可這種說法,她告訴記者,在自己小時候看過《鄉村女教師》《音樂之聲》《放牛班的春天》這些電影,它們都對自己的成長影響很大。在她心目中,好的教育題材影視劇更容易打動觀眾,因為教育這件事是關乎千家萬戶的,再加上中國人本來就很重視下一代,吳曉梅認為,教育題材永遠都是重點,不會過時。
那麼為什麼教育題材這麼少,《圍城》之後真正直面知識分子的影視劇幾乎沒有了,吳曉梅認為真正的原因就是難製作,要把思想性放在一個娛樂性非常強的載體上,去讓千家萬戶共同認知,這是一件很難的事。
「我現在雖然不在教育臺了,但我依然認為為這個題材去鼓舞去倡議是影視人的使命,也許也是我這一生無法逃脫的命運。」說到這裡,吳曉梅老師的語氣變得柔中帶剛,「也許我無法做出特別好的教育題材劇,但是至少我有責任,經過我手做的所有影片我會讓它具有行業的良心,對得起行業的良心,對得起觀眾。」
對於吳曉梅來說,一個好的製片人最重要的是一個處事不亂的心態,替大家負責是這個崗位的第一要務。她也一再強調,做製片人是一件壓力很大的事,但做這一行對自己來說,最愉快的不是結果,而是在這個過程中結識了那麼多願意在困難中陪著自己一起走的人,一起經歷的事,這是在其他職業中沒有的。「方方面面的人你都會結識,人情冷暖都看透。人家不理你是本分,理你是情分。」吳曉梅說,這個工作讓她學會包容,學會感恩,學會只要別人對她有一絲好,就會感到很愉快,因為他也可以不這麼做。
談影視行業:專注內容,整合資源
面對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影視行業,吳曉梅老師坦言,自己更希望以一個匠人的身份去做作品。熱愛是創作的源動力,尊重是一切合作的基礎,影視行業對自己最大的吸引力是每次創作過程中的熱情、純真和新鮮感,即使你不得不承受許多難以言喻的痛苦和艱辛。無論是在教育臺工作的十年,還是如今更加深入到市場一線,以內容為王,拿作品說話,與觀眾真誠交流是自己始終堅守的創作原則。在《亂世書香》之前,以電影《高考1977》為代表的多部作品使教育臺的影視事業在行業內達到了應有的高度,但作為專業影視團隊,我們始終努力通過原創作品為教育界發出自己的聲音,也這是這種決心和堅持孕育出十年磨一劍的《亂世書香》,並且力求在故事情節、戲劇衝突等方面進行突破,做出新意。
目前,蘇曉、侯洪亮等很多耳熟能詳的製作團隊都是從體制內出來的,今年五月吳曉梅團隊也經歷了從電視臺到市場一線的角色轉換。談到新的工作起點,吳曉梅說,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比較相信緣分,在教育臺的十年是自己人生中很難忘的經歷和成長,她很感謝這個平臺。但隨著行業的發展,平臺的業務調整和自身發展的調整,使得她必須去空間更大的地方挑戰。於是吳曉梅在今年五月份離開了臺裡。但它帶給自己的職業操守和信仰是很難改變的,吳曉梅始終帶著一個教育者的特點。「國家隊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必然會在我們的工作中和作品裡留有痕跡。放棄平臺優勢資源,我們希望憑藉自己的實力在市場競爭中尋找新的定位和方向,但對作品的高度責任感,對精品的製作追求和對行業市場的深入了解是團隊不會放棄的整體風格,做有品質的市場作品是我們不變的追求。」
對於自己的團隊,吳曉梅覺得特別感謝他們不管經歷了什麼風雨,凝聚力都非常強,臺裡都稱他們為「救火隊」。正是由於這種狀態和能力,出來以後自己的團隊在這麼短的半年多的時間抓了六個項目。
這六個項目包括五部電影和一部電視劇,吳曉梅透露,自己更擅長於描寫人的感情,擅長挖掘現實中老百姓的心理期待,這可能是團隊歷來的強項。比如我們現在和作家王剛老師在合作,最近他有幾部作品,其中就有一部是和自己的合作。
吳曉梅告訴記者,目前五個項目進度都在劇本階段,覺得比較愉快的是已經有很多家製作公司在等待進入,版權是自己原創,她希望做到更精緻再拿出來合作。「在影視行業,你自己要遵守自己的原則,基於這個原則,都要對自己的作品負責任,這樣資源自然就會聚集到你身邊,大家就能夠比較愉快的合作完成一些事情。」
在《亂世書香》即將亮相螢屏之際,我們有機會與製片人吳曉梅面對面交流,了解了該劇臺前幕後的點點滴滴,也從製作團隊的角度對影視行業進行新的解讀。我們更加期待,能由這樣一個內心平和安定的人製作出更優秀的教育劇,感染更廣泛的觀眾。
文/丁雲巖
本文為第一製片人原創文章,
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及來源。
— END —
【第一製片人服務影視創業者】
2013年6月創立,微信內創建最早、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影視商業圈平臺
關注中國最具創造力的製片人
匯聚能夠引領中國電影未來成長的商業力量
中國影視人學習、創作、 交流、宣傳、交易的必要工具
傳遞影視人和商人們最新動向和信息
組織國內外各種培訓、沙龍、論壇等行業分享
幫助影視人獲得更多信息、資源並達成各種合作
我們在一起, 看看將來影視業是個什麼樣!
微信:zhipianquan 微博:@第一製片人雜誌
投稿請加QQ:2914166835
商務、項目合作請聯繫 :18600979181 (微信)
聯繫電話: 010-85560807
北 京 方 寸 博 宇 文 化 傳 媒 有 限 公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