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勇士不做烈士——深刻解讀電影《八佰》

2020-08-31 楓紅十裡

如果說在這個秋天最火的電影是什麼,那一定就是新出的這部《八佰》。在剛剛播放五天的時間裡,據粗略統計是2.34個億。

那麼我就覺得十分好奇,這部電影究竟講述的什麼,居然如此受國人的追捧與歡迎呢?我們一起來看:

電影《八佰》講述的其實是我國的一次抗戰時期的關於八百名士兵的血淚故事。而他們,是一支中國孤軍,奮戰在日本人一圈又一圈冷漠無情的重重包圍之中。

是的,這是一個孤軍奮鬥的故事,但是卻並沒有出現歷史上奇蹟般的以少勝多的結局。這,是一個極其慘烈的故事。

電影剛剛開始,一名中國解放軍身上綁滿了密密麻麻的手榴彈跳下炮樓與衝上來的日本人同歸於盡。一時間,血肉橫飛,畫面血腥。我們不知道為什麼這些士兵會被圍困至此,我們也不明白是什麼讓他們甘願放棄生命與滿腔的少年熱血。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1937的淞滬會戰

在當時,國共兩黨合作抗日,但是舊中國的軍隊實力遠遠不如日本人的機械槍枝。

中日在上海進行火力交鋒,國民黨落敗,為了不被日本人全部剿滅,蔣介石便勒令一支中國隊伍留在蘇州鎮守阻攔。而這支隊伍也就是電影中的八百人,其實八百壯士,在事實中就僅有425個人,在當時也只是一個營的兵力。

當時的蘇州已經被日本人全面佔領了,而留下一支說得上是薄弱的隊伍又有什麼用呢?

蔣介石說:這是讓外國人看看,我們在上海還是有堅守的部隊的。

哦,原來如此。

作出這樣關乎人生死存亡的決定,只是為了國民僅剩下的一點&34;?何其荒謬!

這是八百壯士的悲哀,是蔣介石的悲哀,也更是舉國上下弱民的悲哀!

還記得在前些年的一部電影中,朱德總司令說到:&34;那部電影的名字叫做——《建軍大業》。

是啊,人應該抱著做烈士的心而成為勇士,卻不是憑藉著一腔熱血再也回不到曾經的家鄉。

八百人死的悲壯,但是死得其所。

因為他們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34;……他們的目的從始至終都是為了,報效祖國。所以他們頑強不屈,他們以生命為代價去戰鬥,他們不曾言語痛苦,只懂得衝鋒陷陣。

在明明心裡知道:我們已經被包圍了!沒有後援!只能打死!寡不敵眾!等等一切的最壞的結局都已經不言而喻,但依然握緊手槍、拿起大刀,紮緊褲腰帶,時刻準備迎接下一次的敵人的襲擊。

他們不是勇士,也不是烈士,而是英雄。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但是我們不能忘卻,歷史的臺階是以革命英雄的性命所鑄就。

相關焦點

  • 《八佰》和《三毛流浪記》做了一個共同的夢,這夢才是民族的脊梁
    《八佰》裡面也做了一個好夢,和《三毛流浪記》裡的夢很像。《八佰》的這一段,穿越和現實糅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時代感突兀但是總體氛圍和諧的神奇畫面。一身戲服的戰將,跨白馬提銀槍,單騎殺出面對千萬敵軍,大有常山趙子龍長坂坡衝陣的氣勢。這段畫面在那個劇情階段出現,竟然沒有一點違和感,甚至升華帶起了節奏。
  • 《八佰》壯懷激烈劇情卻沒讓我感動,是劇情單薄還是不夠深刻?
    管虎導演的《八佰》,昨夜才在網絡上看完。戰爭場面慘烈,八佰勇士的行為壯懷激烈,卻沒能讓魚樂泉有一絲絲的感動,哪怕是誓死守護國旗的勇士前赴後繼的犧牲,哪怕是勇士身綁炸彈與敵軍同歸於盡的慘烈。那麼,劇情壯懷激烈的《八佰》,為何沒能感動到魚樂泉呢?細細想來是電影《八佰》的劇情太單薄而不夠深刻的緣故,換言之,《八佰》的劇情太過於表象化表達,而缺乏打動人心的深層挖掘。
  • 八佰勇士暢跑華誼 在奔跑中激發愛國情懷
    昨天,隨著一聲響亮的發令聲,「華誼跑之八佰勇士親子跑」在華誼兄弟電影世界火熱開賽。風景優美的的陽澄半島聚滿穿著迷彩T恤的親子家庭,一陣火熱的愛國風潮席捲半島。隨著《八佰》電影的火熱上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四行倉庫保衛戰」這段振奮人心的抗戰時刻。
  • 電影《八佰》影評
    電影《八佰》是2020年新上映的一部大陸戰爭片,影片主要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感人故事。影片最讓電影老廝雞本人震撼的鏡頭是:一個個士兵排著隊,身上繫著成捆的手榴彈,從幾層樓上跳下去的同時引爆,好讓敵軍的銅盾土崩瓦解。個別人還能跟別人說上一句:「綁緊點」。而之所以觀眾會被《八佰》碎片式文本的情節感動,絕大多數人都是因為樸素的愛國主義熱情。看到烈士一個個死去,看到軍人的悲壯,被感動得淚流滿面。影片以一匹被束縛著象徵民主和自由的白馬為線索,深刻的暗喻了戰爭的本質和普通人民對光明的渴望。
  • 「熱影回音」從鏡頭語言解讀《八佰》
    【熱影回音】從鏡頭語言解讀《八佰》原創 吳易衡 晚上八點 這一點,我想電影本身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會戰不也是這樣的嗎?淮河以南便是遼闊的長江中下遊平原,上海無險可守,平坦的地形,只能集結重軍抵抗。可大規模的集結又成了日本空軍海軍以及裝甲師的活靶子。不可避免的是,三十多萬多烈士成了政治的犧牲品。
  • 八百勇士,書寫英雄史詩;電影《八佰》,致敬祖國英雄
    八百勇士,書寫英雄史詩;電影《八佰》,致敬祖國英雄在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八百壯士在上海四行倉庫抵抗三十萬日軍進攻並奮戰四天四夜,他們為了保衛祖國,守護國旗而拼盡全力、捨生忘死。電影《八佰》便是要全景重現這個發生在82年前的歷史故事。
  • 《八佰》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什麼?
    《八佰》,這部拍攝於1998年的戰爭片,沒上映的時候就爭議不斷。由於以前沒有看過,雖然心存疑慮,但也不敢妄談。今年八月最後的一旬裡,影片終於上映了。坐在電影院裡,觀看這拍攝於22年前的影片。戰爭場面之真實,槍林彈雨之殘酷,畫面處理之細膩,生死對比之強烈,給人以強烈的心理震撼。觀影之後,和朋友們坐在酒吧裡。柔和的燈光照在桌上還有泡沫的啤酒,透出橙黃色的光彩。
  • 不能感同身受,也要做最佳觀眾——《八佰》
    如果說有沒有一部電影讓人滿懷期待,那一定就是這部歷經波折抗日戰爭題材的歷史巨作——《八佰》。,一段只有五分多鐘的預告片火遍整個網絡媒體,那份悲壯的,沉重的,滄桑的歷史故事重現眼前,賺足了觀眾的眼淚,」欠八佰壯士一張電影票「成為了我們獻給百位烈士慷慨赴死的一份誠意。
  • 《八佰》:做英雄不做旁觀者
    《八佰》:做英雄不做旁觀者電影《八佰》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可謂是電影行業的救市之作。首次觀看這部電影會覺得它太過於寫實,將戰爭的殘酷毫無遮掩的擺在大熒幕上。戰爭是慘絕人寰的,在它的面前人命變得不堪一擊。要說這部電影與此前一系列的戰地愛國電影對比,是有許多相似之處的,相似在於都是塑造了某一人物或某一群體在特定歷史背景下堅守陣地英勇就義的故事;但它又十分特殊,特殊之處在於其所刻畫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這場戰爭是為了國民黨政府在布魯塞爾會議上得到更多的支持
  • 鮮血沸騰 誓死抗爭的 八佰勇士
    鮮血沸騰 誓死抗爭的 八佰勇士許多觀眾說,《八佰》是這幾年最好的國產電影,好就好在八佰勇士那股頑強不屈的血性。我們知道,戰場英雄不是天生的,都是從凡人逐漸成長為大樹的,他們心裡早已埋下堅韌的種子。電影表現的是,一場壯烈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它淋漓盡致的展現出戰爭的殘酷,並對比出人性的光輝。在這場輸不起的慘烈戰爭中,謝晉元帶領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正規軍、保安團的八百兒郎們,以斷然把倉庫當墳墓的志氣,完成了一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令人肅然起敬。
  • 電影《八佰》裡不能忘的記憶 八百壯士湖北勇士是主力
    【電影《八佰》裡不能忘的記憶 八百壯士湖北勇士是主力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一曲《八百壯士歌》,傳唱八十餘載,唱出了中華兒女的英雄氣概,也留下了「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英雄傳說。
  • 絕境突圍,不止《八佰》
    電影內外,《八佰》面臨的困境形成奇妙的映襯:電影裡,蘇州河北岸炮火連天、血戰不休,蘇州河南岸租界裡燈紅酒綠、歌舞昇平;電影外,院線和影視產業面臨艱難局面自顧不暇,而觀眾和從業者漸漸習慣沒有影院的日子,開始在流媒體、視頻網站上形成觀影習慣。 《八佰》的出現,不僅帶來了院線的復甦,還讓春節檔撤檔大片和好萊塢電影看到了希望,紛紛定檔。
  • 看《八佰》,我們敢做那跳下去的戰士嗎?
    看《八佰》,我們敢做那跳下去的戰士嗎?《八佰》終於上映了,這段時間刷抖音的時候,一直能刷到《八佰》的短視頻,炸裂的場面,讓很多人對這部電影裝滿了期待之心電影《八佰》簡介電影是以淞滬會戰為背景的戰爭片,後期的影片總耗資8000萬美元,亮點除了抗日將士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還有強烈視覺衝擊的拍攝技巧。本片攝影指導是曹鬱,他太太是著名演員姚晨大家都熟悉。
  • 電影《八佰》:深刻的電影,值得深思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管虎導演拍的不僅僅是一部戰爭片,對人性也有更深刻的探討。
  • 電影《八佰》:用商業片的手法講述民族共識
    電影《八佰》講述了一件極其悲壯的歷史故事,在現實生活中,因為疫情,《八佰》的上映時間延遲了一年,彼此就像一支孤軍奮戰的軍隊一樣率先上映。在點映當天,諸多電影大咖紛紛表示此次的電影上映對整個中國電影的信心是極其重要的。
  • 《八佰》公映之後,市民紛紛自發來四行倉庫對憑弔烈士,讓人淚目
    電影《八佰》,讓更多的公眾知道了四行倉庫,知道了那場慘烈的保衛戰,由此,自從影片上映之後,來四行倉庫遺址憑弔烈士、瞻仰過去的人們也漸漸多了起來。,這是時年95歲的上海作家沈寂先生的一段回憶,當年的他只有十五歲,他看到&34;,他看到&34;這些畫面感極強的記敘,都被《八佰》用影像再現,感受史實,觀看電影,會讓我們對於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的保家衛國,更加肅然起敬。
  • 《八佰》不一樣的解讀
    八佰上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據貓眼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零時,《八佰》累計票房突破10億元,成為2020年首部票房10億的電影,也是中國影史上第75部達成票房10億成績的電影。 首先這部電影也是為數不多的講國軍正面抗日的軍事題材電影,它能在電影院上映足以體現我黨的寬廣胸懷和偉大的胸襟。
  • 解讀《八佰》十大重要細節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對管虎導演的新片《八佰》期待已久,作為影院復工後的首部國產重磅,《八佰》沒有辜負市場對它的期待,兩億點映票房無疑給沉寂已久的電影行業打了一劑強心針。第一:《八佰》的「佰」字《八佰》原名為《八百啟示錄》,也曾叫過《戰爭啟示錄之八百壯士》,原意可能是致敬大導演科波拉執導的反戰經典《現代啟示錄》,後來改為《八佰
  • 電影《八佰》定檔:勇士的血灑在蘇州河,在中華民族的脊梁上滾燙
    如果2020年僅有一次進入電影院的機會,我會選擇《八佰》上映的那天,不會別的,為了感受熱血在脊梁上滾燙。電影《八佰》講述的是「四行倉庫保衛戰」,一支孤軍保衛上海最後一絲防線的故事。國民革命軍88師262旅524團第一營423名勇士。
  • 電影《八佰》不能忘卻的記憶,一半以上是湖北勇士
    電影《八佰》正在熱映......影片在8月14號開始點映第一天,就被稱為「硬核催淚彈」。你可知道,這部改編自抗日戰爭史上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的電影,蘊含著不少湖北元素——「八百壯士」一半以上都是湖北人!現實中的他們更震撼!更催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