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八佰》,我們敢做那跳下去的戰士嗎?
《八佰》終於上映了,這段時間刷抖音的時候,一直能刷到《八佰》的短視頻,炸裂的場面,讓很多人對這部電影裝滿了期待之心。
電影《八佰》簡介
電影是以淞滬會戰為背景的戰爭片,後期的影片總耗資8000萬美元,亮點除了抗日將士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還有強烈視覺衝擊的拍攝技巧。本片攝影指導是曹鬱,他太太是著名演員姚晨大家都熟悉。用他自己的話說:有時候,攝影團隊可能只有四、五人,有的時候可能是七、八十人,也有可能是成百人,是非常具有彈性的,我們拍《八佰》的時候,攝影團隊大概有170多人。可見《八佰》在攝影投入上是巨大的,確實在畫面和後期都給了我們很強烈的視覺享受。
整部影片講述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餘名官兵(外界稱「八百壯士」),堅守閘北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八百壯士」以彈丸之地抗擊侵略者,激戰四晝夜,多次擊退瘋狂進攻的敵人。其戰鬥事跡之英勇,愛國氣節之豪壯,振奮了國人,震驚了世界。
01First
影片中令觀眾為之心酸涕淚的場景是在堅守四行倉庫的第三天,為表明中國軍方依然不畏生死,不畏強敵的民族氣節,勇士們在面對日軍飛機猛烈的進攻時,選擇用自己的血肉身軀硬抗日軍飛機的進攻,護住軍旗,最終以孤軍勇士的勝利結束這場戰爭。他們護住的不僅僅是軍旗,而是全體將士、全體中國人民對抗戰勝利的希望,更是我們國人心中不屈的精神和永不磨滅的氣焰,高高飄揚的旗幟,代表著是中國軍民屹立不倒的無畏精神。
而其中最令人潸然淚下的片段是一個接一個的士兵將手榴彈捆綁在身上,毅然選擇與日本軍隊同歸於盡,這個抉擇是如此厚重,但他們卻毫不猶豫,一次次跳躍,定格成為歷史,成為經典,他們,用鮮活的生命點燃民族的希望。
仍記得何先生那句「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微笑」。四萬萬中國同胞都站起來,迸發出驅除韃虜的氣概,如此,山河舊地才能重現光輝!而歷史不是僅僅只為那些將軍、名人書寫,更為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勇敢士兵書寫,他們用血和魂保家衛國。
02 Second
管虎導演的鏡頭聚焦著一群小人物的成長、蛻變、偉大與渺小。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下,每個中國軍人都面臨著守土有責,戰爭一刻未消除,民族危機依舊存在,守土成仁,匹夫有責。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但在國家危難之際,卻總有人能不假思索,前赴後繼,影片中會計和村夫,他們因國難捲入戰爭,膽小如鼠,但是戰爭以及周邊勇敢的將士奮勇犧牲的家國精神,也逐步感染了他們。在極度危險的戰場裡,生與死的抉擇,恐懼與壓力的抗爭。沒有生而英勇,只有選擇無畏。
03 Third
《八佰》將鏡頭聚焦到了戰場上的最小單元——每一個人,同時,也將戰爭中,人的情緒與信念的變化展示的淋淋盡致,《八佰》不是一個數字,而是一個「人」,是一位「壯士」,更是一種民族精神。他們,不應被遺忘。
影片最後,管虎和曹鬱帶我們一起回到現實,鏡頭繞著射滿槍彈的四行倉庫轉動。畫面緩慢而飄逸,音樂響起。鏡頭告訴我們,那不是電影,那就是真實的過去!彷佛又把我們再一次拽回剛才激烈的電影場景裡。我們還敢做那個為國家勇敢跳下去的民族戰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