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 身背炸藥跳向敵人,這不僅是勇氣,其實更是無奈

2020-09-05 灑一點

前不久,《八佰》上映,這是時隔好幾個月後,電影院的歸來。

這次歸來,伴隨著《八佰》這部影片,這是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它讓我們看到了血性的中國人,同樣也看到了那時因為弱小,而卑微的國家。

如今,時代變了,中國變得強盛,不再有國家敢像以前那樣欺負我們了,我們昂首屹立在東方,我們有更好的未來。


未來固然可期,但我們也不能忘了從前。在從前的這片土地上,多少人流血流淚,多少人為了這片土地失去生命,他們曾幻想過的所有美好未來,我們基本全享受了,而他們卻不再有機會去看一看這個不一樣的世界。


《八佰》中,有那麼一幕,讓我印象深刻。在敵人不斷的進攻下,戰士們拼盡全力用火力壓制,可是敵人們手中的盾牌,擋住了大量的子彈。

眼看著,敵人就快抵達戰士們所在倉庫大樓的樓下了,而僅僅只用子彈,難以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於是,戰士們為了守住倉庫大樓,紛紛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當作載體,身背炸彈,跳向敵人,在不斷的爆炸聲中,敵人消失了,而那勇敢的戰士們也消失了,他們屍骨無存,他們其實也想活著。

這樣的場景很讓人觸動,無論看多少次也始終會熱淚盈眶,他們捨生取義的行為讓人欽佩,讓我們看到了有血性的中國人。



但其實想想他們身背炸藥跳向敵人的原因,這真的不能簡單的用有勇氣來概括,也不能說為了祖國的無私奉獻,這裡面其實更多的還是一種無奈,一種並無選擇。

每個人都想活著,這是毫無疑問。戰士們也想活著,他們中有自己老家的年邁的父母,有剛過門的媳婦,也有想嘗嘗女人滋味的欲望,總之無論如何,每個戰士都能找到自己活著的理由,每個戰士都有一顆想活的心。


那些選擇身背炸藥包跳向敵人的勇士,他們心中也有無數個想活下來的原因,在內心最深處,也會有不想跳、不想死的想法。

可是,在那個時候,他們無奈,他們其實別無選擇,如果不和敵人同歸於盡,那麼等敵人炸掉倉庫後,每個人也難逃一死。



所以,當一個人不顧生死,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時,往往勇氣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一種無奈,一種別無選擇。

每個人其實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還記得我高中時,班上有一個男同學,家庭條件挺不好,他父母一直給他灌輸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這句話或對或錯,因人而異。


可對於這個男同學而言,他特別渴望能夠改變貧窮的命運,他特別渴望能夠考上一個好大學,找到一個好工作,過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他為了這個夢想,一直在努力,在我和他同宿舍的日子裡,他永遠是睡得最晚,起的最早的那個人,每天都在學習,每天都在努力。

對於我這個同學,他如此的刻苦,每天睡得晚,起的早,這是因為有毅力,有勇氣嗎?其實並不完全,更多還是一種無奈,一種別無選擇。

他如果不好好學習,他的命運可能永遠都不會改變,他可能就會像他的那些哥哥姐姐們,在工廠裡打工,每月拿著固定的幾千塊錢,過著一眼就能看到未來的人生。


無奈的人,比比皆是,比如在狂風暴雨天,依舊送著外賣的外賣小哥,他們是因為有勇氣面對風雨,才去送餐嗎?不是的,他們有生活的責任,他們要賺錢養家,他們別無選擇。


最後,再回到《八佰》這部電影中,戰士們背著炸藥跳向敵人,但他們一直都渴望活著,一直都渴望能有一個美好的新中國,過著一個美好的小日子。

所以,當你再看到戰士們這種不顧生死努力奮鬥的畫面時,請不要再簡單的說,&34;,他們只是無奈,只是別無選擇。

他們永遠是英雄!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中為什麼要跳樓炸敵人,不直接丟炸藥下去?
    電影《八佰》上映了,非常火爆,並且讓所有人都淚目,其中有個細節更是讓人感慨,我們來看看是什麼。,用自己的身體砸開了敵人的鐵板,並且他還抱著炸彈,與敵人同歸於盡了。那麼為何陳樹生為何要跳下去呢?直接把炸藥扔下去不就行了麼?這裡面的原因是,敵人用鐵板護著哪,炸藥的威力還是不行,直接扔下去根本炸不開,而陳樹生跳下去,也就相當於用身體先把鐵板砸開了,然後炸彈才能發揮它最大的威力。
  • 《八佰》,一部充滿無奈,無情和無畏的電影
    昨天看了電影《八佰》,作為一個大男人,我落淚了,而且後半部分基本眼眶都是溼潤的,不僅僅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殘忍,也感受到了人們內心的無奈、無情和無畏。所以個人覺得整部電影可以用這六個字來詮釋,那就是無奈、無情和無畏。首先用對比的方法詮釋了這場戰爭的無奈。
  • 電影《八佰》裡面,陳樹生為什麼抱著炸藥包跳下去和敵人同歸於盡
    電影《八佰》的熱映,引起了眾多觀眾的強烈反響。有觀眾說,看完這部電影,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也有觀眾說,四行倉庫保衛戰太慘烈了,看著看著眼睛裡就像是進了沙子一樣。確實,《八佰》這部電影真實展現了抗日戰爭的慘烈和普通戰士的家國情懷。明知是一場無法勝利的戰鬥,還仍然堅持,這就是民族精神。電影中有一幕讓我至今無法釋懷,就是陳樹生抱著炸藥包和敵人同歸於盡的那個片段。
  • 《八佰》為什麼跳樓炸敵人,能直接扔炸彈下去嗎
    電影《八佰》上映了,非常火爆,並且讓所有人都淚目,其中有個細節更是讓人感慨,我們來看看是什麼。其中就是陳樹生為了炸開鬼子,直接從樓上跳了下去,用自己的身體砸開了敵人的鐵板,並且他還抱著炸彈,與敵人同歸於盡了。那麼為何陳樹生為何要跳下去呢?
  •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這幾日去電影院看了正在熱播的電影《八佰》,感觸頗深,今天把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本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的真實戰場,日軍攻打上海時,國民黨八十八師的「八佰壯士」堅守上海最後的陣地——四行倉庫、迎面阻擊敵人四天四夜的故事,向世界證明了中國軍人的血性,雖然蔣介石讓國際社會出面幹預的目的沒有達到,但是卻用智慧、勇氣和鮮血最大限度喚醒了國人抗日的決心,為以後全國抗日打下了堅實基礎。
  • 《八佰》戰爭電影的目的都是反戰
    《八佰》上映四天,目前票房已超9億大關,去影院看過《八佰》的觀眾,很大一部分人對影片質量是肯定的。我也首映當日就先睹為快。確實被戰爭的殘酷和悲壯所震撼到。從上映幾日的趨勢看《八佰》無疑是2020年國產電影最有價值的一部。
  • 《八佰》真那麼「不堪」?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聊聊電影《八佰》中的一些問題。很多人認為《八佰》鄭凱演的士兵從倉庫跳下來和敵人同歸於盡這段是敗筆,拉低了電影的評分,主要吐槽的點是「太假」「不真實」「很出戲」等,這還算好聽的,更難聽的還有比如「腦殘才會這麼拍!」「導演就這水平?」「國產電影的水平就這樣了。」……我看了這些評論,覺得有必要站出來說說我的看法。
  • 《八佰》,一部充滿了無助,無情和無畏的電影
    昨天看了電影《八佰》,作為一個大男人,我落淚了,而且後半部分基本眼眶都是溼潤的,不僅僅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殘忍,也感受到了人們內心的無助、無情和無畏。所以個人覺得整部電影可以用這六個字來詮釋,那就是無助、無情和無畏。首先用對比的方法詮釋了這場戰爭的無助。
  • 12天拿下13.7億票房冠軍,《八佰》背後絕望的眼淚,看哭了多少人
    截止8月28日22點,《八佰》這部電影上映12天,只在七夕節當天丟掉了一次日票房冠軍,其它11天都穩居票房冠軍寶座,可以說《八佰》這部電影是目前內地電影市場的霸主。在電影院當中雖然燈光昏暗,人員眾多,可在這種氣氛之下還是能感覺到電影所給觀看者帶來的震撼,任你鐵骨錚錚,任你一身硬骨,在這一刻,許多人都忘記了身處公共場合,眼淚無聲息的滾落臉龐。看來這部電影能拿下這麼好的票房成績,其實是必然的。
  • 《八佰》不是傳說中的那樣
    「遲到」了一年的《八佰》估計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成了「救市之作」。對於剛剛復甦的電影行業來說,《八佰》是行業所有從業人員寄予厚望的一劑強心針,用它來打頭陣就是希望它能帶動觀眾重新走進電影院。《八佰》是個很難拍的電影,一起看電影的邦妮說:管虎一定體力很好,這片子一看就拍得非常累。是的,我看到一篇採訪,《八佰》的籌備和製作周期長達四年,管虎回憶起拍攝過程,說的最多的一個字是「難」。光是布光的信號線每次都要鋪幾公裡,有的甚至需要挖通地下河道從幾千米外接過來。
  • 《八佰》不是傳說中的那樣
    「遲到」了一年的《八佰》估計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成了「救市之作」。對於剛剛復甦的電影行業來說,《八佰》是行業所有從業人員寄予厚望的一劑強心針,用它來打頭陣就是希望它能帶動觀眾重新走進電影院。正如電影中被視作博取國際同情最後希望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一樣,《八佰》被千萬雙眼睛盯牢,明天,等著它好戲上演(映)。
  • 看哭了,電影《八佰》為何如此催淚?
    終於看了《八佰》 。「八佰」不是一個數字,而是「人」,是「壯士」,更是一種民族精神。而鎮守倉庫的戰士們缺乏足夠的火力去阻止敵軍的進攻,即便是扔炸藥下去,也會被對方厚厚的鐵板保護著,無法製造狙擊效果 。危急時刻,鄭愷飾演的戰士陳樹生(歷史真實人物)自發請命前去阻擋敵人的進攻,他採取的是「自殺式」的方法——往自己身上綁了炸藥,直接跳下樓去,將正在砸牆鑿洞的敵人炸個粉身碎骨 。
  • 《八佰》預售火爆,終極預告聚焦亂世小人物
    管虎執導的華語商業大片《八佰》已於8月10日正式開啟預售。昨日《八佰》發布終極預告,聚焦亂世中小人物的掙扎,向觀眾描繪了一幅戰場上的眾生相。展示了戰士們身為兒子、丈夫、父親在國家和親情之間做出的選擇,呈現出平凡的中國軍民共同奮勇抗戰的熱血情懷,催淚的同時格外震撼人心。電影將於8月21日全國上映。預售開啟萬眾期待 觀眾熱情高漲第一時間購票電影《八佰》正式宣告預售開啟,並將於8月14日在全國開放超前點映。
  •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觀電影《八佰》有感
    閒談之中,她說想看電影《八佰》,可一直沒有機會看。為了滿足她的小心心,晚飯之後,我隱瞞了自己已經看過一遍的事實,和她一起去看了《八佰》。回想起電影剛上映那會兒和同伴第一次看《八佰》的場景,真的是連我自己也哭笑不得。
  •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觀電影《八佰》有感
    閒談之中,她說想看電影《八佰》,可一直沒有機會看。為了滿足她的小心心,晚飯之後,我隱瞞了自己已經看過一遍的事實,和她一起去看了《八佰》。回想起電影剛上映那會兒和同伴第一次看《八佰》的場景,真的是連我自己也哭笑不得。
  • 《八佰》這不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這些都是《八佰》電影中發生的一切,既充滿了戲劇性,卻又顯得戰爭的殘酷。近期播放的《八佰》這部國產戰爭片,帶我們回到了淞滬戰場上了解這段可歌可泣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歷史往事。當時,上海市民得知國民黨軍隊全線敗退的消息原本是十分沮喪的。突然聽到閘北傳來的槍炮聲,了解到四行倉庫還有一支中國軍隊在堅守,極為振奮。
  • 為了《八佰》裡這個只有幾分鐘的角色,鄭愷跳了無數次
    截至發稿時,電影《八佰》已取得了21.6億的票房。電影塑造的普通士兵群像讓人動容。其中,由鄭愷飾演的英烈陳樹生為破敵人鋼板陣,混身綁滿手榴彈縱身一躍,與敵人同歸於盡的鏡頭,是電影最大的淚點之一。據悉,陳樹生是有歷史原型的。陳樹生(1916—1937),湖北利川人。1937年8月淞滬爆發戰爭,在四行倉庫的保衛戰中,將自己的血肉之軀化作炸藥包,躍下日軍的鋼板陣,年僅21歲,而鄭愷飾演這個角色時32歲,比原型人物大11歲。
  • 《八佰》:不能忘卻的家國情懷
    這樣的情感衝擊,讓人覺得這絕非是歷史真實事件改編的戰爭電影,更是中國軍民歷經14年抗戰取得民族獨立的精神縮影。守衛四行倉庫的壯士捨身取義,在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中,為了踐行自己莊嚴的承諾,他們迎難而上堅守心中的家園和中國軍人的使命。
  • 四行倉庫保衛戰,《八佰》中為什麼要用人體炸彈,不直接用炸彈
    這裡邊風頭最盛的電影,當屬管虎導演的《八佰》了。《八佰》的電影情節裡面,有不少令人感動的畫面,尤其是戰士們綁著炸藥,充當「人體炸彈」,喊著自己的名字,從四行倉庫跳下的那個畫面,讓不少觀眾流下眼淚。,跳下樓去炸敵人,為什麼不直接丟炸藥下去?
  • 《八佰》觀後感: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別再說什麼人間不值得
    ——魯迅《野草·墓碣文》8月27號和姐姐、姐夫去電影院看了電影《八佰》,全程兩個半小時,看得我熱血沸騰。接下來,小編就不從政治角度來談觀影感,單從一個觀影者的感官角度來客觀評價一下這部電影。身背炸藥跳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