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上映四天,目前票房已超9億大關,去影院看過《八佰》的觀眾,很大一部分人對影片質量是肯定的。我也首映當日就先睹為快。確實被戰爭的殘酷和悲壯所震撼到。從上映幾日的趨勢看《八佰》無疑是2020年國產電影最有價值的一部。
明知是一場必敗的抵抗,亦從容直面
1937年8月13日,侵華日軍向上海發動全面進攻。中國軍隊集結重兵奔赴上海發起反擊抵抗。這就是歷史上悲壯的「淞滬會戰」。
此戰役持續了三個月而國軍也連續敗了三個月。集結了中國幾乎所有兵力拼死一戰卻全線潰敗。
為了最後的希望,保存僅有的實力。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五二四團團長謝晉元奉命帶領四百多人死守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為了給主力部隊爭取更多的時間,也為了給四百死士打氣他說倉庫內有800戰士。
《八佰》的成功因為敢拍最醜陋也是真實的一面
在絕境中是最能體現出人性的。面對殘酷的戰爭恐懼是普通人最真實的本能。世界上有不怕死英雄,但更多的是面對死亡想盡辦法苟活的凡人。
張譯飾演的老算盤 ,一名沒碰過槍的帳房,他壓根就沒有殺敵報國的覺悟和勇氣,逃離保命,才是他真正的想法。為了能逃出去他不惜坑隊友。
姜武飾演的老鐵,一個貪生怕死的慫貨。長得牛高馬大的但在敵軍突襲倉庫時卻嚇得躲在麻袋裡。眼睜睜看著戰友死亡也不敢去幫忙。
歐豪飾演的端午,一個畏戰的娃娃兵面對跪地求饒的敵人他連槍都不敢開。
但戰爭不會憐憫弱者,敵人不會對他們有一絲一毫的仁慈。敵軍加強了火力,面對槍打不到,手雷炸不開的局面,敢死隊員陳樹生渾身捆滿炸藥拉著導火索跳入敵人堆裡和敵人同歸於盡,他給母親的遺書上只有八個字: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整個隊伍開始發生變化,一個接一個地捆上炸藥,一個不夠再跳一個,不夠兩個接著跳,可能麻木了。死的戰友越多活著的人越活得不安心。
面對即將倒下的旗杆羊拐飛奔將其扛住
面對敵人的飛機,端午不在畏懼拿起槍向敵機開槍
軟弱的老鐵在戰友撤離時選擇了掩護後方的「敢死小隊」抽出戰刀一曲《定軍山》唱的盪氣迴腸。
戰爭電影的目的不是宣揚戰爭,它存在的根本就是反戰。不管場面如何悲壯,特效如何華麗但電影的主角都是人。持續三個月的淞滬會戰用傷亡30餘萬人的代價來告終,這個數字裡有平民、有戰士也有不為人知的路人甲。他們也是湊齊這「八佰」裡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