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戰爭電影的目的都是反戰

2020-09-05 筆小畢的私人影院

《八佰》上映四天,目前票房已超9億大關,去影院看過《八佰》的觀眾,很大一部分人對影片質量是肯定的。我也首映當日就先睹為快。確實被戰爭的殘酷和悲壯所震撼到。從上映幾日的趨勢看《八佰》無疑是2020年國產電影最有價值的一部。


明知是一場必敗的抵抗,亦從容直面

1937年8月13日,侵華日軍向上海發動全面進攻。中國軍隊集結重兵奔赴上海發起反擊抵抗。這就是歷史上悲壯的「淞滬會戰」。

此戰役持續了三個月而國軍也連續敗了三個月。集結了中國幾乎所有兵力拼死一戰卻全線潰敗。

為了最後的希望,保存僅有的實力。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五二四團團長謝晉元奉命帶領四百多人死守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為了給主力部隊爭取更多的時間,也為了給四百死士打氣他說倉庫內有800戰士。


《八佰》的成功因為敢拍最醜陋也是真實的一面

在絕境中是最能體現出人性的。面對殘酷的戰爭恐懼是普通人最真實的本能。世界上有不怕死英雄,但更多的是面對死亡想盡辦法苟活的凡人。

張譯飾演的老算盤 ,一名沒碰過槍的帳房,他壓根就沒有殺敵報國的覺悟和勇氣,逃離保命,才是他真正的想法。為了能逃出去他不惜坑隊友。

姜武飾演的老鐵,一個貪生怕死的慫貨。長得牛高馬大的但在敵軍突襲倉庫時卻嚇得躲在麻袋裡。眼睜睜看著戰友死亡也不敢去幫忙。

歐豪飾演的端午,一個畏戰的娃娃兵面對跪地求饒的敵人他連槍都不敢開。


但戰爭不會憐憫弱者,敵人不會對他們有一絲一毫的仁慈。敵軍加強了火力,面對槍打不到,手雷炸不開的局面,敢死隊員陳樹生渾身捆滿炸藥拉著導火索跳入敵人堆裡和敵人同歸於盡,他給母親的遺書上只有八個字: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整個隊伍開始發生變化,一個接一個地捆上炸藥,一個不夠再跳一個,不夠兩個接著跳,可能麻木了。死的戰友越多活著的人越活得不安心。

面對即將倒下的旗杆羊拐飛奔將其扛住

面對敵人的飛機,端午不在畏懼拿起槍向敵機開槍

軟弱的老鐵在戰友撤離時選擇了掩護後方的「敢死小隊」抽出戰刀一曲《定軍山》唱的盪氣迴腸。


戰爭電影的目的不是宣揚戰爭,它存在的根本就是反戰。不管場面如何悲壯,特效如何華麗但電影的主角都是人。持續三個月的淞滬會戰用傷亡30餘萬人的代價來告終,這個數字裡有平民、有戰士也有不為人知的路人甲。他們也是湊齊這「八佰」裡的一員。

相關焦點

  • 《八佰》等戰爭片中人的魅力
    八佰》上映,戰爭片成為電影界的熱點話題。特別是《八佰》,票房超出各種專業人士的預測,成為今年第一部爆款電影。有人在研究《八佰》為何爆款時,認為它拓寬了戰爭片的邊界,聚焦抗戰危局中一群普通的中國軍人,他們盡一己之力頑強抵抗的精神,猶如「最黑的夜」裡「最亮的光」,深深地感動了觀眾。
  • 《八佰》,電影所承載的不僅僅是娛樂
    「把人看哭」和「好不好看」從來都不應該作為評價一部電影的標準。電影好不好更應該建立在值不值得看的基礎上。在電影工業的今天,利用數據模板可以精準抓到人們的淚點,讓觀眾哭不算什麼。顯然《八佰》是一部值得看同時好看的作品。
  • 《八佰》何以能成為中國戰爭電影的新標杆?
    《八佰》對於整個中國電影而言,是後疫情時代的一塊「敲門磚」。業內大多數製作公司、投資商、知名導演、知名演員都卯足勁的支持誇獎這部電影。而作為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重金投入的關鍵電影,自然也對這部救市之作寄予了厚望。無論是電影質量還是電影票房都將深深觸動著大部分投資人、製片人、導演、演員的心,因為電影的表現將直接牽扯到後續大部分調整檔期電影的利益。
  • 《集結號》到《八佰》再到《金剛川》:國產戰爭電影崛起還要多久
    距離10月23日國產戰爭電影《金剛川》上線已過去將近兩個月的時間,現在才談起這部影片似乎有些晚,但是這部影片所展現的厚重歷史和濃烈情感,對於國產戰爭電影來說,什麼時候提起都不算晚。《八佰》海報《八佰》沒過多久,《金剛川》便攜洶湧勢頭而來。
  • 《八佰》: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
    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它的主角叫「八佰」不經過點波折首映當天,在IMAX大銀幕上看《八佰》,最先讓我肅然起敬的是它作為一部電影、一部戰爭電影所達到的製作水準。雜亂紛繁的四行倉庫、來來回回的官兵跑動、南腔北調的對白聲音、搖晃緊張的鏡頭運動、複雜多變的場面調度、若明若暗的光影構圖,從一開始就將我置入故事現場,80多年前的歷史場景歷歷在目、感同身受。這種高能量的視聽強度從始到終都沒有鬆懈。
  • 後《八佰》時代,戰爭片到底該怎麼拍?
    自8月21日戰爭片《八佰》上映以來,便在票房上一路高歌猛進。23億的總票房佳績,更刷新了今年國產票房紀錄。在本周六的票房大盤中,《八佰》以7800萬的戰績力壓燒腦巨製《信條》,勇奪單日票房冠軍,成為了更加耀眼的存在。
  • 從電影《八佰》看抗日影片
    近期影片《八佰》在國內熱映。該片是華誼兄弟的7億投資大作,由著名導演管虎指導,演員杜淳、張譯、歐豪加盟,號稱國內第一部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影片。為了真實再現歷史場景,製片方重新建造蘇州河等場景,並讓演員進行數月軍事訓練。影片戰爭場景真實感極強,有軍事版《南京,南京》之稱。
  • 《八佰》帶給華語電影的,並不僅僅是這8億的票房
    《八佰》終於上映了。從龍標下的2019 88號到2019 800號,這中間經歷了什麼可能我們都不知道,但我相信這是一次鳳凰涅磐般的蛻變。這種蛻變並不僅僅是已經8億的票房和超高的口碑。更多的還是從片子的第一個鏡頭開始,就讓我們看到了國語戰爭片的未來和希望。
  • 終於還是看了這部電影,割裂的《八佰》
    我們看的是一部商業電影,而不是一部嚴謹考證的歷史紀錄片。就商業電影而言,《八佰》較好地完成了這個類型的電影使命:傳達了中國的抗戰精神,激發家國熱情以及反戰精神,有其值得觀看的價值意義。但該影片結局倉促,又難免顯得尷尬。
  • 《八佰》一場荒誕又真實的戰爭直播
    ​十年籌備、四年製作,亞洲首部全程用IMAX攝像機拍攝的電影,三十五位明星參演,包括七位影帝和三位影后。是的,它就是《八佰》,它終於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來了!此刻《八佰》的上映,不僅是要表達電影內在的「復我河山」的內容,也帶著「復仇電影院」的快感。是告別電影院天180多天後,終於迎來了震撼人心的大片的酣爽。那麼,《八佰》好看嗎?視覺上很好看,但內容的呈現跟我的預期還是有所差距,可能是我前期寄予的希望太大,電影質感上的瑕疵卻頗多。
  • 電影《八佰》,展現了一場真實的戰爭
    電影院復工以來最火的電影非《八佰》莫屬,根據貓眼數據,《八佰》是影院復工以來首部票房破億的國產新片,是以淞滬會戰中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戰爭電影。截止至8月29號,電影總票房已突破8億。回到電影本身,聊聊它作為電影的好與壞。電影《八佰》在質量上來說,應該可以排在國內的抗日戰爭題材影視劇中的前列。首先是在電影鏡頭的調度上,《八佰》的鏡頭和畫面都是有過設計的。
  • 《八佰》喜提「電影」7700萬,被評戰爭電影「封神之作」
    電影《八佰》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歷史改編的電影,前半部分足夠封神,這部電影也要在全球首映。電影《八佰》舉辦了全球首映禮,實現了北京,丹東,武漢,深圳,上海5城16影廳同步連線,這樣的陣勢確實看起來十分喜人!
  •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評電影《八佰》: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
    我們都是蘇州河南岸的看客  ——電影《八佰》觀後   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它的主角叫「八佰首映當天,在IMAX大銀幕上看《八佰》,最先讓我肅然起敬的是它作為一部電影、一部戰爭電影所達到的製作水準。雜亂紛繁的四行倉庫、來來回回的官兵跑動、南腔北調的對白聲音、搖晃緊張的鏡頭運動、複雜多變的場面調度、若明若暗的光影構圖,從一開始就將我置入故事現場,80多年前的歷史場景歷歷在目、感同身受。這種高能量的視聽強度從始到終都沒有鬆懈。
  •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評電影《八佰》: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
    我們都是蘇州河南岸的看客——電影《八佰》觀後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它的主角叫「首映當天,在IMAX大銀幕上看《八佰》,最先讓我肅然起敬的是它作為一部電影、一部戰爭電影所達到的製作水準。雜亂紛繁的四行倉庫、來來回回的官兵跑動、南腔北調的對白聲音、搖晃緊張的鏡頭運動、複雜多變的場面調度、若明若暗的光影構圖,從一開始就將我置入故事現場,80多年前的歷史場景歷歷在目、感同身受。這種高能量的視聽強度從始到終都沒有鬆懈。
  • 近些年爭議最大的電影,《八佰》的成敗與得失
    《八佰》是近幾年最具爭議性的一部商業電影,有評論家說這部電影或將重寫中國戰爭類型電影的歷史,並將超越三十多年前的那部《血戰臺兒莊》,帶領觀眾以全新的角度去回望當年那段充滿屈辱同時又極富紀念意義的戰爭歲月。
  • 人性的掙扎與張揚:管虎《八佰》在戰爭電影上的探索和突破
    近期熱映的電影《八佰》展示了導演管虎在這方面的積極探索,他從普通人的視角表現人性在戰爭中的掙扎與張揚,實現了戰爭題材電影的新突破。 「四行倉庫保衛戰」是抗戰時期的典型案例,「八佰壯士」與日軍的不屈搏鬥,可謂世界戰爭史上的壯舉, 面對這一題材,稍不留神,或者稍有偷懶,就會拍成一部弘揚英雄主義的電影,重蹈過去表現這一題材電影的覆轍,那將失去今天重拾這一題材的新意了。
  • 《八佰》立體荒誕感演繹的戰爭新作
    電影《八佰》在傳統媒體中,網友們和導演們抨擊抗日神劇已經好多年,但現在打開電視尤其是許多地方電視臺,還是能看到不少令人瞠目結舌的抗戰題材影視作品《八佰》的可貴之處就是尊重了「人性」,在家國存亡之際,照樣有許多人沒有那種崇高的覺悟,活下去最重要。為國捐軀?算了吧,張譯的老算盤一角將這種心態演繹的活靈活現。
  • 清華大學尹鴻教授評電影《八佰》: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
    ——電影《八佰》觀後 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它的主角叫「八佰」  不經過點波折,可能就不值得等待首映當天,在IMAX大銀幕上看《八佰》,最先讓我肅然起敬的是它作為一部電影、一部戰爭電影所達到的製作水準。雜亂紛繁的四行倉庫、來來回回的官兵跑動、南腔北調的對白聲音、搖晃緊張的鏡頭運動、複雜多變的場面調度、若明若暗的光影構圖,從一開始就將我置入故事現場,80多年前的歷史場景歷歷在目、感同身受。這種高能量的視聽強度從始到終都沒有鬆懈。
  • 《八佰》是一部優秀的戰爭電影,但講述的「歷史」並不能獲得尊重
    號稱將帶領中國電影市場復甦的「開年大作」《八佰》已經點映好幾天時間,票房成績在電影首日就已經突破5000萬。截止目前已經達到將近9000萬的程度,相信在21日公映前絕對能突破一億大關。《八佰》很顯然沒能做到以上的創作前提,一部前提都是錯誤的電影,無論劇情和場面製作得如何精彩,都不能算是一部合格的作品。
  • 《八佰》:中國最接近戰爭的戰爭電影
    《八佰》由管虎執導, 姜武、王千源、歐豪、杜淳等主演。 很多看完電影的觀眾就會問誰才是這部影片的主角,其實在長長的演員名單裡,他們都是自己的主角。但在戰爭裡,他們是從一個普普通通的戰士,一群一開始毫無鬥志、各有各想法的小兵,卻是這樣一群人,在慢慢地改變著自己的思想,慢慢地變得強大,最終成為這場戰爭中最為堅固的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