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份數據龐大的嚴謹報告中可以得出,適量飲酒有益健康一說完全不存在。酒精的安全劑量是「零」!飲酒增加全因死亡率,儘管酒精可以帶來些微的保護作用,但被其他風險中和抵消了。
——摘自文章章節
酒是中國餐桌文化的代表符號之一,過年、過節、聚會、辦事……處處都有酒局……
喝酒或許小飲怡情但有時候不僅傷身,還可能成為腐敗滋生的溫床,為了整治酒桌上的腐敗,因此就有了軍委發布的禁酒令、公務活動禁酒令...
2017年9月底,中央軍委向全軍和武警部隊印發《關於嚴禁違規宴請喝酒問題的規定》,新的「禁酒令」提出「一個不準」「十一個嚴禁」,狠剎違規飲酒陋習,萬千營盤正氣充盈。
而各級公務機關也發布了禁酒令,最高檢檢察機關公務活動全面禁酒,交通部出臺公務接待「禁酒令」,禁酒成為官場的新生態。
另一方面,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的事故調查顯示,大約50%-60%的交通事故與酒後駕駛有關,酒後駕駛已經被列為車禍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禁酒被上升至法律層面,寫進了新交規,酒後駕駛後果嚴重者,輕則罰款、暫扣駕駛證,重則判刑。2010年8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首次審議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將醉酒駕車等危險駕駛定為犯罪,或被判刑。從2011年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開始實施,酒精相關交通傷害直線下降。
這流傳千年的酒文化,哪是說禁就能禁的,禁酒令在很多時代推行過但成功的不多。當今酒文化卻面臨一種嚴峻挑戰,這種挑戰似乎是開了一個小門或者留有空隙,就是軍營之外,公務之外,業餘時間,非駕車時間仍可以飲酒。這裡卻多少忽略了最重要的健康影響,飲酒對於健康到底是什麼影響呢?
飲酒對於健康的影響,在學術界一直存在兩個聲音,就是過量飲酒有害,而適量飲酒有益。人們對飲酒的態度呈現多元化。
酒精是一類致癌物。酒精可以導致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胃癌、肝癌、結腸癌和乳腺癌,證據確鑿。
對人體的傷害是全身性的:
生殖系統:長期大量飲酒,能危害生殖細胞,導致後代的智力低下;
神經系統:即便是適度飲酒,也能危害人腦組織的正常結構和生理功能,導致記憶力下降,痴呆等;酒喝多了人變傻;
心肺系統:心肌病變、心肌炎,肺炎;支氣管炎等;
消化系統:飲酒更易使人患胃炎、胃病、潰瘍病,肝硬化、胰腺炎,急性消化道出血等。
慢性酒精中毒,可導致多發性神經炎、造血功能障礙、高血壓病等。
此外飲酒者還有以下危害:
1、飲酒可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和腦出血,尤其是老人和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變患者;
2、在寒冷環境中,易造成醉酒者意外低體溫,造成意外死亡;
3、飲酒患者常昏睡很長時間,長時間壓迫部位會出現肌肉缺血壞死,會發生急性酒精中毒性肌病,造成多臟器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4、飲酒者由於反應力下降,出現墜落傷、碰撞傷等意外傷害。
1、適量飲酒對心腦血管是有益的,紅酒中多酚類化合物可抑制動脈粥樣硬化;
2、適量飲酒可降低心臟病發生機率;
3、適量飲酒可降低缺血性卒中風險,它可增加LDL水平,降低血小板聚集;
4、適量飲酒的建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正常情況下男性每日攝入的純酒精量應不超過25克,女性每日攝入的純酒精量不超過15克。25克酒精量相當於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度白酒75毫升,或50度白酒50毫升;15克酒精量相當於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度白酒50毫升,或50度白酒30毫升。
因此,我們對於飲酒聽到的建議是,小酌怡情,不可貪杯。
這是禁酒者們與酒家(酒廠、酒館、飲酒者)達成的一種平衡。但現在下面這篇文章卻似乎無視這種平衡...
酒精對於健康的作用,真相是什麼?
2018年8月23日,柳葉刀(The Lancet)公布了2016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GBD)中的酒精負擔調查數據。本次研究包括2800萬人的數據,來自1990~2016年195個國家的數據,樣本量是目前為止關於飲酒的研究中最大的,研究團隊對飲酒者的性別、年齡、飲酒量、飲酒頻率等各種因素進行了詳細分析,從而徹底明確酒精對健康的危害。
那麼這危害有多大呢?數據分析顯示:
在全球每年因各種原因死去的3200多萬人中,喝酒直接導致了280萬人的死亡,飲酒是第七大致死和致殘因素!50歲及以上人群酒精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腫瘤。
因為在全球20多億飲酒者中,男性佔到了3/4,所以飲酒導致男性死亡的比例達到6.8%,遠高於女性的2.2%。尤其是對15-49歲的中青年男性,杯中之物簡直是「頭號殺手」,在全部致死情況中,與飲酒相關的佔了12.2%!
由於人口眾多,中國是全球飲酒致死最多的國家,每年有70萬國人把命喝沒了(65萬是男性)!中國男人飲酒死亡數量全球第一!中國在因飲酒導致的男女死亡數量上「勇奪雙冠」。
哪些原因導致喝酒這麼要命?研究分析顯示:
在50歲以下,喝酒增加的危險主要是因為結核病、交通事故和自傷行為(自殘、自殺)的發生率上升;
而50歲以上的死亡風險,和癌症的關係最大。女性佔27.1%,男性佔18.9%。
酒精相關的死亡和殘疾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喝酒不能帶來任何健康收益,適量飲酒有益的說法,根本就不存在!
酒精的安全劑量是「零」!
人們說的適量小酌,可能真的只是一個藉口,在喝酒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會喝多,喝大了.
研究人員強調,這世上沒有安全的飲酒量。一滴也別喝!總的來說,與不飲酒的人相比,每天一杯會使相關健康風險增加0.5%,每天飲酒5杯風險則增加37%。
這是一個困難的問題。對於只在社交場合飲酒的人,這下子找到充分的拒酒依據了;但對於癮君子們,該如何面對呢?
以前的那個「適量飲酒」理由還成立嗎,還能自欺欺人地相信嗎?酒這玩意,一旦喝開了,恐怕就管控不住吧……有幾個人真的能做到「適量飲酒」不傷身呢?如果我能控制住,那我是否可以喝呢?
我們對這個結論置之不理,還是.醫學指南會改寫嗎?
酒文化能一下子全部扔進垃圾堆嗎?當我們禁酒時,在飯桌上需要一個酒精替代品,無醇、輕酒精飲品、茶與咖啡可以替代嗎?
對於政府,對於酒廠,應該如何辦?
當然,限酒不等于禁酒,畢竟酒精跟文化和歷史等多種因素相關。歷史上曾有美國的最嚴禁酒令(1920年),但卻因收效甚微而廢除(1933年),反而催生黑幫和腐敗。還有很多失敗的歷史,禁酒史就是一部血淚史...
飲酒對健康是模凌兩可的,限酒與禁酒將成為一項日益嚴峻的挑戰,制定強有力的酒精控制政策將至關重要,比如增加酒精消費稅、減少酒精廣告。畢竟在人口資源成為國家軟實力、即使徵收單身稅也喚不醒單身狗、靠「生育基金「催婚的今天,拯救健康比造人更有效~
總結
從這份數據龐大的嚴謹報告中可以得出,適量飲酒有益健康一說完全不存在。酒精的安全劑量是「零」!飲酒增加全因死亡率,儘管酒精可以帶來些微的保護作用,但被其他風險中和抵消了。
小酌怡情,即將成為過去時?
Alcohol use and burden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The Lancet.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3, 2018.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8)3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