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人,你說你沒賭過錢,我是不相信。就看你怎麼個賭法了,俗話:「小賭怡情,大賭傷身。」,沒事情玩兩牌可以,傷皮不傷骨摸兩把,圖個開心快活。但不能搞大,突破心理承受力就不好了,雖說「玩得就是心跳」,但也不要忘了「十賭九輸」的深刻道理。
元旦時候回家喝喜酒,飯後有個遠房堂哥酒後在飯店門口直朝我擠眼,我還以為他有事情要跟我說。走近了,他說「玩兩牌去,鬥地主,反正晚上還要來撮頓,怎麼樣?」,這傢伙心思眼,「鬼撿熟的迷」,知道我自從16歲上高中時候起,就根本沒玩過牌,更甭提說麻將、牌九了,這不是上了錢行了禮,想從我身上吸兩個,呵呵,我不上你當,雖說「麻將服生手」,不過那機率跟買彩票中獎一樣,輸多贏少啊!我只會「推到成」,一算番,我頭腦就發漲,全椒麻將還不算小,就是「推倒成」,沒個「1、2、4」也不行,最低檔次的」1、2、4|」,就是一元、兩元、四元,你想我手這麼臭,又不會算牌,上去打,自己輸不說,還牽累別家,總之,這「出力不討好」的事情我是不幹的。於是我連忙笑著說,「你們先去,我一會來」,打個幌子,跑了。
要說我從來沒賭過錢,那倒不是,小時候在農村還賭得很上癮,經常輸得兩眼角生出白白的分泌物出來,兩頰熱得發燙,這都是賭場上緊張心理惹得禍。上世紀八十年代時候,農村主要勞動力流動性沒有現在這麼大,平常只有親友聚會,禮尚往來的場合為了消磨時間,飯前飯後搞上幾場麻將,娛樂心情。雖然有講究輸贏,但都是自家親朋好友,也不會玩得太大,照現在的算法,至多幾百元輸贏,那時候考慮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因素,至多幾十元輸贏。這點跟職業賭博是有天壤之別的,老祖宗發明這個麻將牌九紙牌,主要是怡情逸致用的,基於這點,其充其量跟中國象棋、圍棋一樣,算是個益智玩具,鍛鍊人的思維能力和普通娛樂工具。賭博的性質,是後人因為輸贏,輸紅了眼,贏到了甜頭,開始跟現在的正規比賽一樣,非得搞點利益驅動才能令其興奮,才能刺激起玩下去的心情,這日久天長業已成習慣,逐步發展成正式賭博的工具了。這也是我個人主觀臆測的結果,非磚家觀點。所以,略許玩玩這些東西,其實無傷大雅的,只是不要玩得太大就好。
農村人那時候到年底,圖得就是心情釋放,早就盼著過年了,解放前人們還怕「年關」,形容過個年就象爬座山一樣。80年代時候,人們生活基本溫飽有保障了,手裡略寬裕了些,況且鄉派出所年底知道中國的民情、民俗,一般從年三十到「三連年」(年初一到初三)都不抓,放任大家玩,大家都是中國人嘛!這政府一鬆勁,平民百姓可快活了,那時候又沒有電視看,連黑白都沒得,更甭提彩電了,至多一木匣收音機,文化生活相比較現在那是貧乏許多,不過那時候也沒個比較,日子照樣過得快活,難得糊塗哈。年三十飯碗一丟,兜裡別兩個錢的人都不約而同地找」場子「去了,大家都心知肚明。我們也會跟著後面看熱鬧,80年代初,我們也還是個7、8歲的小P蛋娃子,跟著比我們年長的人混。
這賭博的人,主要以村裡的人為主,有年過七旬的老翁,其乃江湖老手,口裡常唸叨的話就是」空手吸百果「,意思就是他身上一分錢不裝,就能把人家錢贏來。這其中有我們的本家長輩,小村子也就二、三十戶人家,」低頭不見抬頭見「,平常都熟透透的。那時候麻將不打的,」碼長城太麻煩,輸贏不大「,一般都賭牌九,又號稱」32隻「,這裡介紹下,不是在普及賭博常識啊,這個」地球人都知道「,我只是浮光掠影的為本文作個鋪墊。牌九一般莊家推,場面大的話,還有個人」看堆「,不是看糞堆,也不是看雷堆,是看」錢堆「,莊家贏錢時候,看堆的要挨家收錢,從」上門「開始收,莊家對面的叫」天門「,左下手的叫」下門「,如果莊家輸了,也是從」上門「開始賠錢。這裡就不多介紹了,這回不說地球人了,「全椒人都知道」。
我們小孩子可憐啊,一分兩分一角兩角攢下來的錢,好不容易和著「壓歲錢」兌換成5角、一元的,那時候工資也就十幾塊,2元相當於現在200元,我們上一年級學費也才5角錢,在鄉街上買個大肉包子,才5分錢,學校門口騎著自行車叫喊著賣冰棒的,才3分錢一根。可我有次就把2元錢給輸了,然後眼角瞬間生出兩大團白白的眼屎,那個心痛啊,好幾天都萎靡不振。怎麼輸的呢?我好不容易觀察半天,分析「天門」手氣不錯,贏多輸少,就從一大窩人群中,塞到天門桌上一元錢,心想「贏了我就2元了」,心中一陣狂跳,這是典型的賭博人心理,緊張。莊家譁啦一翻牌,我心中一陣狂喜,我們贏了,眼睛就緊盯著我的一元錢,看堆的一會就賠到我了,我趕緊伸出手把屬於我的錢給拿回來,哈哈,這一出手,就賺了一元了,狂喜啊!又觀察了好幾次,發覺下門幾碼手氣不錯,就一狠心把兩元裹在一起塞在下門的桌子上,這下「人算不如天算」,莊家一翻牌,竟然「天門」仍然贏,可下門卻輸了,莊家3、4點,可下門卻是「一兩二錢三」,說白了,牌九就是比誰點子大,下門是一、兩點。2元就沒了,於是「狗咬豬尿泡」,空歡喜一場,連老本都輸了。臨出了賭場的門的時候,還聽到裡面有人在摸牌大喊「要你七八別來九,來九就丟醜」,我靠,還在玩牌呢,可我的壓歲錢沒了。
賭博人的原則是「錢多贏錢少的」,「膽大的嚇膽小的」,玩得就是心跳,玩得就是誰算的精,誰會玩「猴子」。賭博人大都普遍心理是「贏了還想贏,輸了想扳本」,結果越輸越多,從古到今,為此傾家蕩產、妻離子散的人大有人在。這賭博真會上癮的!還是那句話,再重複一下「玩玩可以,小賭怡情,大賭傷身」。
以前人喜歡玩牌九,輸贏速度太快,害人不淺,危害社會和諧和治安,因此政府也抓得越來越嚴;後來大家又不約而同地玩起小麻將了,老太太們則摸「小紙牌」,打發時間。玩的人也很少聚賭了,看客倒是有幾個,打麻將就四個人,圍坐著八仙桌,我們左右看看,上下家看看,看他們打什麼牌,也挺得味的,輸贏也不算大,玩幾圈就結束了。相比之下,麻將比牌九要文明許多,符合群眾怡情的娛樂要求。
這沒碰牌九、麻將我算一下,我16歲出去,至今有20年了,現在別說牌九、麻將,就是四十分、八十分、鬥地主我都不會,記憶裡只記得「五十K」和「拉板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