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中細思極恐的細節——梁帝才是最應該心疼的角色

2021-01-07 天下人天下事兒

梁帝吧,人品的確不怎麼樣!搶了好友言闕的心愛之人——林樂瑤(宸妃)、利用了滑族的玲瓏公主登上皇位,兒子都生了,最後又將人家整族都滅了、輕易地殺了自己的長子祁王和多年摯友林燮,甚至不願意為他們翻案……諸如此類……

其實,看完《琅琊榜》第三遍後,反倒同情起梁帝來。從人性來講,梁帝的所作所為,是有跡可循,並非僅僅幾句「薄情寡義」、「自私多疑」可以簡單概括。這一次,我想從另一個角度,分幾點來探討梁帝殺子殺友的心態。

第一點——林府的人才濟濟。

林燮有一個化名:梅石楠,相信看過的人都有印象。梅石楠救了身為醫女的靜妃,後來靜妃入了林府,成為林府的醫女。

靜妃的醫術如何呢?梁帝曾對高公公說過:「樂瑤生下景禹之後,總是生病,拖了兩年多也不大見好,林家擔心,就送了醫女進宮,貼身調理。」劇中沒交代宸妃身子後來怎麼樣,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宸妃在靜妃的照顧下完全痊癒。那這是不是等同於在暗示——靜妃的醫術實際上不輸給宮中的太醫和醫女呢?

再往後看,九安山獵宮中,靜妃給梅長蘇診脈,診出了火寒毒,而後更是分別為梅長蘇和聶峰施針,暫時緩住了病情。火寒毒——連見多識廣的夏江和秦般弱都沒聽過的天下奇毒,靜妃輕易地診了出來,這便直接說明她的醫術是真的很好。而靜妃的智商情商,引用知乎上方崢的話——「如果靜妃是太子或譽王的母妃,那梅長蘇剛回京時就全劇終了。」這樣一個醫術很好、智商情商始終在線的人,輕易就入了林府,其實可以側面說明——林府人才濟濟,甚至不輸給宮裡。

若是你覺得單單一個靜妃就得出「林府人才濟濟」的言論太過牽強,那就再看看十三先生——

第八集,十三先生見到梅長蘇說:「上天垂憐,讓十三今日還能見到小主人,只是看見小主人已無絲毫往日音容,十三心裡,實在是難受。」本以為十三先生真正的主人是林燮,百度了一下,卻是梅長蘇的母親——晉陽公主。看過原著的人可能會說:十三先生本就是宮廷樂師,是晉陽出嫁後把他帶到林府的。的確!只是,晉陽帶走了他,必定是因為他在眾多宮廷樂師之中的音樂造詣最出眾。如此人才,也是輕易被帶入了林府,這也側面反應出鼎盛時期的林府——要人有人,要才有才,人才濟濟。

此外,還有一個蒙摯,身居禁軍大統領的高位,掌管五萬禁軍,只在赤焰軍中呆了一年,卻願意為了給林家翻案而勞心勞力、出生入死,劇中將這種感情歌頌為」情義」,卻也恰恰反映出林府的強大,與各類人才都有很好的關係。這些在我們看來是有情有義,可在梁帝心中卻是「結黨營私、籠絡人才」。

無論是醫女、樂師,還是赤焰軍普通一員,都只是當年與林府交好的大批人才的「冰山一角」,由此更可見當年林府的鼎盛。

第二點——琅琊閣。

眾所周知,梅長蘇的大部分情報都來自於藺晨,藺晨為梅長蘇做的事情雖不多,但件件直中要害。劇中曾提到林燮(梅石楠)與琅琊閣的老閣主是多年老友,可以想像,林燮的情報來源根本不會比梅長蘇差,他所得到的來自琅琊閣的幫助,自然不會比梅長蘇少。但是,他與琅琊閣的關係梁帝是不知情的。

那麼,從結果來看:許多梁帝不知道的事情,林燮卻知道了;許多梁帝後來才知道的事情,林燮卻提前知道了。從劇中看,林燮似乎也不是個懂得收斂的人,梁帝內心對他怎會不心驚、不忌憚、不害怕?

第三點——雲南穆府。

可以這樣說:林殊和穆霓凰的婚姻,是林府赤焰軍和雲南穆府的聯姻——是全國最強兩支軍隊的聯姻。而這兩支軍隊,很遺憾,梁帝雖為名義上的主人,可他實際上是沒有什麼控制實權。

在第五十三集中,夏江在梁帝面前指證梅長蘇就是林殊,梅長蘇和靖王都在宮裡,蒙摯被迫在家休沐。靖王、蒙摯、霓凰提前合計到了午時靖王和梅長蘇還沒安全出宮,就起兵謀反。當時的穆青私下對姐姐霓凰說了一句話:「姐姐放心,穆府上下必聽姐姐號令。」造反這麼大的事,雲南穆府的態度倒是很明確——不認主君,只認主帥。由此可見一斑!

哎!這樁婚事應該讓梁帝很多個晚上都睡不著覺吧。

第四點——懸鏡司。

這裡肯定有人會想——這還用得著你說,誰不知道懸鏡司的夏江設了毒計,滅了赤焰軍和祁王,導致梁帝殺子殺友!不,這些都是後話,這裡我想說的是當時林府與懸鏡司親密的關係。

夏冬,她的夫君是赤羽營副將——疾風將軍聶鋒。夏冬雖是個女漢子,但她在丈夫面前,卻還算是柔情似水的女人,以夫君為天,而聶鋒卻直接聽令林燮,忠於赤焰軍。梅嶺事件發生之前,夏冬與林府和赤焰軍的感情還是不錯的。夏秋是夏冬的親哥哥,自然也是站在夏冬一旁。夏江的三個徒弟——三個高階掌鏡使中,兩個與林府交好。懸鏡司和赤焰帥府也算是姻親,你可別告訴我多疑敏感的梁帝對此沒有想法。

夏江讓人偽造聶鋒的筆跡,謊稱林燮叛變。為什麼選的是聶鋒的筆跡?最明顯的原因是——夏冬是他的徒弟,他能夠輕易地拿到聶鋒的書信進行偽造。另一個隱藏的原因是——夏江想把懸鏡司摘乾淨,想把他手下幾個好徒兒、幾個高階掌鏡使摘乾淨,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夏冬的夫君聶鋒從赤焰軍中摘出來。就連皇帝的私人機構懸鏡司,都跟林府沾親帶故,梁帝怎麼可能沒有想法。

第五點——江左盟。

江左盟的上任宗主是誰?我沒看過原著,所有內容都是從電視劇出發加以推斷。有三個可能性:

第一、上任宗主是梅石楠。這是我能想到的最大的可能,江左盟是梅石楠除赤焰軍以外的另一勢力,然而林燮的重點幾乎都放在赤焰軍上,放在了保家衛國上,對江左盟沒有太多心力,所以那時的江左盟只是個普通的閒散幫派,遠沒有梅長蘇苦心經營後「天下第一大幫」的氣勢。自然在梅長蘇養好傷之後,江左盟就自然而然地交到他手上,盟中上上下下對他也是忠心耿耿,全力配合盟主伸冤,也就說得過去。

第二、上任宗主不是梅石楠,卻極可能是梅石楠的舊交或好友。江左盟收養了一批赤焰軍的「殘黨」,若不是因為舊情,真的犯不著幹這種會惹來殺身之禍的事情。

第三、上任宗主是跟梅石楠完全不相干的人,因為欣賞梅長蘇而將江左盟交給他。或者是梅長蘇需要江湖勢力,又恰好看上了江左盟,所以憑著腦子、用些手段就當上了江左盟的宗主。

江左盟和梅石楠的關係,在這裡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只是,若江左盟真的也與林燮有關,林府勢力之大可想而知,就算梁帝不知道江左盟的存在,可有江湖勢力在背後跟沒有江湖勢力,那還是很不一樣的,梁帝即便不知道,也能感受到些許痕跡。

第六點——林殊。

對,你沒看錯,就是林殊!

林殊——飛揚跋扈,張揚自負。在霓凰和靖王心中美好的他,只怕也是很多人心中的「噩夢」。霓凰郡主心裡那個「陽光明媚、神採飛揚」的少年,在梁帝眼中,只怕是個比他父親「更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隱患」,一個絕頂聰明、文武雙全、師從天下大家黎崇老前輩,武從大梁第一軍隊赤焰,妻是雲南穆姓的「隱患」。在梁帝心中,這樣一個人,他的父親已經對自己造成了極大的威脅,而他年級輕輕便有如此能量,怎能讓他不忌憚?若他繼續壯大,難道就不會成為自己或是子孫的隱患嗎?

從靜妃到十三先生到蒙摯、從懸鏡司到雲南穆府、從琅琊閣到江左盟,從赤焰軍到祁王府,林府囊括了各種人才、強大的軍隊、神秘的江湖勢力!梁帝內心的痛苦,遠非一句「多疑、敏感」能概括的。那是曠日持久的、一點一滴煎熬而成的。林燮沒「反」是因為他忠心,是他不想「反」。可是若他想「反」,那簡直是易如反掌的事。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希望他不要反」,卻無任何能耐去削弱、阻止他「反」,只怕也是梁帝心中的恥辱。

最後,用梁帝和林殊的一段對話來結尾:

梁帝:「但是林燮擁兵自重,這是事實!朕派去的人他一概旁置,只重用祁王的人!出徵在外,他總是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朕豈能姑息!還有祁王,在朝籠絡人心,在府清談狂論,連大臣們的奏本上都言必稱祁王之意,朕如何容得!他既是臣,又是子,卻在朝堂上屢屢頂撞朕,動不動就是天下、天下!你說這天下是朕的天下,還是他蕭景禹的天下啊!」

林殊:「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若無百姓,何來天子;若無社稷,何來主君!

其實,梁帝和林殊說的都沒錯。梁帝是站在皇帝的角度出發,說出這番話。而林殊,是以一個平民百姓的角度講出那句話。我私心覺得,梁帝說的,才是大實話。對於歷朝歷代的皇帝來說:天下,首先必須得是「自家」的天下,然後才是「天下人」的天下。林殊的話,雖然中聽,雖然振奮人心,卻也只存在於影視劇當中,存在書本中,存在於理想中。

林殊的這句話,也說出了他林家為何滿門被滅的原因,並非只是「這個梁帝」多疑猜忌,換上真實歷史中任何一位皇帝,哪怕是一位大明君,這樣獨大、擁兵自重、不知收斂的林家,恐怕也不會有好結果。

相關焦點

  • 《琅琊榜》中這些讓人細思極恐的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琅琊榜》這部劇,講述的不僅僅是梅長蘇的復仇故事,還有一段復仇故事也是挺驚險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部劇,我們到底遺落哪些讓人細思極恐的細節。直到了第46集的時候,才給我們得出了答案,在這一集中,編劇通過段譽王和梁帝的這段對話,說出了,當時是因為有了玲瓏公主的幫助,率領了滑族的軍隊,才能保梁帝順利登基的。不過,梁帝奪政之後,就馬上把之前那些有功之臣給殺人滅口了。
  • 《琅琊榜》梁帝那一跪,跪出了多少粉絲?
    可以不負責任的說,這部戲從開始到結束,就是長蘇花了13年時間,想方設法如何讓梁帝認錯的一個「劇情」。而且在原著中,除了老奸巨猾之外,丁勇岱扮演的梁帝更是自行開發了N種表情,有時候甚至還萌萌噠。對於梁帝下跪,目前有幾種說法1.精神已經臨近崩潰,身體已經癱軟,所以不自覺的就跪了下去。2.此刻下跪,是以親舅舅的身份給林殊下跪,心中的愧疚已浮心頭。
  • 《琅琊榜》中梁帝最後的對林殊的一跪,最後的原因究竟是為何?
    在胡歌所演《琅琊榜》中,有這麼一幕,高高在上的梁帝最後對劇中的林殊給跪下了,這個結局是很多人都感覺到意外的,也給劇中留下了懸念。
  • 《琅琊榜》:讓蕭景宣當上太子,是梁帝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行為
    近日,正午陽光的董事長侯洪亮在採訪中透露:《琅琊榜3》的劇本已經完成,只是還沒想好怎麼拍。這樣一個消息,瞬間激起了網友追《琅琊榜》的深刻記憶,一如以往,拍一部「金陵城最風光恣意」的天才少年前傳,成了許多人的心聲。
  • 琅琊榜中細思極恐的細節——最大的陰謀很多人到現在都沒看出來
    其實在琅琊榜這部劇裡,除了寫了梅長蘇的復仇故事之外,在這個故事之前,有另外一段更兇險但是成功的復仇故事。讓我們回到最開始,琅琊榜正劇故事的起因——赤焰軍被屠殺。劇中其實並沒有太多地方描繪赤焰軍當年輝煌時的風貌,但我們在後面金殿對峙時梅長蘇對梁帝的質問中可以知道林燮是梁帝從兒時最好的朋友,也是多次力挽狂瀾救梁帝於危難之中的人。
  • 《琅琊榜》向梁帝申請重審「赤焰舊案」人物的出場順序有何講究?
    最近又重刷了一遍《琅琊榜》不得不說這部劇真的是精良製作很耐看,很多細節都很用心邏輯通暢。特別是最後向梁帝要求重審赤焰舊案時,人物出場順序都非常地講究細節。如果梁王願意聽完長公主所言,行為並不過激能冷靜處理的話,我想第二個出場的應該不是蒙大統領,但是梁王知道自己赤焰之案錯的實在離譜,他心中一直不願意面對甚至是在逃避,所以他才行為過激要求拿下蒞陽長公主。蒙大統領的出場就是表示現在宮殿裡唯一的武力手段,已經被限制主力。大家都只能文明點,也讓後面的還在左右不定的大臣放心。
  • 《琅琊榜》祁王為何從梁帝最喜歡的兒子,淪為階下囚,最終被賜死
    要說《琅琊榜》,整體情節都是圍繞一個源頭來開展的,那就是當年的梅嶺慘案。七萬赤焰軍被所謂的援軍屠殺在梅嶺雪間,林家被封,祁王下獄,被賜毒酒。種種的一切皆因何而起?為何這個大梁備受恩寵的皇長子,一夜之間淪為階下囚,甚至被曾經最喜歡自己的父皇賜毒酒呢?
  • 還原《琅琊榜》中真實的南梁歷史
    《琅琊榜》的原著是一部架空歷史的網絡小說,小說中的朝代當然是虛構的。
  • 《琅琊榜》梁帝|景睿|豫津|言侯|紀王|高湛,配角全員驚喜
    一部好的電視劇除了服化道、音樂、拍攝、臺詞,就是演員的演技,《琅琊榜》之所以在豆瓣44萬餘人評價,達到9.3分這樣的高分,除了主角演技在線,可以說所有配角都讓人驚喜!梁帝梁帝的演繹是緩緩滲透的。直到金殿承冤,才是他第一次意識到皇權已然非池中之物,他不再是無助,可以說是絕望。而五十三集被很多人稱讚的演技大爆發,也確實是梁帝的獨角戲,十三聲亂臣賊子,聲聲不同,表情、語氣、步伐神態,每一句亂臣賊子都在訴說著他內心的慌張。
  • 《琅琊榜》第三集,武試人員殺出黑馬 梁帝憂心百裡奇
    問: 你喜歡看琅琊榜嗎?答:當然喜歡,好劇當然每年都要再看一遍。喜歡看可以點個關注,持續更新琅琊榜劇情講解哦!武試最後一天,皇后和貴妃分別向梁帝推薦了自己中意的人選廖庭傑和太尉府司馬雷,希望藉助梁帝優先中選來增強自己在朝中的勢力
  • 琅琊榜:為何裝傻的紀王爺是最厲害的玩家?這三個細節有深意!
    文/羅小可說到「大智若愚」這個詞,用來形容《琅琊榜》中裝傻的紀王爺最貼切了。他的智計不在男主角梅長蘇之下,卻是全劇中隱藏最深的玩家。演員胡歌用精湛的演技成就了梅長蘇的絕世風華,而寧文彤卻將紀王爺深藏不露的智慧詮釋得淋漓盡致。
  • 琅琊榜:九安山救駕細思巨恐的細節
    再來寫一篇琅琊榜的吧,沒辦法太喜歡胡歌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認真的看過《九安山救駕》這一集,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在這一集中被霓凰郡主的扛音響救夫給驚豔到了(我認識的另一個扛音響的是喬峰)。那麼這一集中的幾個細節也讓我們來剖析一下。NO.1:梁帝接兵符。
  • 《琅琊榜》梁帝去九安山為什麼不帶譽王,徹底絕了他的造反之路?
    其中最讓人矚目的便是正午陽光團隊出品的《大江大河》和《知否》了。說起正午陽光團隊,最先讓人想起的便是經典劇集《琅琊榜》了。因為這部戲的成功,不但把胡歌、靳東、王凱等主演送上了各自演藝事業的高峰,還把很多配角捧紅了。因為《琅琊榜》的精心製作,正午陽光也得到了「處女座」劇組的美譽。作為正午陽光的巔峰之作,《琅琊榜》裡的每一個劇情都值得一再回味。
  • 琅琊榜:為何說整日卑躬屈膝侍奉梁帝的高湛,是全劇最忠烈之人?
    蒙摯為了順利接管東宮,再三請求梁帝明發諭旨。高湛看出梁帝急事緩辦的心思,更懂得那道幽閉東宮的諭旨幾乎等同於一道廢太子的詔書,出於一片好意,再三打斷蒙摯的請求,免了蒙摯招致梁帝猜疑的危險。原本看到此處,我一直認為,高湛打斷蒙摯的話,是好意,是人情,是廣泛施結善緣的行為。
  • 【琅琊榜系列文(四)】梁帝:皇帝面具下的孤寡老人
    《琅琊榜》裡邊的梁帝告訴我們了這一點。梁帝的第一個特點似乎是非常容易憤怒。在這裡心疼一下劇組,在劇中,被梁帝打翻的茶碗杯子,推翻的奏摺和桌子,似乎花了不少錢吧。而憤怒作為一種情緒,其代表性的意象是火,代表性的感覺是有力的感覺。基於這種感覺,它常常會作為恐懼感的應對情緒。
  • 《琅琊榜》梁帝給林殊跪下,是徹底失敗的體現,林殊也無需諒梁帝
    無情最是帝王家,金庸在《鹿鼎記》裡借韋小寶之口說道:天底下最虛偽最無恥的地方就是妓院和皇宮,而出生身於妓院,因成長於皇宮。所以韋小寶混得最好,即便如此又如何。最後,康熙還是要殺韋小寶。這就說明一個問題,皇帝沒有朋友,沒有親情,孤家寡人就在這裡。
  • 《琅琊榜》梁帝向梅長蘇那一跪,並非懺悔,而是試圖脅迫他!
    梁帝身上的標籤就是,棄了妻子林月瑤,兒子蕭景禹,兄弟林燮,為人生性多疑,權力至上,看過<琅琊榜>的小夥伴們是否對梁帝最後向梅長蘇那下跪一幕有印象的,年邁的皇帝披頭散髮不修邊幅說出這些年的罪惡,相信有同情心的人多少會受不了,而感覺梁帝是在虔心懺悔的,其實不然,不過是試圖脅迫梅長蘇罷了。1.
  • 《琅琊榜》梁帝|景睿|豫津|言侯|紀王|高湛,配角全員驚喜
    一部好的電視劇除了服化道、音樂、拍攝、臺詞,就是演員的演技,《琅琊榜》之所以在豆瓣44萬餘人評價,達到9.3分這樣的高分,除了主角演技在線,可以說所有配角都讓人驚喜!梁帝梁帝的演繹是緩緩滲透的。剛開始他是得意的,雖然多疑自大,但並不讓人討厭,因為他憨態可掬,偶爾還愛賣賣萌。
  • 琅琊榜:三位將軍武力值最高,為了梅長蘇劍指京城,為何不殺梁帝
    他對藺晨說:「我要回去,回去赤焰軍當年的戰場,那才是屬於我的地方。你總說你不認識林殊,我相信你在認識他之後,一定不會失望的。」病骨一身,未雨綢繆。心中算謀,幾人看透。縱年壽難永,無愧一生所求,此去踏關山千重,將前塵揮袖。泣血書千軸,悲歌唱徹,戰骨碎盡志不休。
  • 重溫《琅琊榜》才懂:最愛宸妃的人,不是言侯,而是殘酷的梁帝!
    《琅琊榜》原著中,皇帝一生寵妃無數,兒子眾多,除了皇后不得梁帝的寵愛外,他基本上能做到雨露均沾,但是,在後宮卻有一個禁忌,絕對不允許提「林樂瑤」三個字,連宸妃宮,也被永久封禁了,十幾年來,不設靈位,不準他人祭奠,甚至,皇帝自己都不願意回想起這麼個人。